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
菲律宾,全称菲律宾共和国(菲律宾语:Republika ng Pilipinas,英语: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是位于亚洲东南部、太平洋西部的典型群岛国家。其经纬度介于北纬4°35′~21°8′,东经116°55′~126°37′之间,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对,东临太平洋,南隔西里伯斯海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隔海相望,西临南海。菲律宾国土由7641个岛屿组成,总面积为29.97万平方千米。菲律宾首都为马尼拉市,全国设有首都地区、科迪勒拉行政区、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等18个地区,下设81个省和117个市,人口约为1.1亿,官方语言为英语和菲律宾语,主流宗教信仰为基督教。
菲律宾位于热带,受季风和海洋环境影响很大,热带雨林气候。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土地形为丘陵、山地及高原,除少数内陆地区外,仅在沿海零星分布有狭窄的平原。菲律宾地处太平洋板块西缘,地质条件复杂,受多个地质构造板块频繁碰撞的影响,地震频发的同时也形成多火山格局,全国52座火山中有活火山 11座,其中棉兰老岛东南部的阿波火山海拔2954米,为菲律宾境内最高峰。群岛两侧为深海海区平均水深为6000米,菲律宾海沟更是世界海洋最深的地区之一。菲律宾是一个物种多样性极高的国家,是世界上生物发现率和特有率(67%)最高的国家之一。
菲律宾群岛上尚未形成国家时,政权多以土著部落形式存在。约公元前1000年,群岛上的居民发展成四种社会群体:狩猎采集部落、武士社会、高地财阀和港口公国。直到公元1390年,米南加保人建立了菲律宾历史上第一个国家苏禄苏丹国,定都和乐。 后伊斯兰教传入并影响越发广泛,1450年菲律宾历史上的第一个伊斯兰政权在菲律宾南部建立。1565年,宿务市岛被来自墨西哥的西班牙人所占领,成为西班牙统治菲律宾的开始。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菲律宾被西班牙割让给了美国。1946年,菲律宾通过《马尼拉条约》正式被承认为独立国家。
2021 年,菲律宾国内生产总值约为3919亿美元,人均GDP约为3595美元,菲律宾是世界第36大经济体,估计到2023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为4400亿美元。农业是菲律宾经济的重要组成,其电子、汽车和食品等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旅游业、业务流程外包(BPO)业务、外汇业被称为菲律宾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菲律宾有着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国家医疗保险计划,重视文体事业和教育的发展,全民教育水平较高。
菲律宾的文化整体呈现多元混合的特点,在土著文化的基础上受到马来半岛、中国、西班牙和美国的影响,友谊、尊重和包容接纳等观念贯穿于菲律宾的整个文化中,形成独特的生活习俗,在音乐、文学、建筑、舞蹈等方面等方面成就众多,拥有马拉瑙的达兰根史诗圣歌、伊富高的胡杜德圣歌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菲律宾境内还有科迪勒拉山水稻梯田、维甘历史名城、巴洛克式教堂、图巴塔哈珊瑚礁自然公园、普林塞萨地下河国家公园和汉密吉伊坦山野生动物保护区六大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
菲律宾是联合国50个创始国之一,是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是东盟的创始成员和活跃成员,并且是东亚峰会、 24国集团、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以及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
名称由来
在西班牙统治建立之前,西班牙人曾使用费迪南德麦哲伦的名字和圣拉萨罗群岛等其他名称来指代该地区的岛屿。1542 年,西班牙探险家鲁伊·洛佩斯·德比利亚洛博斯(Ruy López de Villalobos) 在一次探险中,以当时的阿斯图里亚斯(Principau d'Asturies)亲王西班牙菲利普二世的名字将莱特岛和萨马岛命名为“菲律宾” ,之后,菲律宾群岛(Las Islas Filipinas)这个名称被用于涵盖该群岛的西班牙属地。
在菲律宾革命期间,马洛洛斯国会宣布成立菲律宾共和国。在 1898 年的美西战争和 1899-1902 年的菲美战争期间,一直到 1935-1946 年的英联邦时期,美国殖民当局一直称呼该国为菲律宾群岛。
1916 年,美国通过菲律宾自治法(也称为琼斯法)时将对该国的提法从菲律宾群岛改为菲律宾。1935 年,在菲律宾制定的宪法中,把菲律宾共和国(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作为完整的官方名称以及作为未来独立国家的名称,这个称呼应用于随后的所有宪法修订中。
历史
史前时期(公元1世纪以前)
菲律宾的史前时期可以追溯到 709,000 年前,源自考古人员在菲律宾吕宋岛上发现的一处被人类宰杀过的犀牛化石遗址。
此外,研究人员还在卡亚俄洞穴发现了吕宋人的骸骨,是菲律宾人族踪迹第二久远的证据,推测其生活在大约 50,000 到 67,000 年前。
在巴拉望岛塔博洞穴发现的尼格利陀人骸骨是岛上最古老的现代人类遗骸,通过 U-Th 测年法得出其生活在 47,000 ± 11–10,000 年前,是该群岛最早的居民之一,也是第一批人类迁出非洲后的后代。尼格利陀人在冰河期通过陆桥来到菲律宾群大奥,而后沿着南亚的沿海路线到达现在早已沉没的巽他群岛和萨胡尔大陆。
公元前 2200 年左右,第一批南岛人从台湾到达菲律宾,定居在巴丹群岛和吕宋岛北部,并迅速向南迁徙到菲律宾和东南亚的其他岛屿。南岛人与当地的尼格利陀人融合形成了现代菲律宾族群,这些族群在南岛语族和内格里托族群之间显示出不同比例的基因混合。吕宋岛的玲玲玉制品可追溯到公元前 2000 年,是使用来自台湾的原材料制成的。
到公元前 1000 年,群岛上的居民已经发展成四种社会群体:狩猎采集部落、武士社会、高地财阀和港口公国。在公元前 300 年至公元前 200 年间,曾有印度尼西亚人的移民浪潮,他们从今天的越老柬地区和中国南方迁徙至此,逐渐形成了马来族。
氏族制度时期(公元1世纪至14四世纪)
由于菲律宾国土多为破碎的群岛,气候受台风影响较大,因此其农业条件较差,文明发展十分缓慢。在公元1世纪至13世纪间,陆陆续续有来自亚洲大陆南部的移民到达菲律宾群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移民们制造青铜工具,采用灌溉技术,开辟梯田,种植水稻,并且在社会上出现了土地、牲畜和房屋为私人所有的现象,逐渐形成了适应先进生产技术的生产关系,推动菲律宾群岛上原始社会解体和奴隶制社会制度的确立。
14世纪之前,在菲律宾群岛上尚未形成国家,多以土著部落形式存在,在许多地区形成了半原始公社和半奴隶制的社会制度。据《吴时外国记》记载,最早到达菲律宾群岛的国家力量,是中国三国时期的东吴。当时在菲律宾各地,村社通过使用奴隶和农奴的劳动来发展农业,通过战争手段和贵族通婚的方式扩大领域。村社联盟的建立通常都是签订和平公约、换货协定或结盟来抗击内外共同敌人的结果。公元 226 年,东吴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康泰浮海巡抚东南亚,抵达过越南、柬埔寨和南洋群岛等地,也曾到过今菲律宾境内的臣延、耽兰和杜薄。
菲律宾与中国的贸易据信始于唐朝,并在宋朝时期扩大。10世纪之后,菲律宾的部分国家成为中国朝贡体系的一部分。《宋史》卷四八九《阁婆传》首次记载了菲律宾与中国贸易:“又有摩逸国,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载宝货至广州海岸。”此后历代史籍对情况都有较详细的记载。从中国输入菲律宾的货品包括铁器、乌钻、绫绢以及五色烧珠等,但仍以瓷器最为重要。菲律宾发现南宋瓷器的遗址大都在中、北部地区,如宿务岛、马尼拉湾和内湖沿岸等,遗址内瓷器数量相当之多,表明商民沿着新航路的贸易已经有集中的经营点。
苏禄苏丹国(公元14世纪至15世纪)
1390 年,苏门答腊岛移民米南加保人建立了菲律宾历史上第一个国家苏禄苏丹国,国境位于今菲律宾南部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西端的苏禄群岛,还有巴西兰省、塔维塔维省中间,巴拉望岛岛、加里曼丹岛北部及其他环苏禄海周围的群岛,首都位于和乐。
1417 年,苏禄群岛上的三位国王东王巴都葛叭哈喇、西王麻哈喇葛麻丁、峒王巴都葛叭喇卜率领家眷一行 340 人组成友好使团,前往中国进行朝拜,受到明成祖的隆重接待,归国至山东德州,东王巴都葛叭哈喇因病医治无效,遗命留葬中国。明成祖派礼部郎中陈士启前往祭奠,以国王礼节将扒哈剌葬于德州,并赐谥号“恭定”,安葬扒哈剌后,西王、峒王一行辞别归国,而东王一家除长子都马含回国嗣位外,其余家属包括王妃葛本宁、叭都葛苏性,次子安都禄、三子温哈剌等 10 人留德州守墓。
伊斯兰教政权(公元15世纪至16世纪)
15 世纪,伊斯兰教已经成为了马来半岛及印尼群岛的主要宗教信仰,之后则往更北的地区—也就是菲律宾的南部进行传播。
1380 年,处于菲律宾南部的苏禄群岛建立了第一座清真寺,这意味着伊斯兰教开始正式在菲律宾传播。
为了加速扩张教会势力,信徒们发现光传教还远远不够,建立宗教政权的统治更能加深宗教对于人们的影响力。因此, 1450 年,阿拉伯商人赛义德·艾布伯克尔在菲律宾南部建立了伊斯兰政权。这是菲律宾历史上的第一个伊斯兰政权。
直至 16 世纪初,伊斯兰教已在菲律宾南部扎稳了脚根,甚至还有着多个伊斯兰政权在菲律宾南部群岛建立,伊斯兰教势力甚至扩展到了菲律宾最北部的吕宋岛。这只是伊斯兰教在菲律宾的主要影响范围。但是菲律宾的中北部地区却被穆斯林们忽视,仅仅只是存在一些穆斯林的定居点,因此在中北部地区一直没有影响深远的伊斯兰政权。
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公元16世纪至19世纪)
1521 年,麦哲伦探险队于地理大发现首次环球航海时抵达菲律宾群岛,宣称这些岛屿为西班牙所有,随后死于麦克坦战役中。
1565 年,宿务市岛被来自墨西哥的西班牙人所占领,这是西班牙统治菲律宾的开始。他们把许多菲律宾人带回新西班牙作为奴隶。
1571 年,西属马尼拉成为西属东印度群岛的首府,包括西班牙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领土。西班牙人通过采用分而治之的方法成功地入侵了不同的地方州,将现在菲律宾的大部分地区纳入了一个单一的统一政府。1565-1821 年,菲律宾作为新西班牙墨西哥城总督管辖区的领土被统治,后来在墨西哥独立战争之后由马德里管理,马尼拉成为跨太平洋贸易的西部枢纽。统治期间,西班牙平息了各种土著叛乱,以及抵御外部军事挑战。
17 世纪,西方对荷兰的战争、与南方穆斯林的冲突使得菲律宾国库濒临破产。菲律宾群岛的管理被认为是对新西班牙经济的消耗,出现了许多放弃菲律宾或将其交易出去的争论,在综合考虑其经济潜力、战略安全价值以及当地宗教需求等因素,菲律宾得以继续作为殖民地保留。
1726 年,苏禄国王第二次遣使到清廷朝贡。1851 年,因西班牙侵占和乐岛,清代与藩属国苏禄王国的交往中断。
1762-1764 年的七年战争期间,英国军队曾短暂占领了马尼拉,后来西班牙在 1763 年通过巴黎条约恢复了对菲律宾的统治。西班牙与摩洛穆斯林的冲突持续了数百年。19 世纪末,西班牙征服了棉兰老岛和霍洛岛的部分地区,苏禄苏丹国的摩洛穆斯林正式承认了西班牙的主权。
1872 年,三名活跃的天主教神父争取神父之间的平等权利,领导反对西班牙修道士的运动,引起了西班牙当局的仇恨,西班牙当局对他们的迫害点燃了民众的革命情绪。马塞洛·H·德尔·皮拉尔(Marcelo H. del Pilar)、何塞·黎刹(José Rizal)、格拉西亚诺·洛佩斯·贾纳(Graciano López Jaena)和马里亚诺·庞塞(Mariano Ponce)组织并游说菲律宾进行政治改革。1896 年 12 月 30 日黎刹因叛乱的罪名被处决,激怒了许多以前忠于西班牙的人。由于政治改革尝试遭到抵制,安德烈斯·博尼法西奥(Andrés Bonifacio)于 1892 年成立了激进的秘密社团,称为卡蒂普南(Katipunan),通过武装起义寻求菲律宾的独立。
1896 年,卡蒂普南发动了菲律宾革命,在内部争端导致的选举中,博尼法西奥失去了职位,埃米利奥·埃米利奥·阿奎纳多(Emilio Aguinaldo)当选为革命的新领导人。
1897 年,西班牙殖民地总督和革命领袖之间达成休战协议《边那巴多条约》(Biak-na-Bato),革命领袖依照协议约定流亡香港特别行政区。
1898 年,美西战争打响并波及菲律宾。阿吉纳尔多返回,恢复革命,并于 1898 年 6 月 12 日宣布脱离西班牙独立。
美国殖民统治时期(公元19世纪至20世纪)
1898 年,美西战争爆发。这场战役中美国获胜,菲律宾岛屿与波多黎各和关岛一起被西班牙割让给了美国。
1899 年 1 月 21 日,菲律宾第一共和国成立。随着美国不会承认菲律宾第一共和国成立的态度越来越明显,菲美战争爆发。
1902 年,菲律宾第一共和国战败后,美国文职政府通过菲律宾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成立。美国军队继续确保并扩大对这些岛屿的控制,镇压菲律宾共和国的扩张企图,确保苏禄苏丹国的安全,建立对内陆山区的控制。美国抵制西班牙的征服,并鼓励在曾经以穆斯林为主的棉兰老岛大规模重新安置基督徒。
1935 年 3 月 24 日,菲律宾自治邦建立,曼努埃尔·奎松(Manuel Luis Quezon)担任总统,塞尔吉奥·奥斯梅尼亚(Sergio Osmena)担任副总统。
1942-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菲律宾为日本所据,日本在此建立傀儡政权(菲律宾第二共和国)。从 1942 年开始,日本对菲律宾的占领遭到大规模的地下游击队活动的反抗。
1945 年 10 月 11 日,菲律宾成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菲律宾再次沦为了美国的殖民地。
独立建国时期(公元20世纪至21世纪)
1946 年 7 月 4 日,在曼努埃尔·罗哈斯(Manuel Roxas)担任总统期间,菲律宾通过《马尼拉条约》正式被美国承认为独立国家。在罗哈斯和他的继任者埃尔皮迪奥·基里诺(Elpidio Quirino)的任期内,菲律宾进行战后重建和结束以前抵抗日本的虎克军(Hukbalahap)共产主义叛军残余的叛乱。
最终,残余的共产主义叛乱在拉蒙·麦格赛赛(Ramon Magsaysay)担任总统期间遭到镇压,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共产主义叛乱的零星事件仍在继续爆发。在麦格赛赛的继任者卡洛斯·普·加西亚(Carlos P Garcia)的领导下,政府发起了积极促进菲律宾人拥有的企业的“菲律宾优先”政策。
