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英语: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华东师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中国“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

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前身有大夏大学、光华大学等。1959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16所重点院校之一。1972年,学校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合并,改名为上海师范大学。1978年,学校再次被确认为重点大学;并于1980年恢复华东师范大学校名。1996年,学校被列入“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1997~1998年,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教育学院和上海第二教育学院等先后并入。2006年,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高校行列。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2019年8月,学校被教育部评为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22年2月,学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2024年1月19日,“华东师范大学—大零号湾生物医药产学研联盟”成立。

截至2024年2月,华东师范大学有普陀、闵行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为207公顷。学校设有4个学部,34个学院(系),85个本科专业。学校有专任教师2358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903人;在校博士研究生4114人,硕士研究生17153人;在校留学生(学历生)1406人。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根据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学校A类学科12个。根据2019年3月公布的ESI数据显示,在ESI统计的22个学科中,华东师范大学的等12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

华东师范大学在2023年软科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201-300名,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501名。在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30名。

学校历史

1951年10月16日,华东师范大学正式成立。华东师范大学以大夏大学光华大学为基础,同时调进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1953年,华东师范大学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师范大学。1959年,华东师范大学被中共中央指定为全国16所重点高等学校之一。1978年,华东师范大学再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1年,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首批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华东师范大学成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33 所高等院校之一。1996年,华东师范大学成为国家“211 工程”建设大学。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进入国家“985 工程”高校行列。学校主体搬迁到闵行校区,形成一校两区的办学格局。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

学校前身

大夏大学创立于1924年6月,校名有“光大华夏”之意。1923年的厦门大学爆发学生运动,学校解聘了支持学生的欧元怀,王毓祥等著名教授,这让329名学生决定离开学校,这也引起了部分老师的不满,他们也离开了学校。离开大夏大学的老师与同盟会元老王伯群北赴上海筹设新校,仍命名为大夏大学,由王伯群提供资金支持,学校建立后,由王伯群出任大夏大学的董事,校长为马君武。大夏大学建校初期、设文、理、教、商、预五科。

圣约翰大学前身圣约翰书院成立于1879年。1891年设立大学部,1906年更名为圣约翰大学,是在中国创设最早、历史最悠久的教会大学之一,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的高等学府。1952年9月,圣约翰大学的理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教育系整建制,以及国文、政治等系部分教师,图书馆11万余册藏书、众多生物标本和科学仪器并入,成为华东师范大学创建发展的基础之一。

光华大学创立于1925年6月,是从美国教会学校圣约翰大学脱离出来而创建的。光华大学创办后,学校初设文、理、工、商四科14个系。校长张寿镛延聘胡适徐志摩钱基博吕思勉廖世承潘光旦、张东荪、王造时张歆海蒋维乔、薛迪靖、谢霖吴梅梁实秋、韩湘眉、罗隆基彭文应、章乃器、杨宽、黄炎培、萧公权等学者担任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时期

1951年7月17日,华东师范大学在大夏大学和光华大学文理科基础上开始筹备,同时同济大学动物系与植物系、沪江大学音乐系、复旦大学教育系、东亚大体育专科学校也并入了华东师范大学。10月16日,正式成立华东师范大学。11月30日,任命华东教育部部长孟宪承兼任校长,孙陶林、廖世承为副校长。学校面积也从刚开始从大夏大学接收的近300亩,通过多种方式扩展到800亩,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始了兴建校舍的工程。学校成立后,将体育系和体育专修科调出成立华东体育学院,在系科专业建设上进行了系列的调整。

建校初期

1952年,沪江大学、大同大学、圣约翰大学理学院和教育系和震旦大学的教育系和浙江大学地理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同年体育系和体育专修科脱离华东师范大学成立华东体育学院。调整后的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科设置为教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中文、外文、历史、音乐系,新设政治教育专修科。1953年8月浙江师范学院的外国语文系英语组,安徽师范学院的物理、历史、数学、英语系,福建大学物理系,江苏师范学院艺术科音乐组,华中师范学院英语系部分学生并入华东师范大学。1956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学校音乐系停办,全系学生转入新建的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学习。1958年,学校增设心理学、中国史、世界史、英语、计算数学、无线电电子学、固体物理、高分子化学、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动力地貌、地质普查与勘探及海洋方面的新专业。1959年,学校被中共中央指定为全国16所重点院校之一。

