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元
曹春元(1931年12月-),江苏常熟人,195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结构系桥隧专业,本科学历。曾参加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7年和1995年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8和第2。曹春元是一位高级工程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人物简介
曹春元,男,1931年12月出生,江苏常熟人,1953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结构系桥隧专业,本科学历。提高待遇的高级工程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参加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974--1987年负责九江大桥水上6--10号墩施工期间,首次组织了双壁钢围堰的施工,并在7号墩施工结束后将上部16米高围堰整体拆除倒用到6号墩,使6 号墩提前开工10个月,节省了大量水上设施和围堰的装拆工作量 ,加快了工程进度,创造了一年建成一个水上墩的好成绩。改进了双壁钢围堰下沉导向设施。用柔性稳控设施取代刚性导向,使悬浮状态的钢围平稳而安全,有效解决了与船舶的碰撞问题。此项技术已在武汉二桥采用。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8。
1988--1991年在涌潮河段修建钱塘江二桥时, 建议主槽深水区采用钢壳围堰和平台施工法,较好地解决了涌潮河段深水基础的施工问题。并主持了平台的设计工作,制订了基础施工主要工法,改善了钢壳围堰的细节设计。使深水区9 个公路墩和9个铁路墩在两小潮内顺利安排开工。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