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广义上指人们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如书法、造像或者岩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摩崖石刻在陕西、福建、安徽、四川等地方都有分布。

摩崖石刻最早见于东汉,盛行于北朝,从隋朝到民国时期基本没有缺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考古工作的发展和文物普查的进行,越来越多的摩崖石刻被发现,其重要者多数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摩崖石刻是指刊刻于自然岩面或巨石之上的文字与图案、画像,其特点是不能随便迁移搬动的,摩崖石刻往往直接刊刻于岩表,一般不加修整。文字题刻的内容多为纪游纪事性质,如诗刻、题句、题名等,以集中成片的形式出现于山岗峰峦之间。摩崖石刻融于自然环境之中,镶嵌于山水之间,在视觉上相比于纸帛、卷轴类作品更加恢宏,风格活跃、洒脱。其作为保存历史的最好载体之一,通过留在石头上的印记长久地记录了人类文化历史的变迁。为后人探究历史古迹、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遗存。

定义

摩崖石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广义的摩崖石刻是指人们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包括各类文字石刻、石刻造像和岩画。狭义的摩崖石刻是指文字石刻,即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记事。

历史沿革

摩崖石刻出现得很早,有记载和实物可考的摩崖石刻,最早见于东汉,著名的有陕西汉中市地区的石门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盛行于北朝时期,从隋朝到民国时期,摩崖石刻在年代上基本没有缺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考古工作的发展和文物普查的进行,越来越多的摩崖石刻被发现,其重要者多数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技艺特点

石刻的含义比较广泛,一般指用石质作为镌刻的材料,雕刻成的各种文字载体或者艺术造型、工具、用具以及装饰物品。狭义的石刻通常是指碑碣或摩崖石刻,摩崖石刻是指刊刻于自然岩面或巨石之上的文字与图案、画像,其特点是不能随便迁移搬动的。摩崖石刻往往直接刊刻于岩表,一般不加修整。文字题刻的内容多为纪游纪事性质,如诗刻、题句、题名、纪游、佛经、赞咏、悼念等,其以集中成片的形式,出现于山岗峰峦之间。

艺术特点

摩崖石刻融于自然环境之中,镶嵌于山水之间,在视觉上相比于纸帛、卷轴类作品更加恢宏,风格活跃、洒脱。

从字体来看,摩崖石刻包括篆、隶、楷、草、行,全面展示了不同时期的五种字体,体现了历代书风的多样性,端雅朗和、方拙苍郁、雄健率意、浑厚凝重、肃穆庄严。从书体与体势来看,有方圆、刚柔、肥瘦、巨制、小品,传承了中国文字书法艺术之大美。

文物价值

摩崖石刻作为保存历史的最好载体之一,通过留在石头上的印记长久地记录了人类文化历史的变迁。为后人探究历史古迹、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遗存。

摩崖题刻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许多摩崖石刻为政治或文化名人所题,书法精美,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同时,这些不同年代、不同民族文字的摩崖石刻,多是具备天然的意境,或是体量巨大、气势恢弘,为自然风景增加了深厚的人文内涵。

分布地区

摩崖石刻在陕西、福建、安徽、四川等地方都有分布。在中国的广大风景名胜区和过去的人类活动地点,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八处,分布在山东、陕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和福建等地方,字体包括篆、隶、楷、草、行等。

陕西汉中——褒斜道石门石刻

褒斜道石门摩崖石刻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褒斜道是穿越秦岭最为便捷的一条蜀道;石门是东汉永平年间开通一条隧道,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穿山交通隧道;历代文人墨客在石门隧道及其南北的山崖间镌刻了178种石刻。

福建莆田——鹭峰寨石刻

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东峤镇鹭峰寨的宝殿峰,海拔312米,有多处摩崖石刻,其字迹均为隶篆书。其中有“少室”两字隶书,系是元至正丙申年,寓温陵(泉州)钱云泰义书。

河南南阳——佛沟石刻

佛沟石刻位于南阳市方城县小史店乡寺门村东南8公里处香山山腰。此处为桐柏山余脉,当地群众谓之佛沟,凿于唐代。造像分别雕刻在山上两块天然巨石上,总计32138尊。其风格与龙门石窟相近,有较高的考古研究价值。