1960年6月,学校各专业学制均改为五年。1964年11月成立半工半读师范学院,校党委书记常溪萍兼任院长。1966年至1969年四年,学校停止招生。1970年恢复招生。

上海师范大学

1972年初,上海师范学院、上海教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半工半读师范学院等四校并入,且更名为上海师范大学。共设教育、政教、中文、历史、外文、革命文艺、军体、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12个系。学校校部及理科设在原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园,文科(包括体育系)设在原上海师范学院桂林路校园。学校主要开设三年制普通班(工农兵学员)、外语培训班,以及函授和短训班等。

改革开放后

1977年随着中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的恢复,华东师范大学恢复本科生的招生工作,1978年学校恢复招收研究生的工作,同年恢复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地位。1980年7月,教育部批准,上海师范大学恢复华东师范大学原名。1980年8月8日,学校成为联合国援助的20所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12月,成为中国首批博士和硕士授予单位。198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立研究生院(试办,1996年正式成立)。

1991年学校设有博士学位授予点28个,拥有博士生导师55人,同时,硕士学位授予点也达到了87个。1993年学校建立全国第一个“成人教育”硕士点;1995年,学校进入“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学校实现部市共建共管、以上海市为主的新体制。1997年9月,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华东师范大学,成立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1998年9月,上海教育学院、上海第二教育学院并入之后,组建继续教育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开始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新体系。1996年4月,学校通过国家“211工程”预审。1999年6月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乔登江到物理系工作;1997年5月20日,国家教委和上海市政府决定共建华东师范大学。

2002年,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学校启动闵行校区规划建设。2006年,学校主体搬迁到闵行校区,形成了“一校两区、联动发展”的办学格局;同年,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06年,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08年,该校成为首批获得开设MBA教育的师范院校;同年,中国第一个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孔子学院总部在学校成立。

2014年,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5年3月,学校与中国气象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年6月,学校与里昂商学院合作共建的“亚欧商学院”正式成立。2016年5月,学校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016年10月,作为国家海洋局与教育部联合共建的涉海高校,华东师大成立海洋科学学院。2017年9月,华东师范大学入选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同月,学校首批加入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2019年4月,首批入选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2019年8月,学校被教育部评为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2020年1月,学校入选“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试点高校;同年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二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2020年9月,入选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2020年教育部确定学校为第二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2021年4月,学校发起组建“长三角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2021年12月,华东师范大学-百度AI人才培养合作签约仪式圆满完成。

2022年2月,学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6月20日,华东师范大学成立华东师范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作为虚实结合的平台单位,挂靠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7月4日,华东师范大学成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学院,作为虚实结合的平台单位,挂靠传播学院;8月,加入全球中文学习联盟;10月29日,华东师范大学台湾研究院揭牌成立;11月,华东师范大学哈萨克斯坦研究中心正式成立;11月28日,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揭牌,同日,华东师范大学-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水产科学与鱼类生物学联合研究中心揭牌;12月1日,华东师范大学上线校俄文官方网站;12月8日,华东师范大学蓝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揭牌。

2023年4月9日,华东师范大学皮亚杰研究中心揭牌。2023年5月7日,新的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揭牌成立。2023年5月26日,发起倡议成立上海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6月,华东师范大学成立音乐教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7月12日,华东师范大学东方哲学研究院成立仪式举行;同月,华东师范大学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在上海揭牌成立。2023年9月,华东师范大学组建经济与管理学院;9月6日,华东师范大学合并原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原地理科学学院,新地理科学学院成立。2023年10月27日上午,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新成立认知与神经科学系、毕生发展与学习科学系、社会与管理心理学系、健康与临床心理学系。2023年12月14日,上海市临港华东师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正式揭牌;同年12月15日,由华东师范大学牵头的全球中文教师教育联盟成立。

2024年1月19日,“华东师范大学—大零号湾生物医药产学研联盟”成立;达卡当地时间3月24日,由华东师范大学等联合建设的达卡大学中国研究中心(CCS)揭牌成立;4月20日,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中心揭牌成立;5月14日,华东师范大学成立家庭教育研究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2月,学校目前设有4个学部、34个学院(系),包括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22个校管科研平台,另设有3个书院。本科专业总数85个,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经济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医学等11大学科门类。

华东师范大学学院与本科专业

注:以上资料均来自于华东师范大学网-专业师大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2月,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拥有3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2个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6个上海市高峰学科(I类2个,II类2个,IV类2个),1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和17个上海市一流学科(A类4个,B类13个)。)。

