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张同标

张同标

张同标,1970年出生于盐城市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学博士。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美术史与美术考古,尤其专注于中印佛教美术源流与传播的研究。张同标在1992年至1996年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史论专业,获得学士,并于2009年至2012年在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美术学专业深造,获得博士学位。他曾任职于湖南工业大学江南大学,从事美术史的出版、教学和科研工作。张同标是华东师范大学“艺术考古与艺术史”博士点佛教美术方向的带头人,并获得多项荣誉称号,包括“湖南工业大学教学能手”、“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江苏省双创人才”。近年来特别致力于中印佛教美术源流与传播方面的研究。

人物简介

张同标自1996年7月至2004年8月担任河南美术出版社编辑,2004年至2009年在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担任副教授及硕士生导师。他承担了多项重要项目,包括《湘军·左宗棠卷》《中国近代美术研究》《中国书画文献学概论》《湖湘文库·生产生活用具》和《中原文化大典绘画卷》等。张同标出版了多部专著,包括《书画史会要》《北派山水画论研究》《黄宾虹谈艺录》《印章异体字字典》《说文五例》《美术考古一万年》和《现代设计史教育教学论丛》等,并发表了30篇教改论文与科研论文。他主讲《中国美术史》《古代书画文献》等课程,

主持项目

张同标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舍卫城大神变与中印佛像莲花座源流研究”以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佛教庄严图像的中外源流与传播”。他还担任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印佛教美术源流研究”子课题“中印佛教造像谱系研究”的主持人,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在门类艺术中的嬗变”的负责人。

主要论著

著作:

1.中印佛教造像源流与传播,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9

2.中国佛教美术发展史,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12

3.中印佛教造像探源,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9

4.中印佛教造像比较百例,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7

5.长江中游水陆画,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43

论文:

1.关于什邡市画像和襄樊陶楼并非佛塔的辨析(上),中国美术研究第21辑,2017年

2.关于什邡画像和襄樊陶楼并非佛塔的辨析(下),中国美术研究第22辑,2017年

3.印度汉文碑铭考述,龟兹研究,2017年第2期

4.论印度佛像莲花座起源于龙树时代,艺术探索,2016年第4期

5.中印莲花手观音造像的图像学判断,美术与设计,2016第1期

6.度阿陀生死轮图与尼泊尔马头观音之间的联系,敦煌研究,2016年第1期

7.论古印度佛像影响中国的三次浪潮,中外美术研究第8辑,2015年

8.早期印度佛教美术的华盖图像及其在中国的传播,艺术探索,2015年第5期

9.玄淡与狂肆:论禅宗对明代书画的影响,中国书画,2015年第2期

10.大乘庄严宝王经与观音图像,中国美术研究第14辑,2015年

11.圣境印度与古印度佛像源流,中国美术研究第13辑,2015年

12.神仙方术视野中的中国早期华盖图像,创意与设计,2014年

13.汉晋柿蒂纹不是莲花的辨析,中国美术研究第12辑,2014年

14.尼泊尔百八观音造像与信仰,中国美术研究第7辑,2013年

15.尼泊尔三乘物观音造像与成就法,美术与设计,2013年第5期

16.尼泊尔佛塔曼荼罗考述(上),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17.尼泊尔佛塔曼荼罗考述(下),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18.青州市背屏三尊像倒龙源于舍卫城大神变考论,中国美术研究,2013年第1期

19.西印度考察所见舍卫城大神变造像十例,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2012年第4期

20.武昌莲溪寺东吴永安五年佛像的莲花座渊源,复印报刊资料,宗教,2012年第3期

21.阿弥陀佛三尊五十菩萨像源流考,民族艺术,2012年第3期

22.从克孜尔木佛谈西域早期佛像的域外渊源,湖南博物馆馆刊第8辑,2012年

23.论延光四年佛像的历史学意义,淮阴工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24.武昌莲溪寺东吴永安五年佛像的莲花座渊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25.西印度考察所见舍卫城大神变造像十例(上),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26.西印度考察所见舍卫城大神变造像十例(下),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27.中国早期佛典的莲花意象,中国美术研究,2012年第1、2合辑

28.论禅宗对中国佛教艺术的影响,同人学刊,第四卷,2012年

29.长江流域早期楼阁式佛塔及其渊源,湖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30.中国早期净土变相的形制与渊源,武陵学刊2011年第5期

31.天譬喻经舍卫城大神变汉译及其造像释读,中国美术研究2011年第3期

32.古代菟罗遗迹和美术,中国美术研究,2011年第1期

33.贵霜时代的秣菟罗雕刻,肥冢隆著,张同标译,中外美术研究第四辑,2010年

34.论古印度劫树与中国四川摇钱树的联系,中外美术研究第三辑,2010年

35.中国学者佛国考察的凿空之旅,中国美术研究,2010年第2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