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汉白玉

汉白玉

汉白玉是一种著名的纯白色大理石,是大理石的特殊品种,属于低档玉石范畴。主要由一种叫方解石的矿石组成,化学成分是CaCO3。汉白玉颜色洁白,质地坚硬,透光性较好,材性柔软而易琢,可镂雕成各种精细图案,历来是优良的石雕材料和上等的建筑材料。

世界上,希腊、古罗马、意大利等是开发应用汉白玉非常古老的国家。比如公元前447~438年希腊建成的雅典巴底隆神殿、公元1350年意大利建成罗马比萨斜塔等。在中国,汉白玉的应用可追溯至宋朝之前,只不过当时主要是雕制小件物,而未大量用作建筑石材。明清以来,汉白玉开始成为皇宫及陵寝的专用材料。如明清北京故宫、颐和园、天安门前的华表以及明十三陵的五间六柱十一楼的大石坊,皆是汉白玉石材。此外,还大量用于台基须弥座上。

世界上汉白玉产量以美国最多,其次是意大利和俄罗斯;中国的汉白玉分布较广,产地有云南大理、北京房山、广东省福建省、湖北、湖南省河北省等。汉白玉是基本不溶于水的矿物,呈现多种形态,包括霰石、方解石、白垩、石灰岩、大理石和石灰华。它常见于岩石中,同时也是动物背壳和蜗牛壳的主要构成成分。汉白玉常用于作为装饰物、首饰及仿玉制品、雕件,以及建筑石料、材料和石材等。

名称由来

汉白玉的由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早在汉朝就开始挖掘这种石头,故称汉白玉。有人说这种石头是从旱地里挖出来的称旱白玉,后来俗称汉白玉。更有趣的说法,汉白玉在阴天时,空气中温度增大,岩石表面显得湿漉漉的,手抚岩石之上似乎出了汗,石体中泛出淡淡的水印,俗称汗线因此而得名,叫汗白玉,后来逐渐演化为汉白玉。

历史

形成

世界上汉白玉产量以美国最多,其次是意大利俄罗斯;中国的汉白玉分布较广,产地有云南大理、房山区、广东、福建省、湖北、湖南省河北省等。但以北京房山县汉白玉具有代表性,以此为例,其形成原因是:7亿年前的震旦纪时期。那时候,北京西山地区是一片浩瀚的大海,只有微小低等的生物红藻和蓝藻类出现。经过沧桑巨变,大海成为陆地,海中的物质形成了一层层坚硬的岩石。地质学家称为碳酸盐岩,即石灰岩。化学成份为碳酸钙。本来这些岩石是水平成层覆盖大地之上,由于地壳的运动,在1.4亿年间北京房山地区遭到岩浆上侵形成了穹隆状的花岗岩岩体,周围的石灰岩层被挤压,发生倾斜,甚至倒转。在炽热的岩浆烘烤下石灰岩也发生了强烈的变质,细小的矿物重新结晶,重新排列组合,化学成份也发生了变化,岩石的颜色由深灰色变成雪白色。质地更加坚硬、致密、光滑,故形成了名副其实的汉白玉。在房山区周口店镇一带,震旦纪上部高于庄灰岩受火成岩接触影响,变成一种肉红色、纯白色致密大理石。常说的汉白玉,就是指那种纯白色结构细粒致密的大理岩。成层状、似层状沿层产出,矿体长一般几百米,厚由不足一米到五、六米,规模相当可观。石材一般块度为30-50厘米厚而长达1.5米的厚板状毛料。

开采利用

世界上,希腊、古罗马、意大利、西班牙印度俄罗斯等是开发应用汉白玉非常古老的国家。著名的汉白玉建筑有:

据文献记载,早在公元前200多年中国秦汉时期就开始利用汉白玉建造陵墓,因此汉白玉在中国的应用可追溯至宋朝之前,只不过当时仅雕制小件物,而未用作建筑石材。据现存建筑证实,汉白玉大量开采应在明、清两代,用量最多的是修建宫殿、庙宇、陵墓、石碑、石狮、奇兽、仕女等雕刻品。其中,明代由石窝运往故宫最大一块汉白玉长16.57米,宽3.07米,重约200吨,石雕周边刻有缠枝莲花纹饰,下部为海水江涛,中间为流云衬托九条蟠龙和升龙。无论是取料还是工艺都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高超的技术水平。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对其又进行了重雕和维修。

