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汤溪镇

汤溪镇

汤溪镇,是湖南省郴州市资兴市市下辖镇,位于资兴市东北部,与永兴县安仁县株洲市炎陵县接壤,距资兴市区80公里,有“名茶之乡”“温泉小镇”美称。汤溪镇国土面积167平方公里,约1.2万人,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由李苏文任党委书记。

汤溪镇是典型的山区乡镇,地貌呈高山峡谷状,域内流经洣水河,四季温和,雨量充沛。汤溪镇以茶叶为主导产业,茶叶面积3.2万亩,可年产干茶950吨,年综合产值可达3.6亿元。汤溪镇存有炎帝温泉,狗脑石等遗址。明朝清代,汤溪镇多属兴宁镇资兴乡、下保乡。1875年,汤溪镇分属兴宁市东乡六都七都里、下保乡下都里。约1915年,汤溪镇改乡里为乡、团。1933年,汤溪镇实行区乡自治。1944年,汤溪镇恢复区制。汤溪镇于1950年属资兴市三区,于1956年撤区设乡。1959年,汤溪镇属苏仙区称彭市公社,由五星公社与跃进公社合并。汤溪镇于1961年属资兴县称汤市公社,并于1984年撤社设乡。2011年汤市乡、皮石乡合并为汤溪镇。

汤溪镇先后获中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湖南省农业产业强镇、湖南省生态文明乡镇、湖南省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乡镇等称号。

名称由来

汤溪镇居民把温泉称为“汤”。相传炎帝尝百草播五谷经过此地,并在汤里沐浴后,久治未愈的皮肤病竟痊愈,这里也因有“汤”而商贾云集,并集成市故名汤市。原皮石乡政府驻地壁溪村因石壁渗水成“溪”。后汤市、皮石两乡合并命名时,两乡各取一字而命名“汤溪”为新设立行政区域的专名。

历史沿革

明朝清代,汤溪镇多属兴宁镇资兴乡、下保乡(隶厢极东,亦曰东乡)。1875年(光绪元年),汤溪镇分属兴宁市东乡(亦称东路)六都七都里、下保乡下都里。属东乡六都里的村庄有:汤边、秋田等;属东乡七都里的村庄有:皮石、谷洞等;属下保乡下都里的村庄有:下保等。约1915年(民国初年),汤溪镇改乡里为乡、团,为资兴市东乡谷洞、下保团等。1933年(民国22年)初,汤溪镇实行区乡自治,并为资兴县第一区谷洞乡、下保乡等。1938年(民国27年)初,汤溪镇划为资兴县仁保乡(驻地汤边,辖11保)、谷洞乡(驻地谷洞,辖4保)。1944年(民国33年),汤溪镇恢复区制,划为资兴县东大区兰溪小区仁保乡、谷洞乡等。1948年(民国37 年),汤溪镇为保民区仁保乡等。

汤溪镇解放前属保民区仁保乡,1950年属资兴县三区。1956年,该地撤区设乡并称汤市乡。1959年,汤溪镇属苏仙区称彭市公社,由五星公社与跃进公社合并。1961年,汤溪镇属资兴市称汤市公社。1984年,该地撤社设乡并称汤市乡。2011年3月,原汤市、皮石两乡合并,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汤溪镇。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汤溪镇位于资兴市东北部,与永兴县安仁县株洲市炎陵县接壤,距资兴市区80公里,距武汉—深圳高速公路船形互通16公里,距炎帝陵30公里、5A景区东江湖50公里、井冈山市130公里。

地形地貌

汤溪镇是典型的山区乡镇,地貌呈高山峡谷状,除了两条丁字形的峡谷,周边全部是平均海拔在900米以上的高山。

水文

汤溪镇是炎帝之陵洣水河的源头,洣水河两岸拥有多处天然温泉,汇聚成溪向西流。

气候

汤溪镇镇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温润气候区,四季温和,雨量充沛,太阳辐射较弱,气温在10℃到20℃之间。