根据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学校A类学科12个,数量并列全国高校第19位;学科优秀率30%,并列全国高校第16位;A档及以上学科7个,并列全国高校第12位。

根据2019年3月公布的ESI数据显示,在ESI统计的22个学科中,华东师范大学的等12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ESI排名中国内地高校第18位(1%学科数并列第18位)。

学科建设情况表

注:以上数据均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官网

师资规模

截至2024年2月,学校现有教职工4269人,其中专任教师2358人。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教师2140人,其中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院士)19人,国家级及上海市人才计划入选者730人次。

注:资料来源

教学情况

截至2024年2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58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1门。2021年9月7日,经过被教育部认定,华东师范大学成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2020年9月17日,华东师范大学传承项目篆刻被教育部认定为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2月,学校先后与里昂高师等法国三所高等师范学院、美国纽约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俄罗斯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与世界30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签订了学术合作与交流协议。与里昂高师等法国三所高等师范学院成立中法联合研究生院;与法国里昂高师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中法社会与科学联合研究院;与美国纽约大学联合创办的上海纽约大学,是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美合作创办的大学;与法国里昂商学院合作共建亚欧商学院;与以色列海法大学合作共建转化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共建先进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学校设有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作为中方合作院校建设4所孔子学院和2所独立孔子课堂。

学术科研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2月,学校理工科建有3个国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和高等学校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民政部研究中心,1个国家新闻出版署重点实验室,3个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和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2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2个上海市前沿科学研究基地。

校文科拥有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1个教育部国别区域联合研究院,2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个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6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2个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1个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5个中央各部委等其他研究基地,7个上海市社科创新基地(含1个上海市重点智库),6个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工作室,5个上海高校智库,10个上海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上海市其他创新基地。

注:以上数据均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官网-研究机构

科研资源

图书馆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由闵行校区图书馆和中山北路校区图书馆组成,两校区图书馆的总面积约为5.6万平方米,馆藏文献的学科范围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生命科学,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截止2022年底,图书馆拥有实体馆藏文献总量498.20万余册,其中图书411.41万余册,期刊合订本41.48万余册,古籍文献33.53万余册,学位论文6.16万余册,非书资料5.1万余册;各类电子文献数据库176个(485个子库),其中电子期刊8.05万余种,电子图书257.62万余种,学位论文864.98万余篇。

学术期刊

华东师范大学期刊数量丰富,由该校主办或协办的中文期刊有23种,英文期刊有7种,学术集刊有14种。

中文期刊

文艺理论研究》:全国一级学会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的会刊,内容涉及文论研究及其比较研究。选入CSSCI、AMI核心、北大核心。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被CSSCI、AMI核心、北大核心收录。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内容涉及教育科学专业。被CSSCI、AMI核心、北大核心收录。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内容涉及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技术、地理学、环境科学、化学和生物学等自然科学。被CSCD、北大核心收录。

全球教育展望》:内容涉及全球教育研究的最新理论。被CSSCI、AMI核心、北大核心收录。

心理科学》:内容涉及心理学各个分支的进展和成果。被CSSCI、AMI核心、北大核心收录。

《教师教育研究》:内容涉及教育教育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被CSSCI、AMI核心、北大核心收录。

《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内容涉及到外语和第二语言教育。被CSSCI、AMI扩展、北大核心收录。

《俄罗斯研究》:内容涉及国际局势和俄罗斯问题。被CSSCI、AMI扩展、北大核心收录。

现代中文学刊》:内容涉及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学和文化研究。被CSSCI、AMI扩展、北大核心收录。

历史教学问题》:内容涉及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教学。被CSSCI扩展、AMI扩展、北大核心收录。

《基础教育》:内容涉及基础教育的动态和成果。被CSSCI扩展、AMI扩展、北大核心收录。

世界地理研究》:内容涉及全球性地理现象和世界区域地理研究。被CSSCI扩展、AMI扩展、北大核心收录。

《地理教学》:内容涉及地理教育教学。被北大核心收录。

数学教学》:内容涉及中等学校数学教学问题。被北大核心收录。

化学教学》:内容涉及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化学理论和实践问题。被北大核心收录。

生物学教学》:内容涉及到生物学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被北大核心收录。

《地理教学》:内容涉及物理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被北大核心收录。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内容涉及到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被北大核心收录。

