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蝶灯蛾
Nyctemera adversata,又名粉蝶灯蛾,是由Johann Gottlieb Schaller于1788年首次描述的一种属于夜蛾科的蛾类。粉蝶灯蛾广泛分布于亚洲地区。
形态特征
粉蝶灯蛾的翅展为44-56毫米。头部和颈板为黄色,额、头顶、颈板、肩角、胸部各节具一黑点,翅基片具黑点2个。腹部白色,末端黄色,背面、侧面具黑点列。前翅白色,翅脉暗褐色,中室中部有一暗褐色横纹,中室端部有一暗褐色斑,Cu2脉基部至后缘上方有暗褐纹,Sc脉末端起至Cu2脉之间为暗褐色斑,臀角上方有一暗褐斑,臀角上方至翅顶缘毛暗褐色。后翅白色,中室下角处有一暗褐斑,亚端线暗褐斑纹4-5个。
分布范围
粉蝶灯蛾的分布地包括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印度、尼泊尔、缅甸,中国的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河南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以及日本(本州岛北部)、马来西亚半岛、泰国、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爪哇和婆罗洲)和菲律宾。
生活习性
除了冬季外,粉蝶灯蛾的成虫生活在平地至中海拔山区。白昼喜访花,夜晚亦具趋光性。其幼虫以柑橘属、狗舌草、菊科、无花果等植物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