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李嵩

李嵩

李嵩(1166-1243年),南宋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为木工,后因绘画才能受到当时著名画家、画院待诏李从顺的重视,被李从顺收为养子,随其习画。由于历任光宗、宁宗、赵昀三朝画院待诏,李嵩在当时被尊称为“三朝老画师”,擅长人物、佛像,尤长界画,

身为南宋宫廷画家的李嵩,画过许多表现下层社会生活的风俗画,他把劳动人民的生活作为审美对象来描绘,这在中国古代美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他以货郎为题材,创作过多幅货郎图。除故宫博物院藏的一幅横卷外,其余皆为小幅,分别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美国堪萨斯州阿肯博物馆的尼尔逊美术馆及纽约大都会美术馆。藏于故宫的《货郎图》为绢本,纵25.5cm,横70.4cm,早年秘藏于清廷内府,末代皇帝溥仪逃亡出宫时,随身携至东北地区,再后来辗转流落于世,最后成为中国北京故宫收藏的国宝级文物。

李嵩具有多方面才能,尤其善于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态度,他的《观潮图》《西湖图》《仙山瑶涛图》《骷髅幻戏图》《花篮图》等,都显示出他卓越的绘画技巧。其中《骷髅幻戏图》则以其不易被人理解的深刻的寓意,为美术史留下了一个画谜。其一生作品很多,仅见于著录的作品就有五十多件。其中以人物画居多,而人物画中又以反映当时下层人民生活、特别是农民生活的风俗画为主。后人曾在他的《椿溪渡牛图》上题道:李师最识农家趣。这是对李嵩作品的创作特色的集中概括,也是对其艺术成就的高度评价。

人物简介

李嵩(1166—1243),南宋杭州市(今杭州)人。出身贫寒,年少时曾以木工为业。好绘画,颇远绳墨。被宫廷画家李从训收为养子,承授画技,终成一代名家。赵惇赵扩赵昀三朝(1190―1264)画院待诏,时人尊之为“三朝老画师”。

工画人物道释,得从训遗意,尤长于界画。人物画用笔细致,神采奕奕;花鸟画精丽严谨,不觉繁呆滞;山水画以意匠经营,情留象外,引人入胜;界画不用界尺,而宫苑楼阁规矩绳墨皆备,不同凡响。

绘画题材丰富多彩,从宫廷到民间、从城市到农村、从生产到生活、从吃喝到娱乐、从仙山到龙宫、从历史到现实均在画中有所反映,以反映农村风土和农民生活的居多,所作有精工鲜丽之院体画,作品甚丰,仅著录者就达50多幅。如《明皇斗鸡图》《花篮图》;有白描淡色之风俗画,如《货郎图》;也有水墨渲染之山水画,如《西湖图》等。

传世作品

传世作品有嘉定四年(1211)作《货郎图》卷、《花篮图》页、《骷髅幻戏图》轴 藏故宫博物院;《西湖图》卷藏上海博物馆;《听阮图》、《夜月看湖图》及传为李嵩的山水小品画《水殿招凉图》等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传世作品还有《椿溪渡牛图》、《服田图》、《采莲图》和《观潮图》等,题材后世论画者题其画说:“李师最识农家趣”。

李嵩的风俗画更为知名,他画过许多表现下层社会生活的农村生活风俗画,把劳动人民的生活作为审美对象来描绘,这在中国古代美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货郎图》有多种本子存世,以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卷为最佳。此画描写一挑担货郎在乡村被孩童围住的情景,充满浓厚的乡土气息。

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骷髅幻戏图》轴,人物表情甚佳,衣纹丁头鼠尾,多用直线,细而有力。

人物成就

李嵩的《货郎图》是现存的一件有名的人物画作品,图中充分描写了货郎担周围的儿童和母亲们的精神动态、儿童的活泼、货郎担上用品的丰富、妇女儿童的兴奋。并且画了大狗和幼犬来烘托热闹的气氛。画家概括了乡村商贩经营的真实情况。据记载,李嵩曾创作过一些现实主义的作品。他曾经根据南宋时期流行的水浒英雄传奇,创作了宋江等36人像,这是对于英雄反抗者的赞美,在绘画史上是罕见的。他的《服田图》描写了农民生产活动的十二个阶段。李嵩的《四迷图》,内容是批评讽喻都市生活中四种堕落现象:醉酒、嫖妓、赌博、恶霸,表示了画家的道德观。此外李嵩还有一件寓意不明的《骷髅图》,和描写杭州市风景的《西湖图》及《观潮图》。《观潮图》没有描写人的活动,仅仅是空洞无人的楼阁和烟树凄迷的景象,因此引起元朝人认为李嵩表示了对于南宋政治的失望和对于覆灭的预感。他现存的作品还有《水殿纳凉》、《听阮图》、《花兰图》等。据说《巴船下峡图》也是他的作品。

参考资料

李嵩.故宫名画记.2024-02-05

谈李嵩的创作思想.故宫名画记.2024-02-06

李嵩花篮图/中国绘画名品:中国绘画名品.豆瓣读书.2024-02-05

记忆深处的货郎担:宋画《货郎图》赏析.人民网.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