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
白宫(The White House),又称总统府、白屋,是“总统公园”的一部分,位于美利坚合众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宾夕法尼亚大道1600号,由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所有。白宫由爱尔兰裔建筑师詹姆斯·霍本以都柏林的伦斯特府为原型设计,始建于1792年,完工于1800年,为新古典主义式样的砂岩建筑。 历经多任美国总统的组织修缮和改造后,如今所见的白宫园区总占地面积为7.3万多平方米,白宫建筑群占地5100平方米,建筑群包括作为主楼的行政官邸,西翼,东翼,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行政办公楼,以及布莱尔国宾馆。其中主楼宽51.51米,进深25.75米,由底层、一楼、二楼和三楼,以及一个两层的地下室构成。
白宫自1800年亚当斯总统开始,就成为了历届美国总统的主要住所及办公场所。20世纪初,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正式确立了这一总统官邸的官方名称“WHITE—HOUSE”(白宫)。“白宫”一词经常被用作总统和他的顾问的转喻,也被视为美国政府的代名词。2007年,它在美国建筑师协会美国最受欢迎的建筑名单中排名第二。
名称由来
白宫最初称作“总统宫”或“总统府”,因为该建筑白漆的石制外墙,至1811年首次出现民间称之为“白宫”的记载。
关于“白宫”这一名称的由来,有一种说法是,在美国1812年战争期间(1812年-1815年),英军于1814年8月24日占领了总统官邸并纵火焚烧,墙壁完全被熏黑,内部也遭受重创,只剩石砌外墙和砖砌内墙。战争结束后,设计白宫的爱尔兰建筑师詹姆斯·霍本继续在原址的基础上主持了重建工作。在此期间,白宫的墙体被漆为白色,以遮盖火烧的痕迹。因其颜色之白,故始称为白宫。
但另有人猜测认为,这座总统官邸的名字可能与乔治·华盛顿及其妻子玛莎·华盛顿有关,她位于弗吉尼亚州的家,有一座名叫“白宫”的种植园,18世纪中叶,华盛顿正是在这座种植园里向玛莎求婚,因此“白宫”这一名称有了纪念意义,被用来给后来这座总统府命名。20世纪初,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官方信纸上印上了“the white house”的字样,正式确立了白宫的官方名称“WHITE—HOUSE”(白宫)。
历史沿革
建造背景
1789年4月就职后,乔治·华盛顿总统在纽约市拥有两处私人住宅,用作行政官邸。直到1790年2月下旬,他一直住在樱桃街3号的富兰克林屋(Franklin House),该屋的所有者是财政专员塞缪尔·奥斯古德(Samuel Osgood)。后来,总统官邸搬到了位于百老汇大道39-41号的亚历山大·马科姆大厦,1790年2月至8月,华盛顿和他的妻子玛莎·华盛顿以及一些工作人员一直住在那里。自从1790年美国国家首都迁至费城,直到1800年,乔治·华盛顿就再也没有住过政府大楼。1790年7月的《居住法》指定首都永久设在新的联邦区,并在永久首都建造期间租借费城为十年临时首都,费城政府于1790年11月到1797年3月期间租用了商人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位于高街(High Street)190号(现市场街,Market Street,524-30号)的豪宅作为总统官邸。然而这所房子太小,容纳不下当时的总统一家和工作人员以及仆人,于是,乔治·华盛顿将其扩建。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总规划师皮埃尔·查尔斯·朗方(Pierre Charles L’enfant)于1791年决定,要在新建立的联邦首都华盛顿特区里建立一个全新的总统官邸。