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志晓
商志晓,1959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莒县,汉族,中共党员,法学博士,教授。现任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79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政治系,1983年毕业,获教育学学士;
1983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6年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
2005年获山东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75年8月高中毕业后,作为下乡知青到农村插队落户。
1976年12月招入国有冶金企业工作,先后作地勘工人、机关宣传干部。
1979年9月考入山东师范大学政治系读本科,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1983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读研究生,获哲学硕士学位。
1986年7月起在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从事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先后晋升讲师、副教授、教授,担任编辑部副主任、研究所所长等职;
1995年10月至1997年5月挂任嘉祥县副县长;在职获得山东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1999年10月任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党委委员(领导班子成员)。
2001年4月省委党校领导体制由党委制转为校委制时任副校长,分管教学、科研等工作。
2010年5月任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2019年2月,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现为全国“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理论界)、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专家、首批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兼任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生产力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山东省哲学学会会长、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等。
曾获山东省优秀知识分子标兵、山东省十佳理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记二等功。
主要成就
长期从事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等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系统讲授近十门课程及数十个专题;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30余部。
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2项(其中重点课题1项)、全国“四个一批”人才研究课题1项、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6项、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委托研究课题12项。
获全国、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近30项次,其中省部级一等奖6项(包括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部分研究成果和观点建议进入中央层面决策视野。
曾多次出席由中央决定召开、中央宣传部等部委联合主办的全国性重要理论研讨会,多次参加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就重大问题进行的调研座谈、征询意见活动,参与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经济文化强省建设、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的基础性调研工作。
十一届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委员
教学工作
长期承担党校主体班次、研究生学历班次及一系列重要班次的教学工作,系统讲授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课程,在市厅班、中青班、处级干部班、县委书记班等各类进修、培训班次讲授过针对某些重大实践问题或重大理论问题而开设的专题20多个。应邀为市地厅局、高等院校、厂矿企业等单位讲学或作学习辅导数百场,赢得广泛社会赞誉。常年指导硕士研究生,培养了大批理论人才。
参加会议
2020年6月1日上午东师范大学在千佛山校区教学三楼报告厅召开领导干部会议,传达省委关于学校党委主要领导同志职务任免决定。商志晓在表态发言中表示,完全拥护省委决定,对唐洲雁同志任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表示衷心祝贺。
发表论文
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180余篇,如:
《论邓小平的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年第4期。
《正确而深刻的理解:邓小平通向马克思主义的桥梁》,《马克思主义研究》1996年第2期。
《社会科学理论及其当代意义》,《求是》1997年第9期。
《反封建与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5年第4期。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及体系结构》,《山东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
《对邓小平理论是否形成问题的思考与论证》,《东岳论丛》1995年第5期。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当代意义》,《社会科学动态》1995年第9期。
《回顾、检讨与展望:我国当代人学研究论要》,《东岳论丛》1999年第1期。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行列中——论邓小平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在思想上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职责》,《光明日报》2004年5月11日。
《伟大马克思主义者的风范——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地位、作用与影响》,《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3期。
《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内涵及当代要求》,《光明日报》2005年1月4日。
《准确把握党的先进性的科学内涵》,《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12期。
《科学把握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人民日报》2006年3月24日。
《科学把握党的建设新的体系》,《理论前沿》2007年第13期。
《党的建设深化发展的几个问题》,《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6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定位的重大意义》,《理论前沿》2008年第15期。
出版著作
个人撰著、合作撰著、主编著作计30余种。如:
《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42万字),个人专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5月。
《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研究》(26万字),个人专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3月。
《在思维的制高点上——对“理论”的新探索》(20万字),二人合作,执笔,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11月。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33万字),二人合作,首位,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7月。
《扬起生命的风帆——理想卷》(10万字),二人合作,首位,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4月。
《邓小平理论论纲》(40万字),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8月。《邓小平理论在新世纪》(40万字),主编,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9月。
《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20万字),主编,济南出版社,1992年6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万字),主编,中国人事出版社,1990年9月。
《邓小平理论的新发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理论创新》(38万字),主编,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
《党的先进性研究》(56万字),主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年7月。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28万字),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8月版。
《中华民族精神导论》(32万字),主编,第二位,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37万字),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8月。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28万字),主编,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年10月。
主持课题
主持承担国家课题3项、省级重点课题20多项,主要如:
2001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研究课题《“三个代表”思想的精髓——党的先进性问题研究》。
2007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研究》。
2008年主持中宣部委托重点课题《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与实践要求》。
1996年主持并独立承担山东省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与当代意义》。
2000年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山东省落实和实施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战略任务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2002年主持山东省重点研究课题《党的先进性与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性质研究》。
2003年主持山东省重点研究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007年主持山东省重点研究课题《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的新体系新布局研究》。
另外,承担省委委托研究课题十多项,如:
《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工人阶级先进性问题研究》;
《新时期吸收新党员的标准问题研究》;
《“三个代表”是江泽民思想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主义制度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制度》;
《不断加强和完善党的制度》;
《建设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若干问题研究》等。
成果获奖
获省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20多项次,主要有:
《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著作),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正确而深刻的理解:邓小平通向马克思主义的桥梁》(论文),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邓小平理论论纲》(著作),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改革中的民族精神》(著作),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对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恢复与高扬》(论文),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论文),获全国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全国报纸理论宣传研究会一等奖。
《在思维的制高点上——对“理论”的新探索》(著作),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社会科学理论及其当代意义》(论文),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行列中——论邓小平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在思想上的继承与发展关系》,获山东省“百人工程”首届科研成果一等奖。
《“三个代表”思想的精髓——党的先进性问题研究》,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党的先进性研究》,获全国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研究》,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入选会议
曾入选并出席一些重要会议,如:
1991年参加“中国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国际学术讨论会等。
1994年12月,以《一位伟大马克思主义者的马克思主义观一论邓小平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一文,入选由中央宣传部等六家单位联合召开的“全国学习《邓小平文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被列为大会发言人。大会发言,以摘要形式被写入由新华出版社撰写编发的大会综述中,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报刊登载。
1998年12月,以《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恢复和高扬》一文,入选由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等七家部委联合召开的“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这一重要会议,聆听了江泽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2001年2月,以《党的先进性:“三个代表”思想的精髓》一文,入选参加全国纪念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发表一周年理论研讨会。
获得荣誉
获全国和省级荣誉称号8项,主要如:
全国思想宣传系统“四个一批”理论人才;
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专家;
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首批);
山东省优秀知识分子标兵;
山东省十佳理论工作者;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社会兼职
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
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领导小组成员;
山东省学位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
山东省哲学学会会长;
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参考资料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十二号).山东人大门户网站.2022-02-18
省委对学校党委主要领导作出调整:唐洲雁任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山东师范大学|新闻网.20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