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吴中路站

吴中路站

吴中路站(Wuzhong Road Station),位于中国上海市闵行区徐汇区的交界处,是申通地铁管辖的地铁车站,也是上海地铁15号线上的站点 。

吴中路站于2019年3月完成拱形顶板的吊装工作;于2021年1月23日投入使用。

据2022年5月上海地铁官网显示,吴中路站共有4个出入口 ,车站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2024年4月20日至6月30日,上海地铁在吴中路车站首次试点实测“闸机常开门”模式,即这三站的闸机日常均保持打开状态,乘客正常刷卡或扫码后,无需等待扇门开启即可快速进出闸机。

历史沿革

2015年6月,上海市批复《上海市轨道交通15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其中设有吴中路站。

2019年3月,吴中路站拱形顶板的吊装工作完成。12月31日,经上海市批准,吴中路站中英文站名确定。

2021年1月23日,吴中路站随上海地铁15号线的开通运营而投入使用。

车站位置

吴中路站位于中国上海市闵行区徐汇区的交界处,地处上海市闵行区和徐汇区的交界处桂林路吴中路路口以南,东靠梦公园,北邻汇锦商务大厦,西依怡德苑,南与蒲肇河毗邻,车站呈南北走向。

硬件设施

出入口信息

相邻车站

建筑规模

建筑设计

吴中路站以“无遮挡大空间” 作为主导理念,着重强调空间的完整性,凸显大空间的视觉观感。为了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率和乘客的舒适感和空间感,在工程设计中实践运用了大跨度无柱拱形顶板。

吴中路站无柱段区域范围长度约93.7米,宽度21米至22.89米,下一层内衬墙与拱座净高度4.3米,中板厚度0.8米,内衬墙厚度0.6米。车站无柱段顶板平面北端内净尺寸19.28米,南端内净尺寸为21.58米。

无柱段中心轴线到内衬墙的最小水平内净尺寸为9550毫米,整个预制段的纵向长度93600毫米,预制三拱板的跨度为18785毫米;预制拱板单元的纵向轴线曲率半径为3537000毫米;单块预制拱板采用C40混凝土,半跨长度9710毫米,高1385毫米,重17.7吨;圆柱面拱壳内表面与内衬墙的交线东侧变化小,最大高差为183毫米;西侧变化较大,最大高差为697毫米,南端两侧分别为1248毫米和1249毫米,净跨最小处两侧挑出长度分别为31毫米和526毫米,北端两端拱座挑出长度分别为299毫米和300毫米。

整体布局

吴中路站为地下二层车站,其中地下二层为站台层,设有一座岛式站台;地下一层为站厅层,站厅两侧为非付费区,其中1、4号口位于车站北侧,2、3号口位于车站南侧,中间为付费区。

吴中路站车站主体结构为无柱大跨结构 ,顶板采用预制+现浇叠合拱形结构。车站无柱段顶板平面布置呈一端大一端小的不等跨结构,拱形顶板由下部分预制双助砼拱模板+上部分覆盖现浇钢砼板组成,圆柱面拱壳内表面与内衬墙的交线在纵向总体上呈水平状态,略微有起伏,拱座底线在立面方向大致呈水平状态。

运营情况

运营时间

据2022年5月上海地铁官网显示,吴中路站的运营时间如下表所示 。

便民设施

据2022年5月上海地铁官网显示,吴中路站的卫生间位置如下表所示 。

据2022年5月上海地铁官网显示,吴中路站的无障碍电梯位置如下表所示 。

交通换乘

据2022年5月上海地铁官网显示,吴中路站可换乘的公交如下表所示。

车站建设

吴中路站创新采用“预制+现浇叠合”拱形结构工艺进行大跨度无柱拱形顶板的施工,该工艺为国内首创,提高了地下空间的利用率和乘客的舒适感、空间感。

文化特色

吴中路站站厅两侧设有展示上海城市景观的景墙。穿过地铁站的长廊,就像穿过一个展示上海市改革开放城市建设的华丽展厅。如果把站厅地面看成黄浦江,那么它的两侧就是浦东新区和浦西壮观的城市景象,而站厅的两端则象征着上海壮美的未来。

参考资料

上海地铁吴中路站全无柱视觉效果美出高度.环球财经.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