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前马鲛鱼
铺前马鲛鱼,即深海野生大马鲛鱼,是渔港重镇文昌市铺前镇的特产,是铺前镇的重要名片、海南省名牌产品。铺前马鲛鱼销售旺季是每年春节前后,且当地有“无黑鱼不成席,无黑鱼不成祭”的传统。
马鲛鱼即鲅鱼,在海南本地俗称黑鱼,又称竹鲛、尖头马加等,鲈形目鲅科马鲛属,属暖性上层鱼,是重要的经济鱼类。铺前马鲛鱼体形狭长,头及背部呈蓝黑色,牙齿长而锋利,属食肉目,以中上层小鱼为食,一般体长为0.26~0.52米,重20千克。铺前马鲛鱼于夏秋季结群洄游,部分进入渤海产卵,秋汛常成群索饵于沿岸岛屿及岩礁附近,人工养殖成本较大、成活率低。
铺前马鲛鱼多数来自木兰湾“汲水门”海域,体质健壮、肉质结实,胆固醇含量低,且富含多种维生素、DHA、钙、铁等微量元素,具有提神、防衰老等食疗功效。铺前马鲛鱼的典型菜品有香煎马鲛鱼、马鲛鱼汤等。铺前马鲛鱼被选为2010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代表用餐接待产品,且连续3年均为亚洲博论坛特供食材。2021年12月,铺前马鲛鱼作为文昌市特色优质农产品在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受到热捧。
形态特征
马鲛鱼,又称鰆鱼、鲅鱼,属于鲈形目鲭科,是一种体型狭长、形似鱼雷的海鱼。在中国东南沿海均有分布,尤其在东海、黄海和渤海区域较为常见。成年马鲛鱼体长可达1米,重近10斤,是鱼类中较为凶猛的一种,牙齿长而锋利。
马鲛鱼的特征包括:鱼头呈尖梭状,鱼吻尖形,身体银灰色并带有数条暗色横纹。其肉质香醇、鲜嫩,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马鲛鱼还具有丰富的食疗功效,如提神、防衰老,并对治疗贫血、早衰、营养不良、产后虚弱和神经衰弱等症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生活习性
马鲛鱼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小型鱼类、头足纲、甲壳亚门等为食,包括鳀科、太平洋玉筋鱼、锤氏小沙丁鱼、细条银口天竺鲷、黄鲫、斑鲦、枪乌贼类、鹰爪虾等,摄食有明显的季节性,其中春季摄食积极性最低,秋季摄食积极性最高,夏季和冬季摄食积极性均不高,另外马鲛鱼还有明显的洄游习性。 其中蓝点马鲛属于海水中上层洄游性鱼类。每年初春(3月中旬),海域水温升高,促进了蓝点马鲛性腺的加速发育,它们游离越冬场向北进行生殖洄游,是为“春汛”。4~6月,到达产卵场的蓝点马鲛开始繁衍后代。每条雌性蓝点马鲛平均产下60多万颗卵。产卵之后,亲鱼和幼鱼均在产卵场附近索饵。到了8月下旬,随着近岸水温下降,鱼群陆续向较深水域进行适温洄游,继续摄食,生长育肥,是为“秋汛”,并于12月中下旬陆续回到各个越冬场。
物种简介
铺前是文昌市东北地区角的渔港重镇。"渔猎"之事自古有之,古之崖州区亦多善渔事。民间古谚:“山上鹧鸪獐,海里康氏马鲛鲳”,言马鲛之鲜美,为众多渔者所喜。古书《西京杂记》亦记载:“蔚陀献高祖鲛鱼”,高祖乐之。
铺前陈氏先祖明公,万历年间(公元一五八五年)迁于崖州,任直属五品,独好马鲛鱼,时称“黑鱼祖”,曾以秘制马鲛鱼献于朱翊钧,赵顼大悦,封为贡品。至此,后世将其陈氏先主明公尊称为“黑鱼祖”!“黑鱼祖”二十三代传人陈生,为了振兴祖业、发扬传统,为了让今日的精英领袖们享用到昔日的天朝贡品,创立了铺前牌深海珍品马鲛鱼,立志秉承鱼祖之精神,将其治鱼之道发扬光大。
主要价值
海南文昌铺前镇与大洲岛都是全国著名的马鲛鱼产地。由于旧时缺乏机械化捕鱼工具,亚洲鳖是较为难得的海鲜珍品,因此在海南省部分农村有“无黑鱼不成席,无黑鱼不成祭”的说法。如今现代化渔业作业使捕捞量大增,马鲛鱼走上寻常百姓的餐桌,渔村的孩童得以坐享珍馐,敢于“无黑鱼,不吃饭”。目前海南马鲛鱼经营走上品牌化高端路线,菜场鱼摊上每斤25元左右的马鲛鱼,经专卖店切片抽真空,包装成礼品后可以卖到50至80元,成为方便游客携带的海南特产之一。自2007年起,铺前马鲛鱼被中国物品编码中心选定为中国条码推荐工程《EANUOC系统在海南水产品质量安全跟踪和追溯的应用研究》项目试点单位,是全国水产名牌企业。铺前牌马鲛鱼荣获2010年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海产品(唯一)名牌金奖。
