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是全国知名的集团化管理的特大型甲级设计单位。持有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市政、桥梁、公路、岩土、地质、风景园林、环境污染防治、人防、文物保护等多项设计资质及国家计委颁发的工程咨询证书,是国内设计资质涵盖面最广的设计单位之一。

2024年12月9日,2024年中国工程设计企业60强榜单发布,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排名第15位。

介绍

全院现有员工数4000余人,注册人员超过1000人。自1986年以来,共有500多个项目获省(部)级以上优秀设计奖,共获得奖项近1000个。

作为一所国际著名高校设计单位,设计院非常重视建筑教育。培养了一大批硕士生、博士生。此外,我院具备丰富的对外交流合作经验,曾成功的与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的著名事务所合作,并互派员工交流学习。

按ISO9001标准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通过中国SAC和美国RAB双重认证。自2001年起,与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每年累计赔偿一亿元人民币的工程设计险合同。有能力提供顶尖的设计产品和高质的咨询服务。

产品服务

产品;

提供优质建筑设计方案

组织架构

职能部门

市场(品牌)运营中心、技术质量部、信息档案部、综合行政部、资产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监察审计部

直属部门

项目运营部

工程技术研究院

上海市建筑数字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直属机构

建筑设计一院

建筑设计二院

建筑设计三院

建筑设计铁四院

首都建筑设计院

都市建筑设计院

都境建筑设计院

土木建筑设计院

商业建筑设计院

同励建筑设计院

市政工程设计院

桥梁工程设计院

轨道交通建筑设计院

环境工程设计院

景观工程设计院

工程投资咨询院

交通规划设计院

城市与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汽车运动与安全研究中心

成都分公司

云南分公司

天津分公司

控股和参股公司

上海同济开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同济华润建筑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同济协力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同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陕西同济土木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深圳同济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江西同济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同济室内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同跃图文设计制作有限公司

企业文化

人才是企业的支柱,人才是企业的未来,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把重视人才和营造留住人才机制作为企业立身之本,把培育员工的市场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作为企业文化的灵魂,为人才提供丰厚的创作沃土,铺开辉煌的职业生涯,致力于让每一个人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一同成长壮大。

发展简史

1951年

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为承担同济大学基建任务,设计处应运而生。参加人员有冯纪忠、丁昌国等教师。

1953年

为适应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基本建设急剧增加的需要,成立“同济大学建筑工程设计处”,翟立林任处长,下设四个设计室,由华东文委下达设计任务。

1958年

根据中央关于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和当时国家建设的需要,学校决定,发挥本校土建学科特色,在“同济大学建筑设计处”的基础上成立设计院。3月1日在129礼堂召开了“同济大学土木建筑设计院”成立大会,这是新中国第一所高校设计院,吴景祥任院长,下设六个设计室。

1960年

随着设计院的发展需要,组织机构有所调整。成立院务委员会。王达时任主任,吴景祥、唐云祥任副主任。

1961年

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学校将附设土建设计院改为“同济大学设计院”。10月,经学校多次申请,建工部肯定和批准了同济大学设计院。吴景祥任设计院院长。

1964年

冯纪忠先生任设计院院长。

1966年

2月设计院并入建筑工程系,改名建筑设计室。“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的教学、科研都处于停顿状态,刚刚并入建工系的建筑设计室被迫解散。

1971年

10月建工系、建筑系合并成立同济大学五七公社。

1972年

2月设计院搬回同济校园内“文革楼”(现文远楼)办公。

1974年

3月“五七公社设计组”更名为“五七公社设计室”。

1977年

11月“五七公社设计室”更名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室,并归属建工系。

1978年

1月7日恢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名称,并同建工系脱钩,设有土建一室、土建二室和设备室。

1979年

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吴景祥任院长。自此,设计院成为独立编制的处级单位,直属同济大学领导。

1981年

王吉任院长,下设二个设计室。

1983年

7月2000M设计院大楼落成,设计院迁入。

1984年

黄鼎业任设计院院长。

设计院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学校不再拨给事业费,实现了从事业单位向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转变。

