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葵坑村

葵坑村

葵坑村位于广东省普宁市高埔镇东北面,距镇区4公里,在城区流沙西南22公里处,现总人口约30000人,系普宁市南阳山区第一大行政村。

历史沿革

约500多年前,有曾、谢等姓在此定居。后郑姓五华县迁入,他姓迁走。相传,村旁山坑有形似鲤鱼、狮头的奇石,取名奇坑。因客家话“奇”与“葵”谐音,故称今名。

郑氏源于春秋郑国国君郑桓公姬友。郑国今在河南新郑、荥阳市开封市一带。所以郑姓人家的大门后匾上常常可以见到有“荥阳旧家”,或“荥水衍派”之类的字样,以示其祖先发源之地。

郑姓,源远流长。赵扩嘉泰三年,癸亥科(1203),郑念二,又名浩源、碧泉、忠定,时年十六岁,中进士,二十四岁官拜明殿大学士、太子辅之职(一品官衔)后因受权奸所害,被贬于江西省永定、上杭,自此,郑念二就在江西永定创祖,立为第一世祖。

明嘉靖三年(1524)郑氏德兴、德轩二公,因避战乱从江西永定迁至普宁市泥沟,定居于村里潭,后岭两处。后来德兴公部分子孙迁移至普宁市高埔镇葵坑定居,派下子孙现有人口约3~40000人(现居葵坑村、龙掘村、梅树下村、华寮村陆丰市番禺区等地。后潭墘郑氏子孙又相继迁移外地,现住人口仅有几十人。

以德兴公为开基派郑氏字辈:

钱妣发祥甚长,宗家之秀奕世昌。

伯仲慈和敦礼义,兰桂廷英立纲常。

通德风规千载咏,崇公家训万年香。

子孙振起明庭上,文武经邦有荥阳市

本村属革命老区。

地理环境

葵坑,自然村。又名奇坑村。聚落呈条状分布,有耕地3142亩,山地31732亩。

行政区划

本村处于广东省普宁市高埔镇,东与云落镇马鞍山农场接壤。

下辖葵坑、聋耳坑、罗坑仔、坑背、硬建、崩陂、月地仔、下坝、岭背、上官坑、下官坑、大吉坑、老爷洋、狮地下等14个自然村。

经济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产水稻、番薯等。水果有梅果橄榄、菠萝、油柑等,是高埔镇青梅基地之一。

“葵坑茶”以醇香而远近闻名。

村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商贸活跃,辖区内有信用社、酒店、食品加工厂、毛织加工厂、家私厂等工商企业10多家,是高埔镇发展工商业的重村之一。

文化

村民敬奉祖先,信奉佛祖、土地爷、财神爷等,传统节日有祭祖迎神等活动。

交通

全村道路畅通,村道基本实现了水泥硬底化、绿化、灯化。崩坎至大坪公路、梅林至葵坑公路横贯其中,东面广汕公路、普惠高速公路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捷。有商务直升飞机场--维平机场。

社会

文化广场1个,老人活动场所1个,幼儿园1所,小学1所,镇级中学1所。

旅游

水、林木等资源丰富,葵坑溪流经过,有库容为127万立方米的丰门水库,水库风景秀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