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度
公孙度,字升济,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生年不详,卒于204年,中国东汉末年辽东知府,三国时期辽东割据政权开创者。
公孙度少时随父迁居玄菟郡,任为郡吏,建宁二年(169年),任尚书郎,迁冀州刺史,后被免官。初平元年(190年),公孙度经同乡中郎将徐荣推荐,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公孙度到任后,严刑峻法,打击豪强势力,令行政通。公孙度在辽东立足后,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南取辽东半岛,越海取胶东半岛北部东莱诸县,开疆扩土,并嫁其女于夫余国王尉仇台;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曹操表荐公孙度任武威将军,封永宁乡侯。公孙度说:“我王辽东,何永宁也!”将印绶密藏于武器库中。
建安九年(204年)公孙度病逝,其子公孙康继任辽东知府,其弟公孙恭被封为永宁乡侯。从公孙度于中平六年(189年)割据辽东开始,至曹叡(景初二年,239年)派兵灭公孙康之子公孙渊结束,公孙氏割据辽东共3世50年。
公孙度统治时期,对辽东地区进行有效的管理,推动了当地生产技术和封建文化的发展。公孙度将原辽东郡分置为辽东、辽中、辽西地区三郡,并越海收山东半岛东莱诸县,扩大了辽东的实际管辖区域。公孙度竭力招贤纳士,招徕流民,许多中原名士如邴原、管宁、王烈等避乱辽东,公孙度即以礼待之。公孙度恩威并施,积极改善同周边各族的关系,客观上为汉魏政权的巩固提供了稳定的外部环境。
人物生平
公孙度的父亲公孙延,逃官到了玄菟郡,而公孙度却做了郡吏。当时玄菟太守公孙琙的儿子公孙豹年方十八,但却早折了。公孙度少时也叫公孙豹,又与公孙的儿子年龄相仿,公孙琙一见到他,就很喜爱他,送他去学习,并为他娶了妻。
建宁二年(169年),朝廷下诏推举有道之士,公孙度与东郡谢弼、东海陈敦一起被举荐担任尚书郎(后汉书为郎中),后来又升任为冀州刺史,但因谣言,旋即被罢免。
初平元年(190年),因同乡徐荣是董卓手下的中郎将,他推荐公孙度做了辽东知府。但因公孙度是从玄菟郡的小官吏发迹的,所以辽东郡的人都很瞧不起他。在这之前,辽东属国的公孙昭为镇守襄平的县令,他让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担任伍长。
公孙度一上任,就将公孙昭抓了起来,在襄平市中将其鞭打而死。郡中豪门望族如田韶等家,只因在平时的来往上对公孙度没有恩惠,就都被他找借口杀了,被他如此诛灭的豪族有一百多家,郡中人个个惊恐万状,这是施威于内。对外他则雄张海东、威服外夷,夫馀国王尉仇台更是主动成为辽东的附属,而公孙度也因为夫馀在当时强盛的高句丽和鲜卑之间,将自己的宗族之女(《隋书》记载为公孙度之女)嫁给了尉仇台。在公孙度扩张海东期间,高句丽王伯固畏惧公孙度的威名,在公孙度讨伐富山贼时亦派遣大加(大加为高句丽官名)优居、主簿然人等相助。之后公孙度更是东征高句骊,西征乌桓,威震海外。当时中原大乱,中原人士多避难于辽东,其中亦有管宁、邴原、王烈、太史慈等知名人物。
公元190年(初平元年),他分辽东郡为辽西地区和中辽两郡,分设知府之职,渡海收取东莱郡各县,设营州刺史;自封为辽东侯、平州牧,追封其父公孙延为建义侯。为汉朝的两位祖先立庙宇,按照古制在襄平城南设坛,在郊外祭祀天地,亲耕藉田,治理军队,出行时坐着皇帝才能坐的銮驾,帽子上悬垂着九条玉串,以头戴旄帽的骑兵为羽林军。曹操征召公孙度做凉州将军,封永宁乡侯,公孙度说不悦,将印绶藏于武器库中。
公元204年(建安九年),公孙度去世,其子公孙康继承其位,将永宁乡侯封给了弟弟公孙恭。
家族成员
轶事典故
汉末天下大乱,名士管宁听说辽东太守公孙度在海外推行政令,就与邴原及平原人王烈等到辽东。公孙度空出馆舍等候他们。管宁拜见公孙度,只谈儒家经典而不语世事,之后,管宁随即就居住在山谷中。
名士原避居辽东,与同郡的刘政都具有勇略雄气。公孙度忌惮刘政,于是收捕刘政家人,刘政逃跑。公孙度发布公告给各县说:“敢藏匿刘政的与刘政同罪。”刘政走投无路,投靠邴原。邴原将刘政藏匿了一个多月,当时东莱郡人太史慈准备回家,邴原把刘政托付给他。然后去向公孙度说:“将军之前要杀刘政,是因为担心他会成为您的祸害,现在刘政已经逃跑了,您的祸害不就不存在了吗?”公孙度说:“你说的不错。”邴原又说:“您忌惮刘政,是因为他有智谋。现在刘政已经被免职了,他的智谋无用武之地,您何必再拘捕他呢?不如赦免他吧,以此来平息众怒。”公孙度听从了他的劝告,邴原这才出钱送刘政回到老家。而邴原本人也受到了公孙度的厚待,但是在中原安宁,邴原想回中原之时却也遭到了公孙度的禁足。
名士王烈避乱辽东,公孙度以兄弟之礼相待,向他咨询政事,后来更想让他担任长史,而王烈以自己是个商人为由拒绝了任命。
史籍记载
《三国志·卷八·魏书八·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
人物评价
陈寿:度残暴而不节。
参考资料
公孙度.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1-10
国学导航-三国志.www.guoxue123.com.202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