自然资源

汤溪镇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萤石硅石、高岭土、铁、锡等。萤石矿位于汤边村,经湖南省地质局四一六队勘探表明,有3条矿脉4个矿体,储量为C级矿石量10.74万吨,矿石平均品位为46.81~56.09。陶土在小洞、江背山至青林一带,属奥陶系地层,中间有0.8米至1.5米的高岭土,以万家坳的陶土为佳。还有温泉4处,呈线状分布于小河两岸,单个出水量为0.67升/秒至1.8升/秒,4处总水点出水量为3.5升/秒,水温44℃至53℃,属中温热水,硫化氢气味较浓,含多种化学元素,其中氟含量为4.0毫克至5.5毫克/升,超过水质标准的5倍。

行政区划

2012年,汤溪镇以原汤市乡、皮石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汤溪镇的行政区域。2014年,汤溪镇辖汤边、上坳、下堡、陈家洞、秋田、坪子、头枕坑、青林、壁溪、东洞、皮石、讴乐、谷洞、山塘、竹岭、道塘、皮里、彩洞18个村民委员会、151个村民小组和1个社区2个城镇居民小组。截至2024年,汤溪镇的行政区划为431081110000,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

数据统计截至时间时间2024年7月31日

人口

2014年,汤溪镇辖区总人口12964人,其中城镇人口220人。60岁以上人口为1900人,占总人口的14.6%。总人口中,男性6792人,占52.39%,女性6172人,占47.61%;出生人数145人,人口出生率为11.1%,自然增长率为6.8%。居民姓氏以金、胡、杨、王、李、唐、何为主,辖区民族为汉族

汤溪镇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34个村民小组,约1.2万人,有省级贫困村1个,100口人以上非贫困村7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85户1286人。汤溪镇设有1个农村党总支、14个基层党支部,共有党员441名。

政治

仅收录部分 数据统计截至时间2024年

经济

综述

20世纪70年代,汤溪镇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汤溪镇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商贸活动也变得活跃。自2000年起,汤溪镇开始开发农业产业,以茶叶、高山萝卜、雪桃黄金桃罗汉果等为主导产品。到2014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7355.75万元,完成财政收入618.22万元,比2013年增长24.9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005万元,增长37.71%。农民人均收入达13489元,增长13.9%。

汤溪镇围绕资兴市委“优生态、强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生态立镇、产业强镇、旅游活镇、人本兴镇”战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21年,实现生产总值7.08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369元。投资2.7亿的七甲江背山风电项目竣工投产,年发电可达2亿度,投资约200万元的自来水厂改造项目稳步推动,投资400万元的水美湘村项目主体工程完工。

第一产业

种植业

汤溪镇的主要种植品种包括水稻、茶叶、高山萝卜、罗汉果葡萄、黄桃和生姜。1976年开始推广杂交水稻种植,1982年普遍种植杂交水稻。1992年至1995年,该地区种桑养蚕。2010年,引进了狗脑贡茶业有限公司汤溪新厂建设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自1998年起,汤溪镇致力于打造“茶叶汤溪”,加大对狗脑贡茶的扶持力度。到2014年,汤溪镇茶叶种植面积达1467公顷,在谷洞村新建了20公顷的标准化茶叶基地;引进高山萝卜种植项目,种植面积33.34公顷,产量超过4000吨,销往广州市虎门镇赣州市等地,种植户人均增收300元;建设了20公顷的黄金桃基地,新增黄桃种植面积13.34公顷;新开了多个药材种植基地,共46个种植户种植了83.67公顷的罗汉果等药材,平均每亩的纯收入超过1万元;创建了13.34公顷的标准化槟榔芋生产示范基地,生产的香芋进入香港特别行政区市场。汤溪镇围绕“果”产业,发挥谷洞“桃花谷”、坪子“十里桃林”黄桃产业基地示范带动作用,发动周边村组农户发展黄桃产业,扩增黄桃种植面积,新建果场水利设施,大面积开展“保姆式”培训,黄桃产量大幅提升,每亩可达1.5万元。

