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雀
蓝山雀(学名:Cyanistes caeruleus),又名蓝冠山雀,并非候鸟。
形态特征
蓝山雀的胸部有一深色直纹。
蓝山雀有蓝色的冠,眼睛间有一条蓝线。前额呈白色,双翼上有一白间。颈部、双翼及尾巴都呈蓝色。背部呈黄绿色。大部分下身呈硫黄色,腹部有一深纹。喙呈黑色,脚呈灰蓝色,瞳孔呈深褐色。雏鸟明显较黄。
生活习性
蓝山雀与大山雀在冬天一起生活,蓝山雀较喜欢栖息在幼长的树枝上。蓝山雀经常会像旋木雀科在树干向上跳。它们会栖息在常春藤或常绿植物上,但在恶劣天气时则会避到洞中。蓝山雀很灵活,差不多可以挂在任何地方。
蓝山雀平均寿命约1.5岁。蓝山雀全年均会唱歌,最频密的时期为2—6月。蓝山雀和大山雀在冬季会形成混合的群体,前者可能是更好的杂技演员。蓝山雀通常在常春藤或常绿植物中栖息,但在严寒的冬天,它们会在树洞或巢箱中栖息。它们非常灵活,可以从几乎任何地方悬挂。蓝山雀还会利用学习行为,例如学会如何打开传统的英国牛奶瓶盖。它们的主要捕食者包括松鼠、猫和大型鸟类。蓝山雀会捕猎害虫,但并非完全是有益的物种。它们喜欢吃不同树上的芽,并会将芽拉出来吸引昆虫。其他物种均没有蓝山雀能捕食更多的蚜虫。它们会吃潜叶虫及卷叶虫,也会吃种子。
繁殖
蓝山雀可以在很多树孔、墙孔、树桩或巢箱上筑巢,并与家麻雀或大山雀争取筑巢的地点。蓝山雀每年都会回到同一穴上。当蓝山雀死后,另一对蓝山雀会占用该巢。蓝山雀可以住在多种巢穴中。蓝山雀雄鸟会紧紧地照顾雏鸟。它们会挺起胸膛来保护鸟蛋,不过它们并非发怒,而是处于兴奋状态,因为它们求爱时亦会表现出同样的姿势。它们会以苔藓植物、毛线及羽毛筑巢,每年于4月或5月产蛋。每胎都会生下7—8颗的蛋。在孵化期间,雌性蓝山雀负责孵蛋,而雄性则在此期间喂食雌性。尽管它们通常是社会一夫一妻制的,但蓝山雀经常会与其他个体进行额外的交配。
保护级别
寒冬时蓝山雀的数量会减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认定其为无危物种。
亚种分化
亚欧蓝山雀大致分为9个亚种:obscurus、caeruleus、balearicus、ogliastrae、calamensis、orientalis、satunini、raddei、persicus。它们分布在欧洲大陆、爱尔兰、英国、葡萄牙、西班牙、科西嘉岛、撒丁岛、马略卡岛、希腊南部、俄罗斯南部、克里米亚半岛、高加索、伊朗北部和伊朗南部。
参考资料
英国鸟类.www.rspb.org.uk.201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