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木槿属

木槿属

木槿属(粉黛:Hibiscus,英文名:rosemallow),是锦葵科下的一属。木槿属的植物约200余种,中国有24种和16变种或变型。该属的植物多数属于强阳性植物,喜温暖、喜水湿,个别树种能耐干旱、耐寒冷。其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在中国分布于各省区。

木槿属的植物属草本、灌木或乔木。叶互生,掌状分裂或不分裂,具掌状叶脉,具托叶。花两性,5数,花常单生于叶腋间;小苞片5或多数,分离或于基部合生;花萼钟状,很少为浅杯状或管状,5齿裂,宿存;花瓣5,各色,基部与雄蕊柱合生;雄蕊柱顶端平截或5齿裂,花药多数,生于柱顶;子房5室,每室具胚珠3至多数,花柱5裂,柱头头状。蒴果胞背开裂成5果爿;种子肾形,被毛或为腺状乳突。

木槿属植物具有药用、食用、观赏、绿化以及经济价值。木槿属植物中有66个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木槿(Hibiscus syriacus)是该属的模式种。

研究历史

品种研究

木槿属植物在中国的栽培历史达1700年以上。16世纪初,欧洲人已经栽植木槿,并意外发现了庭院里的木槿难越冬。上个世纪开始,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等国家为了收集木槿属的观赏植物,成立了国家木槿协会。1995年开始,韩国园艺学会开始做大量关于木槿的基础研究,以及大力推进木槿的栽培品种开发利用,并不断引进欧美地区的新品种,经过复杂的种间杂交选育出性状表现优异的品种。荷兰于2002年开始启动木槿的新育种计划,目的在于培育极具观赏性的盆栽木槿。

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时期朱槿就已经引入到欧洲栽种。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朱槿已是最广泛种植在绿地中的灌木植物,形成独特的朱槿景观。后经大量品种培育,在美国、欧洲温带地区成为一种流行的盆栽植物。现在已培育出花色、形状、大小和生态习性丰富多样性朱槿的新品种,包括适宜室内、室内应用的品种、适合冷凉地区栽培或耐寒性强的品种。

尽管木槿属原产于中原地区并有很悠久的应用历史,但对其并未有深入的研究,品种改良程度低。其中朱槿在庭院栽植中主要有单瓣、重瓣二类,后有收集整理有红、粉红、橙、黄、白五个色系,从花型上可分为喇叭形品系、牡丹形品系、吊灯形品系、炮仗形品系、凤蝶总科形品系等5大品系。

分类研究

木槿属全世界约有200种,根据花色、苞片、叶形、萼片等对红麻、玫瑰麻、全钱吊芙蓉等12个木槿属物种进行形态分类。通过比较叶柄长度、花梗长度、花冠直径、果实长度、叶缘、花色等性状对木槿属的3个种下类群紫花重瓣木槿、紫花单瓣木槿、紫花重瓣木槿进行分类,最后将牡丹木槿确立为亚种。基于38个形态学性状对木槿属植物26个种和14个变种(变型)进行了种间分类,表明木槿属植物分类的一级指标是生活习性,二级分类标准为叶形和花色,三级分类标准可以是托叶形态及小苞片形态,除此之外,在草本植物中茎有无刺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分类性状。对木槿属植物的27个品种进行分类研究,结果发现,花型、花瓣指数、有无丹心、丹心与丹心线的关系是木槿属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及细分标准。

栽培研究

木槿属树种研究与栽培多集中在美国的夏威夷、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马来西亚韩国等地,主要用于观赏栽培,应用最广泛的为朱槿、木槿、木芙蓉及其品种与杂交种。其中扶桑是马来西亚和斐济的国花,尽管美国夏威夷的州花是木槿属一个乡土树种,但夏威夷是扶桑的次生栽培中心,拥有2000多个品种。1950年美国成立了木槿协会,对全球木槿属树种进行了广泛收集,在扶桑和木槿品种选育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每年都有新品种推出。在木槿的200多个品种中,有100多个为韩国本土品种,1990年,韩国将单瓣红心系列品种定名为韩国国花。

