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葡萄牙语:Ruínas da Antiga Catedral de São Paulo),是澳门的著名景点之一、圣保禄大教堂前壁遗址,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花王堂区炮台山下,左邻澳门博物馆和大炮台名胜。大三巴牌坊前身为圣保禄大教堂,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于1637年修建完成,后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1月26日被大火烧毁,仅余残存了现在的前壁部分,即如今的大三巴牌坊1990至1996年间,澳门政府对圣保禄教堂遗址进行了考古和修复,历时五年,修复了教堂的前壁,并围绕遗址建成一间博物馆。“三巴”是圣宝禄的粤语谐音,前冠以“大”字乃区别于一座小三巴教堂。
大三巴牌坊融合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在全世界天主教教堂中具有独一无二的艺术特色,又称“立体的圣经”。大三巴牌坊的建筑风格是巴洛克式建筑,而其中部分雕塑和元素设计中具有浓烈的东方色彩;牌坊总共有五层,主要以花岗岩建成,宽23米,高25.5米,坊前有68级台阶,一、二层直立而上,三至五层渐收构成三角形金字塔形。牌坊上供奉圣母的拱形壁龛[kān]、天使浮雕、玫瑰浮雕装饰和铜鸽等雕刻,精雕细琢,富含寓意,具有研究价值。
大三巴牌坊位列“澳门八景”之首,2005年,大三巴牌坊与“澳门历史城区”的其他21栋建筑物文物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是澳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反映着天主教的信仰,也是澳门的象征符号之一。
历史沿革
圣宝禄教堂附属于圣宝禄学院,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圣宝禄学院成立,主要用于举行天主教的日常宗教活动、培养传教士进入中国等。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圣宝禄教堂开始动工,并于1637~1640年间完工。如今所剩的大三巴牌坊即教堂的前壁部分。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圣保禄学院结束。此后的圣保禄教堂坊曾经历过三次火灾,但屡焚屡建。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1月26日,因军队在厨房内存入大量柴薪,引发大火,大火烧毁了圣保禄学院及其附属的教堂,只剩下教堂的正面前壁、大部分地基和教堂前的石阶。
1837~1854年,教堂后部遗址被用作埋葬教士的墓地。
1990年至1996年间,澳门政府在昔日教堂的遗址进行了考古和维修工程,并于1996年10月建成了一个天主教艺术博物馆。
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在第2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建筑特点
圣宝禄教堂属十七世纪最经典的西方教堂风格——巴洛克风格。但是由于教堂是由意大利籍的耶稣会神父设计、日本天主教徒工匠及中国工匠协助建造,使得教堂融入了许多东方建筑的元素,例如一些中文字或菊花图案;牌坊的每层均有丰富的雕刻,共同反映着天主教的信仰精神。
大三巴牌坊的三、四层两端,塑有四只小狮子,前爪凌空欲飞,似是高高举起的东方庙宇前的石狮;第三层“圣母踏龙头”的浮雕上刻有一只七头怪兽,正是东方特有的龙元素,设计者巧妙的将佛教画里驾龙而行的观音变成了圣母,完美融合了中西方的宗教元素;雕塑中西方的百合、中国的牡丹、日本的菊花等元素叠现层出,宛若中西方元素“大拼盘”。
16-17世纪葡人在澳门的建筑多为木质结构,直至17世纪开始才逐渐用土坯、砖石兴建规模较大的西式建筑,由于大量的工匠来源于东方,当时西方在澳门的建筑都融合了许多东方元素,其中最经典的代表作就是圣宝禄教堂。这一时期澳门西式建筑风格的主流是巴洛克式建筑,特点是将建筑物的形态凝聚到都市计划或联系到外部空间,强调整体,空间结构生动奔放,空间于线条强烈交互,表现出建筑艺术的个性。大三巴牌坊中设计师采用巨大的圆柱列以贯穿上下两层,并用半柱、半圆柱、圆柱以加强教堂正面的立体感,符合巴洛克式建筑重视正面雄伟的特点。
建筑结构
总体结构
大三巴牌坊的建筑主要由花岗岩建成,宽23米、高25.5米,上下共分为五层,一、二层直立而上,自第三层起往上逐步收拢为金字塔形,顶部为一底边宽为8.5米的三角形山花。
