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木材价格

木材价格

木材价格是指木材价值的货币体现,涵盖了木材本身的经济价值以及在其采集、运输、加工等环节所产生的附加价值。

影响因素

木材价格的构成取决于其价值构成。木材价值由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C)、劳动者为自己劳动创造的价值(V)和社会劳动创造的价值(M)三部分组成。其中,C+V构成了木材的成本,M代表剩余产品价值,也就是盈利。盈利包括税金和利润。因此,木材价格由生产成本、流通费用、税金和利润四个要素构成,其中生产成本是价格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国有林区,木材的生产成本约占出厂价格的60-70%。

管理改革

木材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涉及多个方面,其中包括建立木材理论价格,实施林价制度,确保林价纳入木材生产成本,并提高林业部门的盈利率水平,以保障林业再生产资金的积累。此外,国家取消了对集体林区的木材统购、派购任务,开放木材市场,改变了流通体制,形成了多样化的木材价格体系。木材与工业品之间比价的调整旨在鼓励木材替代品的生产和节约木材的使用。同时,随着全球木材需求的增长和生产成本的上升,木材价格有上涨的趋势。

分类

中国的木材价格分类包括四种系列:按林产品类型划分,有林价、原木(原条)价格、锯材价格和木材加工产品价格;按木材价格管理形式划分,有国家规定价格、企业自定价格、允许在一定幅度浮动的价格、议购议销价格和集市贸易价格;按价格在林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的特定用途划分,有一整套结算价格、不变价格和现行价格以及理论价格(又称基础价格);按林产品在流通过程的不同阶段划分,有收购价格、出厂价格(调拨价格)、销售价格和零售价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