北大荒
北大荒是指黑龙江省北部在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的广大荒芜地区,横跨东经123°40′到134°40′的11个经度、纵跨北纬44°10′到50°20′的8个纬度之间。总面积5.53万平方公里。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此进行大规模土地开垦、农场经营,使得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北大荒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大都在5%到8%之间,有的地区高达10%以上。北大荒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它受到来自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冬季漫长而寒冷干燥,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8.6度。北大荒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地表江河纵横,地下水量可观,大气降水充盈,极为适宜农业发展。
2021年,地处北大荒的北大荒集团粮食作物收获全面告捷,总产量达460亿斤以上,比前年增加30亿斤,实现播种面积最大、粮食产量最高的历史性突破,累计为国家生产粮食超一万亿斤。
名称起源
北大荒一词最早是在1958年以后出现,作家范国栋创作的话剧《雁窝岛》面世,随后王震将其改为《北大荒人》在北京演出,该话剧在当时引发了不小的轰动,后面王震表示要将《北大荒人》拍成一部电影,直到1963年的春节,由王震拍摄的影片《北大荒人》在北京正式举行首映式,而后也在全国陆续公演。至此,来自黑土地上的人们有了一个风靡全国的称号——“北大荒人”,并且这个称号延续至今,后来毛泽东同志给原中南海文工团团员李艾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问候北大荒的同志们”于是,“北大荒”在全国叫响了。
位置境域
北大荒,位于东经123°40′到134°40′,横跨11个经度,从北纬44°10′到50°20′,纵贯10个纬度,它的总面积达到了5.53万平方公里,主要是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与三江平原广大荒芜地区,而北部则是气度不凡的小兴安岭地区、西部是松嫩平原区。
北大荒曾指东北原始荒原,在战国时代的《山海经》“大荒北经”(卷十七)中提到:“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此处的“大荒”,据辞海解释为:最荒远之地。如《山海经·大荒东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虚。”
一九四八年,中国共产党揭开了移民开发这片荒原的序幕。经过六十年北大荒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已拥有113个大型农牧场,2000多个企业,3560万亩耕地,177.8万人,分布在黑龙江省省嫩江流域,三江平原,黑龙江谷地,牡丹江市流域12个市74个县总面积5.7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约定俗成,如今的北大荒,成了黑龙江垦区的代名词。
历史变迁
1954年,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兼政委的王震将军前往黑龙江省汤原县视察,途中,他捧起一把黑土后不禁感叹此处土壤肥沃,而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建设,首要任务就是需要粮食,因此他主张把大批复员军人留下来,在这里办农场,为国家多生产些粮食。
1955年初,王震将军在爱民大队开起烧荒现场会,由他亲自点燃第一把荒火,烈火向远方蔓延,赶走了虫害,北大荒的春天也从此开启。
1958年,党中央在成都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军垦农场的意见》。已经担任农垦部部长的王震,提出了动员10万转业官兵挺进北国边疆、进一步开发北大荒的建议,并豪迈地补充道:新中国的荒地都包给我干吧,我这个农垦部长有这个信心。
1960年11月19日,朱德委员长得知余友清率先垂范垦荒不辍的先进事迹后,在《中国青年》杂志上亲笔题词道:“青年同志们:学习红军老战士的不断革命精神,艰苦奋斗,发愤图强,建设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
1970年6月,时年22岁的沈嘉蔚自愿支边黑龙江省,参与开发建设北大荒,次年任宣传组美术员。1971年至1976年,沈嘉蔚每年均有数月借调至黑龙江密山与佳木斯市从事美术创作。
1977年1月19日 应余秋里、王震邀请,黑龙江省委书记张林池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召开座谈会,研究关于加强黑龙江国营农场商品粮基地建设的问题。
1978年1月 全国国营农场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11日,王震接见全体会议代表,并讲了话,要求高速度地把国营农场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基地。会议期间,他亲切地接见了黑龙江省农场总局参加会议的代表,询问垦区生产建设情况,并问候长期战斗在北大荒的中国农垦集团战士
1990年,北京天安门广场前的“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举办了一个轰动京城的展览会,展览会名叫《魂系黑土地——北大荒知青回顾展》。
2000年8月,江泽民同志视察黑龙江垦区时欣然命笔:“发扬北大荒精神,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党中央对北大荒的亲切关怀和巨大鼓舞,成为垦区加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2001年至2010年,北大荒有3000万亩耕地和荒山重新变成茫茫林海,而这恰好与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在昔日“北大荒”上开垦出的3000万亩耕地面积相吻合。