养殖业

20世纪80年代,汤溪镇的养殖业发展迅速。1995年,皮石地区有村民从事生猪贩运。1999年5月,从河南省引进南阳黄牛8头,在汤市坪子村饲养。2013年,成立了一个生态养殖场,年出栏生猪约500头。到2014年,全镇共有山羊养殖户4户,共养殖山羊780只。肉牛存栏2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有2户。养鸡约4万羽,养鸭约3万羽,养鹅约8000羽。生猪养殖大户6户,其中一个生态养殖场存栏生猪1200多头。镇内还有一个野生动物养殖场,年出笼七彩山鸡3000羽。

林业

汤溪镇境内的林木以杉木王孟宗竹油茶等为主。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大量开荒种地,林地面积有所缩减。1989年,用材林(杉木、松树等)面积为6533公顷。2010年,镇内植树18万棵。2001年至2005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共退耕还林567公顷。其间,2002年至2004年划定国家公益林2773公顷。2005年,镇内有速丰林6533公顷。2012年,确定市级公益林340公顷。到2014年,全镇共有林地面积16866公顷,活木蓄积量9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86%。经济林面积6666.67公顷,其中果树林200公顷、药用林83.34公顷、柑橘33公顷、梨5.07公顷、桃100公顷、李6.67公顷、枣2.6公顷、枇杷0.8公顷。乔木林面积为5333.34公顷,其中杉木王2380公顷。竹岭村完成油茶低改26.7公顷。镇内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树种如榉木红豆杉、银杏等,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腹角雉和二级保护动物鳞甲目等。

特色产业

汤溪镇以茶叶为主导产业,截至2020年,汤溪镇采茶面积2.6万亩,主要分布于7个村,茶农2600多户,农户参与度68%,其中名优茶750吨。截至2022年,汤溪镇茶叶面积3.2万亩,可年产干茶950吨,年综合产值可达3.6亿元。汤溪镇镇内狗脑贡茶业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重点标杆龙头企业。汤溪镇立足当地特色优势,打造“春品茶、夏避暑、秋采果、冬沐汤”的四季产业链。围绕“茶”产业,对3万亩茶园实施提质改造,坪子村党支部与狗脑贡茶业有限公司党支部合作开发了五百亩茶园种植基地,项目建成3年后预计可年产茶鲜叶约3万斤,年产值可达近千万元,投资5.2亿的狗脑贡茶5G智慧现代产业园建设项目正实施中。

第二产业

1877年,皮石小洞开办了贺记陶瓷厂。1964年,汤市公社开办了县属萤石矿,20世纪70年代转为汤市公社管理,1993年改制为个人承包,2006年关停。20世纪90年代,汤溪镇开办了香粉厂、炭粉厂等企业;建有20个电站,电力供应充足。1995年,汤溪镇创办了九星化工厂,生产高锰酸钾;1998年,汤溪镇创办了青林化工厂,生产低锰酸钾。20世纪80年代中期,汤溪镇乡镇企业开办了木材加工厂,加工方料,产品运往株洲市。最高峰时期有竹木加工厂8家。到2014年,汤溪镇有汤边、青林两家木材加工厂和3家竹制品加工厂;有标准化茶叶加工厂6家,“狗脑贡茶”等茶叶年综合产值达1.6亿元。

第三产业

商贸服务业

1875年,汤溪镇的汤边墟开始形成,逢农历一、四、七日为集市日,成为兴宁市域的十八市之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汤溪镇在中心街和城外街道间设立墟场,主要有粮食、生猪、南杂、百货等商品上市。2012年,确定汤市片为农历一四、七日赶圩日,皮石片为农历三、六、九日逢圩日。为了促进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汤溪镇中心街道进行了整修,新建的供销大楼和农贸市场提供了现代化的商业设施。这些设施共有80间场棚和50个摊位,可容纳800多家个体工商户。汤溪镇镇内有超市和批发部12家,主要经营农产品、家电、食品、百货、南杂等商品。