乔治·华盛顿和时任国务卿的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都赞同该提案,根据1790年的《居住法》,乔治·华盛顿选择于波托马克河的东岸,美国国会大厦附近建造白宫。他们决定举办一场设计竞赛,用于选出修建总统官邸及国会大厦的最优方案。该设计竞赛中共有9个方案参赛,最终,爱尔兰裔美国建筑师詹姆斯·霍班(James Hoban)的设计方案脱颖而出。詹姆斯·霍班出生于爱尔兰,曾在都柏林艺术协会接受培训。美国独立战争后,他移民到美国寻找设计工作,南卡罗来纳州的哥伦比亚州议会大厦就是由他设计的。
首建历程
白宫的建造始建于1792年10月13日中午。住宅部分和地基主要是由非洲裔美国劳工和受雇的欧洲人建造,而其他大部分工作则是由移民完成,例如,苏格兰移民建造了砂岩墙,高浮雕玫瑰装饰以及北入口上方的花环装饰和窗罩山形下的鱼鳞图案装饰。
詹姆斯·霍本于1793年亲自担任施工建筑师,主持白宫的大规模施工。由于白宫的建造要求严苛,建筑材料来源美国各地,例如最初的砂岩来自于弗吉尼亚州斯塔福德县的阿基亚溪。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材料和劳动力短缺,皮埃尔·查尔斯·朗方的建造计划也打了折扣,例如完成的结构只包含两层主层,而不是计划的三层,施工也相应周期拉长,直至1799年12月14日,乔治·华盛顿于弗农山辞世,也未能等到官邸建成。
次年11月1日,白宫才大体完工,正式交付使用,美国的第二位总统亚当斯(John Adams)及妻子阿比盖尔·亚当斯(Abigail)搬入这栋建筑,约翰也因此成为第一位入住白宫的总统。而原来的费城的总统府邸则改造成了联合酒店,后来被用作商店。至此,白宫的建造共耗时8年,花费232,371.83美元(相当于2022年的四百万美金),但仍然存在未完善的基础设施。由于生活不便,亚当斯的妻子阿比盖尔搬进来时,仍抱怨南京总统府未完成的状态。
扩建历程
首建完成至南北内战时期
1800年11月1日,亚当斯成为第一位住在这栋大楼里的总统,次日,他便写信给他的妻子阿比盖尔·亚当斯:“我祈求雅威赐予这所房子最好的祝福,以及以后居住在这里的所有人。但愿只有诚实和明智的人才能统治这个屋檐。”(“I pray Heaven to bestow the best of blessings on this House, and all that shall hereafter inhabit it. May none but honest and wise men ever rule under this roof.”)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把亚当斯的祝福刻在国宴厅的壁炉架上。
在托马斯·杰斐逊于1801年作为第三任美国总统搬入白宫之后,就曾考虑如何扩建白宫。他与建筑师本杰明·拉特罗布(Benjamin Henry Latrobe)一起设计了东、西柱廊,这两个侧翼小柱廊有助于隐藏洗衣房、马厩和储藏室。时至今日,杰斐逊设计柱廊成为了住宅与东西两翼连接起来的过渡通道。英国军队纵火焚烧白宫后,白宫墙壁完全被熏黑,内部也遭受重创,只剩石砌外墙和砖砌内墙。在白宫被英国人洗劫时被带走的众多物品中,也只有三件被找回。1809年,第四任美国总统詹姆斯·麦迪逊任职时期,又增建了椭圆形大厅,并采购白宫的专用家具等,白宫此时正式竣工。
战争结束后,时任美国总统的詹姆斯·麦迪逊总统从1814年至1815年住在八角大楼,与此同时,白宫设计师詹姆斯·霍班和建筑师本杰明·亨利·拉特罗布都参与了重建的设计和监督工作,重建从1815年持续到1817年。重建工程于1817年9月第五任总统詹姆斯·门罗总统在任期间完成,詹姆斯·门罗也于同年10月搬进部分重建完成的白宫行政官邸。此外,扩建工作也在持续,南门廊建于1824年詹姆斯·门罗执政期间,北门廊建于1830年(另说建于1829年)。
