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北台遗址
位于村南50米的台地上,为米拉沟东岸二台地,高出河床约100米,遗址北临洪沟,西40米处台下为乡间公路,东西约150米,南北100米。文化层堆积厚约0.3—1.5米,内含文化遗迹和遗物有灰层、灰坑、残墓、人骨、兽骨、陶器碎片等,拱北台遗址保存较好,内涵丰富,不仅包括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的马家窑、半山、马厂类型和青铜时代的齐家、辛店、唐汪式陶器等多种文化类型,而且遗址和墓葬共存,是一处全面反映古代先民生活的考古地点。
正文
位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核桃庄乡核桃庄村南。遗址面积约200×150米。拱北台南高北低,东西南三面皆临沟崖。台地中部有后期墓地,对遗址略有破坏。遗址为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和“唐汪式”陶器共存遗址。马家窑文化遗存居于台地中部,齐家文化遗存偏于台地东部边缘,“唐汪式”陶器遗存集中于台地南部和西部边缘。但彼此界线并不明显。这处遗址可能是瑞典人安特生《甘肃考古记》一书中的黑土庄(即核桃庄译音)遗址。1978 年,青海省文物考古队对此遗址曾进行发掘,揭露面积800余平方米,清理不同时期的灰坑26个,齐家文化白灰居住面房屋一座,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墓葬一座,马家窑文化残房屋两座。出土不同时期各类文物5000余件。其中以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1号墓所出的陶器及“唐汪式”陶器灰坑中出的陶器最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