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驼镇
青驼镇位于山东省沂南县城西南部,与费县、兰山区毗邻,全镇辖80个行政村,69113人(2017),总面积138.53平方公里,著名的山东省战工会(山东省政府前身)纪念馆就坐落在此,是省政府公布的首批中心镇之一。
历史沿革
古代
秦朝,临沂地域属琅郡和郯郡。西汉时,临沂地域分属徐州市之琅琊国、东海郡、城阳国和兖州之泰山郡。东汉承西汉制度,分属徐州之利城郡、东海郡、琅琊郡、琅琊国和州之泰山郡、东莞郡、东安郡和城阳郡。三国时期,属魏国。至魏末,分属东海国、琅琊国、东莞郡、泰山郡。晋朝时期,分属徐州之琅琊国、东海郡、兰陵郡、东莞郡、兖州之泰山郡。晋室南渡后,地域先后属于后赵、东晋、前燕、后燕、南燕、前秦和北魏。隋朝分属沂州(琅琊郡)泗州(下邳郡)、密州(高州郡)、海州(东州郡)、徐州市(彭城郡)。天宝分属沂州(琅琊郡)、密州(高密郡)、徐州(彭城郡)。宋朝分属沂州(琅琊郡)、密州(高密郡)、淮郡军等。宋室南渡后,分属于金朝山东东路的沂州、莒州、邳州市、泰安州。元朝分属兖州府和青州府。清代因之,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沂州为府,置附郭兰山县,降莒州为散州。属沂州府。有兰山区、郯城县、费县、沂水县、蒙阴县、日照市、莒州6县1州。
近代
中华民国成立后,废府撤州,实行省、道、县三级制。1913年撤销沂州府,改莒州为莒县。1914年分山东省为4道,改兰山县为临沂市,临沂地域分属济宁道和胶东道。1918年撤销。1936年划为山东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抗日根据地。1940年8月,在沂南县青驼寺成立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1943年9月改为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1945年8月在莒南县大店镇成立山东省政府。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相继建立过30多个县级和县级以上政权机构。其中属于县级的政权组织,一般称抗日民主政府,也有一些称作行署或办事处。这些县级政权组织,都独立地发挥县级政府的作用,分属鲁中、鲁南、滨海3个行政区。解放战争时期,行政区划层次仍沿袭抗日战争时期,只是对区划作了某些调整。1948年7月,鲁中、鲁南、滨海三个行政区合并为鲁中南行政区,设鲁中南行政公署(驻临沂城),下辖7个专区,49个县。至1949年10月1日,临沂地域分属沂蒙、尼山、台枣、滨海4个专区。
1950年5月,鲁中南行政区撤销:以沂蒙专区为基础,成立沂水专区,辖9县;以滨海专区为基础,成立临沂专区,辖9县。1953年1月将原属临沂专区的赣榆区、东海、邳县、新县海连市划归江苏省。1953年7月,沂水专区撤销,除日照市划归胶州专区外,所辖其余各县皆划归临沂专区,同时,原属滕州市专区的平邑县亦并入临沂专区。1956年3月,日照县划归临沂专区。至1961年4月,临沂专区辖临沂、郯城、苍山、临沭县、莒南县、沂南县、沂水县、沂源县、蒙阴县、平邑、费县、日照、莒南13个县市。1989年6月12日,国务院确定,日照市升格为地级市。12月2日,国务院确定,沂源县划归淄博市管辖。1992年1月,莒县划归为日照市管辖。至此,临沂地区辖临沂、郯城、苍山、莒南、沂水、蒙阴、平邑、费县、沂南、临10个县市。
当代
1994年12月1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临沂地区和县级临沂市,设立地级临沂市。原市级临沂市分为兰山区、河东区、罗庄区3个县级行政区。地级临沂市辖兰山、罗庄、河东3区和郯城县、苍山、莒南县、沂水县、沂南县、平邑县、费县、蒙阴县、临沭县9县。市人民政府驻原临沂地区行署驻地。临沂市设立兰山区、罗庄区和河东区。兰山区辖兰山、金雀山、银雀山3个街道办事处和白沙埠镇、义堂镇、大岭镇、李官乡、半程镇、枣园镇、南坊乡、朱保乡、马厂湖乡。区人民政府驻原县级临沂市人民政府驻地。罗庄区辖罗庄镇、付庄镇、盛庄镇、册山镇、程庄乡、岑石乡,区人民政府驻罗庄镇。河东区辖九曲街道、相公镇、汤头镇、芝麻墩镇、梅埠街道、重沟镇、黑墩乡、汤河乡、郑旺镇、太平乡、八湖乡、刘店子乡,区人民政府驻九曲镇。
1991年1月14日,撤销临沂市九曲乡,设立九曲镇;撤销临沂市白庄乡,设立盛庄镇。1993年9月8日,撤销临沂市大岭乡,设立大岭镇;撤销临沂市南坊乡,设立南坊镇;撤销临沂市册山乡,设立册山镇。1994年9月7日,撤销临沂市梅埠乡、重沟乡、芝麻墩乡、半程乡、枣园镇乡,设立梅埠镇、重沟镇、芝麻墩镇、半程镇、枣沟头镇。
2000年,高里乡并入,同年调整为中心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青驼镇地处沂南县西南部,南接临沂市兰山区,西南接费县, 行政区域面积138.5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青驼镇地形四周高中间低,形似盆地。地势主要为高低起伏的丘陵,气候温暖湿润。主要山脉公山山系、鼻子山山系、芦山山系等平均海拔107米;最高点鼻子山,海拔387米;最低点高里蒙河段。
