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方永乐

方永乐

方永乐(1916年-1936年5月14日),原名方永芦,安徽六安石板冲砚瓦池人。幼年读私塾,随父学塑匠、木匠。后因家庭困难,忍痛变卖家产迁至石板冲砚瓦池。1929年加入游击队,后编入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成为共产主义青年团成员,1932年任少共六安县委书记。1933年转为中共党员。1936年5月14日,为掩护部队安全突围,英勇牺牲。

人物生平

担任书记

曾带领皖西少先队向红安县转移,途中打过好几个胜仗,显露出优秀的指挥才能。

1933年转为中共党员。先后担任皖西北道区少共书记,红二十五军七十五师少共书记,鄂东北道委少共书记等职。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后,苏区大部沦陷。12月底,他率领独立团五、六百人,至皖西抱儿山一带活动。

担任政委

次年1月间,与高敬亭部汇合,再次组建红二十八军,辖八十二师和手枪团。任八十二师师政委。在太湖天柱山霍山县英山县4县交界处建立游击根据地,成立四路游击师,开展游击战争。2月,奇袭王庄,活捉、镇压两名伪政府官员。

7月,红二十八军在太湖店前河召开营以上干部会,他提出“四打四不打”的作战原则。会后,红二十八军和八十二师在7月7日下午,取得歼灭伪安徽省保安团一个营的胜利,俘敌100余人。8月13日,又长途奔袭驻花凉亭的敌一九五旅三九○团,毙敌伤敌200余人,俘敌100余人,获步枪200余支,轻机枪3挺,迫击炮1门,子弹10000余发。11日率主力以天堂寨为中心,在霍山县、罗田、六安市英山县一带,与敌周旋。1936年3月,红二十八军太湖柴家山召开会议,总结了师政委创造的分散在敌后活动的经验,决定以营为单位分散活动,加强便衣队的建设,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

壮烈牺牲

1936年5月,红二十八军在立煌、麻城市交界的长岭关村地区会合后,向北挺进至商城南马家堰,尔后向麻城转移。5月14日,部队至护儿山雾露塘坳口,遭敌一○三师三团二营的堵击,为摆脱敌人,他率手枪团三分队抢占雾露塘制高点,掩护军政委高敬亭和主力部队向南转移。激战中,他带头英勇杀敌,不幸中弹牺牲。

参考资料

方永乐.中华英烈网.2015-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