《应用概率统计》:内容涉及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被北大核心收录。

《思想政治课研究》:内容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成果。

中文自修》:内容涉及语文素养、写作提升。

大众心理学》:心理学的科普杂志。

英文期刊

Asian Journal for Mathematics Education:内容涉及到数学教育。

Journal of Chinese Writing Systems:内容涉及到中原地区文字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Statistical Theory and Related Fields:由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国应用统计学协会主办。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内容涉及地球科学的理论和实验问题。

ECNU Review of Education:该刊为国际性同行评议类期刊。

Anthropocene Coasts:内容涉及到多学科,旨在理解与预测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等。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mart Technology and Learning:内容涉及到智能教学科技的涉及、应用和评估。

中文集刊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以中国教育变革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被CSSCI收录。

《知识分子论丛》:主要栏目有主题笔谈、国际前沿、国外思想研究、中国思想研究、文化研究和知识分子研究等。被CSSCI收录。

《中国城市研究》: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办。被CSSCI收录。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栏目有先秦诗学、六朝文论、唐宋诗文论、明清小说戏曲理论、文论学术史、域外中国文论等。被CSSCI收录。

《思想与文化》: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主办。被CSSCI收录。

《冷战国际史研究》:由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主办。被CSSCI收录。

《中国文字研究》: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主办。被CSSCI收录。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以中国教育政策热点及难点为主要内容。被CSSCI收录。

诸子学刊》:由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主办,主要内容为诸子学研究。

《问学——思勉青年学术集刊》:主要面向45岁以下青年学者,内容涉及文、史、哲。

《中国美术研究》:内容涉及到中国美术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等。

《企业合规论丛》:内容涉及到合规管理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操作。

《师大法学》:由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主办。

《中国美学研究》: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办。内容涉及到美学史、美学理论等。

注:以上资料均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官网-学术期刊

科研成果

在2022年至2023年期间,学校共有71项教学成果荣获2022年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奖总数、特等奖和一等奖获奖数均位居上海高校第一;共有27项成果荣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作为第一单位荣获18项成果,获奖总数位列全国并列第四。在2012年至2022年期间,华东师范大学累计牵头主持的973、86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5项,课题80项;承担上海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含课题)4项、上海市科委重大研究项目7项;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共计53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项、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上海市是科学技术一等奖及以上奖励12项(含1项特等奖)。

科研成果表:

学校排行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2023年中国大学排名中,华东师范大学位列全国第31名。

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华东师范大学位列第29名。

在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华东师范大学位列第30名。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2023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华东师范大学位列第201-300名。

QS世界大学排行榜

2023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华东师范大学第541-550位。

2024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华东师范大学排名第511名。

2025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华东师范大学位列第501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在2025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华东师范大学位列第251-300名。

校园文化

学校校徽

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徽的基础元素是“华”“东”两个汉字以及校树“水杉”。“华”“东”即“华东师范大学”学校的前身,而大夏大学、光华大学校名中均有华夏之意,所以“华”也指这两所大学;“东”意思含有中国的东部、世界的东方的意思,也寓意东方文化。

校树“水杉”则寓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形态积极、向上、健康、挺拔,厚重而有内涵是华东师范大学想要体现出来的精神内涵,同时也符合大学属性。整个校徽运用深红色为主色调,红色是代表中国的色彩,也象征活力、理性、包容、大气。

学校校训

华东师范大学的校训为“求实创造,为人师表”。

“求实”是一种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探求真理。拓展理想的精神与态度;“创造”有意识的对世界进行探索性劳动的行为,指将两个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联系起来,以达到某种目的行为,是要具有创新、进取的热情与能力。

“为人师表”。“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是追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事业境界。

学校校歌

华东师范校歌名为《华东师范大学校歌》,由王晓玉作词,奚其明作曲。

《华东师范大学校歌》歌词为:

怀着灿烂的希望,我们来到丽娃河旁,带着青春的豪情,我们漫步华夏路上。

春风拂岸柳,夏雨催鸣蝉,秋水映丽虹,冬雾迎霞光。

春风拂岸柳,夏雨催鸣蝉,秋水映丽虹,冬雾迎霞光。

美丽的校园滋养着我们,百花齐放,百花齐放,百花齐放。

未来的园丁,努力学习,茁壮成长,茁壮成长,茁壮成长。

滋养着我们,百花齐放,努力学习,茁壮成长。

校园环境

学校校区

截至2024年2月,学校共设有普陀、闵行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分别为18.6万平方米和1821.42亩。其中,普陀校区位于中山北路、闵行校区位于闵行区东山路。此外,学校还有群贤堂、思群堂和三馆等标志性建筑。