江苏徐州——子房山石刻

子房山主峰西侧,有一处摩崖石刻景观,其是由石刻艺人谢仲华先生历时二十年镌刻而成(1991年~2011年)。石刻收录当诗人格律诗词五十余篇,由数十名书法家用真、草、隶、篆书写。

山东青岛——崂山石刻

崂山区有孙昙记事刻石,刻石共两块,相距不远,东石上有线刻带佛光莲座的菩萨像,字为“敕孙昙采仙药山房”,为唐代僧人孙昙来崂山为玄宗采长生药之遗迹。

山东泰山——大观峰石刻

泰山摩崖石刻共有1000余处,其中最著名的《纪泰山铭书丹,又称唐摩崖,刻于唐开元十四年(726年),在岱顶大观峰崖壁上。摩崖高12.3米,宽5.3米,碑文书24行,满行51字,现存1008字,字大16 25厘米,除“御制御书”4字和末行年、月、日为正书外,其他均为隶书。碑文为李隆基李隆基东封泰山时亲手撰书,相传由燕许修其辞,韩史润其笔,文词典雅,对研究唐代历史、书法、镌刻艺术均有重要价值。

山东泰山——白马石石刻

泰山白马石摩崖石刻从1999年开始雕刻,至今摩崖石刻累计达450幅、建碑500余块,除古代名人杜甫李白的颂岱名作名字之外,称颂当今的书法大家,如启功赵朴初、沈鹏、王学仲沙孟海邵华泽等颂岱诗文也勒石西安碑林博物馆,总面积超过2万余平方米。

陕西华阴——华山石刻

华山的巨崖大石上镌刻历代名人游客题记,除风化剥落者外,尚存数百处。华山景区内遗存的摩崖题刻计570处,碑石300余方。华山石刻自春秋战国时期秦昭襄王令工匠施钩梯登华山勒石起计算,约有570多则,有年可考255则,宋代以前的摩岩石刻多已无存,然而明朝以后保留完好。

传承与保护

天柱山摩崖石刻

天柱山魏碑被称为中国书法名山,有着较大的摩崖刻石群,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书法刻石艺术瑰宝。1988年,天柱山摩崖石刻被国务院列入名单,成为青岛市最早的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杭州西湖摩崖石刻

西湖摩崖石刻数量有一千多处,面临着自然风化外和人为破坏的问题。管理人员主要通过展览、讲座等形式及时将发现的摩崖题刻公之于众,从而促使文物部门提高对其的保护等级。举办的石刻文化展出,吸引了浙江大学浙大城市学院等高等院校合作,为摩崖题刻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如通过3D打印,让飞来峰的布袋弥勒在国家博物馆展出。

相关事件

2021年8月9日,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普济镇佛子岩数尊摩崖石刻造像(佛像)发现被盗。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公安局发布悬赏通告,提供线索并对破案发挥重要作用的,该局会给予最高5万元的奖励。

2023年11月,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新发现的一处开凿于北魏晚期的摩崖造像,被当地村民信众以“还愿”为由用颜料涂抹装饰,对文物造成损害。

参考资料

青未了‖沂南摩崖石刻.百家号.2023-12-22

摩崖石刻-摩崖石刻-中国 南京 牛首山 官方网站.官网.2020-09-17

观摩崖石刻 发怀古幽思.网易新闻.2023-12-22

襄阳市博物馆.摩崖石刻.2023-12-22

上饶德兴小岑山发现4幅明代摩崖题刻.百家号.2023-12-22

入选全国首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平度天柱山摩崖石刻有什么来头?.百家号.2023-12-22

浙江文旅观察:千年西湖摩崖题刻该如何保护?.百家号.2023-12-22

四川广元数尊唐代摩崖石刻佛像被盗,警方悬赏征集线索.今日头条-环球网.2021-08-17

锐评丨千年摩崖造像被“毁容”!如此还愿,文物如何还原?.三亚市博物馆.202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