在南北战争期间,白宫逐渐人满为患。且由于白宫位于就在运河和沼泽地的北面,这样的自然环境为疟疾和其他不健康的疾病提供了温床,白宫选址的科学性也因此受到了质疑。纳撒尼尔·米歇尔(Nathaniel Michler)准将受命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于是他提议放弃使用白宫作为总统住所,并在华盛顿特区的默里迪恩山(Meridian Hill )为总统家庭设计建立一个新的庄园住所。然而,美国国会拒绝了这个计划。
南北内战之后至二战时期
1881年,切斯特·阿瑟(Chester A. Arthur)第二十一任美国总统入住白宫,他下令在第二十任总统詹姆斯·加菲尔德(James Abram Garfield)的妻子柳克丽霞·鲁道夫·加菲尔德(Lucretia Garfield)搬离白宫后立即对白宫进行翻新。阿瑟几乎每晚都检查工作,并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美国玻璃艺术家路易斯·蒂芙尼(Louis Comfort Tiffany)被要求派一些设计师来协助。1882年秋,主要走廊的工作完成了,包括把墙壁涂成浅橄榄色,并添加了金叶方块,用黄金和白银装饰天花板,用编织成“USA”字样的彩色窗格装饰天花板。红房间被漆成暗红色的波美拉尼亚红,天花板上装饰着金、银、铜的星星和红、白、蓝三色的条纹。一块50英尺高的蒂芙尼珠宝玻璃屏风,由仿大理石柱子支撑,取代了分隔主走廊和北门厅的玻璃门。翻修过后,20多车的家具和家居用品被从大楼里移走,并在公开拍卖会上出售,保存下来的只有亚当斯和马丁·范布伦的半身像。
在1902年,西奥多·罗斯福总统(Theodore Roosevelt)聘请了查尔斯·麦克金姆(McKim)和怀特等人为设计师,对白宫大楼建筑进行扩建和翻新以期能与新古典主义的风格相适配,对蒂芙尼(Tiffany)屏风和所有维多利亚时代风格的附加装饰部分进行了拆除。查尔斯·麦克金姆亲自设计并管理了这个项目,通过拆除西大厅的楼梯,并将行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从官邸的二楼搬到新的西翼部分,为总统的大家庭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空间。
美国第二十七任总统威廉·塔夫脱(William Howard Taft)在建筑师内森·C·惠斯(Nathan C. Wyeth)的帮助下为白宫西翼部分增加了额外的空间,其中包括增加了椭圆形办公室。1925年,美国国会通过立法,第一次允许白宫接受家具和艺术品的礼物。然而,在1929年圣诞节前夕,白宫西翼突遭大火烧毁,修复工作完成后,1930年4月14日,时任美国总统的赫伯特·胡佛( Herbert Hoover)和他的助手们搬回了这里。在20世纪30年代,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在著名的“炉边谈话”中提到:“白宫建筑的艺术轮廓是我们共和国早期的建筑大师们的创作。原来的朴素而坚固的结构保持下来,经受住一切现代化的考验。然而,在这庄严的外形里边,现代政府工作的需求则要求不断的改建和装修。”白宫又增加了第二层,并修建完成了一个更大的地下室,罗斯福总统还将椭圆形办公室搬到了现在的位置:与玫瑰花园相邻。
杜鲁门时期的大规模重建
自1817年针对白宫大火的大修完成至1948年这百年间,对于白宫的维护是较为缺憾的,其建筑安全度面临着威胁,此外,约翰·柯立芝总统曾在白宫额外增建了一个四层阁楼,哈里·S·杜鲁门总统也在南门廊上增加过一个二楼阳台,以这些为代表的建筑都对白宫的结构安全造成了损害,至1948年,白宫进行了一次彻底检查,基于1812年战争火烧地基、结构老化以及不科学改造等原因,白宫原有的木梁和内墙的坚固性受到损害,这座房子被宣布有倒塌的危险,哈里·S·杜鲁门总统于是只能下令重建白宫。并从1949年到1951年搬至宾夕法尼亚大道对面的布莱尔大厦。