气候特征
青驼镇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水文
青驼镇有蒙河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镇,境内长度20千米。有中、小型水库7座。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主要有石英砂、白土等,石英砂储量巨大,品质优良,总储量约为1亿吨,著名的徐公砚石是该镇独有的矿产资源。一条蒙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全境,水利资源极为丰沛,全镇拥有35KV变电站一座,程控电话实现了国内国际并网,设有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国联通通信服务处,通信条件极为良好,是理想的投资场所。
青驼镇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石英砂、页岩、白土等,石英砂储量巨大,品质优良,总储量约为1亿吨。
2011年,青驼镇有耕地面积9.2万亩。
行政区划
青驼镇下辖以下地区:
青驼社区、山北头村、芦山西头村、徐公店村、四岭村、高里村、唐山子村、丁家庄子村、南长汪村、石拉子村、武家庄子村、饮马沟村、自义庄村、大冯家楼子村、高家坊庄村、旁沂庄村、北长汪村、大坊庄村、大宫岭村、斗沟村、冯楼村、凤凰村、河东村、河村、河西村、红卫村、岭前村、苗家峪村、泉头村、三联村、山前村、石义庄村、双汇庄村、双桥村、双盛村、双冶村、桃花埠村、卧龙村、玉戴河村、赵左村、新磨石沟村。
2011年末,青驼镇辖1个社区、40个行政村:青驼、双桥、新磨石沟、玉戴河、斗沟、岭前、三联、河疃、石义庄、大坊庄、双盛、山前、红卫、大宫岭、河西、苗家峪、河东、卧龙、双汇庄、泉头、冯楼子、赵左、凤凰、双冶、北长汪、桃花埠、旁沂庄、山北头、芦山西头、徐公店、武家庄子、下冯家楼子、饮马沟、自义庄、高家坊庄、唐山子、高里、丁家庄子、南长汪、石拉子、四岭。
截至2020年6月,青驼镇辖2个社区、29个行政村:青驼社区、高里社区、山北头村、芦山西头村、徐公店村、大冯楼子村、旁沂庄村、大坊庄村、大官岭村、斗沟村、冯楼村、凤凰岭村、河东村、河疃村、河西村、红卫村、岭前村、苗家峪村、泉头村、三联村、山前村、石义庄村、双汇村、双桥村、双盛村、双冶村、桃花埠村、卧龙村、玉戴河村、赵左庄村、新磨石沟村, 镇人民政府驻青驼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青驼镇总人口6.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5万人,城镇化率85.9%。常住人口中,男性2.8万人,占51.3%;女性2.7万人,占48.7%;14岁以下0.8万人,占14.9%;15—64岁3.9万人,占71.9%;65岁以上7174人,占13.1%。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6.4万人,占99.7%;有回族1个少数民族,共141人,占0.2%。2011年,人口出生率11.7‰,人口死亡率5.8‰,人口自然增长率5.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29人。
2017年末,青驼镇常住人口为69113人。
截至2019年末,青驼镇户籍人口为71585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青驼镇完成财政总收入3881万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24万元,比上年增长43%。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512万元,增值税1361万元,企业所得税271.5万元。人均财政收入626元,比上年增长22%。
2019年,青驼镇有工业企业100个,其中规模以上1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80个。
第一产业
青驼镇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番薯、水稻等,有油桃、黄烟、板栗、西瓜、香瓜等农业特色物产。2011年,生产粮食5万吨,人均790千克,其中小麦2.5万吨,玉米2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花生、蔬菜、西瓜、甜瓜。2011年,花生种植面积3万亩,产量1.2万吨纯果;西瓜种植面积5000亩,大棚甜瓜种植面积3000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达2.8亿元。