主要特征

汉白玉矿石为半自形至它形粒状变晶结构,且有的属于细粒变晶结构,有的属于中粒变晶结构,并均为致密块状构造。下面是部分地区汉白玉的主要结构特征和组成,可供参考。

主要成分

汉白玉主要矿物成分为白云石,次要为方解石。副矿物随产地不同而异,有石英绢云母(白云母)、金云母、透辉石、透闪石,金属矿物有磁铁矿(极少)等。其含量及种类详见下表:

性能参数

白云石型汉白玉的摩氏硬度(4.02~4.6)比方解石型汉白玉(3.3~3.5)大;白云石型汉白玉的密度(2.70~2.8198g·cm3)比方解石型汉白玉的密度(2.65~2.66)高;与盐酸化学反应白云石型汉白玉则比方解石反应较为缓慢;抗压、抗折强度则受矿物纯度、杂质种类,主要矿物排列方式等因素影响而有差异,规律性不明显。下表是部分产地的汉白玉性能参数:

质量等级

标准

分级

汉白玉质量可划分为特优级,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及等外品。

中国区域分布

汉白玉产于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高庄镇及南尚乐乡石窝。另外河南省、江西省上高县、河北省完县的狼窝、湖南省常宁市等地均发现优质的汉白玉。2000年,中国预计实现石材产量高达6000万平方米,而全球范围内对石材的需求量则预计突破4000万吨大关。

现代应用

汉白玉通体洁白,用于雕刻佛像等,西方从古希腊时代就用白色的大理石作为人像雕刻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看到色调淡雅、纹理清晰、图案美观的大理岩。人们常用大理岩来装饰墙壁、制作桌面及各种文具和工艺品。北京故宫各大殿台基周围的栏杆就是用纯白色大理岩制作的。现代,中外汉白玉应用更广更美,前景乐观,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观赏、收藏石制工艺品石雕,如:钱币、人像等。

(2)陵园石雕,如:狮子、骏马、和平鸽等。

(3)宫殿、宅第和园林石雕。

(4)寺庙神殿,经幢祭坛石雕,如:九龙清真寺位于香港九龙公园旁的清真寺是为信奉回教的印度籍英军而设计,石材以汉白玉为主,是全港最大之清真寺。

(5)石桥石雕.如:桂林市榕杉湖上多座仿古汉白玉石桥,护栏上雕琢有各种花卉古兽,栩栩如生,动感强,整体十分壮观

(6)石阙和牌坊石雕。

(7)石窟、摩崖石雕。

(8)塔建筑石雕。

(9)碑书石雕。

(10)生活工艺用品石雕.茶几、椅子、沙发之嵌镶、画框等。

(11)现代城市园林与纪念馆石雕。

(12)首饰及艺术品、胸坠、手镯、项链、汉白玉大白菜、汉白玉观音等。

相关知名建筑

部分著名的汉白玉建筑见下表:

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意大利语:Torre pendente di Pisa;英语:Leaning Tower of Pisa)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比萨大街的奇迹广场上,是奇迹广场的四座建筑之一,也是比萨城的标志。比萨斜塔以其倾斜的外观而闻名,名列“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

比萨斜塔的历史文化渊源非常悠久,始建于1173年8月,于1370年竣工,其外墙面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属于罗马式建筑风格。其地基到塔顶高58.36米,从地面到塔顶高55米,钟楼墙体在地面上的宽度是4.09米,在塔顶宽2.48米,总重约14453吨,圆形地基面积为285平方米。但由于松软潮湿,比萨比萨斜塔在建造过程中发生了倾斜,动工五六年后,塔身从三层开始倾斜,14世纪建筑的竣工后,情况变得更加恶化,到1990年,倾斜度已达到5.5度,塔顶的偏移距离达到了4.5米。20世纪后期,斜塔倾斜加剧。意大利政府为此一度关闭斜塔进行修缮,终于遏制住倾斜趋势,2001年,比萨斜塔再度对公众开放。目前,斜塔已被“扶正”约46厘米,倾斜度恢复到19世纪初状态。

