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江乡
盘江乡是云南省建水县下辖的一个乡镇,该镇位于建水县东北部,南盘江上游西岸,东隔南盘江与弥勒市巡检司镇相望,南接开远市小龙潭办事处则旧村,西与利民乡毗邻,北与华宁县盘溪镇接壤。乡政府驻盘江,距县城92千米。辖盘江、苏租、欧家庄、普家境、新安、辽远、下白德、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8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
人口民族
人口1.21万人(2006年),其中农业人口11306人,占总人口的95.7%,境内居住着彝、回、傣、苗、哈尼族五种少数民族,人口7764人,占总人口的65.7%。
2021年7月,建水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发布,盘江乡人口数为9093人。
经济
2003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1182万元,农民人均有粮319千克,农民人均纯收入866元,乡财政总收入168万元,总支出455万元。
产业结构
盘江乡党委政府依托资源优势,狠抓产业结构调整。以辣椒、茄子、早玉米为主的水果面积2600亩,以芦柑、脐橙为主的水果面积3000亩,烤烟种植4000余亩。吸引外地资金,引进先进管理技术进行矿业开发,有矿产品初加工选厂4座,年产钛精矿9—10万吨,年采煤7.5万吨。
地理环境
盘江乡位于云南省建水县东北部,南盘江上游西岸,地处东经103°01′40″-103°10′52″、北纬23°55′00″-24°10′29″。地处山区,属建水县最边远的山区乡。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南盘江流经乡境东缘,其支流塔东荆河流经境内。有铅、锌、锰等矿藏。
交通
东过南盘江有昆(明)河(口)铁路,有县乡公路连接晋(宁)思(茅)公路。
历史沿革
1950年为曲溪县第三区,1952年由清暮区分出设第四区,1958年曲溪县并入建水县后设苏租公社。1961年改区为社。1982年更名盘江公社,1984年改区,更名为盘江区。1987年改乡。1997年,面积215.84平方千米,人口1.1万,其中彝族占50.5%,汉族占39%,乡政府驻北盘江村,辖盘江、普家境、欧家庄、苏租、新安、新平辽远、下白德8个行政村。
行政区划
2008年
自然资源
四类资源
一是土地资源,总面积180.1(一说226.52)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3235亩(水田7997亩,旱地5328亩),耕地资源34万亩。其中林业用地16.7万亩,耕地13235亩。
二是矿产资源品种多。有铅、锌、锰、铁、钛、煤等矿产品,主要是钛铁矿储量约为1亿吨,铅锌矿储量7000万吨,铁矿储量8000万吨,锰矿石储量5000万吨,煤矿储量150万吨,矿业开发具有较高的潜在优势。
三是水资源丰富。拥有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最大的河流南盘江流经,最大流量约每秒1000立方米,最小流量约每秒100立方米,对水电开发有较好的水利条件。
四是热能资源。年日照2200小时以上,无霜期325天,室外最高温度38℃,室外最低温度3℃,辽远村委会片区有天然“温室”的美称,适宜冬季农业的开发。旅游资源“南盘江漂流”开发价值极高,该景点沿昆河铁路线顺南盘江而下,自然景观奇特,风光秀丽,集“漂流、攀岩、温泉”为一体。
钛矿
盘江乡境内钛矿资源较为丰富,经勘探,全乡钛矿资源分布面积约42.5km2矿产资源储量达到1亿吨。
1,建水县世纪金马矿业有限公司盘江钛采选厂。
2,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汇丰矿业有限公司盘江老潘田钛铁矿。
3,建水县盘江乡新安钛矿采选厂。
铅锌矿
乡境内铅锌矿资源较为丰富,经勘查,全乡铅锌矿资源分布面积有50.672km2
锰铁矿
经勘查,全乡锰铁矿资源分布面积29.06km2
社会
基础设施
一是交通设施建设。乡内8个村委会,42个村民小组修通了乡村简易公路;投入资金500万元,修筑南盘江至利民弹石路面,盘江至岔科路段砂石路面,修建乡村公路28公里,维修乡村公路35公里。改善8个村委会,33个自然村,6000人的交通运输困难。
二是水利设施建设。盘江有小(一)型水库1座,小塘坝91个,总蓄水量223万立方米,泵站9台,可灌溉面积6700亩。
三是集镇建设。完成总投资300万元,“一条大街,一个市场”集镇建设全面竣工,交易棚、交易场竣工投入使用,商品年成交额5000万元。
四是教育。有1所初级中学和24所小学共79个教学班,教职工155人,在校学生179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84%。
五是通讯设施建设。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六是电力建设。56个自然村通电,全乡电力充裕,除自建设的一座装机容量200千瓦的水力电站外,35千伏的变电站已投入使用;投资125万元,对31个村民小组电网实施改造。
参考资料
建水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建水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21-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