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鹏翰
于鹏翰出生地是文登区,主要成就是进士,不忍累民设法分征,致力兴学校。
正文
于鹏翰,字六息,号山白。山东文登大水泊村人。于应第次子,自幼读书,早岁入县学。顺治三年 (1646) 开科,本是甲科科考之年, 山东省亦开乡试, 文登刘、于鹏翰、鞠鼎隆3人同时中举人。其兄鹏,顺治九年 (1652) 中进士。顺治十二年 (1655) 鹏翰与长子于涟同榜登乙未科进士。五年中,一门三进士,于氏家族,不仅名振胶东半岛,齐鲁大地也赞叹不已。
顺治十三年(1656),于鹏翰被吏部任命为江西省临江府峡江县知县。时值兵革之际,军马络绎不绝,南方尚有清末收复之府县。鹏翰初之任,见百姓受冰火之苦,自己捐募壮夫,雇用船只,粮草应时而备,百姓未受打扰。此时多山寇,啸聚城野,鹏翰采取多种方法又剿又抚,境内悉平。峡江县多年鼠荒,无人上缴皇粮,鹏翰上书申请给予免除。此时按人口缴纳军粮地制度严格,鹏翰不忍以摊派累民,设法分征上缴。后鹏翰又将所乘之马卖掉,给百姓买牛哥种子,劝其耕种。在任期间致力于兴学校以端正读书人的风气,立保驾以卫民居。任期两年,峡江县境内,百废俱兴,民风日厚,士气日振。父亲去世,离任回家守孝。峡江县百姓绅士,思慕不忘,请祀名宦祠供奉。子于涟,于父同榜进士,康熙帝对其四代封赠一品,于鹏翰剌封赠光禄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