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椤
红也叫粗枝米仔兰,是科崖摩属风车木,海南省重要商品材之一。红椤可与世界名材桃花心木相媲美,应大力发展,增加资源。
形态特征
红椤为乔木,树高可达8-25米;小枝粗壮,被黄色鳞片。叶互生,长25-40厘米,叶柄和叶轴粗壮,被黄色鳞片,上面平坦,背面圆形;小叶7-15枚,对生或近对生,罕有互生,厚纸质,长圆形,很少卵状长圆形,长8-17厘米,宽3-7厘米,先端稍钝或短渐尖而钝,基部除顶端1-3枚楔形或阔楔形外,其余为圆形或近截平,两面均无毛,中脉上面凹入,背面凸起;有微小的鳞片,侧脉每边12-14条,上面平坦,背面凸起;小叶柄粗壮,长1-1.5厘米,初时有小鳞片,后脱落。圆锥花序腋生,短于叶但超过叶长之半,密被黄色星状鳞片,总花梗及各级分枝均粗壮,最下的分枝长4-5厘米,小枝似二歧状;花球形,直径3-4毫米;花梗极短,长1-3毫米,中部以上具节;花萼杯状,高约1毫米,近全缘,外面被淡黄色的鳞片;花瓣3,近球形,内凹,长3-3.5毫米,外面近基部有稀疏的鳞片,与雄蕊管分离;雄蕊管近球形,两面均无毛,长约2毫米,有微齿,花药7-10,线状长圆形,两端均急尖,内藏;子房5室,有胚珠5颗,被黄色鳞片,柱头圆锥状,有槽纹5条。蒴果密被微小的星状鳞片,未熟时椭圆形,成熟时近球形,直径3.5-4厘米。花期6-7月,果期10月至翌年4月。
分布范围
生长习性
红椤喜光树种,稍耐阴,不耐干旱瘠薄,花期秋季,翌年4~6月果实成熟。
栽培技术
采种育苗
5~6月为采种适期,成熟果实浅黄色,种子红色。千粒重4250~10000g,每千克100~235粒。不耐久藏,宜随采随播。条点播,沟距15cm,种子间距5cm,覆土1~2cm。盖稻草,适当遮荫,15~20天开始发芽。苗高10cm左右时分床移植,规格为25cm×25cm。当年苗高50~60cm,可出圃。
造林抚育
选择静风的山谷、山腰、缓坡为造林地,以湿润肥沃、土层深厚的微酸性砂壤土为宜。植穴规格50cm×50cm×50cm,株行距为3M公司×3m。造林季节以雨季最佳。幼树生长较缓慢,造林后1~4年内每年除草、松土、扩穴、施肥2~3次,5年后每年抚育1~2次,直至郁闭成林。
主要价值
红椤木材纹理略直,结构细致均匀,材质硬,稍重,加工容易,干后少开裂,不变形;很耐腐,切面光滑,具光泽,心材和边材颜色均红润鲜艳,切面久置仍不失美丽的色泽,尤适用于上等家具、室内细木工、装饰镶嵌、乐器、文具等,亦适用于建筑用材。种子含油颇多,可供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