在迪奥斯达多·马卡帕加尔(Diosdado Pangan Macapagal)接替加西亚成为总统之后,将独立日的庆祝活动从 7 月 4 日移至埃米利奥·阿吉纳尔多(Emilio Aguinaldo)所宣布的日期 6 月 12 日,并寻求对沙巴州东部的主权。
1965 年,马卡帕加尔在总统选举中输给了费迪南德·费迪南德·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马科斯就任二战后第六任总统,并三次连任。在担任总统初期,马科斯发起了许多主要由外国贷款资助的基础设施项目,这改善了经济并促成了他在 1969 年的连任。
1971 年,斐迪南·马科斯成功连任,同年取消总统任期只有两届的限制,并于 1972 年 9 月 21 日宣布戒严,开始独裁统治。他统治时期的特点是政治镇压、审查制度和侵犯人权。许多由裙带商人控制的垄断企业这时期在关键行业建立起来,包括伐木和广播。之后食糖垄断导致内格罗斯岛发生饥荒。马科斯在其总统任期初期大量举债导致了 1980 年代初期的大规模经济衰退,加剧了无数次经济崩溃,最终导致菲律宾经济在 1984 年和 1985 年都收缩了 7.3%。
1983 年 8 月 21 日,马科斯的主要竞争对手、反对党领袖小贝尼尼奥·贝尼尼奥·阿基诺三世(Benigno Aquino Jr )在马尼拉国际机场的停机坪上被暗杀。
1986 年,马科斯宣布提前举行总统选举。虽然选举中马科斯被宣布为获胜者,但结果被广泛认为是欺诈性的。由此产生的人民抗议运动迫使马科斯和他的盟友逃往夏威夷,阿基诺的遗孀科拉松·阿基诺(Corazon Aquino)在民众、天主教会和军队的支持下被任命为总统。
1986 年开始的民主回归和政府改革运动受到公债、政府腐败和有政变企图的政党的阻碍。国内共产主义叛乱和与摩洛分离主义者的军事冲突持续存在,还面临包括 1991 年 6 月皮纳图博火山的爆发在内的灾难。
1992 年,菲德尔·拉莫斯(Fidel V Ramos)胜选成为总统,他通过推行私有化和放松管制使国民经济自由化。但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拉莫斯的经济收益黯然失色。
1998 年 5 月,约瑟夫·约瑟夫·埃斯特拉达(Joseph Estrada)当选总统。埃斯特拉达主张为大众提供公共住房,他在 2001 年的 EDSA 革命中因受贿丑闻被迫下台。
2001 年 1 月 20 日,埃斯特拉达的副总统格洛丽亚·阿罗约(Gloria Macapagal)继任,其执政的九年内经济持续增长,但其政治生涯被腐败和政治丑闻包围。
2010 年 6 月 9 日,自由党总统候选人贝尼尼奥·阿基诺三世(Benigno Aquino III)当选菲律宾第 15 任总统。在贝尼尼奥·阿基诺三世执政期间,经济继续增长,推动了政府良好、公开透明的治理。在阿基诺三世的领导下,政府与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签署了一项和平协议,其中包括一项建立自治邦萨摩洛地区的法律,但在马马萨帕诺与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叛乱分子的枪战导致法律通过延迟。
2016 年,罗德里戈·杜特地(Rodrigo Duterte)当选总统,启动了一项雄心勃勃的基础设施计划和禁毒运动,减少了毒品扩散,但也导致法外处决事件频发。
2018 年,Bangsamoro 组织法实施,使得在棉兰老岛岛有自治的 Bangsamoro 地区建立。
2020 年初,COVID-19 大流行蔓延至菲律宾,导致国内生产总值萎缩 9.5%,这是菲律宾自 1947 年以来经济衰退最严重的一次。
2022 年,马科斯的儿子费迪南德·罗慕尔德兹·马科斯(Ferdinand Romualdez Marcos)与杜特尔特的女儿萨拉·杜特尔特(Sara Duterte-Carpio)一起赢得了总统大选,小费迪南德·马科斯担任总统,萨拉·杜特尔特担任副总统。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菲律宾位于亚洲东南部,北隔巴士海峡,东临太平洋,介于北纬 5°~20°,东经 115°~128°之间,北至巴坦群岛,南至塔威塔威群岛,东至巴拉望岛,西至棉兰老岛,与中原地区台湾省遥遥相对,南隔苏拉威西海,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隔海相望。菲律宾国土面积为 29.97 万平方千米,共有大小岛屿 7000 多个,有“千岛之国”之称,其中吕宋岛、棉兰佬岛、萨马岛等 11 个主要岛屿占全国总面积的 96%。
气候
菲律宾位于热带,由于其群岛相缀、四面环海的地理条件,受季风和海洋环境影响很大,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菲律宾全年通常炎热潮湿、高温多雨,一共有三个季节:三月到五月是炎热的旱季,六月至十一月的雨季,十二月至二月是凉爽的旱季。5 月到 10 月盛行西南季风(habagat),11 月到次年 4 月盛行东北季风。
菲律宾平均相对湿度很高,约为 82%。东海岸山区的年降雨量高达 5,000 毫米(200 英寸),但在一些受山脉阻挡的山谷中,年降雨量不到 1,000 毫米(39 英寸)。菲律宾全国海平面温度相差较小,其年平均气温约为 26.6°C,最低可达到 18.3°C。菲律宾位处日照充足的东南亚地区,拥有平均每日每平方米约 4.5-5.5/kwh 的日照量,夏季平均日照时长可达十四小时,光照资源丰富。
菲律宾横跨台风带,通常每年约有 19 次台风,其中有 8、9 次台风集中在 7-8 月登陆。密集的台风侵袭导致菲律宾的农业条件较差,难以发展出大型农业文明,但是温暖的气候和充沛的降水又保证了其农业生产。菲律宾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是世界上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十个国家之一。
地质条件
菲律宾地处太平洋板块西缘,地质演化历史不长,最老地层是石炭系。全国地层基本上可分为前新生界和新生界两大部分,前新生界分布零星、连续性差,新生界发育较好、分布广泛。 前新生界主要分布在菲律宾西部地区的巴拉望岛中北部、民都洛岛西部和三宝颜等地,在东部地区吕宋岛的马德雷山、 棉兰老岛中央山脉以及比科尔和北达沃省等地也有出露;新生界几乎在菲律宾群岛均可观测。
菲律宾移动板块是一块处在欧亚大陆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复杂地质构造区域,东至菲律宾海板块,南至马鲁古海碰撞带,西南部与他板块连接,西部和西北部与南中国海盆地相邻,包括了菲律宾的大部分区域。在这个板块内,许多对相邻的主要板块进行剪力作用的地壳岩块和微板块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形,在板块频繁碰撞的影响下产生了一系列地震断层,组成了菲律宾断层系统,这些断层每年都会产生多次地震,从而形成了菲律宾复杂的地质条件。
地形地貌
菲律宾是一个群岛国家。共有大小岛屿 7641个,其中 2400 个岛有名称,1,000 多个岛有居民。菲律宾全部岛屿大致可分成4群,即北部的吕宋岛,中部的米沙鄙群岛,南部的棉兰老岛,西南部的巴拉望岛和苏禄省群岛,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等 11 个主要岛屿占全国总面积的 96%。菲律宾的海岸线长达 36,289 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第五长的国家。
菲律宾群岛上山峦重叠,大多数岛屿是岩礁或珊瑚礁,三分之二以上地面是丘陵、山地及高原。各岛地势起伏,海拔一般在500 ~ 2000米之间,山脉主要呈南北走向,影响群岛东、西两部分的降雨量。菲律宾各岛平原面积狭小,除谷地、盆地面积较大外,海滨平原宽度一般不超过15千米。菲律宾多火山,全国有 52 座火山,其中活火山 11 座;地震频繁。全境除少数内陆平原外,仅在沿海零星分布有狭窄平原。
吕宋岛地势为北高南低,2/3 以上为山地、丘陵,山脉南北纵列,最高峰是普洛山,海拔为 2928 米。岛上平原较少,以中西部中央平原和东南部比科尔平原为最大,还有一些海岸平原和河谷低地。吕宋岛东南的马荣火山是菲律宾境内最大的活火山。
棉兰老岛以山地地形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山地、高原广布,岛上有狭长的沿海平原,民答那峨(Mindanao)河系和阿古桑(Agusan)河系形成了广阔肥沃的盆地和大面积沼泽地带。由于地处板块交界处岛内多火山活动,岛上许多地区为崎岖的断层山脉和火山,棉兰老岛东南部的阿波火山是坐落于中央高原南部的活火山,海拔 2954 米,为菲律宾境内最高峰。
菲律宾群岛两侧为深海,各岛之间为浅海,多珊瑚礁。萨马岛和棉兰老岛以东的菲律宾海沟,最深达 10479 米,是世界海洋最深的地区之一。菲律宾海沟在群岛东部延伸了 10,540 米,位于埃姆登深海 (Emden Deep)。菲律宾最长的河流是吕宋岛北部的卡加延河,长约 520 千米。
水文水利
水文
菲律宾海位于太平洋西部,是菲律宾群岛、琉球群岛、日本南部、马利距纳群岛(含关岛)和加罗林群岛等所围的海域,南北长为290千米,东西宽为240千米,海区平均水深为6000米,最大水深为10497米。
菲律宾河流湖泊众多,共有河流132条。菲律宾河流短小,多急流,不利航行,但富水力资源。主要河流有吕宋岛的卡加延河、阿格诺河、邦板牙河、帕西河以及棉兰老岛的棉兰老河和阿古桑河。棉兰老河全长400千米,是菲律宾的第一大河。吕宋岛的内湖(Laguna)是最大的湖泊,长48千米,宽40千米,渔产丰富,航行便捷。但是
菲律宾潮汐主要是以不规则半日潮为主,其潮差特点为南北变化不大,东部靠大洋区潮差小,西部靠大陆边缘潮差大。菲律宾海的水温受到了大陆和黑潮的影响,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冬季水温低,表层水温为 18℃~28°C,夏季水温高,为 28℃~29°C,等温线基本同纬线平行。
水利
普兰吉5水电项目位于菲律宾棉兰老岛中部的普兰吉河上,装机容量约250兆瓦,是目前菲律宾规模最大的水电站项目,对缓解菲律宾电力供应紧张,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安布克劳大坝(Ambuklao Dam)坐落于本格特省博科德的阿格诺河上,是菲律宾最大、最古老的水力发电厂之一,在为吕宋电网提供能源方面发挥了宝贵的作用,极大地稳定了吕宋地区的电力供应。
土壤
菲律宾土壤肥沃。由安山岩、玄武岩、凝石岩演变形成的土壤分布最广,占地表土的 21%,呈红棕色,这种土壤主要分布在吕宋、民大那、米沙鄂西部和民多罗。由冲积土形成的土壤是种十分高产的土壤,它占到地表士的 15%,主要分布在吕宋中部平原、卡加延河谷区和澳里格兰德盆地。由石灰岩演变的黑色土或红棕色土主要分布在宿务市、保和、莎马、内格罗斯、棉兰老和哥打巴托。由泥板岩形成的土壤暗红棕色,其中不带石灰质的一部分主要分布在吕宋的北部和东南部、莱特和班乃,带石灰质的一部分主要分布在宿务、莱特、班乃和内格罗斯。由沙石岩发育而成的棕灰色士集中分布在保和;由火山岩发育而成的棕黑色土壤集中分布在吕宋的西南部。
菲律宾全国有 3000 万公顷的土地,其中 47%为农业可利用的土地,33.39%为商业林地,10.91%为林业保护区,4.47%为国家公园,0.43%为军用和国家保护区,0.25%为鱼池,0.55%为民用保留地,3%为其他土地。
自然灾害
菲律宾是受自然灾害侵袭较多的国家,地震、台风、火山喷发为菲主要自然灾害。统计显示,菲律宾年均要遭受数十次台风袭击,而地震、火山喷发灾害也时有发生,每年给菲律宾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菲律宾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周围地区的构造板块有时会相互磨合,引发致命的地震。调查数据显示,菲律宾海下的构造板块已经产生了 7 次至少 8.0 级的地震和 250 次大于 7.0 级的地震。近代以来发生的大地震有 1976 年的摩洛湾地震和 1990 年的吕宋岛地震,1976 年的摩罗湾地震是菲律宾历史上最强烈、最致命的地震,震级为 7.9 级,造成近 3000 人伤亡、近 4 万人无家可归;而 1990 年发生在吕宋岛中部和科迪勒拉地区的 7.8 级大地震造成了 2412 人死亡、10 万间房屋被毁,估计总损失达 2.5 亿美元。
菲律宾位于太平洋台风带沿线,每年平均有 20 次台风袭击,其中 5 次具有破坏性。2013 年袭击菲律宾的台风海燕,即“约兰达”(Yolanda),是菲律宾有史以来登陆的最强登陆热带台风,其风速超过 300 千米/小时,引发了严重的风暴潮,造成超过 6300 人死亡、28688 人受伤、1062 人失踪,超过 1600 万人受到风暴的影响,严重破坏了全国 110 多万所房屋,造成 410 多万人流离失所,使菲律宾损失约 36.4 亿美元。
菲律宾地理位置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带上,由于地质板块的碰撞,火山喷发现象非常频繁。在菲律宾,共有22座活火山。塔尔火山距离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约50千米,是菲律宾最活跃的火山之一。自1572年有记录以来,塔尔火山有33次火山爆发,其中1754年塔尔火山喷发时间曾长达7个月,1911年的爆发导致逾千人死亡。塔尔火山上一次喷发时间是2020年1月12日,火山灰喷发最高达10至15千米,持续喷发逾10天,超过100万灾民被迫离开家园。
自然资源
矿物资源
菲律宾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质条件较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金、铜、铬铁单位面积储量在全球名列前茅。菲律宾镍储量 480 万吨,居世界第十二位。铜储量 9000 万吨,黄金储量 5800 吨,铬铁矿总储量为 0.38 亿吨。并且菲律宾的矿产资源开发程度较低,资源潜力巨大。
菲律宾的镍矿多为高镍含量的铁矾土,大部分处在浅土层,易于开采且成本低。镍矿集中分布在东达沃省和巴拉望省,其他有较大规模镍矿藏的省还有北苏里高省和三描礼士省。产出的超基性岩上的含镍红土型矿床是菲律宾产出最高、最重要的镍矿床类型。典型矿山有 Rio Tuba 红土型镍矿、Nonoc 红土型镍矿。
菲律宾的铜储量 9 000 万吨,已知有 38 个斑岩铜矿,估计未发现矿床 28 个。菲律宾位于环太平洋斑岩成矿带上,铜矿以斑岩型铜矿为主,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要的铜矿产区在北吕宋山区的三描礼士省、本格特省、新维萨亚省和南部的北苏里高省、达沃省和东达沃省。典型矿山有 Santo Tomas 斑岩型铜矿、Toledo 斑岩型铜矿。
菲律宾的黄金储量 5800吨,金矿分布较为广泛,最大和最具有生产潜力的矿山都沿着菲律宾断层分布,菲律宾断层沿经向整个切过菲律宾群岛。根据在产矿山数量、矿层体积和矿山及矿山远景区的分布,可以把菲律宾分为五个金矿区:碧瑶(Baguio)金矿区,吕宋岛中央山脉西侧;帕拉卡莱(Paraeale)金矿区,北甘马仁省沿岸;马斯巴特(Masbate)金矿区,马斯巴特岛西北;苏里高(Surigao)金矿区,向北至莱特岛南部,向南至棉兰老岛岛北阿古桑省;马萨拉(Masara)金矿区,棉兰老岛东南部。典型矿山有 Acupan 金矿和 Siana 金矿。