细节布局
第一层
大三巴牌坊第一层有三道主要大门,正中间的主门门楣上写有拉丁文“MATER DEI”,意为“天主圣母”,表示教堂供奉的是圣母玛利亚;两侧的门楣则是由字母组成的“J”“H”“S”图案,是拉丁文“Jesus Hominum Salvator”的简写,意为“耶稣是人类的救主”,也是耶稣会的标志。第一层的柱式采用爱奥尼亚式,象征着女性、学问和智慧。
第二层
第二层共有三个门洞,门洞之间分立有四个耶稣会圣徒的塑像,据载最初这些塑像是镀金的,面孔与手均涂成红色,但如今已不复存在。这些塑像从左至右分别是耶稣会第三任会长博尔吉亚、罗耀拉、沙勿略、青年学生主保贡萨格,每个铜像的底座均有代表其名字的字母。中间门洞的两侧各雕刻有棕榈树,棕榈树是《圣经》中常见的植物,具有宗教意义。
第三层
第三层中心的神龛中安放着圣母像,神龛由绳索装饰、玫瑰花及百合花雕刻组成,圣母周围被六名天使分上、中、下三组围绕,上部双手合十祈祷,中部吹奏号角,下面两个天使手持器皿发出香气烘托圣母。在圣母雕塑两侧,分别是生命之泉和柏树,在圣经记载中,有正义、智慧、敬畏上主的寓意。圣母双手合十,与保佑商船相对;下方有一只身披鳞片的有翼七头兽,右侧刻有中文直书“圣母踏龙头”,象征圣母战神敌对天主的魔鬼。
圣母像左右两侧有两组横卧雕刻,左侧为另一个带翼、女性胴体的魔鬼形象,面目狰狞,旁有中文直书“鬼是诱人为恶”;右侧为躺在镰刀上的骷髅,身中利箭,旁有中文直书“念死者为无罪”,这对雕刻代表战胜魔鬼、罪恶和死亡。
再往外看,圣母像和横卧雕刻两侧分别有鸽子和皇冠图案,前者象征圣神,飞翔于一球体之上;而后者被两把利剑交错穿过,代表受尽苦难后取得冠冕。最外侧的滴水口被塑造成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的狮子雕像,造型别致、姿态生动,而狮子在天主教中,也有宗教意涵。
第四层
第四层中央设有耶稣像,记录者天主教信仰中的重要事件——耶稣受难,且耶稣被刻画为童子的形象,体量较小。耶稣像两侧是与受难有关的对象,如长矛、夹钳、锤子、辫子、荆棘冠冕、罗马帝国旗帜、梯子及钉子等,左右往外各有一名面容悲伤的天使。左侧的天使抱着耶稣受难的十字架,刻有铭文“INRI”,是“IESUS NAZARENUS REX IUDAEORUM”的缩写,意为“拿撒勒的耶稣,犹太人之王”;右侧的天使则 托着罗马士兵绑住耶稣进行鞭打时的柱子。两名天使外侧分别是一条绳索和一束麦穗,表示耶稣牺牲完成救赎的奥秘。
第四层两端的两个方尖三棱碑柱,底座上刻有铭文“SPEFRO”“SPAVLO”,代表宗徒伯多禄和保禄。
第五层
第五层是一个三角形的楣顶,其中央部分是一只青铜鸽子,两侧为太阳、月亮和星辰。《圣经》中鸽子是常见的对圣神的表征,在天主教中有特别的地位。两侧的日月均具人脸,四颗八角星围绕着鸽子双翅的上下方,是天主创造天地万物的象征。楣顶之上安放着一个铁质十字架,作为耶稣受难的刑具,代表着天主教的信仰。
相关文化
大三巴牌坊中的诸多雕刻和设计背后都蕴藏着文化和宗教寓意,有较深的研究价值。
牌坊柱式
大三巴牌坊中的主要柱式均是古希腊柱式。其中第一层使用爱奥尼亚柱式,精致柔美,曲线较多;其他层则均为科林斯柱式,柱头更为美丽,风格犹如少女般优美柔和。英国学者理查德·泰勒(Richard Taylor)曾指出教堂柱式所代表的不同内涵:如雄健威武的陶立克式圆柱与阳刚、力量有关;而优雅修长雕刻精致的爱奥尼亚柱式则被视为有特别的美感,可以用来敬拜圣母玛利亚。
耶稣会
大三巴牌坊的诸多雕刻中有耶稣会的标志,耶稣会与宗教改革间有紧密联系。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在威登堡大学(Wittenberg University) 的教堂门口张贴出了他对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看法,引动了整个欧洲的宗教改革。1535年,罗耀拉(Ignace de Loyola) 成立耶稣会,1540年教宗保罗三世(Paul III)颁发谕旨正式批准耶稣会成立,1582年,耶稣会首次进入中国内地开始传教,如今耶稣会已是天主教主要修会之一,甚至可以说天主教能有如今的规模,少不了耶稣会的功劳。
罗耀拉与沙勿略
大三巴牌坊第二层有四圣徒雕刻,其中罗耀拉与沙勿略都是天主教传入中国的重要相关人物。圣依纳爵·罗耀拉(1491~1556)是耶稣会创始人及第一任总会长,他的“本土化”思想促进了天主教走进中国和与中华文化融合的进程;“东方宗徒”方济各·沙勿略,是最早试图叩开中国大门的传教士,但最终无果而抱憾病逝与江门上川岛。
圣母像
