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巨型稻

巨型稻

巨型稻是一种身形笔挺、穗长粒多、圆润饱满的优良水稻品种。

在2016年,夏新界带领课题组与湘丰集团合作,在长沙市地区种植了第一批巨型稻。巨型稻的穗粒数可达到800粒,每千粒稻谷的重量约为28克,亩产可突破1000公斤。2022年5月,袁隆平团队的“巨型稻”在天津市宁河区开始大面积试种,这是“巨型稻”在京津冀地区的首次大规模种植。2023年8月31日,港媒发布报道,国际水稻研究所研究员乔哈尔·阿里认为是时候将杂交水稻视为确保全球粮食安全的方式之一了。同一天《江西日报》报道,吉安市吉水县黄桥镇“巨型稻”试种成功,经测产,30亩“巨型稻”示范田亩产平均达780公斤。

研究历史

2007年,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夏新界带领平均年龄不超过40岁的科研团队培育出湘巨1号、湘巨2号等巨型水稻。自2011年起,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等地已经开始试种“巨型稻”。经过6年的多区生产性试验,在普通稻田和常规田间管理条件下,“巨型稻”的单季产量可稳定达到每亩900至1100公斤,杂草稻则可达每亩350公斤。经过农业部食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武汉)的检测,“巨型稻”的米质达到了优质稻三级标准,成功突破了杂交水稻育种中“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难关。

2013年,在常德西洞庭管理区种下了巨型稻试验田,并首次成功试种。该试验田的亩产量突破了1000公斤。

2016年,夏新界带领的研究团队与湘丰集团合作,在长沙市地区种下了第一批巨型稻,旨在挑战更高产量、更高品质和更高效率的“巨人稻”。

2017年10月16日,由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的夏新界研究员领导的水稻育种团队宣布,经过十余年的研究,他们成功培育出了超高产、优质、具有高产、抗倒伏、抗病虫害、耐淹涝等特点的“巨型稻”。经过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和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脱氧核糖核酸指纹和56k水稻SNP基因芯片指纹图谱检测,确认“巨型稻”是一种全新的水稻种质材料。

2021年8月,15亩巨型稻在大足区拾万镇长虹村试种成功。预计亩产可达1600斤以上,平均每水稻植株高达2米左右。

2021年9月,建德市三都镇新和村试种的“巨型稻”喜获成功,结出了饱满的稻穗,预计亩产可达900至1000公斤。

2022年4月17日下午,由袁隆平团队夏新界教授培育的新型高杆高产水稻品种“巨型稻”在天津市宁河区绿萝家庭农场开始大棚育秧,这也是天津首次试种巨型稻。

2022年5月,袁隆平团队将研制出的具有超耐盐碱特性的“巨型稻”的试种基地选在了天津。经过一段时间的大棚育秧,日前“巨型稻”开始在天津市宁河区正式插秧,这也是该稻种在京津冀地区的首次试种。

2022年9月,贵州榕江试种成功巨型稻,巨型稻平均高度达1.9米、穗长达34厘米。

2022年9月28日消息,在江西省龙南市龙南镇红杨村试验田试种的70亩“巨型稻”迎来丰收,此次成功种植对于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升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2023年8月31日,港媒发布报道,在8月,中国可以长到传统水稻两倍高的杂交水稻品种“巨型稻”喜获丰收,国际水稻研究所研究员乔哈尔·阿里表示,是时候将杂交水稻视为确保全球粮食安全的方式之一了。同日,《江西日报》报道,吉安市吉水县黄桥镇“巨型稻”试种成功,经测产,30亩“巨型稻”示范田亩产平均达780公斤。

形态特征

巨型稻,身形笔挺,穗长粒多,圆润饱满,平均每蔸水稻植株高达1.8米,高达2.25米。比普通水稻高出1米左右,根深叶茂,个高体大,茎粗抗倒,产量高,米质优。每株稻苗分蘖最多达到40穗,每穗稻粒达到250至350粒,比普通水稻高出100粒。

生长习性

巨型稻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并不苛刻。巨型稻根系发达,深度达35厘米至60厘米之多,比普通稻的根系长度增长1倍以上,根系总量是普通稻的3倍至4倍。其发达的根系,使养分流失大幅减少,能够把水稻周边的养分充分吸收利用起来。稻田、水沟、水塘、干湿地、贫瘠新垦地、盐碱地均可成其“落脚地”。

主要价值

巨型水稻比一般常规水稻的生物量大50%以上,相比常规水稻,每亩可增产15%至20%。平均每蔸水稻有约40个稻穗,稻穗的粒数多的可达800粒,每千粒稻谷重28克左右,亩产可突破1000公斤。

