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汤
清汤,又称清汤,是一种江西省风格的馄饨,起源于江西樟树市(原清江县)和新干县等地,以及襄阳市。在江西省内,清汤以其皮薄透、馅如丁香、汤清澈的特点而闻名。关于清汤的制作方法,江西中部有一句白话文:“竹膜纸、包丁香,一投投进赣江,风吹浪起,赶紧用碗装”,说明了清汤皮薄透、馅如丁香和汤清澈的特点。
清汤多用于进一步烹调其他汤或菜肴。在中国菜中,素清汤以豆芽、萝卜、芹菜等成分制成。在西餐中,传统上以骨头熬制清汤,也有以芹菜、胡萝卜、蘑菇、韭葱等制作的素清汤。
简介
清汤分普通清汤和精制清汤。
普通清汤:选老母鸡,配部分瘦猪肉,用滚水烫过放冷水旺火煮开,去沫,放入葱姜酒,随后改小火,保持汤面微开,翻着碎小水泡。火候过大会煮成白色奶汤,火候过小则鲜香味不浓。
精制清汤:取普通清汤用纱布过滤,将鸡脯肉斩成肉茸,放葱姜酒及清水浸泡片刻,用纱布包好鸡肉茸放入清汤,旺火加热搅拌。待汤将沸时改用小火,不能让汤翻滚。汤中浑浊悬浮物被鸡茸吸附后,取出鸡茸。这一精制过程叫“吊汤”,精制过2次的清汤叫“双吊汤”。这样精制过的汤是汤中上品,状若白水却清澈鲜香,常用于高档菜肴的制作,代表菜肴:开水白菜。
江西清汤
“临江府,清江县,三岁个伢子卖包面。”这是江西南昌城里一种歌谣。清江两字,也有改为新淦的。因为清江、新淦两县的人,在省城里挑担子卖馄饨的很多,差不多是包办了这种买卖。馄饨这东西,南昌人叫作清汤,清江,新淦人,叫做包面。三岁个伢子,是说三岁的小孩子。总而言之,是形容清江、新淦对于馄饨业之发达。
后记:临江府为历年来的知府府衙,位于袁水之旁,宋朝时所建(哪年猪猪无从考察),王安石曾在此府出生,后来江南才子解缙也在此呆过。现为军人疗养院。
张恨水在其《北雁南飞》中开篇所书:临江府,清江县,三岁个伢子卖包面。正是此临江府。
襄阳清汤
清汤是湖北襄阳人的经济快餐品种之一。清汤制作的主料是精粉、猪肉。其特点是:佐料齐全,制作精细,荤汤点碗,皮薄馅嫩,汤鲜味美。襄阳清汤不同于襄阳包面。
馄饨在襄阳又叫彩色水饺或馄饨俗称疙瘩。襄阳人逢年过节或改善伙食,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家庭,总要吃一顿传统的小吃包面,并且还流传着一句谚语,叫“正月初一吃包面--头一顿”。包面制作方法是:把精粉碾成皮子,鲜猪肉做馅,再拌以香油、油渣或其它馅子,然后包成包面。襄阳的包面历史悠久,相传明、清之间即已盛行,不仅省内闻名,也吸引了不少全国过往旅客。
高汤分类
高汤一般分为毛汤、奶汤、清汤三大类。
1、毛汤 毛汤大量用于普通烹调,餐厨中常常连续滚煮,连续取用补水。
原料:鸡骨,鸭骨,猪骨,碎肉,猪皮等,无特别要求。
火侯:冷水煮滚,去沫,放入葱姜酒,小火慢煮几小时。
出汤率:原料的3—5倍。
2、奶汤
原料:选用鸡鸭猪骨,猪爪,猪肘等容易出汤白(脂酸)的原料。
火侯:原料用滚水烫过。放冷水旺火煮开,去沫,放入葱姜酒,文火慢滚至汤稠呈乳白色。出汤率:原料的1—2倍。
清汤做法
主料:母鸡2000克,猪蹄汤500克。
辅料:精盐7.5克,料酒10克,葱郁10克,姜10克。
步骤: ①宰杀母鸡后去净毛及内脏,洗净,将鸡胸肉入鸡腿剔下,与翅膀一同放入锅中,加入清水,待烧开后撇去血沫,然后用小火煮4-5小时。
②将鸡胸肉及鸡腿肉去净油质后拍碎成鸡茸,加入清水调稀,放入精盐、料酒、葱、姜、味精等待用。
③将煮好的鸡汤滤净碎骨肉,并撇去浮油,烧开,将调好的鸡茸倒入汤内搅匀,待开后再撇净油沫等到杂质,即可成清汤。
清汤锅底:
清汤麻辣烫的美妙诱人之处在其鲜味,这也是制作清汤麻辣烫最关键 的一环,因此原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清汤麻辣烫的品质。要调制好原汤,首先要使用质量上乘的调味品,比如:豆瓣(以郫县豆瓣为上)、豆豉、醪糟汁、老姜、大蒜、精盐、哧精、料酒、麻油、胡椒粉、冰糖和五香料等。口味则可略淡,汤色乳白,以调鲜为主,充分展现食材本身的美味。
清汤麻辣烫火锅底料配方:胡椒15克、山珍(羊血菌、牛杆菌、滑子菇等)20克、鸡精30克、味精20克、盐10克、大蒜10克、西红柿4片、姜片(取皮)5克、鸡油50克、枸杞5克、清汤4斤、大枣10克、猪油100克。将当归和党参共20克剁成颗粒放到白汤锅底内效果特佳。
参考资料
馄饨、抄手、云吞、扁肉、清汤~傻傻分不清.搜狐网.2023-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