1989年

刘佐鸿任设计院院长。

1990年

9月,黄鼎业副校长兼任设计院院长,姚大任常务副院长,主持工作。

1993年

6月,同济大学党委书记张纪衡兼任设计院院长,高晖鸣任常务副院长,主持工作。

年底,设计院归入同济科技Inc.,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1995年

8月,高晖鸣任设计院院长。

1998年

10月,丁洁民任设计院院长。

2001年

3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与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合并,成立新的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在编人员300人(不含专业室和分院)。通过股份转换,同济大学持有设计院70%股份,上海同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有设计院30%股份,并成立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一届董事会。

2008年

11 月6 日,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50 周年庆典暨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同济大学大礼堂举行。设计院正式进入集团化管理阶段。

2011年

4月21日,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入驻由原巴士中国一汽停车场改造而成的新办公大楼。

2021年

8月,晶科能源宣布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都境建筑设计院(“都境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领域展开多维度合作。

所获荣誉

2022年7月,入选2022上海市硬核科技企业TOP100榜单。

2023年3月25日,入选2023上海硬核科技企业top100榜单。

部分作品

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

奥迪城市展厅

上海中心大厦

中国民生银行总部基地工程

上海自然博物馆

中原福塔

河南农业大学龙子湖校区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图书馆

其他内容

经过50余年持续成长,如今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年设计产值近10亿元人民币,在职员工逾千名,拥有4个建筑设计综合所、8个建筑设计分院和6个市政类设计分院,具有建筑、市政、桥梁、公路、岩土、地质、风景园林等多项设计资质,是国内设计门类最全、设计资质涵盖面最广、专业综合设计能力最强的设计单位之一,迄今已有数百件设计作品获奖。

由同济设计院担纲设计的重大项目层出不穷。与美国gensler公司签约,联合设计中国第一高楼——632米高的上海中心大厦;已承担世博国际村、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未来馆、和谐塔、城市最佳实践区、企业联合馆、文明馆等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重要项目,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设计的世界最大跨径斜拉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为北京奥运设计乒乓球馆、秦皇岛市奥体中心体育场;设计中国援非重要项目“非盟会议中心”。

回顾设计院60余年历史,既感这一切来之不易,是一代代同济大学设计人共同奋斗的结晶;更感责任重大,同济设计人将志存高远,与大学同步前行,继续书写同济设计的精彩篇章。

其他分院

南昌分院

南昌分院成立于二OO二年,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简称总院)的四大直属分院之一(深圳分院、西安分院、长沙分院)。经营、技术、财务等由总院统一管理,设计按照总院技术标准。现有职工146人,其中技术人员122人,高级职称28人,中级职称41人,一级注册建筑、结构师10人,设有建筑、规划、园林景观、结构、排水管、电气、暖通、总图、概算等专业。从2002年到2011年成立九年来完成的作品有办公、宾馆、体育、文化、教育、商业、博览、交通、旅游、居住、工业及特种建筑设计及规划、园林景观设计。已完成近300项工程,建筑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涉及南昌市、九江、赣州市、景德镇、上饶市、抚州、新余市香樟木井冈山市及湖北武汉、长治市、河南三门峡市等地市。

南昌分院成立的客户服务中心为主要客户提供VIP贴身服务,为全省首列。

云南分院

自2006年以国际招标的方式进入云南省设计市场后,陆续完成和接手了一批云南项目,包括南亚风情第一城、云南省大剧院、昆明市党校、三峡集团西南区域总部及配套居住区、春城酒店改造、呈贡大学城师范大学、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昆明理工、云南大学、及一批具有标志性的地产综合体项目等等,总计超过300万平米的工程。2011年底,为了拓展云南市场、提供更好更及时的设计服务,展开和投资方的全方位合作,总院决定在昆明设立云南分院。云南分院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简称总院)的六大直属分院之一。

地址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0号

参考资料

2024ENR/建筑时报“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揭晓!.陕西省建筑业协会.2025-01-10

晶科能源与同济建筑设计院都境院达成战略合作.今日头条.2021-08-08

2022上海硬核科技企业TOP100榜单发布.新浪财经.2025-02-18

【重磅】2023上海硬核科技企业TOP100榜单发布.上观新闻.202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