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明
七里明(学名:Blumea clarkei Hook.f.),属于菊科艾纳香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海拔400米至700米的荫湿林谷中或空旷湿润草地。植株不分枝,具条棱,表面生有黄色短绒毛。头状花序干枯,顶生或腋生;花黄色。气香,味苦。
形态特征
茎直立或少有攀援状,高0.6-1.5米,不分枝,有条棱,幼枝被短绒毛,下部无毛或被疏毛,节间长3-5厘米,稀2厘米。
下部叶近无柄或有长达5毫米的短柄,叶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干时常变黑色,长8-14厘米,宽3-5厘米,基部稍狭或钝,顶端短尖,边缘有规则的疏锯齿或具细尖的牙齿,上面无毛或被糙短毛,下面被短绒毛,中脉在下面明显凸起,侧脉5-7对;上部叶长圆形,无柄,长3-5厘米,宽1-2厘米,基部稍狭,顶端尖至凸尖,边缘有细尖齿,或少有近全缘。
头状花序多数,径8-12毫米,无柄或具短柄,通常3-5个簇生,排列成顶生紧密的狭圆锥花序;总苞卵状圆柱形,长约12毫米;总苞片4层,上部或顶端紫红色,外层披针形,长3-5毫米,顶端尖或渐尖,背面被密柔毛,具缘毛,中、内层线状披针形或线形,长约11毫米,边缘干膜质,顶端短尖,背面被疏毛,顶端有缘毛;花托稍凸,径4-5毫米,蜂窝状,被疏柔毛。
花黄色;雌花多数,花冠细管状,长6-8毫米,檐部3-5齿裂,裂片有乳头状突起;两性花花冠管状,约与雌花等长,檐部5浅裂,裂片三角形,渐尖,常被多细胞节毛,杂有腺体。
瘦果圆柱形,长约1.2毫米,有10条棱,被疏毛。冠毛白色,糙毛状,长约7毫米,易脱落。花期是10月一翌年4月。
分布范围
七里明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区。此外,印度、缅甸、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也有分布。
栖息环境
七里明生长于海拔400米至700米的荫湿林谷中或空旷湿润草地,喜湿润环境,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本种提示
本种与毛毡草较为近似,但以被较疏的毛,无绢状棉毛,下部叶有短柄;头状花序排列较疏;总苞片较长和花托被毛与后一种颇易区别。
与长圆叶艾纳香的主要不同在于本种的叶边缘具规则的尖锯齿,不反卷;头状花序无柄或有长3-5毫米的短柄,排列成紧密的狭圆锥花序;总苞片顶端紫红色,内层总苞片宽达1毫米,顶端短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