菲律宾的铬铁矿总储量为 O.38 亿吨,铬铁矿主要分布于三描礼士省和北苏里高省的迪那伽特岛。铬铁矿的规模大小不等,较大规模的铬铁矿储量在几百万吨。三描礼士省 Coto 铬铁矿据信是世界上已知储量最大的耐火级铬矿。以岩浆型矿床为主,在萨马岛有铬铁砂矿床。
菲律宾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不丰富,据英国石油公司(BP)2016 年报告显示菲律宾石油储量为 1 429 万吨,天然气储量为 700 亿立方米。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主要集中在海上,特别是巴拉望岛附近海域。
森林资源
菲律宾原本森林资源丰富,1900 年森林覆盖率高达 70%。但由于多种原因,自 20 世纪初以来菲律宾的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进入 20 世纪以来,菲律宾的森林资源快速萎缩,从 1900 年的 2100 万公顷逐渐减少到 1988 年的 646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也从 70%降低到 21.5%,在 80 多年期间森林面积缩小 1454 万公顷,减少 69%。高经济价值龙脑木林资源也从 1969 年的 1370 万公顷减少到 1988 年的 440 万公顷。
经过“国家造林计划”和随后的“国家绿化计划”30 多年持续开展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菲律宾的森林资源得到较快恢复,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森林蓄积量为 12.98 亿立方米(其中阔叶林 12.70 亿立方米,针叶林 0.28 亿立方米),其他有林地蓄积量为 1.55 亿立方米。吕宋岛东北部是菲律宾主要的木材产地,森林面积达到 150 万公顷,龙脑香原始林占全国的 40%;吕宋岛南部森林面积为 103 万公顷,北棉兰老岛为 84.3 万公顷,巴拉望岛为 82.5 万公顷。
水资源
菲律宾的水资源压力日益增大,2019 年淡水总抽取量从 2010 年的 833.45 亿立方米增加到 940.19 亿立方米,淡水取水量占可用淡水资源的比例从 2010 年的 25.48%增加到 2019 年的 28.74%。总取水量从 2010 年的 1941 亿立方米增加了 12.3%至 2019 年的 2180 亿立方米,其中 98.1%来自地表水,其余 1.9%来自地下水。
菲律宾拥有充裕的水电资源,未来可发开的水电总装机容量约13,467.53兆瓦,其中85%具备大型/中型水电(10兆瓦及以上)的开发条件,14%具备小水电(101千瓦-10兆瓦)的开发条件,剩下接近1%的则具备微型小水电(1千瓦-100千瓦)的开发条件。
生物多样性
植物
菲律宾是一个物种多样性极高的国家,是世界上生物发现率和特有率(67%)最高的国家之一。菲律宾的热带雨林拥有大量的植物群,据估计约有 13500 种植物,其中,蕨类植物约有1100 种,被子植物门约有 8000 种,兰花约有998 种;有 3200 种植物是当地特有的,例如濒危物种玉葡萄树、翡翠藤、连帽兰花等。菲律宾胎生苜、菲律宾镰刀丛板球等物种被列入IUCN红色名录。
菲律宾分布着八种主要类型的森林:龙脑香林、海滩森林、松林、紫堇林、低山地森林、高山地或苔藓森林、红树林和超基性林。截至 2021 年,菲律宾的森林覆盖面积为 700 万公顷。
动物
菲律宾有大约 167 种陆生哺乳动物,其中 102 种为菲律宾特有的物种,例如眼镜猴、小鼷鹿、明多罗条纹脸果蝠等;235 种爬行纲,其中 160 种为菲律宾特有的物种,例如缅多罗鳄鱼、菲律宾池龟等;99 种两栖动物,其中 74 种为菲律宾特有的物种,例如菲律宾平头蛙等;686 种鸟类,其中 224 种为菲律宾特有的物种,例如食猿雕、四色啄花鸟、菲律宾凤头鹦鹉等;菲律宾还有超过 20,000 种昆虫。高氏斧、菲律宾虫鳗、菲律宾眼镜猴等物种被列入IUCN红色名录。
作为珊瑚三角生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菲律宾海域产生了独特而多样的海洋生物并且包含世界上最高多样性的滨鱼物种。菲律宾拥有 3,200 多种鱼类,其中有 121 种特有鱼类,例如鲸鲨、虎鱼等,目前仍不断发现新的海洋生物记录和物种。菲律宾水域还支持鱼类、甲壳亚门、牡蛎科和海藻的养殖。
自然保护区
菲律宾有 200 多个保护区,截至 2023 年,已扩大到 779 万公顷。菲律宾有三个景点因其突出的自然价值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苏禄海的图巴塔哈礁,普林塞萨港地下河和哈米吉坦山脉野生动物保护区。
图巴塔哈群礁位于菲律宾巴拉望省普林塞萨港东南 98 海里外的苏禄海中,平均海拔大约在海平面以下 2—10 米,是巴拉望岛生物圈保护计划的一部分。图巴塔哈群礁自然条件优越,有 350 多种珊瑚与 500 多种鱼类,是东南亚最大的珊瑚生成水域。1988 年,图巴塔哈群礁被紧急划为海洋保护区;1993 年,环礁又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商业捕捞、茅枪插鱼及采集珊瑚在这里均属违法行为,每年仅向游客开放三个月。
普林塞萨地下河国家公园(Puerto-Princesa Subterranean River National Park)位于菲律宾巴拉望省北岸圣保罗山区,北临圣保罗湾,东靠巴布延海峡,占地面积 20202 公顷。普林塞萨港地下河国家公园包括了整个“山–海”生态系统以及亚洲一些非常重要的森林,有低地森林、喀斯特森林和灰岩森林三种森林形式,大约 2/3 受保护的植被都处于原始状态,以其拥有亚洲最繁荣的树木植物群而著称于世。
哈米吉坦山脉野生动物保护区位于菲律宾达沃区的东北达沃省省,建立于 2003 年,占地 3834 公顷,高于海平面 75 至 1637 米,为种类繁多的动植物提供了天然的生存环境,于 2014 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据统计,保护区的山地林拥有 462 种植物、龙脑香科森林 338 种、苔藓森林 246 种等,为动物的栖息提供了理想场所。目前保护区内已认定的濒危脊椎动物 11 种,还栖息有 5 种濒临灭绝动物、27 种罕见动物、44 种地方动物和 59 种重要经济物种。
行政区划
区划详情
菲律宾是一个单一制国家,全国划分为吕宋、维萨亚和棉兰老三大部分。菲律宾主要设有四级自治单位,各个政区通常会组成地方政府部门,从最高到最低分别为区 (region)、 省(lalawigan,probinsiya) 和独立市 (lungsod, siyudad/ciudad, dakbayan,lakanbalen)、 市(lungsod, siyudad/ciudad, dakbayan,lakanbalen) 和镇 (Barangay,barrio)、村或社。全国设有首都地区、科迪勒拉行政区、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等 18 个地区,下设 81 个省、117 个市、1488 个直辖市和 42036 个镇。截至 2020 年,卡拉巴松是人口最多的地区,而国家首都地区是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菲律宾 18 个大区分别为国家首都区、科迪勒拉行政区、第一区(伊罗戈斯地区)、第二区(卡加延河谷地区)、第三区(吕宋岛中部区)、南他加禄区、卡拉巴松地区、米马罗巴地区、第五区(比科尔地区)、第六区(西米沙鄢群岛群岛)、第七区(中米沙群岛)、第八区(东米沙鄢群岛)、第九区(三宝颜半岛 西棉兰老)、第十区(北棉兰老)、第十一区(达沃地区 南棉兰老)、第十二区(苏克萨根)、第十三区(卡拉加)、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
主要城市
马尼拉
马尼拉是菲律宾共和国首都,地处吕宋岛西南角,宏观位置上正处于南海东岸线的中间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整个马尼拉大区(Metro 马尼拉)由马尼拉(Manila)、奎松(Quezon City)等 12 个市及 塔吉格(Taguig)等 5 个区组成,总面积 636 平方千米,人口密度约 15600 人/平方千米。马尼拉是一座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浓厚热带情调的大都会,也是东南亚地区著名的会展和旅游胜地,城内外名胜古迹众多。
宿务
宿务市位于菲律宾中部,是菲律宾的第二大城市,仅次于马尼拉,是米沙鄢和棉兰老地区最重要的商业、贸易、教育和工业的中心,也是菲律宾主要的港口和经济中心。宿务市是菲律宾主要的国际航班中心,还拥有东南亚最大的铜矿。宿务是菲律宾最早开发的城市,被誉为“南方皇后市”(Queen city of the South)。
达沃
达沃是菲律宾南部最重要的经济、贸易中心,经济总量占菲律宾第四位,并于 2007 年 9 月 3 日与中国南宁签署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达沃市远离菲律宾大陆,位于南部棉兰老岛,占地 2443 平方千米,是菲律宾土地面积最大的城市。达沃市处于地震带外,被群山环绕不受台风侵扰,气候温暖,降水丰富,利于农业,被称为“菲律宾的榴莲首都”。
碧瑶
碧瑶是菲律宾著名的风景名胜旅游区,位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北部,吕宋岛西部,面积 49 平方千米,是一座群山之中的山城。碧瑶市气候凉爽,风景秀丽,有“夏都之称”,是夏天的避暑胜地,常年气温在 22 度左右。碧瑶还是一个重要文化城市,这里有著名的圣路易大学、菲律宾大学碧瑶分校、 碧瑶大学、碧瑶农学院、军事学院等。
政治
政体
菲律宾实行总统制,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目前的国家元首为费迪南德·罗慕尔德兹·费迪南德·马科斯,2022 年 6 月就任。马科斯提出“团结起来,让我们再次崛起”的响亮口号,重拾父亲当年的“政治遗产”,主张推动国家信贷计划、启动石油价格补贴、加大医疗设施投资等。除南部地区存在恐怖主义和分裂活动外,菲律宾政局总体稳定。
宪法
菲律宾现行宪法于 1987 年 2 月 2 日由全民投票通过,由科拉松·阿基诺总统于同年 2 月 11 日宣布生效。该宪法规定: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政体;总统拥有行政权,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 6 年,不得连选连任;总统无权实施戒严法,无权解散国会,不得任意拘捕反对派;禁止军人干预政治;保障人权,取缔个人独裁统治;进行土地改革。杜特尔特上台后致力于推动菲律宾南部和平进程。2019 年初,菲律宾南部穆斯林自治法案《棉兰老岛穆斯林邦萨摩洛自治区组织法》公投取得成功,南部和平进程和民族和解取得积极进展。
政党
菲律宾共有大小政党 100 余个,大多数为地方性小党。主要政党有:
(1)民主人民力量党(PDP—LABAN):成立于 1982 年,由前参议长阿奎里诺·皮门特尔二世(Aquilino Pimentel Jr。 )为反对费迪南德·马科斯独裁政权创建而成,成员主要来自菲律宾南部达沃市、卡加延省等地区。2016 年,该党候选人杜特尔特赢得总统选举。2021 年,该党因内部分歧再次分裂为两大派系。
(2)自由党(LiberalParty):由菲第 5 任总统曼努埃尔·罗哈斯于 1946 年创立,早期成员主要是从菲律宾国家主义党内分裂出来的自由派人士。2010 年,该党候选人阿基诺三世当选菲律宾第 15 任总统;2016 年,该党候选人莱妮·罗布雷多(Leni Robredo)当选菲律宾第 16 任副总统。现任党主席是潘基里南(Pangilinan),总裁是拉格曼(Lagman)。
(3)基督教穆斯林民主力量党(LAKAS-CMD):系前总统拉莫斯于 1991 年底创立,由人民力量党、全国基督教民主联盟、菲律宾穆斯林民主联盟、团结党等整合而成。主张实行两党制,通过修宪扩大地方政府权力,改革选举制度,将总统任期六年一届修改为四年一届,可连任两届;主张通过谈判实现民族和解,促进社会稳定。经济上重视农业发展,增加就业,扶助贫困,加快私有化进程;倡导经济外交,奉行开放政策。1992 年,该党成为执政党。2001 年,阿罗约就任总统后,该党成为执政联盟的核心。该党现任主席是副总统莎拉,总裁是马丁·罗穆尔德兹(Martin Romualdez),前总统格洛丽亚·阿罗约任名誉主席。
(4)菲律宾联邦党(PFP,Partido Federal ng Pilipinas):成立于 2018 年,主要成员来自支持杜特尔特参加 2016 年总统竞选的组织。2022 年大选中,该党宣布支持马科斯和莎拉组合。目前党主席为现任总统马科斯。
(5)菲律宾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the Philippines):成立于 1930 年,1967 年发生分裂,1968 年在何塞·西逊(Jose Sison)主持下进行改组重建,此后发展迅速,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党员达到 3 万多人。主张通过武装斗争和建立统一战线,夺取国家政权。菲律宾政府自 1993 年起与菲律宾共产党领导的全国民主阵线举行和谈,双方时谈时战,迄未达成实质性和平协议。2016 年 8 月 26 日,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派出和谈小组同菲律宾共产党在奥斯陆达成十点共识,包括无限期停火、赦免政治犯、加快政治解决进程等。但由于双方立场差异较大且不时爆发冲突,和谈再度陷于停滞。
总统
菲律宾总统是菲律宾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任期 6 年,不得连选连任。菲律宾总统负责领导政府的行政部门,包括内阁,并作为军队的最高指挥官。费迪南德·罗慕尔德兹·马科斯(Ferdinand Romualdez Marcos),2022 年 6 月就任。
政要
截至 2023 年 1 月 31 日,内阁成员及重要官员主要有:
国际关系
综述
菲律宾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迄今已同 126 个国家建交。对外政策目标是:确保国家安全、主权和领土完整;推动社会发展,保持菲律宾在全球的竞争力;保障菲海外公民权益;提升菲律宾国际形象;与各国发展互利关系。菲律宾将发展同东盟其他国家的关系列为对外政策的重点方向,以东盟为依托发挥自身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作用,积极参与和推动东盟内部各项合作及经济一体化进程。菲律宾是世界贸易组织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已于 2023 年签订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自由贸易协定,并通过东盟与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并与日本以及冰岛、列支敦士登、挪威和瑞士四个欧洲国家签订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与中国的关系
