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小字辈

小字辈

《小字辈》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79年出品的电影。该片由王家乙、罗泰联合执导,王伟平、陈以心、迟志强王琴宝于延平张明明等领衔主演。

该片讲述了小葛、小青等几位年轻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积极为“四化”做贡献并建立真正的爱情的故事。

该片于1979年在中国大陆上映。

剧情简介

29路003号公共汽车上的小青和小黄,虽同是售票员,但态度却两样:小青耐心热情,乘客无不赞扬;小黄不愿报站名,乘客意见纷纷。驾驶员小洪最烦恼的是过交叉路口,交通警小白总是让她“吃”红灯。“老”乘客小葛在饭店里烤烧饼,但却是个革新能手,他注意到了这一切,研究出一套扬声器送给车队,使小黄深受感动,从此他和小青都参加了小葛的技术革新。小洪和小白相识后,她的车开到交叉口总是绿灯放行,引起其他车的司机和群众的不满。于是小葛又开动脑筋,帮助交通民警解决红绿灯的自动显示问题。

在技术革新中,小字辈们产生了友谊。一次在公园的约会中,小黄、小兰、小洪、小白都成双成对,只有小葛因一心扑在革新上,不善于对小青表达爱情。后来,小黄设计先用盒式录音磁带录下小葛的表白,当众放出来给小青听。小青难为情地拿走了录音带。小字辈们志同道合,经过一番努力,终于给003号车装上了自动报站联动录音机,同时解决了交叉路口的指挥问题。在宽敞的马路上,只见003号车在欢畅地驶来驶去。

角色介绍

音乐原声

幕后制作

影片花絮

电影《小字辈》是1979年由著名导演王家乙执导的一部抒情喜剧,影片通过公交车上的几位年轻人的工作和生活,歌颂了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积极为四化做出贡献、并建立真正的爱情的故事。27年后,当年年轻的小字辈们已人到中年,那个时代也已经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

2006年2月,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流金岁月》栏目请到《小字辈》中的陈以心、迟志强庞敏张明明等几位主角做了一期节目,可是找寻他们的过程却并非像想象中的那么顺利。最先确定的是在影片中扮演小黄的迟志强和扮演小方的庞敏。两位老师没有半点犹豫就同意了来参加节目。

节目中有两位神秘嘉宾,就是影片中的女主角小青的扮演者陈以心和女司机小洪的扮演者张明明,她们两人和剧组其他的演员几乎27年再也没见过面。栏目组对于她们的到来做了最严格的保密,当其他嘉宾问起有没有找到这两位的时候,栏目组都坚持说没有找到。当她们出现在节目现场时,大家都异常的激动,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惊喜。

陈以心当年是上海歌剧院的演员,而后也没有再拍戏,当栏目组打电话去上海歌剧院打听她的消息时,却被告知她早就离开歌剧院了,联系不到,连曾经跟她是同学兼同事的庞敏老师也是很多年也没有跟她联系上了。这对栏目组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其他演员很多也已经离开了原单位,去向也不明。

节目录制的日子一天天逼近,栏目组实在没有办法了,再次打电话到上海歌剧院,希望能打听到和陈以心老师相关的任何消息,一翻口舌之战后终于打听到了可能知道她消息的人。当天下午,栏目组就接到了陈以心老师的电话,而且通过陈以心老师,还找到了女司机的扮演者张明明老师。

由于时间的关系,最终到节目现场的就只有陈以心、迟志强庞敏张明明这四位“小字辈”,没能看到其他演员的风采,实在是一大遗憾,而王家乙导演在1988年因心肌梗死去世了,更是遗憾中的遗憾。

《小字辈》说是迟志强的成名作,是庞敏、陈以心的银幕处女作,节目现场他们聊起当年的场景还感叹不已。由于事先一直对陈以心老师的到来进行保密,所以当庞敏老师听到她在幕后说话的时候,几乎是跑到了出场口,然后紧紧的抱住了她,还情不自禁的说了家乡话—上海方言

幕后花絮

扮演饮食店职工小葛的王伟平没有做过烧饼,为了体会角色的感受,他深入生活,掌握了做烧饼的一整套动作。

1982年,斯民三、周泱、吴本务、孙雄飞再度合作创作了《小字辈》续集的剧本,讲述小葛帮助失足青年小江的故事。

创作背景

1978年6月,斯民三等编剧奉领导之命深入生活自由选题进行创作。他们在思考选题时,偶然在公交车上遇到偷窃事件,车厢中人们不同的反应,给了他们灵感。他们认为,车厢是社会的缩影,公共汽车的流动性很大,接触的社会面广,又有生活气息,很适合成为电影题材。于是,他们决定到公交公司深入生活。

剧本创作

斯民三等人先在先进单位19路、20路车队采访,又用半个多月跑了十几个车队,与司乘人员深入交谈,各人都记了整整一本素材笔记,全是司乘人员的好人好事。他们用了一周把自己搜集的素材写成了一部电视剧和两篇短篇小说。但是,这些作品被认为缺少时代特点。于是,他们再次下车队体验生活。

第二次体验生活时,他们目睹了先进售票员小陈是如何研究乘客心理为乘客服务的,从中受到启发,决定从一般的好人好事中摆脱出来,把注意力集中在研究人物身上,构思了一个不同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具有七十年代特点的青年售票员形象——小青。在车队的颁奖大会上,斯民三等人听说了售票员“臭砖头”由与乘客吵架的后进青年变成先进青年的事迹,决定把他也写进剧本,作为“小青”的对比(即“小黄”)。后来,因为“臭砖头”提到售票员找对象困难,编剧又打开思路,尝试为剧本中的售票员安排“对象”。他们从幼儿园的节目中获得灵感,将“小黄”的对象设定为幼儿园老师;又根据车厢技术改革、试用扬声器以及跨行业进行技术革新的真人真事,把售票员与“四化”联系起来,设计了经常乘坐“小青”的车、对改革车厢发生兴趣的人物——“小葛”。在进一步构思故事时,路口上安装自动红绿灯让他们又开辟了一条线索以丰富情节。他们深入交通队,搜集了交警与公交车司机的故事。例如某十安路口的红绿灯被司机称为“老虎口”,在安装自动红绿灯之前,有的司机与开红绿灯的交警互相作难,而装了自动红绿灯之后,司机和交警的矛盾迎刃而解。于是,他们在剧本中增加了民警小白与司机小洪的情节。至1978年12月,《小字辈》的剧本终于基本成形。

获得荣誉

作品评价

该片回答了现实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青年人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青春。它通过对几个青年人的工作、生活、友谊、爱情的描述,回答了青年人所关心的问题,反映了青年们向“四化”进军的精神面貌。所以它能在观众中,尤其是青年观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响,这也就是这部影片特有的深刻的现实意义。该片的许多典型细节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影片中写了许多平平常常的事情,看起来很“小”,但经过导演精心的艺术处理,使们从“小”中看到了“大”。比如片中两次“吃棒冰”的情节,含义各不相同,都为刻划人物、展示人物的思想活动发挥了特有的作用。小葛啃烧饼、吃黑嘴巴,小青欲笑不能等一系列情节,则生动地表现了小葛埋头苦干的精神和一心为“四化”的崇高品德,既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又能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电影评介》评)

大众评分

截至2024年1月24日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参考资料

《小字辈》电影剧情.时光网.2015-02-14

小字辈.中央电视台.2015-02-14

小字辈 (1979).豆瓣电影.2024-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