旅游业

自21世纪始,汤溪镇加大茶叶和温泉两大特色产业的融合力度,重点建设一批集采茶、品茶、茶叶加工、茶艺表演于一体的休闲旅游项目。2003年,汤溪镇兴建了集洗浴、休闲、品茶、餐饮于一体的温泉度假村和装修豪华、功能齐全的温泉宾馆。在镇中心地段有宾馆21家,客房200余间,还有饭店18家。住宿餐饮业年收入达200余万元,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0万元。

汤溪镇围绕“汤”产业,采取“温泉旅游+”模式,与茶叶、黄桃等特色农业产业结合,持续推进炎帝温泉度假村和神农寨度假山庄的招商引资工作。汤溪镇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 家、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1家、省五星级休闲农业企业1家、资兴市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有休闲农家乐2家,温泉3家,其中省五星级1家、三星级1 家,年接待游客达12万人,形成了温泉旅游与农家休闲双线发展的格局。

社会

教育

20世纪90年代,汤溪镇地区有中学2所、小学33所,年在校学生约1900人、教职员工145人,还有农科教学校1所。2005年,2所中学并入市二中。2013年,汤市完小获“湖南省教育系统模范教工之家”称号,完成了坪子村小合格学校建设和中心幼儿园项目建设。到2014年,该地区有2所完小、4所村小和1所幼儿园,在校学生363人,教职工62名,其中镇中心完小获省级合格学校称号。

汤溪镇全面实施“教育强镇”和“文化兴镇”战略,2016年以后,汤溪镇先后发放优秀师生、贫困学生和特困教师的帮扶奖励资金达40余万元。2022年,汤溪镇专项教育基金会募捐活动现场共募集爱心款及物资(价值)共计83.24万元。

文体

文化

1997年,汤溪镇全年放映电影120多场次。1998年前后,在资兴市市第二届、三届农民艺术会演中分别荣获优秀节目奖和三等奖。1972年,成立了汤市公社和皮石公社的文化站和电影队。2009年,镇内兴建了多功能综合文化站。截至2012年,汤溪镇的18个村都建有农家书屋,这些书屋免费向社会开放,并配备书屋管理员。2014年,镇内新建了汤边和青林两个文体小广场。自2009年起,汤溪镇每年举办神农温泉、茶叶文化旅游节(祭祖)活动。炎帝的传说被列为郴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立了炎帝传说传承所。

每年5月,汤溪镇举办采茶节。每年9月,汤溪镇举行祭祖大典,祭拜始祖炎帝。此外,汤溪绿茶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相传太阳神在汤溪洣水一带尝百草发现茶叶有解毒的功效后,汤边乡民就开始上山采茶用水冲泡饮用,从此开掘了中国史上的茶文化之源。汤溪绿茶生长于罗霄山脉之汤溪河西岭(狗脑山)上,古茶树常年被南岳云雾茶缭绕,所产绿茶天然生态。狗脑贡茶在宋代便成为贡品,现狗脑贡茶已注册为国家驰名商标。除此之外,汤溪还有神农古茶、东江云雾茶、钟形山茶等11个品牌的绿茶,及天然野生香菇、木耳、红菌等食用野菌

体育

1988年,汤溪镇开始按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进行体育教学。2011年,汤市完小在资兴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获得“农村小学”团体总分第4名。2012年,汤市完小在资兴市第十五届“园丁杯”教职工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中获得第五名,并在资兴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中获得“乡镇小学”团体总分第5名。汤市完小女子联队在资兴市第十五届“园丁杯”教职工篮球赛中荣获第二名。2013年,汤市完小在资兴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获“农村小学”总分第6名。2014年,镇内共有10个学校体育场和2个单位体育场,总面积为1860平方米。

