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水鳖科

水鳖科

水鳖科(Hydrocharitaceae Juss.),是泽泻目下的一个科,包括约18属,80余种,广泛分布于全球,中国有9属,25种。水鳖科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少数属种分布于温带。在中国,水鳖科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少数属种见于东北、华北、西北。水鳖科的特点是一年生或多年生淡水和海水草本植物,沉水或漂浮水面,根扎于泥里或浮于水中,茎短缩,直立或匍匐。基生叶多密集,茎生叶常对生、互生或轮生,佛焰苞合生或离生,无梗或有梗。花辐射对称或左右对称,单性或两性,常有退化雌蕊雄蕊,花被片离生或合生,有花萼、花瓣之分,或无花萼、花瓣之分。果实肉质,果皮腐烂开裂,种子多数,形状多样,种皮光滑或有毛,小麦胚芽直立,胚乳不明显。水鳖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许多属种可作草食性鱼类的饵料或猪饲料。此外,水鳖科还具有净化水体的自然能力,对保护水体、净化环境具有潜力。水鳖科曾被单独列为一个水鳖目(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或并入泽泻目(1998年的APG分类法),但2003年的APG II植物分类系统取消了水鳖目,将水鳖科的属种改分类至泽泻目下。在台湾,水鳖科的一些属种(如瘤果藻、有尾蓼藻、日本蓼藻、水蕴草黑藻等)广泛分布,全岛均有分布。然而,由于福寿螺等公害,这些野生属种的数量正在减少。2003年的APG II植物分类系统将水鳖科改分类至泽泻目下。此外,水鳖科的一些植物被作为观赏植物或水族箱中的装饰植物引入。一些物种已成为园艺观赏植物,并且在野外成为严重的禾本科杂草,尤其是Egeria、伊乐藻属和Hydrilla属。

形态特征

水鳖科植物为一年生或多年生,淡水或盐水生草本,植物体局部或全部沉浸水中。具有匍匐的单枝根状茎,叶子呈两行垂直排列,或者是直立的主茎,根部有根,并且叶子螺旋排列或成轮生。叶子简单,通常生长在水下,但也可能漂浮或部分露出水面。叶簇生基部,或互生、对生、轮生茎上,形状大小不一,有或没有叶柄,有或没有鞘状基部。花序(或花)下托以一个两裂的佛焰状苞片,或对生的两枚苞片。花朵排列在分叉的、类似苞片的苞片或两个相对的苞片之间,通常是不规则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略微不规则,并且可以是雌雄同体或雌雄异体。花被片分为1或2系列,有2-3个自由的片;内系列通常很华丽,类似花瓣。雄蕊1-多数,分布在1个或多个系列中;内部的雄蕊有时是不育的。花粉颗粒呈球形,自由,但在海洋属(Thalassia和Halophila)中,花粉颗粒呈链状排列,像串珠一样。子房下位,有2-15个合生心皮,含有一个心室,心室壁胎座上有许多胚珠,它们要么几乎突出到子房的中心,要么发育不完全。果实呈球形至线形,干燥或多汁,裂开或通常不裂开,通过果皮腐烂而开裂。种子通常很多,胚直,无胚乳。

分布范围

水鳖科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热带亚热带,少数分布于温带。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东北、华北、西北亦有少数种类。

生长环境

水鳖科植物分布于海拔1300米以下,以海拔200米以下最多,其次为海拔200—800米。多生于江湖、溪沟、池塘和稻田,少数种类见于海边盐水中。

下级分类

该科有18属,约80种,中国有9属,25种。

(注:以上主要是中国区分布属)

主要价值

水鳖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中许多种类可作草食性鱼类的饵料及猪饲料;有些可供食用。还有一些对水体的污染具有自然净化作用,在保护水体、净化环境方面存在着潜力。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