青驼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0万头,年末存栏6万头;羊饲养量1.2万只,年末存栏0.5万只;牛饲养量0.7万头,年末存栏0.4万头;家禽饲养量240万羽。渔业2011年,产出淡水产品14吨。
第二产业
2011年末,青驼镇民营企业已发展到556家,规模以上企业17家。2011年,全镇新上招商引资项目19家,其中过亿的3家,过5000万元的9家,合同投资总额7.7亿元。2011年,工业企业52家,职工9300人;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利税2.4亿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工业生产总值占生产总值的50%,比上年提升2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5.7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7%。
第三产业
商业
2011年末,青驼镇有商业网点270个,其中大型超市5家,职工1800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7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城乡集贸市场9个年成交额2.5亿元。
2011年末,青驼镇境内共有2家银行开设了分行,各类存款余额2.81亿元,比上年增长22%;各项贷款余额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6%。
文化
地名由来
青驼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地的一对汉代石驼而得名。
历史悠久文化深厚:革命战争年代,老一辈革命家徐向前、谷牧等都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山东省政府机关在镇驻地的大银杏树下成立,全镇现有山东省"战工会"旧址,"仲丘故城"遗址等多处省、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战工会纪念馆
位于沂南县青驼镇,西临东蒙山脉,北面则是孟良崮山系的群山,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40年7月至8月26日,山东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联合大会在此召开,出席大会的有山东省初选国大代表和各地区、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共300余人,历时30天。大会主席团由范明枢、朱瑞、黎玉、李澄之等27人组成。会议通过了《山东省临时参议会组织条例》,制定了《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组织大纲》,选举产生了黎玉等二十三人为委员的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进委员会(山东省最高抗日民主政权,山东省人民政府的前身)。这是山东民主政权建设上的空前壮举,是当时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中唯一统辖全省的省级民主政权。是在敌后艰苦斗争的环境下召开的,是山东省有史以来第一次具有特别意义的大会。1945年8月,日寇投降后,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正式改为山东省人民政府。 1990年,山东省政府为纪念战工会成立五十周年,对旧址进行重修,纪念馆南北长13米,宽71米,由徐向前元帅题名的“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创建纪念碑”(高达8.5米)耸立院中,与仅存的一棵古银杏树交相辉映。该馆介绍了大会开会时的盛况,并陈列有会议通过的一些文件、照片,具有极为珍贵的历史价值。 1997年,被定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社会
教育
2011年末,青驼镇有幼儿园9所,在园幼儿1680人,专任教师61人;小学9所,在校生3160人,专任教师24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中学1所,在校生900人,专任教师153人;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2年,青驼镇预算内教育经费90万元,同比增长8%,占财政总支出4%。
文化事业
2011年末,青驼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80个;村级专业文化队伍5支;各类图书室40个,藏书60万余册;新闻、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180余人。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3700户,入户率30%。