大三巴牌坊第三层中心位置安放着圣母像,据蒙坦尼亚神父的记载,原本还应添置两个青铜铸造的天使,用于烘托圣母。两侧有圣母踏龙头和圣母保佑商船的雕刻。圣母双手合十为海船祈祷的形象,寓意圣母保护海上航行者,表明了当时商人和传教士之间的联系;圣宝禄教堂的兴建也与商人有密切的联系,据记载那时当地从日本返航的商船途中失事,百姓出于慈善与同情,与船长商议,一致同意将日本财产0.5%捐给圣宝禄学院,祈求商船安然返航。最终上帝保佑商船安全归来,百姓捐资,建成了圣宝禄教堂。
历史文化价值
大三巴牌坊是“澳门八景”中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为天主之母教堂(圣宝禄教堂)的前壁遗址,建筑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建筑的风格,体现出东西艺术的交融,雕刻精细,巍峨壮观。圣宝禄教堂曾一度是当时远东最大的天主教堂,富有美学和文化价值。其独有的以汉文解说图像的雕刻构造充分反映了中国宗教、艺术对澳门文化的深远影响;牌坊也将中国式的狮子、佛教字符等许多佛教意象引入天主教的建筑艺术中,与西方艺术完美结合;雕刻手法上,它既使用了明代的雕刻手法,又有诸多创新之处,表现了参与雕刻的艺术家们的思想解放。
历史上,大三巴牌坊是西方文明进入中国的历史见证,1583年,利玛窦在圣宝禄教堂改绘世界地图《万国图》,加上中文标识并送给中国地方政府;大三巴附近的“圣宝禄学院”是东亚最早的一所西式大学,负责传播西方文化,并对传教士进行东方文化的培训。大三巴牌坊历经四百多年的沧桑,见证了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历史,也见证了澳门曲曲折折的回归历史。如今,大三巴牌坊已成为澳门的象征之一,也是游客澳门之行的必到之地。
景区保护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1月,圣宝禄教堂遭受大火焚毁,仅留下一堵门壁。直至1990~1996年,澳门大三巴牌坊保护工程开展,这是文化财产厅负责修复的第一个大型工程,此次工程队圣宝禄教堂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并对残留的前壁(牌坊)进行加固,在原来圣宝禄教堂的主祭坛部分建立了一个天主教艺术博物馆。此工程通过新老建筑的有机组合,在保护原有的文物建筑的同时,丰富了大三巴遗址旅游内容。2005年,修缮后的大三巴牌坊与“澳门历史城区”的其他21栋建筑文物成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考古活动
2010年4月,澳门文化局特邀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来澳考古,在大三巴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及发掘工作,发现古墙体结构,位置及方向南接大炮台旧城墙,北接茨林围北边围墙,为探寻、研究圣宝禄学院遗址有重要意义。考古工作中清拆了两栋旧公务员宿舍,发掘面积735平方米,发现了一块早于宿舍大楼的土块地面,南北长1.5米、东西长3.5米有向外延伸的趋势;出土遗物有清代至民国初年的瓷片、瓦片、瓦当及铁炮弹等。
此外,在茨林围东侧一地盘内也发现一段古墙体,南北长15.5米、东西已露出的宽度约1.27米、高2.45米,南接大炮台旧城墙,北接茨林围北边围墙。考古队经挖掘发现,墙体构造由至少五层石块砌成基础,再铺上一至两层包灰青砖,最后于其上夯土,初步分析这段墙体的南侧可能为一东西向的通道。
考古已发掘的墙体与澳门古图描绘的古城墙位置一致,均为古墙体的一部分,但仍未探明是属于圣宝禄学院外延围墙还是大炮台北段的澳门古城墙。
文化活动
利玛窦逝世400周年纪念
利玛窦(1552-1610年),是“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连接着意大利与中国,是中西方文化沟通的一个符号。2010年8月,澳门举行了一系列纪念利玛窦的活动,其中耶稣会与澳门当局于大三巴圣宝禄学院遗址设立利玛窦铜像,并于澳门艺术博物馆举行“海峤儒宗———利玛窦逝世400周年文物特展”,展出相关文化藏品及澳门早起天主教文物等。利玛窦铜像高2.2米,重约半吨,身着中国明朝士大夫服饰,象征着中、意两国人民友谊与东西方文化交流。
光雕表演
2019年12月19日,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三巴牌坊举行了光雕表演活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纪念日的到来。来自澳门、内地及西班牙、葡萄牙、日本的光雕表演队伍参与表演,精心呈现了澳门昔日风貌及回归祖国20年来的城市变迁,为纪念日增添了浓厚的氛围。
乐韵悠扬大三巴音乐会