“巨型稻”单季亩产在1000公斤以上,以60%的出米率、米价每斤20元计算,喜米一项每亩收益近两万元。再算上每亩产出的1000公斤无抗生态蛙和300公斤无抗生态泥鳅,预计每亩稻田综合收益可达5万元。

发展前景

巨型稻发展前景好,特别是种养结合的试验,与现有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相比,稻谷产量至少提高1倍,青蛙泥鳅稻花鱼等养殖动物的成活率也提高1倍以上,生长周期缩短15天至20天,个体重量提高20%以上,产量提高1.5倍以上。除了种养结合,巨型稻生物量巨大,每亩可产出3吨至5吨秸秆,秸秆经处理后可饲养牲畜,也有不少附加价值。由于巨型稻株形高大、根深叶茂、茎秆粗壮、宜疏植、生育期较长、淹水深度大,可为蛙、鱼、泥鳅和鸭等稻田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结合相关技术,可用来打造可持续循环发展的高效生态立体种养农业新模式,并充分利用巨型稻种养结合的这一特殊优势,提升稻田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试种范围

截至2022年9月23日,“巨型稻”已经在中国22个省市自治区试点种植,约有2万亩试验田。

2023年8月9日,广东清远引进试种的600亩巨型稻喜获丰收,并陆续开镰收割。巨型稻实际测量高达两米,根系非常发达,禾梗粗壮,比普通稻秆大三分之一,具有抗倒伏能力强的优点。8月23日,广西港北区庆丰镇联塘村的“巨型稻”种植技术示范基地4月底种下的200亩“巨型稻”开镰收割,平均每蔸水稻植株高2米左右,预计每亩产量1100斤。计划明年继续扩大推广一两百亩。8月31日,“巨型稻”在吉安市吉水县黄桥镇试种成功,经测产,这30亩“巨型稻”示范田亩产平均达到780公斤。9月1日,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董允坝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稻虾共育”科技项目基地内,50亩水稻已达到2米高,进入成熟收获期。

参考资料

" Giant rice" in north China to enter harvest season in October.人民网.2023-09-03

【株洲市】300多亩巨型稻迎来丰收.湖南省人民政府.2023-09-03

长沙县金井镇2米高“巨人稻”试种成功,亩产破1吨.百家号.2023-09-03

22个省份试种巨型稻,能否让“禾下乘凉”梦成真?.百家号.2023-09-03

袁隆平团队“巨型稻”在天津正式插秧.百家号.2023-09-03

港媒:中国巨型杂交水稻喜获丰收,可能是粮食安全“游戏规则改变者”.百家号.2023-09-03

早安,地球村|江西2米高的“巨型稻”试种成功.百家号.2023-09-03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巨型稻”下好乘凉!身高2米,亩产破1000公斤.手机新浪网.2023-09-03

中国科学家成功选育比人高的“巨型稻”.搜狐网.2023-09-03

聚焦 | 禾下能乘凉?这不是科幻!我国成功培育2米高“巨型稻”.微信公众平台.2023-09-03

株高达2.2米!中科院推出高产水稻新种质“巨型稻”.新华网.2017-10-17

禾下乘凉不是梦!2米高“巨型稻”在大足试种成功.光明网-今日头条.2021-08-29

株高1.8米的“巨型稻”在建德挂穗 袁隆平“禾下乘凉梦”成为现实.今日头条-杭州网.2021-09-15

袁隆平巨型稻天津首次大棚育秧.今日头条·中国新闻网.2022-04-26

[正点财经]天津:“巨型稻”在京津冀地区首次试种.央视网.2022-05-25

三夏时节 | “巨型稻”在京津冀地区首次试种 立体养殖更丰富.北方网.2023-09-03

贵州榕江试种成功1.9米高巨型稻.新华网.2022-09-20

江西龙南:2米“巨型稻”试种成功 亩产1500斤.今日头条.2022-09-28

哗!“身高”2米!“巨型稻”在贵港试种成功,亩产.百家号.2023-09-03

巨型稻:产量如何 口感咋样.百家号.2023-09-03

【株洲市】300多亩巨型稻迎来丰收.湖南省人民政府.2023-09-03

湖南长沙县高产“巨人稻”试种成功,预计亩产突破一吨.百家号.2023-09-03

巨型稻:产量如何 口感咋样.百家号.2023-09-03

广东清远600亩试种巨型稻开镰收割.百家号.2023-09-03

“禾下乘凉”梦成真 广西贵港2米“巨型稻”开镰收割.中国新闻网.2023-09-03

2米高“巨型稻”!江西试种成功.百家号.2023-09-03

四川泸州:“巨型”水稻丰收.人民网.2023-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