2011年末,青驼镇有学校体育场10个,70%以上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55%。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青驼镇有中心卫生院2所,执业医师30人,注册护士8人。病床7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2张,固定资产总值1250万元。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4.4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6.1万人,参合率99%。
社会保障
2011年,青驼镇有医疗救助46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645户,人数2206人,支出185.7万元,比上年增长16.9%,月人均70元,比上年增长16.7%。省级标准化敬老院1处,床位132张,收养农村五保老人58名。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35人,优抚费支出121万元,与上年持平。社区服务设施75个,其中服务中心1个。2011年,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3500人,参保率99%。
邮政电信
2011年末,青驼镇有邮政局2个;征订报纸、期刊1.9万份(册)。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2个,联通企业1家;固定电话用户20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12.5%;移动电话用户3.1万户;宽带接入用户2100户。
基础设施
2011年,青驼镇拥有拦河坝2处,机电灌站2处,大口井75眼,配套水库、塘坝谷坊122个,建干支渠1.21万余米,灌溉面积3.67万亩。
民生
城镇建设
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全镇规划建设四纵六横高标准街道十条,小城镇面积达到了3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2万人,已新建上宅下店式商品楼房1.5万平方米,拥有镇驻地公园一处,绿地面积3万平方米。2010年新建青驼社区,布局合理,环境适宜,一期已经完工交付入住,青驼新社区二期工程计划开工建设居民楼3座,沿街商业房建筑面积16000余平方米,结合城镇建设的要求,采取统一规划设计、社会分散购买的方式的进行,由青岛市建筑设计院设计,整个工程总投资9800余万元,计划2013年10月20日前完成主体建筑,11月20日前竣工交付使用。它的开工建设,是这个镇改善人居环境、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全面改善居住环境的又一举措。
青驼镇:以“加快中心镇建设、创建园林式小城镇”为契机,以“膨胀城镇规模、改善居民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全面开展小城镇建设和农村住房建设两大工程,镇容村貌发生明显变化。一是拓展城镇框架,高起点规划小城镇。借助沂邳线改建,倾力打造镇驻地东外环,形成“四纵四横”的交通布局,使镇驻地面积由原来的4.5平方公里扩大至8平方公里,原有小城镇架构、外延和布局更趋科学合理。二是加快住房和道路建设,高标准建设小城镇。全面启动花鼓路北通青驼新社区、北京-上海高速公路引线拓宽、205国道绿化提升等五大工程。对国强工贸、利源纺织、泰升纺织、青岛通惠服装、山源物流等多家纺织物流企业进行扩建、续建,培植骨干企业,膨胀园区规模,形成集群效应,以招商引资促小城镇建设。三是加强工作规范,高效能管理小城镇。调整充实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城镇规划、建设和实施,严把审批关、建设关、质量关,杜绝不合理开发,无序开发。建立建设、园林、执法、环卫四支队伍和保洁公司,推行“四位一体”的长效管理模式,实行动态管理,强化责任落实,实现由短期突出治理向规范常态管理转变,有效促进城镇管理稳步提升。
旅游
青驼寺镇
在临沂市县北九十里,居蒙山河之西,为往来要道,清时置驿于此,后移徐公店。
交通
205国道线、229省道线、日东高速公路、北京-上海高速公路纵横穿过全镇,并在此设出入口,南接临沂批发城,西临兖石铁路,东依日照海港,汉唐时期是重要的驿站之一,自古是兵家必争、商家必经、临济线上的重镇。
参考资料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青驼镇地名介绍.博雅地名网.2021-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