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车轴山

车轴山

车轴山位于唐山市丰润区城南10公里处,是一处平地而起的孤峰。因辽代时期此处林深草密,是“轴辕”木材的主要产地而得名。山上有三塔:车轴山级,中建无梁高阁,两侧起建佛塔,使山体含蕴了浓郁的幽古秀雅之风韵。车轴山的无梁阁是其山顶上的主体建筑,始建于辽代,具有辽代建筑特点。此外,山上有药师灵塔和文昌阁等建筑。

历史

车轴山的无梁阁,又名无量阁、五大观音阁、万佛无梁阁,是车轴山顶上的主体建筑。据(大明万历三十六年重修万佛无梁阁碑记)记载,“阁重修于宋(应为辽—笔者注)重熙六年(公元1037年),其初不知谁氏,旋巧技,无梁木,以起之”。通体皆用砖石构筑,无攘木,故以得名。无梁阁造型纯朴浑坚,玲珑秀拔,具有辽代建筑特点,传说与我县韩城镇韩昌(即韩德让)点将台,皆在韩德让屯兵这一带时拟建的。无梁阁初建时只有一层大殿,后又增至三层,全高达29米,占地121 .5平方米。明万历年间进行过一次较大规模的重修。

艺术构造

无梁阁分上中下三层,四周是红色墙壁,阁顶为单檐歇 山顶,顶上为黄绿琉璃瓦覆盖,阁檐四周翼角向上卷翘,具有一种凌空欲飞之势。各楷角头龙首木雕上悬挂铁铸风铃,阵阵叮隆作响的铃声,使车轴山上的环境气氛显得更加秀雅、清幽。

无梁阁一层大殿,塑足踏莲花,身披瑛路的五座观音菩萨像,前面塑哼哈二将佛像,两侧塑四大金刚踩八怪佛像。二层大殿正中塑大日如来佛像,两侧塑二郎神杨俄和李靖李靖神像。二层殿外建有汉白玉雕刻的环绕围廊,围廊上还刻有龙、凤、流云图案。三层大殿塑有十八罗汉佛像。无梁阁各层除塑制了数十座佛像’外,还绘有举不胜举的佛像,故此无梁阁又称为万佛无梁阁。

登临无梁阁四外远眺,是游历车轴山最引人入胜的内容。站在二层大殿外面的围栏或三层大殿之内放眼四顾,燕山连绵,迭荡起舞;田畴错绣,美如画图;便水泥河,银链蜿蜓;唐山重镇,新姿尽展;渤海浩森,烟波接天,令人心旷神怡。正如丰润清代诗人魏元枢《登无梁阁》所述:一峰何处生,括地如邱阜。千切根焉托,直从背有。峻增高未极,中涵造化久。伊是何年人,建阁摩星斗。塔势并倚天,俯瞰云霞首。登临四望开,惟与霄友。南极潇湘目,万里可引手。北眺百二城,雄关悬臂肘。左右指虚无,日月穿户胎。长啸动天动,沈海入吾口。何须问蓬莱,大观能不朽。

在无梁阁两侧还各建一座佛塔,据说东面那座塔很久以前毁于雷电之中,西面那座保留到现在,人称药师灵塔。药师灵塔为八面形圆锥体,密结实心,十三级,高28米,底座周长36米。药师灵塔各层建有许多佛像,里面各置放一个砖雕佛像。据说懂得佛学知识的人可以逐个说出砖雕佛像的名字,假如您说不出它们的各自名字,但是它们不同的形貌体态,会使您对佛界广漠深的内容,产生许多遐想和沉思。

民国初年的车轴山中学建校当中,在无梁阁东侧原塔基址上又建了一座灰石结构、高20多米的文昌阁。在无梁阁的右前方,盗立着“大辽辽朝”刻立的石经幢,左前方盗立着明万历重修万佛无梁阁的碑刻。

