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潘玲

潘玲

性别:女 职称:教授 所在系别:考古学系 是否博导:是 最高学历:研究生 最高学位:博士 所在学科专业:考古学

基本情况

性别:女

职称:教授

所在系别:考古学系

是否博导:是

最高学历:研究生

最高学位:博士

所在学科专业:考古学

所研究方向:中国北方边疆考古、战国秦汉考古、蒙古和俄罗斯西伯利亚考古

讲授课程:承担的本科生课程:战国秦汉考古、北方民族考古概论、田野考古实习

硕士研究生课程:战国秦汉北方边疆考古、蒙古考古

教育经历: 1989年吉林大学考古系博物馆专业本科毕业,1997年至2000年在吉林大学考古系读新石器时代考古方向硕士研究生,2000年至2003年在吉林大学考古系读东北考古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工作经历: 1989年至1997年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文物管理站工作,2003年7月博士毕业留吉林大学考古系工作至今。2004年9月被聘为副教授,2010年1月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2010年9月被聘为教授。

学术简介

科研项目:主持完成项目:

《汉代匈奴考古问题研究》(吉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匈奴和鲜卑考古遗存的比较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主持在研项目:西岔沟墓地发掘报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参与在研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学术论文:

1.《黑龙江友谊县出土的鄂尔多斯式青铜釜探源》,《北方文物》1994年3期。(独立完成)

2.《富锦市南部考古调查简报》,《北方文物》1999年2期,1~11页。(独立完成)

3.《察吾呼沟文化的两种葬俗与北亚草原的联系》,《中国文物报》2002年6月14日第7版“学术研究”栏。(独立完成)

4.《黑龙江桦南县小八浪遗址的发掘》,《考古》2002年7期,37~48页。(第一作者)

5.《黑龙江桦南县小八浪遗址动物骨骼的鉴定与分析》,《考古》2002年7期,86~90页。(独立完成)

6.《平洋墓葬的年代与文化性质》,《边疆考古研究》第1辑,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194~203页。(第一作者)

7.《孔东遗址的陶器和孔东文化》,《北方文物》2004年1期,1~12页。(独立完成)

8.《西沟畔汉代匈奴墓地四号墓的年代及文化特征再探讨》,《华夏考古》2004年2期,68~74页。(独立完成)

9.《矩形动物纹牌饰相关问题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3辑,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126~146页。(独立完成)

10.《蒙古和外贝加尔的石岩画的含义和年代》,《边疆考古研究》第4辑,科学出版社, 2005年12月。124~130页。(独立完成)

11. 《面习俗的渊源与流传》,《西域研究》2006年4期,100~104页。(独立完成)

12. 《蒙古和外贝加尔地区匈奴墓地的等级差别》,《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年2期,61~70页。(独立完成)

13.《蒙古鹿石上的两种图案所表现的器物》,《边疆考古研究》第5辑,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179~186页。(独立完成)

14.《完工墓地的文化性质和年代》,《考古》2007年9期,78~86页。(独立完成)

15.《论鹿石的年代及相关问题》,《考古学报》2008年3期,311~336页。(独立完成)

16.《两汉时期东北地区和长城地带的三种耳坠》,《新果集--庆祝林先生七十华诞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8年,421~436页。(独立完成)

17.《透雕网格纹牌饰及相关问题的初步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7辑,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184~201页。(独立完成)

18.《圈点纹浅析》,《边疆考古研究》第8辑,科学出版社,2009年,117~128页。(独立完成)

19.《外贝加尔匈奴遗存的年代》,《华夏考古》2009年4期,102~115页。(独立完成)

20.《两汉时期匈奴和鲜卑考古遗存的对比分析》,《辽宁考古文集》2,科学出版社,2010年,405~413页。(独立完成)

21.《论矩形透雕阶梯纹青铜牌饰》,《考古》2010年7期,65~72页。(独立完成)

22.《西汉时期乌桓历史辨析》,《史学集刊》2011年1期,20~25页。(独立完成)

著作教材: 《伊沃尔加城址和墓地及相关匈奴考古问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