中国同菲律宾于 1975 年 6 月 9 日建交。建交以来,中菲关系总体发展顺利,各领域合作不断拓展,中菲高层互访不断。2018 年 11 月,习近平主席对菲律宾进行国事访问,两国领导人一致决定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中菲除互设大使馆外,中国在宿务、达沃设有总领馆,在拉瓦格开设领事馆。菲律宾在厦门市、广州市、上海市、重庆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分别设有总领馆。中国是菲律宾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第二大出口市场,同时,中菲在教育、科技、文化、军事等领域签有合作协定或备忘录。中菲共结有 38 对友好省市,2023 年 1 月,中国将菲律宾列入首批恢复中国公民出境团队旅游试点国家名单。
中菲两国的南海争端是围绕岛礁主权归属及海域划界问题而引发的争议。20世纪中期,驻苏比克湾的美国军队无视中国主权,擅自将黄岩岛开辟成为靶场,70年代后菲律宾非法侵占了中国南沙群岛的马欢岛、费信岛、中业岛、北子礁、南钥岛、西月岛、双黄沙洲和司令礁等8个岛礁。1980年后,菲律宾政府将黄岩岛划在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后又宣称对黄岩岛拥有主权。2009年3月10日菲律宾总统阿罗约不顾中国的反对,将中国的南沙部分岛礁和黄岩岛划入菲领土,中国驻菲大使馆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和严正抗议。2013年3月26日,菲律宾单方面将南海争端提交国际海洋法法庭,而国际法庭欲“强行”仲裁南海争端。2016年7月12日,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作出非法无效的所谓最终裁决,中方多次声明,菲律宾共和国阿基诺三世政府单方面提起仲裁违背国际法,仲裁庭没有管辖权,中国不接受,不承认。2024年4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位南海海域组织联合海空战巡。南部战区还表示,一切搅局南海、制造热点的军事活动尽在掌握。南部战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舰队在南海有随时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不管是例行巡航,还是此次的联合海空战巡,解放军在南海行动的目标一直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坚决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2024年4月30日,中国海警依法对菲律宾侵闯黄岩岛邻近海域的4410海警船、3004公务船实施驱离。
与美国的关系
菲律宾与美国的关系由来已久,涵盖经济、安全和民间关系,菲律宾曾是美国殖民地,两国长期保持盟国关系,双方高层往来密切。1947 年两国签署《军事基地协定》,1951 年签署《共同防御条约》。1991 年菲律宾参议院废除了《军事基地协定》,美国军队陆续从克拉克空军基地和苏比克湾海军基地撤离,结束了美国在菲律宾长达 93 年的驻军。1998 年,两国签署《访问部队协定》,美军重返菲律宾,美国重新恢复了对菲律宾港口的船只访问,并重启与菲律宾军队的大型联合军事演习。两国每年举行例行“肩并肩”联合军演,2022 年共有 8900 名士兵参演。美国是菲律宾第二大官方援助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菲律宾最大的劳务输出国,在美菲籍劳工和侨民达 300 万。
与东盟国家的关系
菲律宾将发展同东盟其他国家的关系列为对外政策的重点方向,以东盟为依托发挥自身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菲积极参与和推动东盟内部各项合作及经济一体化进程,2017 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2018 年 8 月起担任中国一东盟关系协调国,任期 3 年。
与马来西亚往来较为密切,双方在沙巴州领土主权问题上存在争议。近年来,马为菲政府和摩洛伊斯兰教解放阵线和谈积极提供协助。2012 年 10 月,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访问菲律宾。2014 年 2 月,贝尼尼奥·阿基诺三世访问马来西亚。3 月,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访问菲律宾。2016 年 11 月,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访问马来西亚。
与泰国关系良好。两国 1993 年成立以外长为主席的双边联委会。1999 年,双方成立贸易联委会机制。2012 年 1 月,泰国总理英拉·西那瓦访问菲律宾。
与印度尼西亚在反恐、打击跨国犯罪、划分海域边界、加强经贸投资以及联合国改革等问题上合作顺利。2011 年 3 月,阿基诺三世访问印尼。2014 年 5 月,印尼总统苏希洛访问菲律宾。2015 年 2 月,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访问菲律宾。2016 年 9 月,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访问印尼。
与新加坡关系良好。新是菲第四大贸易伙伴和重要游客来源国。2011 年 3 月,阿基诺三世访问新加坡。2014 年 4 月,新加坡总统陈庆炎访问菲律宾。2016 年 12 月,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访问新加坡。
与文莱、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等东盟国家关系良好,各领域往来交流与互利合作不断发展。
国际组织
菲律宾是联合国的50个创始国之一,是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也是东盟的创始成员和活跃成员,并且是EAS、 24 国集团、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以及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自 2003 年以来,菲律宾也一直在寻求获得伊斯兰合作组织的观察员地位,并且是现已解散的军事联盟 SEATO 的成员。
军事
自 1970 年代以来,菲律宾共产党及其下属的新人民军一直在对政府发动游击战,菲律宾军事重心落在国内安全事务上,这导致了菲律宾海军军力从 1970 年代开始下滑。1986 年民主回归后,其军事和政治威胁显著减少,但其部属对政府官员和安全部队进行伏击、爆炸和暗杀仍未彻底结束。
菲律宾军队长期与地方叛乱、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作斗争。在棉兰老穆斯林邦萨摩洛自治区(Bangsamoro),最大的分离主义组织摩洛民族解放阵线和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分别于 1996 年和 2014 年与政府签署了最终和平协议。菲律宾还存在着其他更激进的组织,如苏禄群岛的阿布沙耶夫组织,常绑架外国人以索取赎金,在菲律宾政府的军事干预下,这些组织的活动大大减少,为民众提供了安全保障。
1995 年,菲律宾启动了军事现代化计划,并于 2012 年扩大,以建立更强大的防御系统。
菲律宾武装部队(AFP)是一支志愿部队,由三个军种组成:菲律宾空军、菲律宾陆军和菲律宾海军,内政和地方政府部下属的菲律宾国家警察负责普通民众的安全。2021 年,菲律宾全国军事支出为 40.905 亿美元,占 GDP 的 1.04%。菲律宾的大部分国防开支都用于菲律宾军队,菲律宾军队负责应对共产主义和穆斯林分离主义叛乱等内部威胁。截至 2022 年,菲律宾武装部队的总人力约为 80000 人,其中现役军人 130000 人,预备役人员 100000 人,准军事人员 50000 人。
人口
人口总量
截至 2022 年,菲律宾人口为 1.1亿人,人口密度大约为 350 人每平方千米。菲律宾人口性别男女比为 50.24%:49.76%,平均年龄为 22.7 岁,其中 60.9%的人口年龄在 15 至 64 岁之间。菲律宾人口出生率为 21.8‰,死亡率为 7.3‰,自然增长率为 14.5‰。菲律宾的年平均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中。据海外菲律宾人委员会(CFO)估计,约有1000万菲律宾裔人在国外生活或工作,菲律宾海员与海运业工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负责全球经济中大部分货物的流动。
据统计,2015 年,约 51.2%的菲律宾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区,而这其中大约 1280 万(全国人口的 13%)居住在马尼拉大都会,这是菲律宾人口最多的大都市区和世界第五大人口大区。
族群
菲律宾地形群岛破碎、山脉横隔,历史上受外来移民影响很大,因此也产生了众多族群。菲律宾人通常在语言上被分类为南岛语族群,是马来-波利尼西亚族群的一部分。关于南岛语族群的起源存在多种说法,目前公认的起源是来自中国南方的移民与菲律宾群岛原住民融合而形成了南岛语。
菲律宾最大的族群是他加禄语族群(24.4%),其余较大的族群还有维萨亚斯/比萨彦族群(不包括宿务市语族群、伊洛卡诺族群和瓦雷族群)(11.4%)、宿务语族群(9.9%) 和伊洛卡诺语族群(8.8%)、比科尔族群(6.8%) 和瓦雷族群 (4%)。截至 2010 年,该国有 110 个民族语言群体,约为一千四百万到一千七百万人,其中包括伊哥洛特、芒扬和巴拉望岛岛的土著人民。
菲律宾华人是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他们很好地融入了菲律宾社会,菲律宾华人约有 200 万,他们大部分是 1898 年后从福建省移民的中国后裔,还有来自殖民前和殖民时期的华人移民。截至 2023 年,菲律宾有近 300,000 居住在该国的美国公民,还有多达 250,000 名美亚混血儿散布在安吉利斯、马尼拉和奥隆阿波等城市。其他重要的非土著少数民族包括美洲原住民和阿拉伯人,以及日本人,包括逃离德川家康将军迫害的逃亡基督徒(Kirishitan)。
语言
菲律宾语和英语是菲律宾的官方语言。菲律宾语和英语都用于政府、教育、印刷、广播媒体和商业。
菲律宾语是基于的标准化版本,主要在马尼拉大都会使用。律宾语与其他南岛语系语言一样,通常使用动词-主语-宾语顺序,但也可以使用主语-动词-宾语顺序。它有九个基本词类,遵循形态句法对齐的触发系统,具有头部初始方向性。它是一种凝集语言,但也可以显示屈折变化。它不是声调语言,可以被视为音高重音语言和音节计时语言。
菲律宾宪法规定在自愿和可选的基础上推广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在 19 世纪后期曾被广泛用作通用语,此后使用量大幅下降,现代菲律宾语言中仍然存在西班牙语借词。阿拉伯语主要在棉兰老岛的伊斯兰学校中教授和使用。
其他土著语言,如库约农语、伊富高语、伊巴亚特语、卡林加语、卡马约语、坎卡纳伊语、马斯巴特尼奥语、罗布洛马农语、马诺博语和几种米沙鄢语在各自的省份盛行。
菲律宾手语是菲律宾的国家手语。
宗教信仰
菲律宾是一个保护宗教自由的世俗国家,但绝大多数菲律宾人认为宗教非常重要,并且无神论者很少,基督教是菲律宾的主要信仰,约有 89%的人口信仰基督教。截至 2013 年,菲律宾是世界第三大罗马天主教人口国,并且是亚洲最大的基督教国家。2020 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发现,78.8%的人口信奉罗马天主教;其他基督教教派包括 Iglesia ni Cristo(2.6%)、菲律宾独立教会(1.4%)和基督复临安息日会(0.8%)。新教徒约占人口的 6%。因此,菲律宾是世界各地基督教传教士的主要派遣国,也是外国神父和修女的培训中心。
根据 2020 年的人口普查结果,伊斯兰教是该国第二大宗教,占菲律宾人口的 6.4%。大多数穆斯林居住在棉兰老岛和附近的岛屿,其中大多数人在沙斐仪学派下实践逊尼派伊斯兰教。除此之外,大约 0.23%的人口信奉菲律宾本土民间宗教,其实践和民间信仰通常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融合在一起,还有大约 0.04%的人口信奉佛教,集中在华裔菲律宾人中。
14世纪时,伊斯兰教随着来自波斯湾、印度南部的穆斯林商人的到来而传入菲律宾,由于伊斯兰教政权的建立而在菲律宾群岛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传播范围一度到达马尼拉湾沿岸。1521年,斐迪南·麦哲伦登陆菲律宾,基督教在这一时期传入菲律宾群岛,后在西班牙和美国殖民统治期间,大批外国传教士来到菲律宾,频繁的传教活动导致菲律宾成为东亚最主要天主教国家之一。
经济
综述
2021 年,菲律宾国内生产总值约为 3919 亿美元,人均GDP约为约 3595 美元,菲律宾是世界第36大经济体,估计到2023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为4400亿美元。近年来,菲律宾第一、二、三产业占 GDP 比重较为稳定。2021 年,菲律宾第一产业占 GDP 比重约为 10.1%,第二产业约占 28.9%,第三产业约占 61.0%。截至 2022 年,菲律宾的劳动力约为 4900 万,失业率为 4.3%。截至 2023 年 1 月,国际储备总额总计 1006.66 亿美元。债务与 GDP 的比率从 2022 年第三季度末的 17 年高点 63.7%下降到 2022 年底的 60.9%,并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间继续表现出弹性。2020 年初,COVID-19 大流行蔓延至菲律宾,导致国内生产总值萎缩 9.5%,这是菲律宾自 1947 年以来经济衰退最严重的一次。菲律宾的货币单位是菲律宾比索(₱或 PHP)。
第一产业
农业是菲律宾经济的重要组成,有 40%的劳动力靠农业为生,农业产值占到全国 GDP 的 10%。菲律宾农业资源丰富,主要出产大米、椰子、玉米、甘蔗、香蕉、盐水凤梨、芒果等农产品,这些作物同时也是菲律宾的主要出口产物;椰子,甘蔗,蕉麻,马尼拉麻是菲律宾的四大经济作物。
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菲律宾农业偏重于发展外向型的水果生产,2000 年菲水果出口达到 3.5 亿美元,主要进入日本、韩国、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市场。