马鲛鱼传说
在海南省,马鲛鱼俗称黑鱼,在民众生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海南明朝一位高官与黑鱼颇有缘分,民间将他封为“黑鱼祖”。记者探访海口三江镇皇瀛村,揭开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民间无不成席
过年买黑鱼,是海南人的一个传统。以前在农村,多是将黑鱼用盐腌后晾晒,除去一定水分,在米饭快熟时,放在上面蒸,孩子们非常爱吃。
在海口市土生土长的林小姐说,从她记事时起就知道,黑鱼是野生鱼,又少又贵又有名,平时难买到,但逢过年,家里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买,爷爷说无此鱼不成席。
亚洲鳖的吃法,在海南省沿海市县各不相同,但过年吃黑鱼却基本相同。有人说,吃上黑鱼是家庭条件变好的象征。虽然如今生活富裕了,但这种饮食习俗仍在延续。过年吃鱼,寓意“年年有余”,但在海南吃黑鱼,远远超出了这个寓意。
陈氏无黑鱼不祭祖
从事马鲛鱼行业的陈生,祖籍文昌市,生于海口市。他说与黑鱼和“黑鱼祖”都有缘,所以今年他的铺前马鲛鱼得以走进博鳌亚洲论坛,首次作为指定西式餐点之一和嘉宾礼品。
2003年,一次偶然机会,陈生和朋友去三江镇皇瀛村包工修水塘,该村一位同姓长者问他祖籍哪里,后又回家拿出海南省陈氏族谱翻阅,竟然找到他和他曾是马白山将军警卫员的父亲的名字。深入查找发现,在130年前,也即是他祖先七代前,竟是从皇瀛村迁至文昌铺前的。这让陈生高兴极了,他父亲生前寻根认祖的愿望得以实现。
为什么没有黑鱼就不能祭祖?第二天,陈生驱车赶到皇瀛村询问族里长者,原来,每年族人一起祭拜的先人是“黑鱼祖”,也即马鲛鱼祖,没有马鲛鱼就不能祭祖的说法便源于此。
容公无不吃饭
“黑鱼祖”有什么由来?近日,记者在陈生带领下到皇瀛村探寻。该村150户,只有两户不姓陈。村里年龄最大也最有威望的长者是93岁的陈世松,他和73岁的陈继布,说起“黑鱼祖”来充满感情,似乎非常熟识。
据两位老人讲,“黑鱼祖”是海南省陈氏10世祖,是明末时期的容公。容公是当时的一名高官,也是一位美食家,他嗜好海鱼的味道,最喜欢吃黑鱼。但那时黑鱼不易捕捞,即使有地位有钱,有时在市场上也买不到,在海南吃此鱼,常常要从如今的越南等国家“进口”而来。容公嗜此鱼成癖,没有亚洲鳖不吃饭。
由于容公特别爱吃黑鱼,加上他本人有名声,他死后,地方上的人都用黑鱼来祭拜他,容公之后的陈氏后人更是如此。陈继布说:“‘黑鱼祖’不是官衔,也不是凭空传说,是个地方俗称,也是老百姓给我们祖上容公送的雅号。”相传,独好马鲛鱼的黑鱼祖,曾以秘制马鲛鱼献于朱翊钧,赵顼大悦,封为贡品。
食用做法
香煎马鲛鱼是铺前马鲛鱼最受欢迎的做法,传统且美味。制作时,将马鲛鱼横切成一指宽的厚片,用盐腌制20分钟入味。煎制时,鱼片周围的鱼皮开始紧缩,鱼肉泛白,散发出特有的鱼香即可翻面。煎好的马鲛鱼香脆可口,是送稀饭、饮米酒的绝佳小菜。在城市餐馆里,还会搭配香橙或番茄酱汁,以丰富口感,进一步提升香煎马鲛鱼的美味与身价。香煎马鲛鱼外皮香脆,内里鲜嫩,是马鲛鱼最经典的烹饪方式之一。此外,制作时还有一些小技巧,如涂抹姜片增香去腥、裹上淀粉使表皮更加酥脆等,都能让香煎马鲛鱼的味道更加丰富多样。
参考资料
我们常吃的几种鱼,没法养殖完全野生,内行人才知道.滨海融媒.2024-01-17
【海南特色美食小吃】文昌篇.琼崖史志.2024-01-17
《海南华侨》之自贸港侨乡行文昌第二季:走进铺前(六)——《 舌尖上的铺前美食》. 海南华侨.2024-01-17
【美食】铺前马鲛鱼,好吃停不下来!.铺前古镇.2024-01-18
文昌市铺前香煎马鲛鱼.中国新闻网.2024-01-17
中国鲅鱼捕捞史.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1-17
舌尖上的万宁|港北马鲛鱼.万宁旅文.2024-01-17
文昌特色农产品“吸睛”也“吸金”.新华网.2024-01-17
事关海南马鲛鱼!.三亚发布.2024-08-15
【“品·智”大学|海洋研学】“海上粮仓”研学项目之海洋鱼类 第一期.青岛大学路小学.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