医疗卫生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资兴市政府划拨土地建造房舍,集聚汤市从事医疗的分散人员创办汤市公社联合诊所,由资兴县卫生协会管理,担负起汤市公社的防治及新法接生工作,奠定了卫生院的雏形。1964年,更名为汤市公社卫生院。1969年,实行农村合作医疗,汤市公社卫生院对各生产大队的赤脚医生实行统一管理,赤脚医生的业务收入上交卫生院,由各自所属生产大队对赤脚医生记工分。1981年,农村合作医疗解体,赤脚医生改名为乡村医生。1991年,开始初级卫生保健计划,开展免疫和妇幼卫生工作,对村卫生室进行规范化管理。1995年,乡村医生经过统一考试后持证执业。2007年,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10年冬,对村级医疗机构实施一村一室管理,汤溪镇18个村都建有建制村卫生室。到2014年,汤溪镇有建制乡镇卫生院1所,非建制乡镇卫生院1所,编制人员15人,开设床位11张,下辖11所建制村卫生室,7所非建制村卫生室,共有乡村医生18人。

社会保障

汤溪镇于1999年启动城市居民生活最低保障制度,域内首批15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2004年起,域内“五保户”14人享受低保待遇。2005年,启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低保对象70户142人,并对农村特困户、低保户、“五保户”实行大病救助,资助特困残疾人家庭7户,以后依此进行救助。2008年中国雪灾,共倒塌房屋9户10间,政府发放救灾款65万元,救灾物资折合人民币105万元。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6342人,参合率达96.3%,兑付住院补偿资金51.3万元。2014年,提前完成2015年新农合费的征收工作,汤溪镇5960人参保,缴费金额达65.3万元,参保率达100%。积极完成城镇医保170多人的代收任务。302名老人享受高龄补贴。2014年,落实“五保”供养对象220元/月,汤溪镇有最低生活保障660户784人,支出68万多元。有敬老院一家,收纳集中供养人员38人。

2020年,汤溪镇采取多项措施强力推进医保参保全覆盖。要求各村(社区)利用会议、政务公开栏、微信,对外出务工人员通过电话联系通知到位等形式,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纳工作与“电子健康卡注册”“结对帮扶”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镇村干部职工深入村组做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宣传。汤溪镇把参保工作纳入村(社区)的年终目标管理考核,对各村参保情况建立登记台账,实时动态监管。以身份证号码为基础,进行数据清洗,切实解决基础数据缺失错误、重复号码等问题。此外,汤溪镇建立健全与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的定期信息交流和比对机制,及时掌握贫困人口参保情况,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完成参保人数9800人,完成目标任务率95%。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

汤溪镇交通便利,山东207省道横跨该镇。1988年,汤船(汤市至炎陵船形乡)公路全面动工,该公路在汤溪境内有3.62公里,1991年竣工,总投资66.69万元。杨汤公路长13.3公里,2003年路面水泥硬化,总投资580万元。2008年,汤市乡和皮石乡的18个村完成通村公路水泥硬化。2009年,投资850万元的皮炎公路改建工程在汤溪段路面硬化5.87公里。2014年,筹资60余万元硬化组级公路,并修复长盈头的两处塌方。竹岭村开辟了垅上组至永兴新洞村的简易路7公里。汤溪镇有省道23.6公里、县道19.6公里全面提质改造,通村通组公路38条,总长164公里,全部水泥硬化。境内有汤溪-资兴客车12趟,汤溪-郴州客车3趟,货运卡车60多辆,摩托车3500多辆。2021年,汤溪镇完成道路建设等项目21个,投资162.39万元。

邮政通信

1996年,汤溪镇安装了程控电话,之后电信、移动、联通等企业在境内建立了通信基站,实现了手机通信全覆盖。2011年,程控电话及手机实现了村村通,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4%以上。2003年,汤市片实现了村村通程控电话,开通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和联通的通信信号;皮石片有程控电话545户,入户率50%。有线电视入户率为70%,移动电话用户515户。汤溪镇有通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3个,固定电话用户0.14万户,普及率为41%,移动电话用户1.2万户,普及率为92%,宽带用户780个。

