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卡尼夫

卡尼夫

卡尼夫(乌克兰语:Канів;俄语:Ка́нев;波兰语:Kaniów)是位于乌克兰中部切尔卡瑟州切尔卡瑟区的一个城市,坐落在第聂伯河畔,是第聂伯河流域的主要内陆河港之一。卡尼夫是卡尼夫市区自治区的行政中心,人口约23,172人(2022年估计)。卡尼夫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始建于11世纪,由基辅大公雅罗斯拉夫·智者创建。卡尼夫以乌克兰诗人兼艺术家塔拉·谢夫钦科的墓地而闻名。卡尼夫的面积为17.42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

该城市的建立日期不详。它首次被提及是在11世纪基辅的Paterikon洞穴修道院中,其中提到基辅弗谢沃洛德统治期间圣像画家从伊斯坦布尔市搬迁。编年史中第一次提到卡尼夫是在 1144 年 6 月 9 日,当时基辅大公弗谢沃洛德二世在这里建立了圣乔治教堂(安息大教堂)。编年史中还提到,1149年基辅大公长臂乔治在征服基辅后任命他的儿子格列布为卡尼夫王子。后来的编年史中也经常在涉及对库曼人的袭击时提到这座城市。在1223年卡尔卡河战役中阵亡的鲁塞尼亚王子中,提到了卡尼夫的斯维亚托斯拉夫王子。

考古发掘表明,早在 10 世纪之前,卡尼夫附近就已经存在早期斯拉夫定居点。此外,一些文献表明卡尼夫圣安息修道院在 11 世纪就已存在。

关于城市名称的来源和含义没有明确的信息;据说它的名字来源于个人昵称Kanya(“秃鹰”)。 Mykola Yanko  [英国]在他的乌克兰地名词典中说这个名字源自土耳其语单词,意思是可汗的地方。关于这座城市的名称还有其他假设。

从 12 世纪中叶开始,卡尼夫成为一座大城市,并在基辅罗斯(鲁塞尼亚国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基辅公国内属地公国的中心。直到 13 世纪,卡尼夫的中心部分一直被称为“希腊城镇”,位于莫斯科卡山。

根据流行的历史资料,1239 年这座城市被蒙古族征服并夷为平地。

乔瓦尼·达·皮安·德尔·卡平 (Giovanni da Pian del Carpine)在1245 年访问蒙古帝国后的报告中提到了卡尼夫。报告中提到该城市是鞑靼人的驻地。在中世纪,它位于从瓦兰吉人到希腊人的道路上。最初是基辅罗斯的一部分,1362 年被立陶宛大公国吞并。 14世纪,立陶宛大公维陶塔斯在卡尼夫建造了一座城堡,一直存在到1768年。

1431年,它成为立陶宛基辅省的一部分。 1458年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洗劫。 1569年卡尼夫受波兰统治,也是哥萨克骑兵文化和军事生活的中心之一。 1600年,它获得了马格德堡权利,但这座城市的繁荣因连续的瘟疫、火灾和哥萨克骚乱而停止。卡尼乌夫是波兰王室小波兰省的一座王城。 1648 年大洪水期间,该镇被博赫丹·赫梅利尼茨基 ( Bohdan Khmelnytsky)的军队占领。

1648-78 年,这座城市是卡尼夫团 [英国]的中心,该团的哥萨克编队早在赫梅尔尼茨基起义之前就已建立,是波兰登记的哥萨克编队的一部分。 1662年,尤里·赫梅尔尼茨基的右岸军队在波兰和克里米亚鞑军队的支持下,在卡尼夫战役(1662年) [英国]中被格里戈里·罗莫达诺夫斯基的俄罗斯军队和亚基姆·索姆科的左岸哥萨克骑兵击败。 1678年,卡尼夫军团被土耳其人占领,其管理权移交给博胡斯拉夫。 1768 年,它被Koliyivschyna领导人之一Maksym Zalizniak占领。由于大屠杀的影响,大多数当地贵族和犹太人被杀害。

1775 年,卡尼夫成为波兰国王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波尼亚托夫斯基(Stanisław August Poniatowski)的个人财产,他于 1777 年将其送给了他的侄子 S.Poniatowski。1787年,叶卡捷琳娜二世拜访了卡尼夫。她在那里会见了波兰国王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波尼亚托夫斯基。1793 年第二次瓜分波兰后,该镇和其他大部分领土均落入俄罗斯帝国的控制之下。 1800 年,波尼亚托夫斯基将城市的大部分土地卖给了圣巴西尔大帝卡尼夫修道院的院长 B.Fizikiewicz,后者又将其财产遗赠给了当地的圣巴西尔大帝勋章学校。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即 1918 年 5 月 11 日,该镇是卡尼乌夫战役的所在地,这场战役中波兰第二军团和约瑟夫·哈勒·德·哈伦堡 ( Józef Haller de Hallenburg)领导的波兰军团未能突破奥地利防线。德国防线延伸至俄罗斯一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卡尼夫是苏联空降兵空投的地点,但不幸失败。

1978年,奥列克萨·希尔尼克在舍甫琴科墓附近的一座小山上自焚身亡,以抗议俄罗斯化。 2007年,他被授予乌克兰英雄称号。

圣母安息大教堂于 1966-70 年重建,自 1972 年起成为新成立的卡尼夫民间艺术博物馆的所在地。苏联解体后,教堂被移交给莫斯科宗主教区的复活节东正教社区,而博物馆则搬迁到另一座前宗教建筑,该建筑曾属于乌克兰圣瓦西里大帝勋章

在 2020 年 7 月 18 日之前,卡尼夫被指定为具有州意义的城市,尽管它是卡尼夫区的中心,但它并不属于卡尼夫区。作为乌克兰行政改革的一部分,将切尔卡瑟州的行政区数量减少到四个,该城市并入切尔卡瑟州。

行政区划

卡尼夫是卡尼夫市区自治区的行政中心,2020年7月18日前为卡尼夫区的行政中心。该市2020年7月18日前为切尔卡瑟州的州辖市,并不在卡尼夫区的管辖范围内。

语言

根据2001 年人口普查,按母语划分的人口分布:

旅游景点

卡尼夫拥有多个旅游景点,包括塔拉斯山——乌克兰诗人和艺术家达拉斯·舍甫琴科的墓地,以及塔拉斯·谢甫琴科的墓和博物馆。此外,还有苏联英雄奥列格·科谢沃伊纪念碑、阿尔卡季·盖达尔博物馆、卡尼夫水电站(HPS)、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念公园、圣马卡里奥夫卡尼夫纪念碑以及荣誉小道(Park Slavy)。

友好城市

卡尼夫与以下城市结为友好城市

- 德国 菲尔森

- 美国 Sonoma

- 法国 朗贝萨尔

- 波兰 奇武胡夫

- 乌克兰 维什霍罗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