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老年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英文名:depression in the elderly)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是指首次发病于60岁以后,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精神障碍。

老年抑郁症患者常表现为焦虑和激越,紧张担心、坐立不安,有时躯体性焦虑会完全掩盖其抑郁症状。其常见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该抑郁症一般病程较长,具有缓解和复发倾向,部分病人预后不良,可发展为难治性抑郁。

病因

老年抑郁症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早年发病的抑郁症患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晚年发病者遗传倾向小。近年来研究表明,老年期抑郁症的病因可能与机体老化,特别是脑细胞的老年退行性改变有关,也与老年人频繁遭受的精神挫折有关。此外,年轻时的性格因素和老年后的生活环境因素也是导致其抑郁的重要原因。另外,老年人对身体疾病及精神挫折的耐受能力日趋下降再加上遭受各种心理应激的机会越来越多,配偶亡故、子女分居、社会地位改变、经济困顿和疾病缠身等诸多因素都会造成或加重老年人的孤独、寂寞和无用、无助感,成为心情沮丧、抑郁的诱因。

临床表现

1.老年期发病、起病缓慢,病程超过两周,可由躯体或其他精神因素诱发。常表现为焦虑和激越,紧张担心、坐立不安,有时躯体性焦虑会完全掩盖其抑郁症状。老年抑郁症患者大多存在一定程度认知功能(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和判断能力等)损害的表现,比较明显的为记忆力下降。

2.具备抑郁症的核心症状:焦虑抑郁情绪存在或躯体症状多。患者不但对既往生活的热情、乐趣减退或丧失,越来越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甚至闭门独居、疏远亲友。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危险性比其他年龄组患者大得多,尤其在抑郁与躯体疾病共病的情况下,自杀的成功率较高。

3.可以排除器质性疾病或虽有器质性疾病但临床症状无法用该病来解释或者病情轻重及表现不符合该病的严重程度可以排除能够产生抑郁症状的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低神经系统感染和神经系统变性病(如多发性硬化症帕金森病)、伤寒、恶性贫血、胶原蛋白性疾病(特别是红斑狼疮)、电解质紊乱、药物副作用、某些脑血管疾病和脑瘤等。

4.抑郁量表的使用:通常使用的是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也称为Zung氏自评量表和医生使用 Hamilton 焦虑量表和 Hamilton 抑郁量表。

检查诊断

国际和中国国内尚无专门针对老年期功能性双相情感障碍的疾病分类及诊断单元,对老年期首次起病的各种功能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大多参照国际和国内现行的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常用的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包括中国的《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hinese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e Criteria of Mental Disorders,CCMD)、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lional Classification ofDiseases,ICD)、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老年抑郁症全面评估包含了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精神检查、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相关精神科量表的评估。

病史采集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一般情况,发病前有没有心理社会因素尤其是一些重大的或者是创伤性的生活事件,如亲人健康改变亡故、婚姻变故、子女是否孝顺、生活中是否觉得孤独等;会询问近期服药史、躯体疾病的状况。医生会重点询问抑郁情绪的起病诱因,具体症状表现为:发作的频度、持续时间、诊疗经过、伴随症状;既往有无类似发作,既往的治疗方案、疗效如何,有无不良反应,有无药物过敏,生活中有无不良嗜好,如抽烟、酗酒等,有无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有无宗教信仰,病前性格如何;家族中有无遗传病史,有无精神障碍者,有无自杀意念或自杀死亡者;有无高热、惊、抽搐和头部外伤等病史;有无感染中毒史。

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躯体每个系统进行视、触、叩、听检查,以明确或排除躯体疾病的可能。

精神检查

医生会通过交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精神检查。对怀疑有抑郁症表现的患者,情感活动检查是精神检查的重点。

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

老年抑郁症没有专门针对其特异性检查项目。地塞米松抑制实验可用于预测抑郁症,但并不具有特异性。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抑制试验也被认为是抑郁症的生物学指标。部分继发性抑郁症可以通过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查明病因,如甲状腺功能测定、头颅影像学检查等。

相关精神科量表的评估

通过量表客观评价,有助于建立正确的诊断和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

治疗

治疗原则

老年抑郁症是由综合因素所致,因此治疗是综合的,药物可以控制抑郁情绪,辅以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改变患者负性认知,调动家庭支持系统及社会资源可以帮助重建认知。其倡导全病程治疗,分为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全病程治疗方法,如有明显的残留症状,建议长期维持治疗。病情稳定可缓慢减药,到终止治疗。

药物治疗

建议使用新一代抗抑郁药,抗胆碱能不良反应小,对心血管影响小,镇静作用较轻,患者耐受性好,服用方便,较适宜老年患者应用。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头痛、失眠、皮和性功能障碍。老年抑郁症患者一线用药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氟西汀盐酸舍曲林片;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如文拉法辛、盐酸度洛西丁;去甲盐酸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抗抑郁药(NSSAS)如米氮平。医师全面评估与精神检查后给出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药物选择、用量、用法需要。

心理治疗

1、 支持性心理治疗:通过倾听、安慰、解释、指导和鼓励帮助患者认识疾病,主动配合治疗。

2、人际心理治疗:识别抑郁的促发因素,处理患者面临的人际交往问题,减轻抑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重新回到社会角色中,改善社会功能。