2014年,汤溪镇有邮政代办点2个,实现了村村通邮路。邮政业务收入100万元,报纸、杂志累计发行4000份。有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3个,固定电话460户,普及率为15%;境内有移动基站8个,联通网点2处,用户1850户,移动电话3500户,电信基站6个,互联网用户80户,电信业务收入100万元。

供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皮石公社始建团结大队两江口小型发电厂,装机容量10千瓦汤市公社始建汤边大队黄恋小型发电厂,装机容量40千瓦。专供公社办公和部分生活用电1977年,皮石建起苟子岭电站,装机75千瓦1978年,汤市建起千柴垅电站,装机75千瓦,基本保证当时各单位办公及生活用电,并适当向附近村民输送照明用电。1988年之前,汤溪镇小水电累计不足50千瓦,无法保证村民基本照明。皮石乡党委政府和汤市乡党委政府分别筹措400万元和250万元兴建装机1500千瓦的神农电站和900千瓦的讴州电站。2003年,引进资金806.4万元,兴建下皮石二级电站,汤溪镇小水电装机容量达8460千瓦,创税利510万元。2014年,汤溪镇有小水电站20余座,总装机容量1.65万千瓦,年发电量达1.5亿千瓦时;架设一条32公里长35千伏高压输电线路等,电力充足。

饮水

20世纪 80年代前,汤溪镇居民饮水为江河水、山溪垄沟水、山泉水等。20世纪80年代中期,汤溪镇村民开始引山溪水、人工打井取地下水作为生活饮用水。2014年,通过政府支持及自筹资金,汤溪镇共兴建拥有200人以上集中供水和200人以下分散供水工程90多处;彩洞村成功争取郴州市“饮水安全”项目;汤溪镇居民饮用干净、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覆盖率达到 100%。2021年,汤溪镇完成安全饮水等项目21个,投资162.39万元。

水利建设

20世纪50年代初,汤溪镇辖区内没有蓄水工程、灌溉水库和山塘,只有少量的山洪沟、小垄沟、土坝、土渠。到2014年,辖区内已建有较高标准的灌溉拦水河坝50余座,水圳水渠硬化45.6公里。有较稳定且质量可靠的混凝土灌溉河坝70多座,渠道硬化56公里,其中灌溉面积超过100公顷的17处,共25.5公里。新建和恢复防洪护堤29.5公里,防洪护堤体积达4.45万立方米。高标准整体治理河道5.8公里,投资1600多万元对镇内重点河段进行标准化整治。

村镇建设

2009年,汤溪镇完成改房203户,改水850户,改厕350间,新建甲烷78口。2014年,投入3200多万元,完成镇区2公里主干道沥青路面改造;完成镇区主干道坡改路、梯改路、沥青路面改造,铺设人行道板;完成炎帝温泉人行道绿化、亮化及观景台、休闲健身广场建设;安装太阳能路灯82盏,LED路灯48盏;安装6个架空过线道口,实现线路有序规范化;完成游客接待中心项目建设等;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壁溪村投资2.8万元改造村委会办公条件;争取移民立项3个,改善部分移民组和移民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拆除危旧房、杂房316间,实施刘家组集中建房点、村庄绿化等25个项目;投入5万元,维修改造农贸市场及功能分区;投入10万元,完成汤边等村“四图一书”及其他村“两图”修订工作,完成危房改造228户。

风景名胜

狗脑山与狗脑贡茶

狗脑山位于汤溪镇镇政府附近。传说远古时,炎帝神农“尝百草”途经此地,因腹中饥饿误食有毒野果,被他所带的玉女狗拖到一座山上。炎帝醒来后,在周围的灌木丛中发现一种能解毒的叶子,于是将其命名为“茶叶”。为了纪念玉女狗,炎帝将此山命名为“狗脑山”,而山上的茶叶被称为“狗脑茶”。

“狗脑贡茶”早在宋代即为贡品,饮誉江南。1084年,汤溪镇一位金姓人士中进士后进献此茶,从此“狗脑茶”成为皇宫贡品。“狗脑茶”多次获得金奖,如1995年“湘茶杯”金奖、1996年“全国新技术新产品交易会”金奖、2001年“国际茶博会”金奖等。