2022年11月12日下午,大三巴牌坊前举办了“乐韵悠扬大三巴”音乐会活动,澳门乐团和澳门中乐团轮番现场演奏经典乐曲,如《G小调第四十号交响曲》《F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古典乐曲和《万水千山总是情》《青花瓷》等现代曲目,为公众呈现了独特的音乐体验,凸显了多层次、立体化的深厚文化内涵。
相关景点
大三巴牌坊位于澳门历史城区。澳门历史城区是中国境内现存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东西方风格共存的建筑群,有许多保存完好的欧式和中式古建筑,包含著名景点妈阁庙、港务局大楼、圣若瑟修院圣堂、大三巴牌坊、大炮台等建筑。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妈阁庙
妈阁庙又称天后庙,是用于供奉天后的庙宇,位于妈阁山西面山腰上,始建时间未有定论,学者通常认为其始建于1488年。妈阁庙主要由入口大门、牌坊、正殿、弘仁殿、观音阁等组成,是澳门现存庙宇中有实物可考的最古老的庙宇,也是澳门文物中原建筑物保存至今时间最长的。其中的摩崖石刻、檐牙装饰、琉璃花窗等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与欣赏价值。
港务局大楼
港务局大楼位于妈阁山旁,是一座吸收了阿拉伯和哥特式建筑建筑风格的砖石建筑,长67.5米,宽37米,于1874年建成,作为葡萄牙来澳警察的营地,1905年被改为港务局和水警稽查队的办公地点。其建筑特色受阿拉伯、哥特建筑风格影响,有尖拱券回廊、伊斯兰教式尖拱券等元素,与澳门历史城区的其他建筑共同形成了澳门中西文化并存的独风格。
大炮台
大炮台始建于1617年,又名圣宝禄炮台,位于澳门半岛中部海拔52米的小山头上,西侧紧靠圣宝禄学院遗址。炮台大门朝南,早期入口为发射药储存库,上层中央是一座三层高的塔楼(现已不存),每层均装有火炮,旁设官兵的营房,军需库储备充足,足以应付两年的包围。这座炮台当时是澳门防御系统的核心,与其他炮台一同构成覆盖东西海岸的防御网,1623至1740年间,更是城防司令和澳门总督的住所。
参考资料
大三巴牌坊 .澳门世界遗产.2023-11-05
澳门多个历史景点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三巴牌坊_.网易订阅.2023-11-08
港澳之旅 探寻独特旅游景点.央广网.2023-11-02
圣保禄大教堂当时是东方最大的天主教堂_澳门.搜狐网.2023-11-05
众所周知的大三巴牌坊根本不是牌坊?背后的故事足以让你另眼相看_澳门 .搜狐网.2023-11-05
澳门历史的见证者,大三巴牌坊_.快资讯.2023-11-05
记住乡愁 留住家园 ——回归15年澳门民间文物保育记事 .国家文物局.2023-11-08
大三巴牌坊.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2023-11-08
瞰中国·世界遗产|澳门历史城区|大三巴牌坊|世界遗产名录_.网易订阅 .2023-11-29
澳门著名的“大三巴”牌坊实际是个什么建筑 它为何那么受瞩目_.快资讯.2023-11-09
来华传教的耶稣会,是个什么组织?真相:天主教有今天规模全靠它_.搜狐网.2023-11-07
你知道大三巴牌坊见证着澳门曲折 .读秀.2023-12-09
大三巴牌坊 .读秀.2023-12-09
大三巴牌坊—早期中西文化冲突.读秀.2023-12-09
大三巴牌坊 .读秀.2023-12-09
大三巴牌坊修缮保护工程.读秀.2023-12-09
澳门大三巴考古有重大发现发现古墙体结构(图).搜狐新闻.2023-11-08
中意人民友谊象征---澳门大三巴利玛窦铜像揭幕.中新网.2023-11-09
独家!澳门光雕表演美图抢先看!|大三巴牌坊|光影_.网易订阅.2023-11-09
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 大三巴牌坊举行光雕表演_游客 .搜狐网.2023-11-09
“乐韵悠扬大三巴”呈现澳门独特人文风景.快资讯.2023-11-09
澳门:大三巴前乐韵悠扬_.财经头条.2023-11-09
文化局呈献【乐韵悠扬大三巴】音乐会.搜狐网.2023-11-09
澳门历史城区 .读秀.2023-12-09
澳门历史城区.读秀.2023-12-09
澳门历史城区景点.读秀.2023-12-09
媽閣廟 .- 澳門世界遺產 .2023-12-09
澳门港务局大楼修复设计 .读秀.2023-12-09
港務局大樓-.澳門世界遺產 .2023-12-09
大炮台 .-澳門世界遺產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