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拥华
刘拥华(1977年出生,湖南岳阳人)是一位博士学位获得者,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的副教授和紫江青年学者。他于2007年7月在吉林大学社会学系获得博士学位。
人物简介
刘拥华,男,1977年出生,湖南岳阳人,2007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社会学系,获社会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讲师。主要从事社会理论、中国社会学史以及当代中国研究。曾在《中国书评》、《社会学研究》、《社会》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篇。
主要开设课程
专业必修课: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西方社会思想史》 《社会学原著选读》(研究生共同) 《发展社会学》
专业选修课: 《中国社会学史》 《社会学原著选读》
社会理论、中国社会学史、当代中国研究
主要主持课题
“文化、象征与阶级:布迪厄阶级理论研究”,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主持人;
“政治社会中的德性与自由:涂尔干再研究”,2009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主持人。
主要研究成果
1、“礼物交换:‘崇高主题’还是‘支配策略’?”,《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1期。
2、“社会溃败中的生存悲剧”,《文化纵横》2010年第4期。
3、“被误识的传统:传统中国再认识”,《社会学家茶座》2010年总第36辑。
4、“身体、权力与合法化:皮埃尔·布尔迪厄社会理论的内在逻辑”,《知识分子论丛》2010年总第9辑。
5、“利益:作为社会科学的概念如何可能?”《社会理论论丛》2009年总第5辑。
6、“从二元论到二重性:布迪厄社会理论研究”,《社会》2009年第3期。
7、“向何处寻求权力运作的正当性?”,《社会科学》2009年第12期。
8、“布迪厄的‘终生问题’”,《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4期。
9、“阅读秩序:空间语境下的乡土社会及其变迁”,《人文杂志》2008年第4期。
10、“灾区重建的社会-文化逻辑”,《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5期(合作)。
11、“社会学何以可能——皮埃尔·布尔迪厄社会理论的建构”,《中国书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辑。
12、“社会学的人文属性与社会学研究”,《社会》2006年第2期(合作)。
13、“从经典到现代:社会分工与社会团结”,《社会》2006年第5期。
社会职务
刘拥华曾任上海市社会学会副秘书长。
荣誉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刘拥华.华东师范大学.2024-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