米兰大教堂

米兰大教堂(意大利语:Duomo di Milano),又被称作大都会大教堂、圣玛丽圣诞大教堂(意大利语:Basilica cattedrale metropolitana di Santa Maria Nascente),是意大利伦巴第大区米兰的主教座堂,它坐落在意大利米兰市中心的广场,用于纪念圣玛利亚的诞生。

米兰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之一,规模雄踞世界第二,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米兰大教堂于公元1386 年开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顶,1577年完成初步建筑,1774年 中央塔上的镀金圣母玛利亚雕像就位,1897年宣布竣工,1965年安装完成正面最后一扇铜门。该教堂汇集了多种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建筑师均先后参与设计。

泰姬陵

泰姬陵(英文:Taj Mahal,波斯语乌尔都语:تاج محل‎,印地语:ताज महल),是一座位于印度北方邦阿格拉市的陵墓,占地面积约为17万平方米,整个两周王陵为长方形,历经22年建造完成,墓主为莫卧儿帝国第5代皇帝沙·贾汗及其第3任妻子阿姬曼·芭奴(Mumtaz Mahal)。1983年,泰姬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7月8日,泰姬陵入选世界“新七大奇迹”。著名诗人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曾盛赞其为“时间面颊上的一滴泪珠”。

1631年,慕塔芝·玛哈去世,沙贾汗开始为其建造泰姬陵,选取亚穆纳河湾南岸作为建造地点,任用乌斯塔德·艾哈迈德·拉豪里为首的建筑师团队,以“永生花园”为构思,融合中亚波斯和印度本土的建筑风格进行设计,并召集印度、波斯等地区的能工巧匠,选取印度乃至中亚地区最优质的建筑材料,如白色大理石绿松石青金石石、蓝宝石玛瑙等。1633年,泰姬陵地基大理石平台建造完成,阿姬曼·芭奴也被葬入泰姬陵主陵墓地下墓室,1643年,泰姬陵主陵墓建造完成,1653年,清真寺、答辩厅、花园等外围建筑陆续完工,泰姬陵建造完成。1666年,沙·贾汗去世,被其子奥朗则布葬于泰姬陵内,慕塔芝·玛哈身侧。自泰姬陵主陵墓建造完成起,就伴随着不断地破坏及修复,1707年奥朗则布去世后,莫卧儿帝国逐渐衰落,泰姬陵曾多次被印度及欧洲侵略者掠夺、破坏,但也同样被印度统治者及人民保护着。1947年印度独立后,泰姬陵成为印度知名旅游景点,主要建筑有主陵墓、清真寺、答辩厅等。

华盛顿纪念碑

华盛顿纪念碑(Washington Monument),是一座石质的方尖碑,为纪念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而建造。它位于白宫以南,坐落在华盛顿心脏地带国家广场,与华盛顿另一地标建筑美国国会大厦对望。

华盛顿纪念碑自1848年动工直到1884年完工,1888年正式开放。纪念碑高约169米,由大理石花岗石等建造,是世界最高的石制建筑和最高的“方尖碑”建筑之一。碑柱顶端,为四面三角形的尖顶,锐气逼人。碑内部中空,内墙镶嵌着188块由各个国家、美国各州市、各大团体及名人捐赠的纪念石,其中包括清朝宁波府所赠的文言文石碑。华盛顿纪念碑内有50层铁梯,也有70秒到顶端的高速电梯。纪念碑顶部有8个观景窗,登顶后可远眺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马里兰州弗吉尼亚的景色。每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的夜晚,都要在华盛顿纪念碑周围燃放焰火。美国政府于1899年宣布,华盛顿特区任何建筑物的高度都不可以超过华盛顿纪念碑。