菲律宾渔业发达,水产资源丰富, 已发现的鱼类品种达 2400 多种,其中经济价值高的 60 余种; 鲔鱼资源居世界前列,已开发的海水、淡水渔场面积 2080 平方千米。在全球渔业主要生产国中, 菲律宾占有较高的地位。
菲律宾一直是亚太地区最主要的原木和其他林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国,以盛产优质的乌木、檀木等名贵木材闻名于世,还生产制造三合板的柳安木等,其丰富林业资源为数以百万计的人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截至 2022 年,第一产业雇佣了 24%的菲律宾劳动力。
第二产业
菲律宾的电子、汽车和食品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很有竞争力,集成电路、办公机械/零件、电力变压器、绝缘电线和半导体等产品是重要出口产品。
菲律宾的工业以食品加工、轻工制造、建材加工、服装电子加工为主,工业占 GDP 的 24%,其中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电力能源产值分别为 24.07 亿美元、598.93 亿美元、220.98 亿美元和 95.9 亿美元,占 GDP 比分别为 0.7%、16.3%、6%和 2.6%。2020 年,菲律宾是全球最大的镍矿和金包金属出口国。
第三产业
菲律宾的第三产业主要包括旅游业、服务业、业务流程外包业务和外汇,共同支撑起了菲律宾的经济增长,其中服务业和旅游业是菲律宾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突出的地位。
旅游业是菲律宾的主导产业之一,因其气候和低廉的生活成本而成为外国人的热门退休目的地,也是潜水爱好者的首选目的地。菲律宾顶级旅游景点包括长滩岛、巴拉望的爱妮岛、宿务、锡亚高和薄荷岛,其中长滩岛在 2012 年被《 Travel + Leisure 》评为世界上最好的岛屿。2019 年,菲律宾接待了超过 800 万国际游客,估计产生了 93 亿美元的旅游收入,旅游业总营收约占菲律宾 GDP 的 12.7%。
2019 年,旅游业为菲律宾提供了 570 万个工作岗位,菲律宾吸引了 820 万国际游客,比上年增长了 15.24%;大多数游客来自东亚(59%)、北美(15.8%)和东盟国家(6.4%)。旅游业在 2021 年对菲律宾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为 5.2%,相较于于 2019 年 COVID-19 大流行之前的 12.7%有所降低。
菲律宾是业务流程外包(BPO)业务的首选目的地,约有 130 万菲律宾人受雇于 BPO 部门,主要从事客户服务。2010 年,菲律宾取代印度成为世界主要的业务流程外包服务中心。
服务业产值在菲律宾国内生产总值占据极大比重,菲律宾是全球主要劳务输出国之一,在海外工作的劳工有1000多万。菲律宾海员与海运业工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负责全球经济中大部分货物的流动。
作为全球第三大汇款接收国,菲律宾每年通过约 1000 多万名海外侨民(主要是海外劳务人员)的汇款获得外汇收入,这些来自海外菲律宾人的汇款对菲律宾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2022 年达到创纪录的 361.4 亿美元,占全国 GDP 的 8.9%。
经济功能区
根据《1995 年经济特区法案》,菲律宾建设了一系列单独关税区,又称特殊经济区或经济特区(Special Economic Zone, SEZ),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改善投资环境,从而吸引本地和外国投资,同时创造就业机会。菲律宾经济区管理署(PEZA)为授权监管机构,PEZA 的上级监管部门为菲律宾贸工部。
苏比克湾港(Port of Subic Bay)是菲律宾吕宋岛中西部的海湾港口,位于马尼拉西北约 100 千米,临南中国海,是菲律宾和东南亚主要港口的之一,也是菲律宾最发达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苏比克湾港区位于苏比克湾自由港区(SBF)是菲律宾的第一个自由港,参与了 700 多个投资项目,是一个吸引全世界跨国公司落户的地区中心,创造了 7 万多个就业机会,拥有 300 多家公司,包括日本欧姆龙公司以及美国联邦快递等。
克拉克自由港区(ClarkFreeportZone)位于菲律宾邦板牙省(Pampanga)安赫莱斯市(AngelesCity)西北部,毗邻马巴拉卡特市(Mabalacat),距离东南方的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约 60 千米,是菲律宾重要的经贸发展特区。克拉克新城在 2018 年第一季度 GDP 的增长高达 9.3%,远超菲律宾全国 GDP 平均增长的 6.8%,对菲律宾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菲律宾政府和私人企业对该地区注资预计超过 500 亿比索(约 61.7 亿人民币)。
重要企业
阿亚拉集团(Ayala Corporation)是与菲律宾人生活最为息息相关的企业,其背后是菲律宾最古老的、最有影响力的家族——阿亚拉家族。阿亚拉家族具有西班牙和德意志双重血统,在菲律宾传承了 8 代,其家族企业可以追溯到 1834 年,已有 187 年历史。阿亚拉集团涉及多元化产业,其中包括零售、教育投资、房地产、银行、电信、水利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电子、信息技术、汽车、医疗、管理和业务流程外包。阿亚拉集团旗下的菲律宾群岛银行(Bank of the Philippine Island,BPI)是菲律宾历史上第一家银行,也是菲律宾第三大银行;阿亚拉集团旗下的的 Globe 环球电信,是菲律宾两大通讯xSP之一,市值超过 360 亿人民币;阿亚拉旗下的马尼拉水务公司(马尼拉 Water),向首都地区约一半的人口提供生活用水;阿亚拉集团旗下的地产公司阿亚拉地产,是菲律宾最大的地产公司之一。阿亚拉家族不仅仅创造长期的利润,也继续改变着菲律宾,从方方面面影响着菲律宾人的生活。
由已故商界大亨、前菲律宾首富施至成一手打造的 SM 集团(SM Prime)是菲律宾国内最重要的经济命脉之一,每年为菲律宾贡献全国 5%的 GDP。SM 集团涉及金融、地产、零售等产业,推进多元化发展。在金融方面,SM 集团拥有包括 BDO 银行、中华银行在内的金融系统,其中 BDO 银行是目前菲律宾规模最大的银行;在地产方面,SM 集团旗下的 SMDC 地产是菲律宾市值最大的地产公司;在零售方面,SM 集团在菲律宾有 72 家商场,在中国厦门、晋江、成都市、苏州市、重庆等多个城市也兴建了购物中心。SM 集团在过去的数十年里极大地改变了菲律宾人的生活方式。
社会
教育
菲律宾的小学和中学分为小学 6 年、初中 4 年和高中 2 年。政府提供的公共教育在中小学和大多数公立高等教育机构都是免费的。自 1963 年以来,针对天才学生设立了专门的科学高中。政府通过技术教育和技能发展管理局提供技术职业培训和发展。2004 年,政府开始提供替代教育帮助失学儿童、青年和成人提高国家的识字率。
菲律宾共有小学 50483 所,小学生入学率达 91.05%;中学 14217 所,中学入学率 68.15%;高等教育机构 1599 所,在校生约 244 万人。2019 年,菲律宾五岁或以上的基本识字率为 93.8%,10 至 64 岁的实用识字率为 91.6%。教育占国家预算的很大一部分,从 5.268 万亿比索的 2023 年预算中获得了 9009 亿比索的拨款。
截至 2019 年,菲律宾拥有 1975 所高等教育机构,其中公立 246 所,私立 1729 所。公立大学都是非宗派实体,主要分为国家管理或地方政府资助。国立大学是菲律宾大学(UP),这是一个由八所组成大学组成的系统。菲律宾排名最高的大学是菲律宾国立大学(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马尼拉雅典耀大学(Ateneo De 马尼拉 University)、菲律宾德拉萨大学大学(De La Salle University)和圣托马斯大学(University of Santo Tomas),其中美国圣托马斯大学成立于 1611 年,是亚洲现存最古老的大学。
菲律宾国立大学是菲律宾排名第一的大学,也是菲律宾规模最大的国立综合性大学,每年国家对国立大学的教育拨款有 70%用于该校。菲律宾国立大学完全遵循美国式教育,全英文授课,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培养出各行各业的精英。在 2022QS 世界大学排名中,菲律宾大学位列第 399 位,在亚洲排名 48 位。
马尼拉雅典耀大学是一所包括文学院、商学院、法学院等众多科系的综合性私立大学,初期为公立学府,后升格为大学。马尼拉雅典耀大学作为"菲律宾四大名校"之一,追求与时俱进,为天主教耶稣会管理的亚洲四大名校之一。在 2022QS 世界大学排名中,马尼拉雅典耀大学位列 601-650 位。
德拉萨大学位于马尼拉的市区,是菲律宾国内排名第一的私立院校,在菲律宾的大学之中一直排名前三,商科全国第一,同时也是菲律宾一流的贵族基督学校。德拉萨大学在东南亚享有盛誉,曾被誉为亚洲最绿色的校园之一。在 2022QS 世界大学排名中,德拉萨大学位列 801-1000 位。
圣托马斯大学是菲律宾的天主教大学,是一所私立院校,位于西班牙王城(Walled city)内,在校园内建筑几乎都是欧洲古代式风格。圣托马斯大学是亚洲地区最古老的大学,在菲律宾与菲律宾国立大学齐名。在 2022QS 世界大学排名中,圣托马斯大学位列 1001-1200 位。
科技
菲律宾负责科学和技术(S&T)的主要管理机构是科学技术部(DOST),拥有林业、农业和水产养殖、金属工业、核研究、食品和营养、健康、气象和火山学和地震学等咨询机构。科学技术部负责协调和资助菲律宾科学家和发明家的不同研究,部门下有不同的机构迎合专业领域,包括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PAGASA),菲律宾火山学和地震学研究所(PHIVOLCS),以及菲律宾农业,水产和自然资源研究委员会。发展(PCAARRD)。 科学和技术部长由菲律宾共和国总统任命,现任科学技术部长是马里奥·蒙特霍(Mario G。 Montejo),是菲律宾迪利曼大学(Unibersidad ng Pilipinas Diliman)教授,他于 2010 年 6 月 29 日被总统贝尼尼奥·阿基诺三世(Benigno Aquino III)任命。
菲律宾基础工业底子相对薄弱,高科技产业并不发达,科研经费占 GDP 约 0.21%,金额和比例都非常有限。在菲律宾,建立了许多工程组织和研究机构,如国家工程中心(NEC)和菲律宾土木工程师学会(PICE)。菲律宾大学还建立了国家交通研究中心(NCTS),为交通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培训做出贡献。
菲律宾在农业研发方面的支出相对马里奥·蒙特霍较低,但它拥有亚洲最大的农业研究系统之一。菲律宾开发了新的农作物品种,包括水稻、椰子、和香蕉。菲律宾的研究机构包括菲律宾水稻研究所和国际水稻研究所,都专注于新水稻品种和水稻作物管理技术的开发。
菲律宾航天局是菲律宾的国家航天局,负责维护菲律宾的太空计划。菲律宾于 1996 年购买了第一颗卫星。2016 年,菲律宾的第一颗微型卫星 Diwata-1 在美国的天鹅座航天器上发射升空。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是菲律宾的一项国营社会保险计划,面向私营、专业和非正规部门的工人;菲律宾政府雇员则是由单独的国家养老金基金承保,纳入政府服务保险系统。社会保障体系是根据第 1161 号共和国法案即 1954 年社会保障法设立的,1997 年第 8282 号共和国法案修订了《社会保障法》,提供了更好的福利方案,扩大了保险的覆盖范围、投资灵活性,针对违法者设置了更为严厉 处罚,减轻了对违法雇主的处罚,并为参保群众设立了自愿公积金。2018 年,第 11199 号共和国法即 2018 年社会保障法获得通过,强制性地纳入了菲律宾国内和国外工作的菲律宾人,使得该体系更为完善全面。
医疗卫生
菲律宾有 1387 家医院,其中 33% 为政府经营;全国共有 23281 个乡区保健站、2592 个农村保健单位、2411 个助产院和 659 个疗养院提供初级保健服务。
菲律宾的医疗保健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私人支出占医疗保健支出的大部分,2021 年人均卫生支出为 9839.23 比索,而同年卫生总支出占 GDP 的比例为 6%。2019 年颁布的《全民医疗保健法》将所有菲律宾人自动纳入了国家医疗保险计划,实现了全民医保。自 2018 年以来,几家政府运营的医院设立了 Malasakit 中心,为贫困患者提供医疗和经济援助,贫困患者可以有效地从菲律宾保健署(PhilHealth)、菲律宾慈善办公室 (PCSO) 和社会福利与发展部 (DSWD) 等机构获得经济医疗援助。
截至 2023 年,菲律宾的平均预期寿命70.48岁,其中男性66.97岁,女性74.15岁。2021年,菲律宾国内人口的主要死因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COVID-19、肿瘤和糖尿病,主要流行的传染病普遍与洪涝等自然灾害有关。菲律宾婴儿死亡率约为1.35%,孕产妇死亡率约为0.121%。
公共媒体
菲律宾媒体主要使用菲律宾语和英语,但广播已转向菲律宾语。电视节目、广告和电影受电影和电视审查和分类委员会的监管。大多数菲律宾人从电视、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获取新闻和信息。菲律宾的旗舰国有广播电视网络是人民电视网(PTV)。ABS-CBN公司 和 GMA 都是免费的 , 是主要的电视网络,ABS-CBN 是菲律宾最大的网络。菲律宾电视剧,被称为 teleseryes,主要由 ABS-CBN 和 GMA 制作,可在多个国家/地区观看。
菲律宾拥有大量的广播电台和报纸。英文大报在行政人员、专业人士和学生中很受欢迎,便宜的他加禄语小报在 1990 年代兴起,在大众中很受欢迎,尤其是在马尼拉,但报纸的读者人数持续下降。全国读者人数和可信度排名前三的报纸是菲律宾每日问询报、马尼拉公报和菲律宾之星。虽然新闻自由受宪法保护,菲律宾在 2022 年被记者保护委员会列为第七大对记者最危险的国家,原因是仍有 13 起未破的记者谋杀案。
菲律宾是全球平均每天互联网使用时间最长的国家。2021 年初,67%的菲律宾人(7391 万人)可以上网,其中绝大多数用户通过智能手机上网。社交网络和观看视频是最频繁的互联网活动。菲律宾在 2021 年的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第 51 位,与 2014 年的第 100 位相比有了很大提高。
文化事业
菲律宾官方的主要文化机构包括菲律宾文化中心、国家历史研究所、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档案管理中心,以及菲律宾语委员会等。除了菲律宾语委员会外,其他文化机构负责人全为 NCCA 董事会的成员,同时由文化和艺术全国委员会管理。