201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
2018年9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时,来到黑龙江垦区建三江管理局调研,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总书记的嘱托与关怀,为北大荒人注入了无穷动力。同年,黑龙江农垦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339.5万亩,粮食调查产量456亿斤,实现“十五连丰”。
2022年,在北大荒集团的农场里,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走进稻田,处处弥漫着浓浓稻香。在共青农场有限公司禾田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的地块里,几台收割机正在作业。同年,北大荒粮利用科技园区将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应用在农业科研管理中,开发建立了农业科研管理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化验数据、调查记录、科研成果、人才信息等的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和智慧化管理。北大荒粮食产量实现“十九连丰”,粮食总产量达451.3亿斤。
2023年初,通过九三区域农服购置1台约翰迪尔1404拖拉机、马斯奇奥重型免耕播种、动力驱动耙,并配备国产北斗导航、灭茬机、联合整地机、镇压器、喷药罐、平地机及农场自有喷灌设备3套,积极组建自己的域外农机作业服务队,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和九三先进的种植模式高标准打造示范区。同年6月,在潍坊市昌乐县营丘镇大梁官庄村南面耕地里,一台约翰迪尔1404播种机悬挂马斯奇奥免耕播种机正在进行原垄卡播种籽食玉米,这也是山河农场按照北大荒模式在此打造的域外玉米种植示范基地。
地理环境
水文
嫩江从伊勒呼里山千里南下,与松花江双水合流。东部是著名的三江平原区。黑龙江一泻千里,松花江九曲十折,乌苏里江温和恬静。三条水脉在平原深处幽然相会,东流到海。
地质
浩瀚的兴凯湖依傍其旁,秀丽的完达山横贯其中。平均海拔54米,万分之一的坡降构成罕见的平坦地势。北大荒是世界四大黑土带之一,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平均在3~5%之间,有的地区高达10%以上。
气候
北大荒有复杂的自然地貌。北大荒是冰雪的故乡,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西伯利亚寒流影响,冬季漫长而寒冷干燥,冬天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8.6度,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为冰霜期,冻土层最厚达2.5米。北大荒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地表江河纵横,地下水量可观,大气降水充盈,极为适宜农业发展。
土壤
北大荒的土壤是白浆土,是一种障碍型土壤,薄薄的黑土层下,厚重坚硬的白浆层阻断了作物根系下扎和营养、水分交流,“旱时硬、涝时泞”,是三江平原地区主要低产土壤之一。
生物
自然资源
北大荒有“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的美称。北大荒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地表江河纵横,地下水量可观,大气降水充盈,极为适宜农业发展。
北大荒生长季较短,但可以种植玉蜀黍属、春小麦、大豆、甜菜、高粱等作物,需注意低温冷害。2912万亩耕地,以盛产小麦、大豆、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驰名全国。北大荒现有林地250万亩、草原616万亩、水面372万亩。在利用资源、保护资源、良化资源的进程中,北大荒正在呈现土变更,黑土生金;水变清,清流千里;树变绿,绿满青山的动人景象,成为一座绿色的宝库。
北大荒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大都在5%到8%之间,有的地区高达10%以上。这里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地表江河纵横,地下储量可观,大气降水充盈,极为适宜农业发展;有珍贵的矿产资源,煤、铁、铜、金、石油一应俱全;还有极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山林中有虎、熊、獐、鹿,沼泽区有丹顶鹤、天鹅,河湖中的鳇鱼、鲟鱼、三文鱼、𩾌𩷕白鱼,俱是水产珍品,人参、猴头、木耳、蘑菇也都是名贵山珍。难怪历朝历代的人们不惧凶险、不畏艰难,竞相踏上那条几乎没有归途的开拓之路,为后代遗下了可以凭吊的印迹。
环境问题
北大荒土地的生活污水处理和垃圾治理、医疗废水和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畜禽养殖粪污综合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供热企业污染防治设施建设等各项环保问题整改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
地处北大荒的襄河农场有限公司将投资400万元对生活污水进行建站处理,同时对于现存生活垃圾处理项目设计为原位生物降解治理法进行生物降解处理,并投资350万元,对存量生活垃圾进行处理;指导供热中心锅炉已安装了脱硫脱硝设备及除尘设备及安装大气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其他涉及民生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医疗废物、污水和粪便污染问题已按照解决方案逐整改到位。
北大荒精神
致信问候
1985年,胡耀邦总书记委托中共中央办公厅写给黑龙江垦区垦荒三十周年纪念大会的信,表示“北大荒人”的开拓精神和献身精神,具有宝贵的价值和重要的意义,希望你们保持并发扬这种精神,创造新的成绩。祝愿年轻的一代,接过“北大荒人”艰苦创业的火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中开拓新的天地。
