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姜孟之

姜孟之

姜孟之(1938年8月-),男,汉族,笔名马齿苋,山东乳山人,一级作家。1981年毕业于黑龙江省函授广播大学中文系。1963年参加工作,历任乌马河区小学教师,文教科科员、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中学校长,宣传部干事,伊春市文联编辑、编辑部主任、副主编、副主席、党组书记、主席,《绿地》编辑部主编,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二级。伊春市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市作家协会第一届主席,中国林业文协第一届副秘书长。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伊春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团名誉委员,第五届全国作代会代表。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81年,毕业于黑龙江省函授广播学院中文系。

工作经历

1963年参加工作,历任乌马河区小学教师,文教科科员、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中学校长,宣传部干事,伊春市文联编辑、编辑部主任、副主编、副主席、党组书记、主席,《绿地》编辑部主编,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二级。伊春市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市作家协会第一届主席,中国林业文协第一届副秘书长。

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

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主要成就

写作成就

自1969年开始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及评论约500万字。他于81年在《光明日报》发表短篇小说《谷县长的鼾声》被《小说选刊》转载,河北省电视台改编电视剧,在河北和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吉林省电台改编的广播剧《一剂良药》在吉林和中央广播电台播出;浙江省《富春江》画报出版了连环画;收入中科院文研所《1981年中国短篇小说年鉴》,获伊春市政府颁发的大奖。1982年短篇小说《老跟浆汁馆》被小说选刊选载。短篇小说《借读生》被《儿童文学选刊》转载,入选《建国四十周年儿童文学选集》。1995年西安市少年月刊》为他开辟专栏,连续发表儿童文学8篇。散文《一双手》在《人民日报》发表后,被《语文学习》作为范文,并被译成英、法等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1993年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教材编写组编辑的四年制初三的语文教材及安徽、海南省现行初三语文教材。长篇小说《马苋菜上任记》被《光明日报》、《中流》、中国文学出版社、省作协等联合研讨会作品,一些省级和国家级新闻媒体发表多篇评论文章,中国中央电视台拍成电视连续剧在央视播出。   

他为张子良、马顺、孙海军等9名森工系统的全国劳动模范著书立传。报告文学《放下大斧也能生存》是最早提出林区木材将会枯竭的文学作品,获全国绿化委员会文学二等奖。原中国文艺网副主席、著名评论家李准评价他“是大森林的歌手”。   

人才培养

他组建了伊春市文联,在1984至1998退休15年间,成立了10个文艺家协会,帮助两位作者出版书籍30部,帮助9位无业文学青年转为工人和国家干部。1986年被林业部邀请他任全国林业系统文学讲习班讲师,为全国林业系统培训了40多名文学骨干。

获得荣誉

评论《散文的前途》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黑龙江省分会首届二等奖,《文学投入经济怀抱以后》获1993年菊花奖,小说《老跟浆汁馆》获1982年《小说林》优秀作品奖,报告文学《放下大斧也能生存》获1989年全军绿化委员会、林业部绿叶二等奖。被评为伊春市劳模、市自学成才标兵、市十大文化名人。

2021年,姜孟之的报告文学作品集《为了红松故乡永存》获第八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图书一等奖

被评为伊春市劳模、市自学成才标兵。

参考资料

姜孟之.中国作家网.2022-01-09

姜孟之.东北作家网.2022-01-17

姜孟之作品获“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图书一等奖-伊春新闻网-东北网.东北网.202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