菲律宾文化艺术委员会的主要使命是对菲律宾的世界或国家级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西班牙时期的古教堂、维甘西班牙古城、巴纳维大梯田等进行保护,以及如何扶持被边缘化的本土艺术家旨在保护本土文化,使本土文化与全球化所带来的新兴外来文化一样生存发展。菲律宾每年 12 个月被划分为不同的文化主题月,如 2 月是菲律宾国际艺术节月、5 月是菲律宾文化遗产月,10 月被定为本土文化月等。
1897 年 1 月 1 日,电影首次在菲律宾放映,并且菲律宾最早的电影都是西班牙语。本地电影制作始于 1919 年,第一部菲律宾制作的故事片 Dalagang Bukid(乡村女孩)由被称为“菲律宾电影之父”的 Jose Nepomuceno 执导。在无声电影时代,制作公司规模仍然很小, 但 1933 年见证了有声电影的出现和第一家重要制作公司的到来。战后 1940 年代至 1960 年代初被视为菲律宾电影的巅峰时期。1962 年至 1971 年标志着高质量电影制作的下降,尽管商业电影业在这些年中一直扩展到 1980 年代;广受好评的菲律宾电影包括喜马拉雅(Himala )(奇迹)和奥罗(Oro)、普拉塔 (Plata)、马塔(Mata),均于 1982 年上映。自 21 世纪以来,菲律宾电影业一直努力与国外输入的电影竞争国内及国际的电影市场,相比起这些国外输入的特别是好莱坞的电影,菲律宾本土电影的制作成本投入往往更低,制作发行量也更少。菲律宾艺术电影一直在蓬勃发展,一些独立电影在菲律宾和国际上取得了成功。
社会治安
菲律宾社会整体治安状况较差,主要呈现以下突出问题:治安刑事案件高发,枪支泛滥、枪杀案件层出不穷,绑架及恐怖袭击不断,涉赌非法拘禁十分严重。近年来,菲地方势力争斗激烈,社会贫困化加剧,绑架、凶杀、盗抢等案件呈快速上升趋势,涉及华侨华人的恶性案件也逐渐增多。
根据菲政府对境内各地区恐怖威胁预警等级的通报,菲南部棉兰老地区 8 市 6 镇,是最高恐怖威胁风险地区,具体为:三宝颜市(Zamboanga City)、帕嘎蒂安市(Pagadian City)、哥打巴托市(Cotabato City)、塔古隆市(Tacurong City)、科嵘纳塔市(Koronadal City)、桑托斯将军市(General Santos City)、拉米坦市(Lamitan City)、伊沙贝尔市(Isabel City)等。此外,菲律宾首都地区大马尼拉市(Metro Manila (NCR))和菲南部卡加颜德奥罗市(Cagayan De Oro City)、基塔巴湾市(Kidapawan City),是较高恐怖威胁风险地区。
环保事业
菲律宾环保管理部门是菲律宾环境与自然资源部内设的环境管理局(EMB),负责污染防治以及环境影响评估,在中央、区域、省和社区各级均有分支机构。
在签署 1992 年地球峰会后,菲律宾政府一直在寻求许多不同的举措来改善该国的环境方面。2020年,菲律宾环保部门、电信机构、雨林保护组织和中国企业一起,启动了保护巴拉望岛热带雨林生态环境的项目。通过在热带雨林安装一种被称为“森林守卫者”的监测系统,利用联网的移动设备和AI技术,监控巴拉望五个保护区内的非法采伐和偷猎行为。
非法采伐导致森林面积减少已经成为菲律宾的一大严重环境问题,森林覆盖率已从 1900 年菲律宾总土地面积的 70% 下降到 1999 年的约 18.3%。经过“国家造林计划”和随后的“国家绿化计划”30 多年持续开展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菲律宾的森林资源得到较快恢复,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森林面积增长到 804.4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恢复到 27%,另有其他有林地 703.6 万公顷。
体育事业
体育运动
篮球是菲律宾最受欢迎的运动,其他流行的运动包括拳击和台球动。菲律宾的国家武术和体育运动是 Arnis。
菲律宾国家足球队参加过 1 次亚洲杯。2022 年 1 月,菲律宾国家女子足球队在加时赛中以 1-1 结束比赛后,在点球大战中以 4-3 击败中华台北队,获得了首届 FIFA 女足世界杯——2023 年 FIFA 女足世界杯的参赛资格。
从 1924 年开始,菲律宾参加了每一届奥运会,除了他们在美国领导的抵制 1980 年夏季奥运会期间缺席。菲律宾是第一个参加 1972 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热带国家。2021 年,菲律宾通过举重运动员 Hidilyn Diaz 在东京奥运会上的胜利获得了有史以来第一枚奥运金牌。
体育设施
20世纪初,菲律宾当局就极为重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并建立了菲律宾民众广泛参与的马尼拉嘉年华运动会等各级赛事,以及大力推动体育场等设施的建设,先后建成了卡洛奥坎体育中心、坎苏尔水上运动中心、卡瓦延市体育中心、克拉克国际体育中心等众多体育场馆。
菲律宾马尼拉体育馆是菲律宾最大的室内体育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体育场,场馆内有 5 万个座位,由世界著名建筑事务所 Populous 设计,被称为“非凡的建筑”。体育场外围还设置了可举办现场大型活动的场所,例如教堂集会等。同时,它也可以举行拳击比赛、篮球比赛、音乐表演等一系列各种形式的盛会。
交通
综述
菲律宾交通以公路和海运为主。铁路集中在吕宋岛。航空运输主要由菲律宾航空经营,航班分布在各主要岛屿上。
公路
菲律宾公路总长约 20 万千米。客运量占全国运输总量的 90%,货运量占全国运输货运量的 65%,在菲律宾各大城市中,都有巴士、计程车、脚踏人力三轮车等交通工具,公路是主要的交通方式。
菲律公路交通的骨干是泛菲律宾公路,它连接吕宋岛、萨马岛、莱特岛和棉兰老岛,全长 3379.73千米,大大促进了岛间交通,是覆盖 17 个城市的综合公路路段和渡轮航线。
截至 2020 年 10 月,菲律宾国道公路通行里程约 3.3 万千米。其中,混凝土公路占 65.37%,沥青公路占 32.84%,砂石路占 1.67%,土路占 0.12%。其中,路况良好的占 43.79%,路况一般的占 34.12%,路况不佳的占 15.80%,另有 6.29% 的公路路况未作评估。菲律宾现有高速公路 16 条,总长度3517千米,占国道总里程比重为 1.5%。
铁路
菲律宾铁路不发达,铁路总长 1200 千米。 菲律宾的铁路运输仅限于在马尼拉大都会、拉古纳省和奎松省内运送乘客,在比科尔地区有一条单独的短轨。以马尼拉为起点,菲律宾国营铁路分南北两条线路,北线延伸到圣费尔南多,南线延伸至雷加斯比。
菲律宾铁路主要集中于吕宋岛,由于铁路设施远远无法满足交通需要,菲律宾政府大力发展铁路建设,计划在吕宋岛和棉兰老岛新建南北铁路、棉兰老铁路等,以改善居民出行交通和满足货运需求。
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北部的图图班(Tutuban)火车站是菲律宾国家铁路马尼拉-达古潘市沿线”中重要的一站,有着 300 多年的历史。现在的图图班火车站是 1989 年在原本的图图班火车站旧址几百米外新建的,而旧址已经被改造成为图图班购物中心,以促进该地区成为商业和贸易中心。
航空
菲律宾有机场 163 个,其中 8 个为国际机场,41 个为主要机场。菲律宾航空公司和主要外国航空公司均辟有菲律宾到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和城市的航线。菲律宾航空公司是亚洲历史最悠久的商业航空公司,目前仍以其原有的名称运营,而主要的廉价航空公司宿务太平洋航空公司则是主要的航空公司,服务于国内和国际航线。
菲律宾国内航线遍及 40 多个城市,主要机场有首都马尼拉的尼诺伊·阿基诺国际机场(Ninoy Aquino International Airport)、 宿务市的麦克坦-宿务国际机场(Mactan-Cebu International Airport)和达沃国际机场(Davao International Airport)等菲律宾与 30 多个国家(地区)签订了国际航 运协议,每天或每周都有多个航班从马尼拉飞往亚洲国家和地区以及美国、欧洲与中东 地区的主要城市。
尼诺伊·阿基诺国际机场位于菲律宾共和国首都区帕拉尼亚克,北距马尼拉市中心约 7 千米,为 4F 级国际机场,是菲律宾国家门户机场。1948 年,原本为军用机场的马尼拉机场开通了民航业务,语 1961 年更名为马尼拉国际机场。1987 年 8 月 17 日,马尼拉国际机场正式更名为尼诺伊·阿基诺国际机场 。截至 2022 年 11 月,尼诺伊·阿基诺国际机场有 4 座航站楼,总建筑面积达 33.33 万平方米,主跑道长 3600 米、宽 60 米,副跑道长 2300 米、宽 45 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 2500 万人次的使用需求。
麦克坦-宿务国际机场位于菲律宾宿务都会区麦克坦岛上的拉普拉普市,是米沙鄢群岛地区主要的国际机场,也是菲律宾的第二大门户,由麦克坦-宿务国际机场管理局负责管理。麦克坦-宿务国际机场占地面积为 797 公顷,有一条 3300 米的跑道和一条滑行道,航站楼可容纳 450 万乘客,是菲律宾南部主要的贸易中心,客流量一直呈上升趋势,每周可提供 602 次商业航班,每天运送 10223 名乘客。
北达沃省国际机场于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达沃,由菲律宾民航局运营管理,是棉兰老岛最繁忙的机场,也是该岛主要的空中门户。达沃国际机场于 1940 年正式投入使用,平均海拔为 29 米,跑道长度为 3000 米,宽度为 45 米,每年可容纳约 200 万人次的旅客,年货运量达 84600 公吨。
航运
菲律宾岛屿众多,水运线总长 3219 千米,共有 400 多个主要港口。菲律宾拥有 1800 多个海港,其中马尼拉、八打雁市、苏比克湾、宿务、伊洛伊洛、达沃为主要的海港城市,东盟交通网络位于三宝颜市。
菲律宾公共港口均归菲律宾政府所有,管理当局为菲律宾港务局(PPA)。马尼拉港是菲律宾最大的港口,也是交通量最大的港口。马尼拉港年客运量 7200 万人次,集装箱量超过 450 万标准箱,货物吨位超过 7500 万吨。宿务港是菲律宾最大的国内港口,也是该国最大的国际港口之一,被归类为人工港口,由宿务港务局运营和管理,主要服务于米沙鄢群岛和棉兰老岛的周边地区。宿务港区年客流量 1800 万人次,年集装箱吞吐量 82 万标准箱以上,年货物吨位近 3100 万吨。
文化
综述
菲律宾的文化整体呈现多元混合的特点,在土著文化的基础上受到马来半岛、中国、西班牙和美国的影响,友谊、尊重和包容接纳等观念贯穿于菲律宾的整个文化中,许多菲律宾人表现出热情好客的风度和强烈的集体意识。菲律宾以其充满活力的节日、美味的美食、独特艺术以及丰富多姿风景而闻名。菲律宾拥有原始海滩、珊瑚礁、雨林和山脉等各种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还拥有巴洛克式教堂和科迪勒拉山脉的水稻梯田等宏伟壮丽的各种历史文化景观,获得了多项世界文化荣誉。维甘市还因其保存完好的西班牙殖民时期建筑而被列为世界遗产。菲律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创意设计之城,并在世界旅游大奖中被公认为世界领先的潜水目的地。
饮食
饮食特色
传统的菲律宾美食起源于马来-波利尼西亚,从 16 世纪开始演变,主要受到适应菲律宾人口味的西班牙、中国和美国美食的影响。菲律宾人的味蕾倾向于以甜、咸和酸的组合为中心的浓郁口味。整个菲律宾都存在地区差异;大米是菲律宾的主食淀粉,而木薯在棉兰老岛的部分地区更为常见。
他们通常一天吃六顿饭——早餐、午餐和晚餐,以及每顿餐后点心。 米饭是菲律宾人的主食,几乎所有的菜肴都会搭配米饭。他们认为如果一顿饭没有米饭,那就不算是主餐,而只是餐余零食。
饮食习惯
与其他东亚或东南亚国家不同,大多数菲律宾人不用筷子吃饭,他们使用勺子和叉子。传统的用手指吃饭的方式被称 kamayan,以前在城市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更常见,但在将菲律宾食物介绍给其他国籍的人和菲律宾城市居民后已经普及。这种最近的趋势有时也包含了“ boodle fight ”概念(由菲律宾军队推广和创造),其中香蕉叶被用作巨大的盘子,上面放着米饭和菲律宾菜,以举行孝顺、友好或公共的 kamayan 盛宴。
特色菜肴
西尼岗(Sinigang)是一种菲律宾汤或炖菜,口味酸咸,是菲律宾美食中最受欢迎的菜肴之一,汤通常配米饭。
非官方的国菜是菲律宾阿斗波。其他受欢迎的菜肴包括 lechón、kare-kare、sinigang、pancit、lumpia 和 arroz 清汤。许多传统甜点都是以米饭为基础的各种 kakanin(年糕),其中包括 puto、suman 和 bibingka。柑橘、ube和菌毛等成分被用作菲律宾甜点的风味特征。patis、bagoong 和 toyo 等调味品的大量使用,使菲律宾风味在其他美食中独树一帜。
节日
菲律宾的公共假期分为常规假期和特殊假期。自 2007 年以来,政府的假期经济政策允许将公共假期的庆祝活动移至最近的周末,以促进国内旅游。截至 2023 年,有 10 个固定假期:
菲律宾的节日大多以宗教为基础,大多数城镇和村庄都庆祝自己的节日,通常是为了纪念守护神。其中最著名的节日包括阿提阿提汉节(Ati-Atihan)、迪纳扬节(Dinagyang)、莫里奥内斯节(Moriones)和圣婴节(Sinulog)。菲律宾的圣诞节早在 9 月 1 日就开始了,而圣周是该国基督教人口每年预期的庄严宗教仪式。
阿提阿提汉节是菲律宾一年一度的文化和宗教节日,以纪念菲律宾阿克兰省首府卡利博的圣尼诺,每年 1 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举行,其正式名称为卡利博圣尼诺阿提阿提汉节(Kalibo Santo Niño Ati-atihan),被认为是该国最古老的节日,可以追溯到前殖民时代。阿提阿提汉节通常被描述为菲律宾狂欢节,类似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类似公共庆祝活动,被誉为“菲律宾所有节日之母”,可以说是该国其他地方举办节日的模板,特别是它使用视觉上引人注目的服装、游行和街舞。
迪纳扬节是菲律宾纪念斯托的文化和宗教庆祝活动,每年一月的第四个星期日在菲律宾伊洛伊洛的伊洛伊洛市举行,是对班乃易货贸易的口头传统的致敬。多年来,它已成为伊洛伊洛最大的庆祝活动。
莫里奥内斯节是在菲律宾马林杜克岛举行的民间宗教节日,通常在三月和/或四月的圣周期间举行,具体时间取决于犹太人逾越节的时间。它以戴着精致面具和服装的忏悔者而闻名,被国家文化艺术委员会(NCCA)和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ICHCAP)列为菲律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圣婴节是菲律宾重要的年度盛事,也是全亚洲最盛大的嘉年华会,在每年一月第三个礼拜天举行,是为了赞颂耶稣童年时代的形象“圣尼诺”(Sto.Nino) 。圣婴节庆典中舞者们会手捧圣婴像,手舞足蹈,上街游行庆祝。
习俗
价值观