木槿属植物的栽培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的《山海经》中就有记载“汤谷上有扶桑”。朱槿主要在热带地区及北方温室内栽培,多用于观赏;木槿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栽培,这与木槿的抗寒性有关;木芙蓉主要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栽培,四川成都被誉为成都市。对木槿属树种的栽培研究是从其药用价值开始的,在《大明本草》《本草纲目》等书中都有对木槿属树种药用价值的描述。在许多地区人们有食用木槿及木芙蓉花的习惯,是为数不多的食花蔬菜之一。木槿属树种在中国的应用采用一些传统品种,在新品种定向选育方面进展不大,另外有一些树种还处在野生状态,对它们还缺乏足够的了解。

形态特征

木槿属的植物属草本、灌木或乔木。叶互生,掌状分裂或不分裂,具掌状叶脉,具托叶。花两性,5数,花常单生于叶腋间;小苞片5或多数,分离或于基部合生;花萼钟状,很少为浅杯状或管状,5齿裂,宿存;花瓣5,各色,基部与雄蕊柱合生;雄蕊柱顶端平截或5齿裂,花药多数,生于柱顶;子房5室,每室具胚珠3至多数,花柱5裂,柱头头状。蒴果胞背开裂成5果爿;种子肾形,被毛或为腺状乳突。

分布

分布范围

木槿属的植物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其在中国分布于各省区。

生境

木槿属的植物多数属于强阳性植物,喜温暖、喜水湿,也有个别树种能耐干旱、耐寒冷,如木槿。海滨木槿适宜耐盐碱,耐海水淹侵、抗海风,并耐干旱瘠薄的地方,也适宜在华东和华南沙岸和泥岸。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木槿属有些树种是重要的中药材,如木槿全株都可供药用,根状茎乙醇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肠道沙门氏菌及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嫩叶则可用于痢后热渴、导积滞等,木芙蓉的花、叶、根也都有消炎杀菌作用。对治疗跌打损伤、阴囊湿疹皮肤癣菌病、痢疾腹泻痔疮便血、心脏和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各类炎症有良效。

木槿属植物主要化学成分有萜类包括单萜倍半萜、二萜和三萜黄酮以及酚类等。除此之外,还有甾体、香豆素木脂素有机酸以及酯类等。药理学活性研究表明,木槿属植物具有抗肿瘤、抗菌、抗氧化、抗炎药、抗病毒、抗衰老、降血压以及降血脂等活性。

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木槿,种之易生,嫩叶可茹,作饮代茶”。《医林纂要》云:“木槿,肺热咳痰吐血者宜之”。花、叶入药: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果实入药:清肺化痰,解毒止痛:茎皮、根皮入药:清热祛湿、杀虫脒止痒。木槿根用来炖肉作药膳,可治吐血、咯血。在民间用药中,朱槿花的水煎熬液对治疗支气管卡他性黏膜炎有显著疗效;木芙蓉叶具有凉血、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经验方“消肿散”应用于临床治疗40多年,对丹毒、急性软组织损伤、痛风、滑膜炎等引起的非特异性红、肿、热、痛有很好的疗效,其中主要的药物就是木芙蓉叶。中药中的木槿皮即木槿皮,木槿、皮可治皮癣和脚癣。

食用价值

木槿属树种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如木槿、木芙蓉刚开放的花朵或嫩叶可供食用,每100g木槿鲜花可食部分含蛋白质2.8g、脂肪0.3g、糖类3.26g、热量133.98kJ、灰分1.2g、粗纤维0.8g、钙14mg、磷56mg、铁1.2mg以及胡萝卜素、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等。木槿花可凉拌、炒制、做汤能润燥、利小便、除湿热。玫瑰茄的萼可以被制作成果酱

观赏价值

木槿属树种多数为夏秋花类园林观赏植物,可作花篱、绿篱、花台、花境等的绿化材料,体现群体美、色彩美;也可单株或盆栽观赏。木芙蓉、木谨、朱槿、吊灯花等是主要的园林观赏花灌木。亦有利用盆栽矮化技术,将木芙蓉用于室内盆栽观赏或用于大厦、宾馆的大厅供游客观赏。