传说

车轴山

关于“车轴山”当地流行着这样一个传说:很早以前,此地有一个海眼,经地河连着大海,长年向外喷冒着汹涌的泉水,当地人们饱受水患的危害。太上老君得知后,便朝海眼扔下一粒金丹堵住了海眼,却又让此地连年干旱,百姓更是苦不堪言。太上老君只好就把堵海眼的金丹换上了一个金车毂,水从毂中间的孔洞里往外流,既防止了水患,又可用来灌溉农田,人们从此过上了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后来,恰逢二郎神杨担山赶太阳路过此地,见下面地里一个金车毂被大水冲得上下翻动,担心天长日久会酿成水灾,于是按住了云头从空中扔下一块石头将金车毂牢牢压住,这块石头到人间就成了一座孤峰。此后,泉水从金车毂冒出,经山缝隙向外流,就形成了现在后山崖下那个山洞里流出的清泉水。这一股清泉水被当地人称为“圣水”,冬温夏凉,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后人误将压在山里的金车毂传为金车轴,遂将此山称为“车轴山”。

药师灵塔和无梁阁

相传药师灵塔及无梁阁的由来传说之一是:十世纪初辽朝的大将韩昌(字德让,玉田人,归顺大辽国后更名韩德让)曾经在此山南面的韩城市、新军屯一带整军备战,因此处林深草密,是车辆的轴辕所需木材的主要产地,又见此山玲珑伟岸、峻雅旖旎、幽深奇异,遂看出这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便在峰顶上修建了万佛无梁阁,阁两侧各建一塔,还在山南麓修建了寺庙。佛法道教弘扬于山水,必然增山水之灵秀,赋地域以清雅,创皈依圣境。

药师灵塔及无梁阁的由来另一种传说是:大约在一千年前的辽代(1032年),从南方来了一个会看风水别宝的南蛮子,南蛮子路过车轴山下,抬头一看车轴山顶金光万道,但车轴山确实是一座石头山。南蛮子在惊奇之余忙睁开天眼,只见金光发自车轴山底下的一个金车轴,车轴山底下本是一个海眼,海眼之中有一根金车轴,金车轴要不是被石山所压早被海水冲上来了。南蛮子为了得到金车轴这根宝物,就使出自己所学的解术想把车轴山移走,可叹自己所学的法力不够,但又贪婪这根金车轴宝物,就随手拔下自己头上的一根金叉插入后山崖下,别住金车轴以免掉入海眼,然后就回自己的家乡请他授业的恩师和师叔去了,这样就形成了现在后山崖下那个山洞。这件事被天宫寺的老方丈知道后心想:车轴山和金车轴本是二郎神太上老君用来赈压海眼之物,如果让南蛮子们把车轴山移开,再把金车轴盗走。到那时海眼被打开,这里将会变成一片汪洋,生灵将会遭到涂炭,万物将会被毁灭。于是他招集丰润区的所有善男信女,在车轴山南麓修建了一座寺庙,在车轴山峰顶上修建了万佛无梁阁,阁两侧又各建一塔。从此便在寺庙长期祈祷我佛慈悲,保佑车轴山别让南蛮子们移走,金车轴不要遗失。因此在南蛮子们来得路上,佛祖就令观世音带领众菩萨把三个南蛮子收走,原来那个别宝的南蛮子是一个臭虫精,被观音菩萨捉住后关在无梁阁里的一个大石盒里,他的师父和师叔是两个百眼魔君被压在了左右两个塔下,交给寺庙里的方丈看管。

从此车轴山便安然无恙,万物牲灵免遭了涂炭,这里的百姓也得与安居乐业。丰富的想象不但造就了美丽的传说,也是当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遐想,给本来就峻秀清雅的车轴山增添了更多的神采和风韵,引得文人雅士前来观赏赞颂。

参考资料

一地两“国保”:千年古迹和文化摇篮.环渤海新闻网.2024-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