菲律宾人的民族认同感较弱,更多地倾向于对他们的家庭、地域产生自豪感和忠诚。菲律宾是一个集体主义社会,每个人都是群体的一部分,集体利益往往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
菲律宾人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以通过 pakikisama (意为“与他人同行”)维持社会和谐为中心,主要是出于被群体接受的渴望。菲律宾人十分看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基于亲属、义务、友谊、宗教(特别是基督教)和商业关系所构成的体系催生了他们独特的价值体系。
菲律宾社会的核心是家庭,家庭在菲律宾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价值观和规范在菲律宾人民的观念中根深蒂固,因而他们看重对家庭的忠诚,努力维持家庭亲密关系,悉心照顾年迈的父母,并且在工作时为在菲律宾的家人或亲戚提供经济援助。
菲律宾家族成员有着密切的联系,子女与阿姨、叔叔和远亲的关系通常与父母一样亲密。牢固的家庭关系超越了遗传联系或血统,这一点甚至远亲和非亲属的区别。菲律宾的许多家庭都是三代人的家庭结构,祖父母在抚养孙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菲律宾人十分看重孝道,看重对权威和老年人的尊重。
生活习惯
菲律宾因曾被西班牙和美国殖民统治,所以西方社会的文化对其影响深远。他们最喜欢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家庭观念很强,喜欢别人谈论和赞美他们的家庭。上层社会盛行女士优先,习惯给予女士特殊关照。
菲律宾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无论男女都习惯以握手为礼。年轻人与长辈相见时,则要吻长辈的手背,以示对老人的敬重;年轻姑娘见长辈时,则要吻长辈的两颊为礼;如果晚辈遇见长辈时,说话前要把头巾摘下放在肩上,深深鞠躬,并称呼长辈为“博”(意为大爷)。
菲律宾人性格开朗、热情友善,非常讲究礼节礼仪。交谈时以婚姻、家庭、职业、饮食等为话题,避免涉及政治、宗教等内容。对个人尊严和家庭荣誉非常看重,忌嘲笑政治人物或家庭。非常尊重有知识的人,如遇教授、博士、医生、律师、工程师等人士,应称呼其头衔。
婚姻习俗
菲律宾人多是自由恋爱后结婚,菲律宾法律规定一个男子最多可以拥有四个妻子。在恋爱中,男子多赠女方以化妆品、水果、花束等,花的颜色则以白色和桃色为佳,茶色和红色乃属禁忌之色。结婚仪式均在教堂中举行。菲律宾穆斯林的婚姻由父母决定。男方须通过媒人向女方家庭提出求婚,并交付聘金。婚礼仪式由伊斯兰教阿訇主持,并举行盛大宴会款待客人。菲律宾实行早婚制,少女十二三岁便被视为已达婚龄。
土著人婚俗多样。居住在北吕宋高山地区的伊戈罗特人的婚姻主要有两种方式,父母主婚或自由试婚。一般来说,较富裕的家庭,为了使自己家庭的财产、地位不致旁落,在儿女幼时即由双方父母作主订婚。到了十四五岁时,便正式成婚,如果婚后一方表示不满意,只要女方尚未受孕,便随时可以分开,男女另找对象。不能生育的,也随时可以分开。巴交人允许多偶婚,堂兄弟姐妹则禁止通婚,如具有后一种关系的人要结婚,必须作一些预防措施和仪式,如将一些贵重物品丢入海中等。矮黑人的男子求婚,必须以弓箭射女子在远处安置的竹筒,如果没有射中,说明男子没有能力养活妻子,就难以达到求婚的目的。
传统服饰
菲律宾民族服装华美艳丽,形成菲律宾传统服饰特色的因素有气候、文化传统、外国殖民统治和生活方式等。
Barong tagalog 是一种正式服装,通常由薄面料制成并绣有丰富的刺绣,男女均可穿着。由多种面料制成,但大多是天然面料,如 pina(由盐水凤梨叶纤维手工编织)、jusi(由香蕉丝机织)和香蕉(由香蕉纤维手工编织)。
Malong 是一种手工编制的布状服饰。用途广泛,不仅可以用作男女裙装,还可以作为毯子、床单、吊床使用。Malong 多用于彰显使用者的尊贵地位。 例如,Malong 上的皇室色彩、纹样表明穿着者具有皇室身份。
Maria Clara 是一种女士正装,融合了西班牙风格和本地特色,于 1890 年问世,在西班牙统治时期非常流行。Maria Clara 这个名字取自传奇人物玛丽亚克拉拉,她是何塞·黎刹(Jose Rizal)小说《Noli Me Tangere》的女主人公。 玛丽亚克拉拉至今仍是菲律宾女性美德和高贵的象征。
传统手工艺
菲律宾手工艺的多样性,主要归功于丰富的现成天然材料,包括竹子、藤条和椰子壳。
T'nalak 是菲律宾南哥打巴托 T'boli 人的编织传统,由塞布湖附近的 T'boli 妇女生产的手工编织布。她们在梦中得到了编织设计,她们认为这是来自 T'boli 算盘女神 Fu Dalu 的礼物。布料由当地植物的纤维制成。事实上,设计源于织工梦境里的想象,这意味着传统的 T'nalak 图案无法大量生产。因为图案是基于梦境,所以 T'nalak 的织工通常被称为织梦者。传说 T'nalak 布的编织始于一位 T'boli 妇女做的梦,在梦中她遇到了 Fu Dalu,Fu Dalu 向女人展示了最终将织入布料的设计。妇女们染色和编织过程都格外小心,因为 T'boli 相信 Fu Dalo 会栖息在每一根单独的纱线上。
与棉兰老岛的许多彩色布料图案不同,T'nalak 的独特之处在于只使用三种不同的颜色——黑色、白色和红色。常见的图案包括人、螃蟹、青蛙等等。
碧瑶(Baguio)是位于菲律宾吕宋岛北部本格特省的一个城市。这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多元文化城市,于 2017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手工艺和民间艺术创意城市。该市以精擅的银器工艺、编织和纹身,木雕等著称。
碧瑶市的编织以其本土设计、独特的图案、高品质和复杂的手工而闻名。这些编织物不仅仅是装饰性纪念品,还讲述了经济、身份和社会变革的故事,代表了碧瑶市和该地区数百年的文化和传统。
18 世纪末、19 世纪初,碧瑶市采矿业逐渐发展起来,催生了金银工艺产业。不久之后,碧瑶市的银制品成为游客最喜欢的纪念品之一。时至今日,碧瑶银器的生动精致的雕刻和经典设计仍然继续吸引着众多买家。
传统游戏
斗鸡(Sabong)是另一种流行的娱乐活动,也是菲律宾的一项传统,可追溯到 3000 年前。游戏的本质是将两只公鸡放在竞技场中,并押注两者之间的哪一方获胜。斗鸡在菲律宾的街头很常见。并且被斐迪南·麦哲伦的航行记录为 Taytay 王国的一种消遣。
艺术
音乐
菲律宾音乐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以锣乐为主的原住民音乐,一类是受西班牙影响的音乐。菲律宾锣乐包括扁平锣,起源于菲律宾北部的科迪勒拉山脉,以及来自伊斯兰和菲律宾南部万物有灵论团体的凸起锣。harana 和 kundiman 是 20 世纪初在西班牙时期流行的两种菲律宾风格。Harana 是一种基于墨西哥西班牙传统的抒情求爱风格,而 kundiman 是一种基于西班牙旋律和歌曲结构的他加禄语浪漫歌曲。如今菲律宾流行音乐与全球流行乐并驾齐驱,尤其是其他亚洲国家的流行音乐。
在西班牙时代,使用传统弦乐团曼陀铃(Mandolin)乐器的朗达拉(Rondalya)音乐很普遍。受西班牙影响的音乐主要是使用 14 弦吉他的 bandurria 乐队。Kundiman 发展于 1920 年代和 1930 年代并在战后时期复兴。美国殖民时期使许多菲律宾人接触到美国文化和流行音乐形式。摇滚在 1960 年代被引入菲律宾并发展成为菲律宾摇滚乐。1970 年代还见证了马尼拉之声和菲律宾原创音乐(OPM)的诞生。菲律宾嘻哈音乐的起源可追溯到 1979 年,并于 1990 年进入主流。卡拉 OK 是菲律宾流行的活动。从 2010 年到 2020 年,菲律宾流行音乐或 P-pop 经历了其多样性的蜕变,并深受 K-pop 和 J-pop 的影响。
本地制作的口语剧在 1870 年代后期开始流行。大约在同一时间,西班牙的影响导致引入了融合音乐作品的 zarzuela 戏剧和包含更多重要舞蹈元素的喜剧戏剧。这种表演在全国流行起来,并用多种当地语言编写。美国的影响导致杂耍和芭蕾舞的引入。在 20 世纪,现实主义流派变得更加占主导地位,表演的重点是当代政治和社会问题。
舞蹈
一般来说,菲律宾民间舞蹈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受传统本土影响,另一种是受西班牙影响。本土舞蹈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不那么流行,民间舞蹈的复兴始于 1920 年代。Cariñosa 是西班牙裔菲律宾人的舞蹈,被认为是非正式的“菲律宾的民族舞蹈”,受西班牙影响很大。流行的土著舞蹈包括 Tinikling 和 Singkil。在现代和后现代时期,舞蹈可能会从精致的芭蕾舞直到更街头风格的霹雳舞。
文学
菲律宾文学以民间口口相传的故事为基础,受到教会以及西班牙和美国文学的影响。随着中产阶级接受教育,菲律宾书面文学在 19 世纪中叶开始流行。何塞·黎刹(José Rizal)通过他的文学作品成为菲律宾革命的先驱。
菲律宾文学包括通常用菲律宾语、西班牙语或英语写成的作品。一些最早出版和广为人知的作品创作于 17 至 19 世纪。其中包括 Ibong Adarna,一部关于同名魔法鸟的著名史诗,据称由 José d la Cruz 或“ Huseng Sisiw ”撰写;和劳拉的弗洛兰特,这是杰出的他加禄语作家弗朗西斯科·巴拉格塔斯(Francisco Balagtas)写的。何塞·黎刹(José Rizal)写了小说 Noli Me Tángere(Touch Me Not , 也被称为社会癌症)和 El filibusterismo(阻挠议事,也称为贪婪统治)。
直到 19 世纪,由于西班牙人拒绝向菲律宾人教授他们的语言,菲律宾的民间文学才相对不受殖民影响。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印刷的文学作品大多具有宗教性质,尽管后来学习西班牙语的菲律宾精英所写的文学作品,其中许多包含民族主义情绪。美国人的到来标志着菲律宾人开始在文学中使用英语。1960 年代后期,费迪南德·马科斯 (Ferdinand Marcos)担任总统期间,菲律宾文学深受政治激进主义的影响;许多诗人开始使用他加禄语以符合该国的口头传统。
菲律宾神话主要通过菲律宾人民的传统口头民间文学流传下来;来自菲律宾神话的一些流行人物是 Maria Makiling,Lam-ang,和 Sarimanok。菲律宾也有相当数量的民间史诗;较富裕的家庭能够将这些史诗的抄本作为传家宝保存下来,特别是在棉兰老岛;Maranao 史诗 Darangen 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绘画
菲律宾艺术结合了本土民间艺术和主要受西班牙和美国影响的外国影响。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期间,艺术被用来传播天主教和支持种族优势群体的概念。古典绘画大多以宗教为基础;西班牙殖民统治期间的杰出艺术家是 Juan Luna 和 Félix Resurrección Hidalgo,他们的作品在菲律宾引起了关注。1920 年代至 30 年代见证了 Victorio Edades 将现代主义引入菲律宾,以及 Fernando Amorsolo 将田园风光推广开来。
建筑
传统的菲律宾建筑包括两种主要模式:本土的 bahay kubo 和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期间发展起来的 bahay na bato。石灰石是常用的建筑材料,其建造的房屋可以抵御台风。
西班牙建筑在菲律宾留下了印记,许多城镇都是围绕中央广场或市长广场设计的,但许多受其影响的建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拆除。几座菲律宾教堂采用巴洛克建筑风格来抵御地震。这导致了菲律宾地震巴洛克式建筑的发展。四个菲律宾巴洛克式教堂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美岸 Ilocos Sur 以保存在那里的许多西班牙风格的房屋和建筑而闻名。
美国的统治为菲律宾引入了新的建筑风格,导致了政府大楼和装饰艺术剧院的建设。在美国统时期,使用丹尼尔·彭汉的建筑设计和总体规划进行城市规划的一些外表的建筑设计和总体规划进行了一些类似的城市规划。伯纳姆计划的一部分是建造类似于希腊或新古典主义建筑的政府大楼。在伊洛伊洛,仍然可以看到西班牙和美国时期的结构,尤其是在 Calle Real 中。
位于北伊罗戈斯的地震巴洛克式 18 世纪早期 Paoay 教堂,国家文化宝藏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隶属于菲律宾巴洛克式教堂。
国家标志
国旗
菲律宾国旗在 1898 年 6 月 12 日颁布,而其设计可以追溯到 1897 年。旗面左侧是一个白色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的中心是一个放射着八束光芒的黄色太阳,三角形的每个角落都有一颗黄色小五角星。白色等边三角形代表平等,太阳射出的 8 束光芒代表着最初起义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八个省,五角星则代表该国的三个主要地理区域:吕宋岛、米沙鄢群岛和棉兰老岛。旗面右侧是两条横向等宽的红蓝条带,呈直角梯形。蓝色代表和平与正义,红色代表勇气。战争时期国旗倒挂,红色在上,强调“勇气”和“爱国”。
国徽
菲律宾国徽由上方的盾形和下方的飘带两部分组成。盾形的上方底色是白色,分布着三个黄色五角星,代表菲律宾的三大群岛。中间是放射着八束光芒的黄色太阳,底色同样为白色。国徽的中上部分代表着菲律宾共和国时期。左下方是象征着美国的白头海雕,底色为蓝色;右下角是象征着西班牙的狮子,底色为红色。这两个图案分别象征着美国、西班牙对菲律宾的殖民统治历史,也标志着菲律宾人民反抗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盾形下面的飘带上写着“菲律宾共和国”。
国歌
国歌概览
菲律宾国歌为《亲爱的土地》(Lupang Hinirang),由朱利安·菲利普(Julian Felipe)编曲、何塞·帕尔马(José Palma)作词。歌曲澎湃昂扬,鼓舞人民勇气,激发爱国热忱,传达出反抗侵略,追求自由的精神。
创作历程
1898 年 6 月 11 日,来自甲米地省(Cavite)的钢琴家朱利安·菲利普将他的作品“菲律宾马格达洛进行曲”(Marcha Filipina Magdalo)呈现给革命领袖,得到一致认同,并获批成为国歌。6 月 12 日,进行曲更名为“菲律宾全国游行”(Marcha Nacional Filipina)。不过,国歌一度没有歌词,直到一位年轻的军人何塞·帕尔马在一年后用西班牙语写下了诗歌《菲律宾人》(Filipinas),并以此为其填词,被采用成为官方歌词。1954 年,菲律宾教育部长 Gregorio Hernandez Jr。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以修订歌词,最终采纳了名为“Lupang Hinirang”的新版本(1962 年进行了小幅修订),并沿用至今。1998 年《菲律宾共和国法》第 8491 条正式确定国歌正式歌词为菲律宾语:“国歌无论在国内或国外,必须以菲律宾语演唱。” .