绿化价值

木槿属植物常为大灌木或小乔木,在中国的园林绿化中,主要用于庭院风景树、高速路绿化、厂矿区绿化等。木槿属植物中的草本花卉也很多,它们花色丰富,植株低矮,不仅适合栽植在庭院,也可以运用于花境配置,如大花芙蓉葵扶桑树的枝条十分柔韧且可塑性大,可被编织成形态各异的模型,如海口金牛岭公园中的鸟儿造型就是由扶桑制作而成。木槿属有许多种类也可用于室内景观绿化。

木槿、木芙蓉黄槿朱槿等叶片表面多有绒毛能吸滞烟灰粉尘、稀释、分解、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有毒气体;还可释放阴离子与空气中的病毒、病菌以及各种阳离子结合使它们失去活性达到清洁空气的作用。在厦门市以南地区黄槿、朱槿、重瓣扶桑和吊灯花常用于海滨植被恢复与绿化中。滨海木槿与黄槿属于半红树植物海滨木槿在含盐量达5%的土壤中依然旺盛生长;黄槿在土壤含盐量12.0‰~16.5‰的红树林林缘可正常生长;吊灯花、朱槿和重瓣朱槿这三种灌木叶片积累盐分能力很强,生长在含盐量为3.4‰的土壤上的朱槿叶片盐分含量最高达138.7‰。此外这些树种的树干和树枝韧皮纤维发达、柔软,根系健壮,具有较强的抗风抗折能力,在福建省江苏省浙江省一带沿海盐碱化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木槿、黄槿、海滨木槿喜光,半阴亦能生长,喜温暖,耐干旱、耐瘠薄的能力强;易栽培、易繁殖,能起到控制水土流失和减缓地表径流的作用,是优良的水土保持绿化树种。可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绿化,山体边坡绿化以及水土保持林。木芙蓉在边坡生态防护中的作用十分显著,其根系木栓化程度较轻,生长速度较快,可自土壤深层吸收水分,根系具明显的主根和发达的侧根,具有较好的锚固作用,能增强边坡的稳定性。

经济价值

木槿水溶性提取物含蛋白质13%,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中,对头发亲和性较强的氨基酸种类占其总量的48.36%。香波复配效果表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天然发用调理剂。用木槿叶子汁液洗头,效果比一些从市场上购买的洗头液要好。据《本草抬遗》记载用木槿煎水洗脸可美容;用叶子汁洗头具有滋发功效。

木槿属植物的皮层纤维发达,是群众习用的纤维植物,是造纸工业的原材料,如大叶木槿红麻等。黄槿和木槿的皮层纤维可用作纺织品。

物种保护

木槿属植物中有66个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下级分类

木槿属的植物约200余种,中国有24种和16变种或变型(包括引入栽培种)。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来自:

模式种

木槿(Hibiscus syriacus)

形态特征:木槿是落叶灌木,高3-4米,小枝密被黄色星状绒毛。叶菱形至三角状卵形,长3-10厘米,宽2-4厘米,具深浅不同的3裂或不裂,先端钝,基部楔形,边缘具不整齐齿缺,下面沿叶脉微被毛或近无毛;叶柄长5-25毫米,上面被星状柔毛;托叶线形,长约6毫米,疏被柔毛。花单生于枝端叶腋间,花梗长4-14毫米,被星状短绒毛;小苞片6-8,线形,长6-15毫米,宽1-2毫米,密被星状疏绒毛;花萼钟形,长14-20毫米,密被星状短绒毛,裂片5,三角形;花钟形,淡紫色,直径5-6厘米,花瓣倒卵形,长3.5-4.5厘米,外面疏被纤毛和星状长柔毛;雄蕊柱长约3厘米;花柱枝无毛。蒴果卵圆形,直径约12毫米,密被黄色星状绒毛;种子肾形,背部被黄白色长柔毛。

花期:木槿的花期为7-10月。

分布:中国特有,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西藏自治区海南省贵州省江西省广东省湖南省湖北省云南省,安徽省,四川省山东省陕西省浙江省江苏省,台湾省,河北省河南省

参考资料

Hibiscus.中国自然标本馆.2025-02-26

木槿属.植物智.2025-02-26

Hibiscus.iucnredlist官网.2025-02-27

Hibiscus syriacus L..物种多样性数据平台.202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