主校区

学校主校区为普陀校区,地址为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普陀校区

普陀校区是大夏大学旧址,中山北路3663号现华东师范大学校园内,现存历史建筑有群贤堂(文史楼)、思群堂(大礼堂)、生物实验楼和化学实验楼等。1951年大夏大学与光华大学合并组建华东师范大学时旧址占地面积1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6万平方米。

闵行校区

闵行校区于2004年建成,位于中国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校区被樱桃河贯穿,占地面积为1821.42亩。北部有上粮七库专用线横穿,铁路以北为学生公寓,以南分布有办公、教学、科研、体育等设施。虹梅南路以东有研究生公寓及教师公寓,占地面积为249.99亩。

标志建筑

群贤堂

群贤堂意为群贤汇集之地,也叫“文史楼”,它是华东师大前身大夏大学的旧址,也是校园里最古典的建筑。作为大夏大学最中心建筑,群贤堂占地12715平方尺,建筑面积3643平方米,最初,大夏大学图书馆、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等附设于群贤堂内,后逐渐迁出,群贤堂遂主要供学校校部与文、法、商、教育各学院使用。

思群堂

思群堂是大夏大学(华东师大前身)为纪念学校创始人兼校长王伯群而命名,是学校重要会议以及重大活动的主要场所。思群堂被列入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并与东西办公楼作为大夏大学旧址整体的一部分被列为普陀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建筑现状为礼堂建筑。矩形平面、砖木结构;双坡屋顶;立面采用古典建筑构图,清水红砖外墙,门廊及立面装饰线脚等部位粉刷白色涂料;主入口位于建筑东侧山墙面,门廊由四根多立克柱支撑,三角山花下方开有拱形窗洞,并有辐射性图案;南部墙面有水泥及磨石子组合成的几何装饰,建筑主体结构及立面保存完整,并延续了华师大清水红砖外墙、机平瓦屋顶的特点。

三馆

三馆,即物理馆、地理馆和生物馆。“三馆”位于中北校区中轴线的西端,平面呈“H”型,为三层(对称中心四层)混合结构,两座翼楼拱卫着主楼,采用歇山顶青平瓦。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更新时间:2024年5月

历任领导

历任校党委书记

更新时间:2024年5月 注:以上资料均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官网

历任校长

更新时间:2024年5月 注:以上资料均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官网

学校荣誉

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获得了“浙大双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

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入选教育部2019年度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2020年,华东师范大学获得了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2021年,中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教工支部委员会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同年9月,学校被评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特色基地、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2022年,华东师范大学获得了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优秀学校。

杰出校友

学术界

注:以上信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官网,统计截至日期为2024年5月

企业界

注:以上信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官网,统计截至2024年5月

参考资料

校情简介.华东师范大学.2024-05-26

华东师范大学章程.华东师范大学.2024-05-26

权威发布!华东师大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华东师范大学.2023-05-05

华东师范大学.信用中国.2024-05-26

办学地址、联系方式.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公开网.2024-05-27

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教育部网站.2024-05-26

学校领导.华东师范大学.2024-05-26

QS世界大学排名 2025.QS.2024-06-06

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发布,清华北大浙大居前三.大众日报.2025-04-15

2023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软科.2024-05-26

68周年校庆音乐会在思群堂奏响.华东师范大学.2024-05-26

院系设置.华东师范大学.2024-05-26

专业设置.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2024-05-26

《丽娃学子》2021年第1期(总第39期).华东师范大学校友会.2024-05-26

全国Top50强!华东师大榜上有名.微信公众平台.2023-05-05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批准增设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5-05

华东师范大学简介.华东师范大学.2023-05-05

我校获评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3-05-05

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名单公布,147所高校入选.微信公众平台.2024-05-27

重磅!“大零号湾”又一新联盟成立,有AI赋能→.澎湃新闻.2024-02-01

华东师范大学学科简介.华东师范大学发展规划部.2023-05-05

华东师大12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华东师范大学地球科学学部.2024-05-26

校史沿革-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2024-05-26

华东师大70年:从“华夏”走来,向江河奔去.华东师范大学.2023-05-05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师证书》官网.2023-05-05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5-05

中国气象局与华东师范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气象报.2024-05-27

法国里昂商学院首页.法国里昂商学院官网.2023-05-05

我校成立海洋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2023-05-0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4-11-17