精神解析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转业官兵和知识青年为主体的几十万拓荒者响应国家号召来到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向这片未被开垦的土地发起了挑战。北大荒开发建设的70多年,是饱含血与火、诗与歌的宏伟篇章。从1947年第一批农场的创建到现在,北大荒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巨大变化,昔日的亘古荒原之所以能变成今日共和国的重要粮仓,支撑三代北大荒,人完成宏伟大业的.精神支柱是与北大荒同生、同育、同发展的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内涵的北大荒精神。
影响意义
“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这十六个字就可以充分体现北大荒精神,字字铿锵有力,发人深思。北大荒人在创造丰硕的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在把北大荒打造成北大仓的同时,更用他们的青春和生命,忠诚与坚韧为后人留下了名传千古的创业精髓。
人们赞美拓荒者,歌颂拓荒牛,更颂扬在艰苦跋涉中取得辉煌业绩的北大荒精神。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十万转业官兵在关东三江平原的亘古荒原上发起了“向地球开战,向荒原要粮”的伟大壮举。半个世纪来,几代拓荒人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用火热的激情、青春和汗水把人生道路上的句号划在了祖国边陲那曾经荒芜凄凉的土地上,他们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内容的北大荒精神,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垦荒英雄们跋山涉水、勇往直前,他们已把生命融入了这片荒原,用青春和智慧征服了这片桀骜不驯的黑土地,实现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历史性巨变。
参考资料
一路向北探秘北大荒.知青网.2023-10-08
北大荒历史.华夏经纬网.2023-10-09
用养结合,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今日头条-光明网.2023-10-10
红色印记|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燃情岁月是永不褪却的记忆.百家号-黑龙江日报.2023-10-09
“农”情北大荒“黑土冒油花筷子也发芽”[组图]_图片中国.中国网.2023-10-10
北大荒在哪 北大荒在哪里.天气网.2023-10-08
学党史,跟党走|革命精神系列谈——北大荒精神.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2023-10-10
文化之约|中国饭碗中国粮纪录电影《大国粮仓》带我们了解中国粮食安全.今日头条-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3-10-10
三北工程40年:黑龙江拜泉生态造林还原“北大荒”.今日头条-新华网.2023-10-10
“北大荒” 不该简称“大荒”.北大荒集团.2023-10-08
保护黑土 稳固粮仓.今日头条-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3-10-10
七山映北斗,伊水绕东辽——从伊通看满族的历史和文化.今日头条-新华网.2023-10-10
北大荒精神 黑土地上铸就的精神丰碑.今日头条-光明网.2023-10-10
北大荒:神奇土地的沧桑巨变.腾讯网.2023-10-08
这展览其实只有一幅画:《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与背后的故事.今日头条.2023-10-10
王震将军率师开发北大荒连载八十五黄黎编辑整理.今日头条.2023-10-10
传奇 | 72年沧桑巨变,北大荒的奋斗史诗.今日头条.2023-10-10
北大荒开发建设60年:刻在黑土地上的拓荒史诗.中国政府网.2023-10-10
大自然开出巨额罚单 黑龙江十年再造“北大荒”.东北网.2023-10-10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仓廪实、科技兴 北大荒农业现代化大步向前.百家号-人民网.2023-10-10
北大荒山河农场免耕播玉米 打造域外示范基地.今日头条.2023-10-10
高考地理-知识库-北大荒.搜狐号.2023-10-08
让黑土地更“黑”——探寻黑土地保护的北大荒实践.澎湃新闻.2023-10-08
亘古荒原变身美粮川.今日头条-光明网.2023-10-10
北大荒精神丨在黑土地上耕种希望.今日头条-新华社.2023-10-10
我们的传家宝丨北大荒精神.今日头条-央视新闻.2023-10-10
“农”情北大荒“黑土冒油花筷子也发芽”[组图]_图片中国.中国网.2023-10-10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如何实现了粮食安全?.今日头条-中国军号.2023-10-10
文化之约|中国饭碗中国粮纪录电影《大国粮仓》带我们了解中国粮食安全.今日头条-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3-10-10
“农”情北大荒“黑土冒油花筷子也发芽”[组图]_图片中国.中国网.2023-10-10
北大荒集团北安分公司全力以赴破解环境保护瓶颈难题.搜狐网.2023-10-08
胡耀邦委托中央办公厅致信问候建设北大荒的同志.光明网.2023-10-10
以北大荒精神演好《大荒魂》.今日头条-中国军号.2023-10-10
「追寻」昔日北大荒 如今“大粮仓”.今日头条-央广网.2023-10-10
共青农场第一代垦荒人杜俊起:四十年坚守.新华网.2023-10-10
一家三代四军人 95岁老兵讲述红色往事.今日头条-新华网.2023-10-10
共青农场第一代垦荒人杜俊起:四十年坚守.新华网.2023-10-10
什么是北大荒精神?.今日头条-中国日报网.2023-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