炎帝原葬址—庙山

炎帝原葬址—庙山位于镇中心地段。传说炎帝因误尝“断肠草”中毒身亡。大臣胡真官建议将炎帝安葬在庙山。灵柩运送途中,水中苍龙为报答炎帝的恩德,将灵柩卷入洣水,迎葬炎帝于水下龙宫。胡真官等人在洣水河畔的鹿原坡另建一座衣冠冢,即现今的炎帝陵。庙山神奇之处在于原葬地没有蚊子。

旱神石像

旱神石像位于汤边村。传说炎帝教人种植五谷,惹怒了南方的旱神魃。魃欲毁掉江南,炎帝请求玉皇大帝派雨神赤松子下界制止。赤松子最终制服了魃,将其打入河中,至今河边有块石头形似旱魃,而乌沙塬山的“神仙石”上也有传说是炎帝留下的拇指印。

原始次森林

原始次森林位于镇东北部,此地丘陵山冈起伏,山体陡峭,溪流峡谷众多。山上原始森林总面积100万平方米,郁闭度达80%,树林以阔叶林为主,主要栖息动物有野猪、野牛、眼镜蛇属雏鸡等,森林景观显著。

响鼓冲

相传炎帝死后,为迎葬炎帝,鼓乐队一直排到柳树垅的响鼓冲。

石人排

石人排位于两江口不远处,有一茂石形似一排人举着灵牌状。传说迎葬炎帝的队伍中有一群举着灵牌的人,后来在此成仙,此地也是纪念神农的遗迹。

云萌仙

云萌仙位于东乡汤边,上有三仙石,时有彩云笼罩,故名。此地山峰峭立,形态各异,牛岭居左,猴山列右。州守裴有碑记,并题额曰“云荫碧莲”。

其他

此外,汤溪镇是“东江湖炎陵-井冈山市”旅游精品驿站,境内拥有炎帝温泉山庄、仙泉堂温泉、神龙温泉3家规模性温泉山庄。另外,汤溪茶旅特色小镇纳入资兴市“一园四镇”。

获得荣誉

仅收录部分 数据统计截至时间时间2024年7月31日

相关事件

受台风“格美”影响,资兴市汤溪镇遭遇极端暴雨天气,镇区各项基础设施受损严重,自2024年7月27日凌晨起,镇区往外道路、电力、水力、网络通信全部中断。29日,3架直升机向汤溪镇等因暴雨交通受阻区投放食品及生活必需品。直升机上装载了水、大米、快餐面、蔬菜、油等生活物资,可满足13200人的物资需求。同时,还准备了满电的充电宝和必备医药物品。同时,翼龙无人机福建省起飞,通过空中通信平台为通讯设施受损中断地区提供手机信号。至7月29日, 镇区至州门司镇杨头村三级公路15公里、镇区至炎陵县船形乡主干道14公里、汤溪镇壁溪村至州门司镇兰市乡主干道11公里已全部抢通,群众情绪稳定,灾后重建工作正有条不紊进行中。

参考资料

汤溪镇.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4-07-31

汤溪镇简介(2021年).资兴市人民政府.2024-07-31

汤溪镇.资兴市人民政府.2024-07-31

资兴市汤溪镇入驻“爱郴州”APP啦!.微信公众平台.2024-07-31

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4-07-31

汤溪镇领导简介(2024年)(暂未更新).资兴市人民政府.2024-07-31

汤溪是炎帝最早发现茶叶的地方.资兴市人民政府.2024-07-31

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4-07-31

资兴市汤溪炎帝温泉度假村建设.资兴市人民政府.2024-07-31

汤溪镇专项教育基金会现场募捐83万余元.资兴市人民政府.2024-07-31

汤溪镇:多举措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资兴市人民政府.2024-07-31

资兴市汤溪镇三条主干道全部抢通.潇湘晨报.2024-08-01

我国用无人机为灾区提供手机信号.新浪微博.202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