3、认知行为治疗:帮助患者认识和矫正自身的错误信念,缓解各种生活事件带来的烦恼和不快,减轻抑郁症状,提高应对能力

改良电休克(MECT)治疗

电抽搐治疗(ECT)对老年患者一般是安全的,对伴有心脏疾病者,ECT可能比三环类抗抑郁剂更安全。在ECT过程中,谨慎地使用肌肉松弛剂和麻醉药,配合心电监护,以免发生骨折并发症,称为改良电休克(MECT)治疗,是目前快速控制自杀行为的唯治疗手段,治疗过程已改良为无抽搐,治疗中患者不会感觉到痛苦,治疗带来的头痛、肌肉痛、记忆受损等一般在治疗后数天至数周恢复。对于老年期抑郁症有严重自杀企图和行为以及伴有顽固的妄想症状者,严重激越者,呆滞拒食者以及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不良反应不能耐受者无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者,MECT治疗有效率高达70%~90%。治疗前8小时禁食禁水,监测生命体征;排空大小便,摘掉义齿及金属物。术后2小时内禁食禁水,观察意识情况,完全清醒后可维续卧床休息,当日吃流食或半流食。

护理

一般预防措施

1、 鼓励子女与老年人同住,改善和协调好包括家庭成员在内的人际关系。

2、 安排老年人互相之间的交往与集体活动,争取社会、亲友、邻里对他们的支持和关怀。

3、鼓励老年人参加一定限度的力所能及的劳作,培养多种爱好等。

4、老年人不易适应陌生环境,应避免或减少住所的搬迁。

急性发作处理措施

1、急性抑郁发作时伴有严重的焦虑与激越,自杀风险极高,需要有专人陪伴,紧急就近送往医院就诊,给予积极处理。2、 保护患者,防止受伤。

3、情绪低落伴自杀观念的患者,也需要专人陪伴,日常管理好危险用品,多与患者交流,及时评估情绪变化。

4、遇到患者。自杀,应立即制止,给予相应的初步处理,同时呼叫“120”紧急处理。

5、 老年抑郁症采取自杀方式最多的是自缢。自缢抢救的第一步是立即帮助患者解绳索,平卧,打开气道,给予心肺复苏处理。

药物护理

1、抑郁发作时,药物由家属保管,监护患者服药,确保患者服下药物。如患者症状缓解,病情稳定,服药依从性好,可指导患者管理药物。

2、药物需餐后服用,并观察不良反应。

3、培养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按医嘱规律用药,不要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

4、患者出现不能耐受的药物不良反应时,暂时停药,到专科医院就诊。

生活照护

1、建立信任关系,接纳患者的抑郁症状,与患者共情,积极关注其情绪变化,满足其正常心理需要,鼓励患者多与家人交流,用言语表达不适感受。

2、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鼓励患者自行料理日常生活,对抑郁情绪严重不能自我料理生活的老年患者给予督促和帮助。

3、保证患者进食安全,制订按时进餐的计划,多进食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

4、关注患者的睡眠质量,观察有无人睡困难,早醒等,必要时按医嘱给予药物辅助睡眠。

5、观察大、小便情况,如 24小时无尿,须寻求医学干预,防止出现尿潴留:对便秘者需要寻求医学干预,防止肠梗阻。

合并其他疾病照护注意事项

1、抑郁症与焦虑症共病时需要给予积极的关注,多陪伴,多与患者交流,让患者体验到家人或照护者的关心和重视。照护者要密切观察患者情绪的波动,焦虑程度,激越行为,睡眠质量,进食情况等,如患者有轻生观念,需要立即与医师取得联系,积极处理,防止自杀发生。

2、老年抑郁症患者合并多种躯体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哮喘、胃肠道疾病等,在护理患者时,要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及情绪与躯体疾病的相关性,并对躯体疾病进行治疗护理。

预防

预防老年抑郁症首先是靠老人自身的努力。老人要正视自己的衰老正视由于退休导致的权力利益的失去、社会关系的变化;加人由老人组成的社团或组织,和其他老年朋友一起打打牌、下下棋、练练书法及绘画还可参加老年大学;也可积极进行户外活动,如打球、跳舞、逛公园、慢跑等;有条件时可与其他老年人一同外出旅行,这种集体活动要比一个人在家里看电视更有利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当遇到烦心事,最好找个人倾诉一下内心的压抑,千万不要把所有事情都放在心里,与其他朋友一起分享各自的快乐和痛苦,才能心情舒畅。因此老年人多参加集体活动,多结交朋友,既丰富了生活,又能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开导,使老年人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有效预防抑郁症的出现。

在家属方面,配偶之间要相互扶持、相互关爱,子女则要主动关心老人,要多抽空与他们交流、沟通,给老年人以精神安慰,周末或假期多陪陪老人。老年抑郁症早期常表现记忆力减退,家属往往忽视老人情绪上的变化。因此,作为子女应该注意老人的情绪、睡眠等情况,发现可疑情况及时带老人到医院就医。

参考资料

英文.英文.2025-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