明清建筑

故宫台基、台阶和栏杆等,天安门前的华表、金水桥,还是圆明园的大水法、远瀛观,颐和园十七孔桥玉带桥,都是用汉白玉或主要用汉白玉建成。天坛圜丘分为内外两圈,四个方向均有汉白玉雕刻的乌头门,每组有三门,共八组二十四座,雅称“云门玉立”。还有故宫太和殿祈年殿前一排排汉白玉的栏杆、一层层汉白玉石阶。此外在地坛明十三陵等处,明清皇室建筑大量采用汉白玉。

碧云寺

北京碧云寺金刚宝柏闭曲座塔为全国现存最高的金刚宝座式塔,全部用汉白玉石建造。分塔基、塔座、塔身三部分(塔基外砌虎皮石)。在碧云寺内,还有孙中山汉白玉雕像

人民英雄纪念碑

除了故宫的雕梁画柱和建筑基座外,最著名的汉白玉作品莫过于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汉白玉浮雕。浮雕先后展现了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战争和胜利渡长江的历史画卷,其雕刻之精美,画面之生动,不仅给参观的人上了一堂生动的中国近代史课程,也为人们奉献了一道视觉的盛宴。

毛主席纪念堂

毛主席纪念堂等现代建筑中,也都可以领略到汉白玉风采。如南北大门上方,均镶嵌着汉白玉雕刻的匾额。纪念堂外面,不仅有汉白玉制作的平台栏板、平台石桥扶栏,还有在南北两面的台阶上,各有两条用汉白玉雕刻的垂带。纪念堂北大厅毛主席坐像也用汉白玉雕刻。南大厅正面汉白玉墙上,镌刻着毛主席手书《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瞻仰厅也有一堵汉白玉墙,上面镌刻的是“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永垂不朽”。

八一起义纪念塔

八一起义纪念塔高高立于南昌八一广场中心,它是八一广场的灵魂,也被誉为南昌市城徽。北面以汉白玉镌刻着叶剑英题写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九个鎏金大字。南面碑身用汉白玉雕刻的八一军徽,以井冈杜鹃石刻环绕,象征着美好的军民关系;广场中心南面,高高的升旗台非常显眼。升旗台北侧,有一方高大的汉白玉碑刻,碑刻上江泽民的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彰显八一起义伟大的历史意义。

相关事件

2023年10月13日,“圆明园石柱回归展”开幕式在海淀区圆明园遗址公园正觉寺举行。本次展览集中展示7件圆明园流失的汉白玉石柱文物,这是继马首铜像之后又一批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文物。

参考资料

汉白玉.zgbk.2024-06-17

比塞塔倾斜之美.中国新闻网.2023-10-17

Piazza del Duomo, Pisa.世界文化遗产官网.2023-10-17

为了拯救比萨斜塔,人们想出了哪些“妙招”?.百家号.2023-10-17

比萨斜塔谷歌地图.谷歌地图.2023-11-09

Leaning tower of Pisa loses crooked crown.irishtimes.2023-10-17

850岁比萨斜塔“老当益壮”.百家号.2023-10-17

比萨斜塔.中国政府网.2023-10-17

..2023-10-22

Saving the Leaning Tower.BBC.2023-10-17

比萨斜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3-10-17

意大利比萨斜塔“不那么斜了”,好事坏事?.百家号.2023-10-18

Milan Cathedral (Duomo di Milano).CSB.2023-08-27

Duomo di Milano.米兰大教堂官网.2023-08-28

米兰大教堂.海南日报.2023-08-27

..2023-08-28

..2023-08-28

泰姬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2023-07-25

创作历史.泰姬陵.2023-08-08

世界“新七大奇迹”揭晓 中国长城成功入选(图).中国新闻网.2023-07-27

泰姬陵景观.泰姬陵.2023-08-07

泰姬陵的历史.泰姬陵.2023-07-26

美国华盛顿:华盛顿纪念碑.新浪旅游.2024-03-08

美国华盛顿纪念碑结束震后修缮重新开放.杭州网.2024-03-08

中国驻美大使馆领区手册.us.china-embassy.2024-03-08

7件流失海外汉白玉石柱回家.今日头条.2024-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