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头脑

头脑

头脑(别名“清和元头脑”),是由明末清初文人、医学家傅山发明的药膳食品,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山西太原特有的一种早点。

头脑是由黄芪、煨面、莲菜、羊肉、长山药、黄米酒、酒糟、羊尾油配制而成,外加腌韭菜做引子。头脑口味清淡,有着酒、药和羊肉的混合香味,味美可口。早年太原人天不亮就起来吃头脑,也叫“赶头脑”,常佐食太原的风味特产“帽盒”。

命名由来

“头脑”由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医学家傅山发明而定型。傅山字青主,太原人。传说傅山为侍养老母,创制了 “八珍汤” 让母亲康复,后他将此点传授给一家饭馆,以 “清和元” 挂牌,“八珍汤” 则易名为 “头脑”。

风味特色

头脑为汤状食品,在一碗汤糊里,三大块肥羊肉,一块藕,一条山药。汤里的佐料有黄米酒、米酒和黄芪。品尝时可以感到酒、药和羊肉的混合香味,味美可口,越吃越香。益气调元,滋补虚损,活血健胃,富有营养,具有抚寒喘和强壮身体的作用。

传承保护

头脑”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白露立春期间,太原市各清真饭店大都有“头脑”上市,头脑还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轶事传说

传说,明亡后一代名医傅山隐居故里,侍养老母,创制了“八珍汤”让母亲康复。后他将此点传授给一家饭馆,以“清和元”挂牌。“清和元头脑”则易名为“头脑”。每当傅山给体弱需补的人看病时,便告诉他们去“吃清和元的头脑”。意指去吃清朝和元朝统治者的头脑。此品属滋补药膳,是在一碗面糊里,放上三大块羊腰窝肉、一块藕鲜和一条山药,吃时撒上3.3厘米长的韭菜节。(孙涛的《朱衣道人》中也采用了这种说法,其中的八珍为:黄芪、高良姜、羊肉、煨面、藕根、长山药米酒、腌韭菜)

文献记载

朱国祯涌幢小品》:“凡冬月客到,以肉及杂味置大碗中,注热酒递客,名曰头脑酒,盖以避寒风也。考旧制,自冬至后至立春,殿前将军甲士皆赐头脑酒。”

金瓶梅》:“天气寒冷,拿个小盏来,没甚么肴,亵渎大人,且吃个头脑儿罢。”“吃了头脑酒起身同往郊外送侯巡抚去了。” 

水浒传》第五十一回:“那李小二人丛里撇了雷横,自出外面赶碗头脑去了。” 第71回西门庆住在何千户家,晨起吃罢姜茶、粥,“又拿上一盏肉圆子馄饨鸡蛋头脑汤”。第98回陈经济留宿在韩爱姐房里,“约饭时才起来。王六儿安排些鸡子肉圆子,做了个头脑,与他扶头”。

清代小说《醒世姻缘传》也曾提到“头脑”。

参考资料

太原头脑 - 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省人民政府网站.2023-11-22

孙瑞生:一碗头脑,吃出太原冬天的味道.中国网.2024-12-18

央媒看太原 | 太原“头脑”——非遗风味里品孝道.太原新闻网.2024-12-18

太原美食头脑.今日头条.2024-12-18

山西传统小吃“头脑”的400年传承.新浪财经.202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