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鳍鮈
尖鳍𬶋(学名:Gobio acutipnnatus)是一种鲤科鮈属的淡水鱼类,分布于中国的额尔齐斯河水系等地区。它属于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𬶋属,体长可达12.4公分。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额尔齐斯河。尖鳍鮈在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分布广泛,在平原河谷地带和湖泊中较小,在山涧溪流体长较大,可达15到20公分。垂钓尖鳍鮈鱼以手竿无漂钓为主,手感钓。沉底双钩,为坠下钩组合,3.6米溪流竿。溪流走钓。不用诱饵,钓饵以蚯蚓为主,直翅亚目也可以,钩用丸世7号就可以了。
形态特征
背鳍条3,7;胸鳍条1,13~14;腹鳍条1,7;臀鳍条 3,6。鳃耙5~6。下咽齿2行。2.5一5.2。侧线鳞41[(5~6)/(3~4~V)]43;背鳍前鳞13~15;围尾柄鳞14~16。
标准长为体高的6.0~5.7(平均5.3)倍,为头长的4.0~4.7(4.3)倍,为尾柄长的4.3~4.7(4.5)倍,为尾辆高的11~13(11.2)倍。头长为吻长的2.4~2.8(2.5)倍,为眼径的4.2~5.3(4.8)倍,为眼间距的3.0~4.4(3.9)倍,为须长的2.9~3.9倍,为尾柄长的1.0~1.3(1.1)倍,为尾柄高的2.4~3.0(2.5)倍。
体长,稍侧扁,背部在背鳍起点前方稍隆起,腹部圆,尾辆长而低。头长大于体高。吻稍尖,末端圆钝,鼻孔前方稍凹陷,吻长等于或稍大于眼后头长。眼较大,侧上位;眼间较宽。口下位,弧形、唇较厚,结构简单。口角有须工对,较长,末端向后延伸可达眼后缘下方。鳃耙少,长形。主行下咽齿末端呈钩状。鳞圆形;胸部裸露无鳞。侧线完全,平直。
背鳍无硬刺,其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部为近。胸鳍末端稍尖,约伸达胸鳍基部和腹鳍起点的后1/4处。腹鳍起点位于背鳍起点之后,末端稍尖,向后可超过肛门。臀鳍较短,其起点距腹鳍基部较距尾鳍基部为近。尾鳍叉形。肛门约位于腹鳍基部和臀鳍起点间的中点。
脊椎骨4+36。鳔2室,后室较长,长度约为前室的2倍。腹膜白色。
头背部黑色,体背灰黑,带有黑色纵纹,腹部白色;体侧正中有10~12个黑色圆形斑点,体背正中有6~7个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上有由黑色小斑点组成的条纹,其他各鳍灰白。
栖息环境
生活于河流和湖泊中。
生活习性
属于冷水性鱼,夏季多在流水处分布,以底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