歌词
Bayang magiliw,
Perlas ng silanganan,
Alab ng puso
Sa dibdib mo’y buhay.
Lupang hinirang,
Duyan ka ng magiting,
Sa manlulupig
Di ka pasisiil.
Sa dagat at bundok,
Sa simoy at sa langit mong bughaw,
May dilag ang tula
At awit sa paglayang minamahal.
Ang kislap ng watawat mo’y
Tagumpay na nagniningning;
Ang bituin at araw niya,
Kailan pa ma’y di magdidilim.
Lupa ng araw, ng luwalhati’t pagsinta,
Buhay ay langit sa piling mo;
Aming ligaya na ‘pag may mang-aapi,
Ang mamatay nang dahil sa ‘yo.
司晨的大地,太阳的后裔, 让我们一同,热情地歌颂你。 神圣的土地,英雄的摇篮, 对于那侵略者,你永远不屈服。 穿越高山与大海,穿越蓝天晴空, 随处可见着自由,散射着光芒。 你的旗帜闪耀着,胜利的光辉。 旗上的太阳和星星,永远不会暗淡。 光荣的土地,亲爱的太阳, 在你的怀抱里,我们欢乐无边; 如果祖国受入侵, 我们会以为你牺牲为荣。
国花
菲律宾的国花是茉莉花(学名:Jasminum sambac),通常被称为 Sampaguita。茉莉花花苞娇小,花冠纯白,花香浓郁。象征着纯洁、忠诚和希望。
1934 年,美国总领 Frank Murphy 宣布茉莉花为菲律宾国花。在菲律宾流传着这样一段关于茉莉花的故事——相传,少女 Lakambini 和少年 Lakam Galing 是一对神仙眷侣。好景不长,少年被征兵远赴边疆保家卫国,临走之前,他与恋人结下“Sumpa kita”的誓言(意为我答应我/你答应我),作为彼此永恒爱情的见证。然而少年战死沙场,少女悲痛欲绝、郁郁而终。后来,她的坟墓上长出了一朵从没见过、清香动人的白色花朵,那就是茉莉花,寓意着她的纯洁、忠诚的爱。因此,茉莉花成为菲律宾青年男女互诉爱意的象征。
国鸟
菲律宾的国鸟是食猿雕(学名:Pithecophaga jefferyi),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强壮的鹰之一。食猿雕体型大,高度超过一米,翼展超过两米,寿命有 30 年,拥有大而锋利的弯钩状喙,头部有竖起的羽毛。食猿雕主要栖息在热带雨林中,以哺乳动物(如松鼠、蝙蝠等)为食,尤其是灵长目,它在捕食猴子时尤其凶残,因此得名。不仅如此,几乎所有雨林中的树栖类动物都是它的猎物,包括村庄、农田附近的家畜。由于人类砍伐山林、捕猎等原因,野生食猿雕现仅存约 500 只,已被列为濒危野生动物,在物种红皮书中被列入极危级。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马拉瑙的达兰根史诗圣歌
马拉瑙(Maranao)的达兰根史诗圣歌(Darangen)是菲律宾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其蕴涵着马拉瑙民族丰富的文化知识,主要以口头形式传承,部分史诗用一种古老的阿拉伯文字誊写下了来,这些手稿被当地的家庭珍藏并世代相传,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声誉。2005年,达兰根史诗圣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的代表性无形要素之一,后在2008年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遗产。
伊富高的胡杜德圣歌
伊富高(Ifugao)的胡杜德圣歌(Hudhud)是伊富高族人在播种和收获的季节以及守丧仪式上咏诵的圣歌,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圣歌交替以领诵、合诵的表现,吟诵者多为社会地位显赫的中老年妇女,歌词中大量使用反复、象征、明喻和暗喻等修辞手法,所有的圣歌通篇只有一个曲调,现存的以文字记录下来的圣歌寥寥无几,代代传承更多靠的是口传心授。2001年,胡杜德圣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的代表性无形遗产之一,后在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为非物质遗产。
旅游
综述
旅游业是菲律宾的主导产业之一,因其气候和低廉的生活成本而成为外国人的热门退休目的地,也是潜水爱好者的首选目的地。菲律宾顶级旅游景点包括长滩岛、巴拉望岛的爱妮岛、宿务市、锡亚高和薄荷岛,其中长滩岛在 2012 年被《 Travel + Leisure 》评为世界上最好的岛屿。2019 年,菲律宾接待了超过 800 万国际游客,估计产生了 93 亿美元的旅游收入,旅游业总营收约占菲律宾 GDP 的 12.7%。
风景名胜
长滩岛的白色沙滩(White Beach in Boracay)
长滩岛是菲律宾最美丽的旅游胜地之一,属于西米沙鄢群岛,位于班乃岛西北 2 公里。
长滩岛上两个主要的观光海滩——“白色海滩”(White Beach)和“布拉波海滩”(Bulabog Beach)。“白色海滩”长约四公里,海滩边尚有许多度假村、饭店、度假套房、餐厅和其他的观光设施。在海滩的中间约两公里处,有一条“海滩小径”(Beachfront Path)将海滩分成南北两侧,海滩小径与长滩岛上主要的车辆用道路连结。在白色海滩的北侧末端,有一条步道与丁尼维德海滩(Diniwid Beach)相连。“布拉波海滩”位于长滩岛的另一边,是岛上第二大的观光沙滩,也是滑浪风帆和拖曳伞运动的主要场地。
长滩岛沙滩上高大的椰子一字排开,清澈平静的海水衬托出它无与伦比的美丽,除此之外还有壮观的日落和丰富多彩的夜生活,这些都使它成为长滩岛旅游的首选景点。
菲律宾科迪勒拉山水稻梯田(Rice Terraces of the Philippine Cordilleras)
1995 年,菲律宾科迪勒拉山水稻梯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享有“天国的阶梯”、“通往天堂的天梯”等美誉。其中科迪勒拉山脉东面的梯田最为突出,位于巴拿威(Banaue)附近,规模世界最大,拥有 2000 多年的历史,是该地区祖先手工劳作的产物。 该梯田不仅风景如画,还为菲律宾人民提供了高效的耕种空间,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维甘历史名城(Historic City of Vigan)
维甘历史古城位于菲律宾南伊洛克斯省,建于 16 世纪,是亚洲保存最完整的西班牙殖民城镇典范。其建筑反映了菲律宾本土风格、中国和欧洲文化元素的融合,形成了一种在东亚和东南亚任何地方都无法比拟的文化和城市景观。
维甘古城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保留了大部分西班牙殖民地特色,尤其是其网格街道模式和历史悠久的城市布局,代表了亚洲建筑设计与欧洲殖民规划的独特融合。
1999 年,维甘历史古城被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菲律宾巴洛克式教堂(Baroque Churches of the Philippines)
菲律宾巴洛克式教堂是菲律宾四座西班牙殖民时期巴洛克式教堂的集合,分别位于菲律宾吕宋岛的巴奥艾、圣玛利亚、马尼拉以及班乃岛的米亚高等地,于1993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被认为是菲律宾的国家文化瑰宝。
西班牙及墨西哥殖民者从16世纪开始建造这些教堂,大体顺延了巴洛克建筑风格,使用了大量的装饰。教堂结构以西班牙教堂为样板,根据菲律宾的气候条件做了改动,采用了长方形平面、既无侧廊又无交叉廊的结构,加上坚固的备用墙壁、天棚低矮的回廊,成为了菲律宾基督教堂的特征。菲律宾的巴洛克式教堂群是东方基督教文化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的建筑杰作,对菲律宾后来的教堂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图巴塔哈珊瑚礁自然公园(Tubbataha Reef)
图巴塔哈珊瑚礁自然公园,也被称为图巴塔哈自然公园,是菲律宾的一个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位于巴拉望首府普林塞萨港东南150千米(93英里)处的苏禄海中部,其海洋和鸟类保护区由两个巨大的环礁(北环礁和南环礁)和较小的杰西比兹利礁组成,总面积为97,030公顷。199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图巴塔哈珊瑚礁国家公园为世界遗产。
图巴塔哈珊瑚礁国家公园是东南亚最大的珊瑚生成水域,自然条件优越,生活着种类丰富的海洋生物,仅鱼类就有379种,成为了海洋物种密度非常高的环礁的独特例子。
普林塞萨地下河国家公园(Puerto-Princesa Subterranean River National Park)
普林塞萨地下河国家公园位于菲律宾巴拉望省北岸圣保罗山区,北临圣保罗湾,东靠巴布延海峡,占地面积20,202公顷,其中核心地区占地5,753公顷,缓冲地区占地14,449公顷,海拔最高点为圣保罗山,约为1,028m。普林塞萨地下河国家公园于1999年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于2012年被评为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观。
普林塞萨港地下河国家公园以其雄伟的石灰石喀斯特地貌和地下河流而举世闻名,公园包括一整个“山——海”生态系统,包括了广袤的平原、起伏的丘陵和高峻的山峰等各种各样的地形,是菲律宾非常重要的森林保护区,也是许多珍稀物种的重要栖息地。
汉密吉伊坦山野生动物保护区(Mount Hamiguitan)
汉密吉伊坦山野生动物保护区位于菲律宾东达沃省,2003年在此建立了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占地3834公顷,海拔最高1637米,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天然的生存环境,于2014年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
汉密吉伊坦山野生动物保护区位于菲律宾重要的生物地理区域,是一个完整的或基本完整的、高度多样化的山地生态系统,其动植物多样性包括全球受威胁的物种以及大量的特有物种,包括仅存在于菲律宾、棉兰老岛和仅存在于指定遗产中的物种。汉密吉伊坦山脉野生动物保护区的顶部是脆弱的热带“盆景”森林,这是大自然在恶劣条件下生存的缩影。
参考资料
菲律宾国家概况.外交部网站.2023-08-18
菲律宾国旗.pixabay.com.2023-08-20
菲律宾国歌.nationalanthems.info.2023-08-20
背景资料:菲律宾国家概况 .中国政府网.2023-08-18
菲地理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菲律宾共和国大使馆.2025-02-01
菲律宾国鸟. sites.google.com.2023-08-20
菲律宾国花茉莉.web.archive.org.2023-08-20
文化综述.sbs.com.2023-08-18
风景. theculturetrip.com.2023-08-20
700,000-Year-Old Stone Tools Point to Mysterious Human Relative.nationalgeographic.2024-05-19
早在现代人抵达菲律宾的数十万年前 已经有一头犀牛在那被人宰杀.今日头条.2024-05-19
U-Th 测年 .isobarscience.com.2023-08-18
西班牙与美国对菲律宾统治的研究 .中国知网.2023-08-19
费迪南德·马科斯.中国知网.2023-08-19
菲律宾.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0-24
中国能建签订菲律宾规模最大水电项目合作备忘录.水力发电工程学会.2023-10-24
Ambuklao Dam.beautyofthephilippines.2023-11-08
菲律宾“国家造林计划”实施进展及政策启示.hebei.gov.cn.2023-08-19
菲律宾塔阿尔火山喷发:火山灰高达10公里 中使馆发布提醒.观察者.2023-11-08
菲律宾矿业及相关产业投资前景分析.河北省自然资源厅 .2023-08-20
菲统计局数据显示菲水资源压力增大.ph.mofcom.gov.cn.2023-08-19
iucnredlist.iucnredlist.2023-10-24
神奇古怪的海底生命:埃氏吻鲉一脸囧态.www.dili360.com.2023-08-20
菲律宾地方政府单位名单.www.gov.ph.2023-08-19
马尼拉的城市发展与规划.kns.cnki.net.2023-08-19
宿务省最新概况.cebu.mofcom.gov.cn.2023-08-19
南宁与达沃市正式结为友好城市 .中国知网.2023-08-19
旅游天地.中国知网.2023-08-19
访菲散记 .中国知网.2023-08-1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菲律宾共和国联合声明.央广网新闻.2023-08-22
中国同菲律宾的关系.外交部网站.2023-08-19
南海仲裁案.新华网.2023-10-24
谁在蓄意挑起事端?——黄岩岛事件四大焦点.中国政府网.2023-11-08
菲越长期进行非法“造岛”活动.新华网.2023-11-08
中国外交部就菲通过“领海基线法案”发表声明.中国政府网.2023-11-08
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一场围绕南海的骗术.新华网.2023-11-08
真相与谎言——南海仲裁案闹剧出笼始末.新华网.2023-10-24
南部战区战巡南海海域,传递明确信号.中国网.2024-04-09
中国驱离菲律宾侵闯黄岩岛邻近海域船只.看看新闻-今日头条.2024-04-30
菲律宾海外侨胞权法律保障与实践.知网空间.2023-08-19
“让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共同发展” ——访菲国家文化艺术委员会执行主任马璐·雅各布女士.光明网.2023-08-19
中国公民赴菲风险提示--菲律宾各地恐怖危险等级.ph.china-embassy.gov.cn.2023-08-19
总台记者看世界丨“千岛之国”菲律宾如何拯救其脆弱的海洋和热带雨林生态?.央广网.2023-10-24
菲律宾男子国家篮球队庆祝 2015 年东南亚运动会冠军 .wikimedia.2023-08-19
菲律宾体育馆. bustler.net.2023-08-19
菲律宾最著名的节日 .Ati-Atihan Festivalsubliblog.com.2023-08-20
traditional clothing in the philippines barong tagalog baro at saya.nationalclothing.org.2023-08-20
菲律宾特色服饰.philippinefolklifemuseum.org.2023-08-20
传统手工业.mandalameadow.com.2023-08-20
传统手工业.timonscabansi.com.2023-08-20
菲律宾传统游戏:斗鸡.www.casino.org.2023-08-19
音乐.www.allaroundthisworld.com.2023-08-20
Juan Luna 的 Spoliarium(1884 年)在菲律宾国家博物馆展出 .nationalmuseum.gov.ph.2023-08-25
菲律宾传统建筑.bahay kuboteenyabode.com.2023-08-20
菲律宾国鸟. sites.google.com.2023-08-20
菲律宾国鸟 .www.iucnredlist.org.2023-08-20
Darangen epic of the Maranao people of Lake Lanao.unesco.2023-11-09
Hudhud chants of the Ifugao.unesco.2023-11-09
The Most Beautiful Places to Visit in the Philippines.theculturetrip.2023-11-09
菲律宾科迪勒拉山水稻梯田.outoftownblog.com.2023-08-20
古迹.whc.unesco.org.2023-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