凤凰网.凤凰网.2024-05-27

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正式成立.人民网.2024-05-27

华东师大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华东师范大学发展规划部.2023-05-05

36所高校入选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名单.中国新闻网.2023-05-05

教育部公布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教育部.2024-05-27

2020年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5-05

长三角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成立.百家号.2023-05-05

华东师范大学-百度AI人才培养合作签约仪式圆满完成.中青网.2024-05-27

关于成立未来技术学院的通知.华东师范大学.2024-05-27

关于成立出版学院的通知.华东师范大学.2024-05-27

全球中文学习联盟用户超600万 覆盖182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新闻网.2024-05-27

华东师大台湾研究院成立.上观.2024-05-27

华东师范大学哈萨克斯坦研究中心成立.中新网.2024-05-27

学术快报.学术志.2024-05-27

华东师范大学上线俄文官网.文汇报.2024-05-27

华东师范大学“蓝碳中心”成立 促进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中新网.2024-05-27

全国首个皮亚杰研究中心在华东师大揭牌.新民晚报.2024-05-27

华东师大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百家号.2024-01-17

上海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成立 8所高校发起倡议.中国新闻网.2024-05-27

华东师范大学成立音乐教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新闻网.2024-05-27

“林隐深源接洙泗”|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东方哲学研究院.澎湃新闻.2024-05-27

推动人才学学科建设,华东师大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揭牌成立.澎湃新闻.2024-05-27

华东师大组建新地理科学学院,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张国友任院长.澎湃新闻.2024-05-27

华东师范大学组建经济与管理学院.澎湃新闻.2024-05-27

华东师范大学成立4个新系.新闻中心.2024-05-27

上海市临港华东师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揭牌,首批10个项目入驻.澎湃新闻.2024-05-27

澳门城市大学校长出席全球中文教师教育联盟成立大会 建言中文教师教育长效发展.中新网.2024-05-27

达卡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在孟加拉国正式揭牌成立.澎湃新闻.2024-05-27

华东师范大学成立数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中心,开启探索拔尖人才培养的领跑之路.上观.2024-05-27

华东师大成立家庭教育研究院,发布智能陪练系统.澎湃新闻.2024-05-27

专业师大——华东师范大学本科专业介绍.华东师范大学.2023-05-05

华东师范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目录.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23-05-05

华东师范大学授予博士、硕士学位专业目录(2022年更新).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公开网.2023-05-05

国家重点科学名单.信宜市人民政府.2023-05-05

高层次人才.华东师范大学.2023-05-05

科技人文名师.华东师范大学官网.2023-05-05

我校四位教师荣获2022年度宝钢优秀教师奖.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2023-05-05

我校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2023-05-05

专业建设.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2023-05-05

教育部关于实施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5-05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5-05

重点实验室与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2023-05-05

本馆简介.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2023-05-05

中文期刊.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2023-05-05

英文期刊.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2023-05-05

学术集刊.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2023-05-05

非凡十年看华东师大⑥:国之所需.华东师范大学.2023-05-05

华东师大最新科技成果速递!.微信公众平台.2024-05-27

华东师范大学.软科排名.2024-04-16

2024中国大学排名.软科.2024-05-26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QS世界大学排名.2023-05-05

QS世界大学排名2023.QS官网.2024-04-04

QS世界大学排名2024.QS官网.2024-05-26

2025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2024-10-16

学校标识.华东师范大学.2023-05-05

华东师大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真正成为堪当大任的国之栋梁.华东师范大学.2023-05-05

青春大片四月首发!华东师大唱响春天,最美歌声表白祖国!.微信公众平台.2023-05-05

华东师范大学新闻热点.华东师范大学.2023-05-05

晴空暖阳持续,华东师大老建筑及周边品读路线大推荐!.微信公众平台.2023-05-05

喜报!“创青春”国赛华东师大夺2金1银3铜 捧优胜杯上海唯一.微信公众平台.2023-05-05

上海表彰“两优一先”,400名个人、200个基层组织获荣誉称号(附名单).上观.2024-05-27

关于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入选名单的公示.安徽省人民政府.2024-05-27

中央网信办等八部门联合公布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名单.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24-05-27

九件大事!华东师大本科育人年度盘点.华东师范大学.2023-05-05

《丽娃学子》2022年第2期(总第42期).华东师范大学校友网.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