这项工作由费城承包商John McShain公司负责,需要完全拆除内部空间,将白宫原有的墙板、天花和家具等全部更换,内装修全部重做并且新做了地基部分、地下室和钢框架承重结构,并在新结构中重建原有的房间。此外对平面图也进行了一些修改,最大的修改是将大楼梯重新定位,将其定位至入口大厅,而不是十字大厅。还增加了中央空调,以及两个额外的地下层,为工作室,储藏室和防空洞提供空间。另外又在白宫的南翼柱廊的第二层,加建了一个阳台,即后来知名的“杜鲁门阳台”。此次翻修的总成本约为570万美元(相当于2022年的6400万美元)。1952年3月27日,哈里·S·杜鲁门一家搬回白宫。
虽然杜鲁门的重建保留了房子的结构,许多新的室内装修是通用的,几乎没有历史意义。许多原始的灰泥结构制品,有些可以追溯到1814-1816年的那次大火后重建,因为损坏太严重而无法重新安装,东厅原来坚固的美术镶板也是如此。哈里·S·杜鲁门总统将原来的木框锯成镶板,主宅一楼的约翰内斯·维米尔房间、图书馆、瓷器室和地图室的墙壁用这些木材镶板镶嵌。
肯尼迪时期的大规模装潢
约翰·肯尼迪就任时期,其夫人杰奎琳·肯尼迪(Jacqueline Kennedy)发起了对白宫的装横计划。她认为白宫代表着国家,其装横应具备历史底蕴,而白宫里几乎没有手工制品、画作或美国历史上的古董家具等。她决计让白宫恢复历史形象,并在一年内将计划全面有序地进行开展来。杰奎琳自己着手成立了一个美术委员会,筹集资金,在来自温特图尔博物馆(Winterthur Museum)的亨利·弗朗西斯·杜邦帮助下,她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搜集古老的家具和历史艺术作品,以期为白宫增加永久藏品,此外,还有一些古董、名画和装修品是由富有的慈善家捐赠给白宫的,其中包括克朗宁希尔德家族、简·恩格尔哈德家族、杰恩·赖特斯曼家族和奥本海默家族。她还请来史密松宁博物馆的专家,将白宫所有收藏重新审视整理编目。
杰奎琳·李·鲍维尔·肯尼迪·奥纳西斯还聘用了斯特凡 · 布丹公司(Stéphane Boudin,当时巴黎的一家室内设计公司)来协助装修。美国的共和国早期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不同时期被选为每个房间的主题: 联邦风格的绿色房间,法兰西第一帝国风格的蓝色房间,美利坚合众国风格的红色房间,路易十六时代风格的黄色椭圆厅,维多利亚时代风格的总统书房,其被重新命名为条约室。杰奎琳还购置了古董家具,并根据不同房间的时代主题制作和安装了不同装饰性织物和其他类型的装饰品。经过修复后的白宫变得更加正宗,建筑更加宏伟,富有詹姆斯·麦迪逊和门罗时期的法国风味。在白宫外交接待室里,肯尼迪夫人铺陈了一张于1834年由Zuber \u0026 Cie设计的古董壁纸“北美之路壁纸”(“Vue de l'Amérique Nord”)。该墙纸曾经挂在另一座大厦的墙上,直到1961年,那座大厦因为开杂货店而被拆除。就在拆除之前,墙纸被回收并卖给了白宫。
1962年2月14日,白宫的恢复工作正式完成后,杰奎琳·李·鲍维尔·肯尼迪·奥纳西斯本人出面与CBS电视台的电视主持人合作拍摄专题节目,节目记述了她对白宫进行的改造内容,并带领观众参观巡游了整个白宫。
后续翻修
出于对白宫历史特色的尊重,自哈里·S·杜鲁门总统翻修以来,白宫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建筑改动。而自从约翰·肯尼迪装潢以来,每个总统家庭都可以将白宫的私人住所部分进行一些修缮改变,但对国事厅的任何修改则必须得到白宫保护委员会的批准,这个国会授权的委员会负责维护白宫的历史完整性。1961年9月,美国国会通过立法,宣布白宫具有博物馆的性质。其家具、固定装置及结构和装饰艺术品现在可以由总统宣布具有历史意义或具有艺术价值。当家具及用于装饰的艺术品不在白宫使用或展出时,这些物品将被移交给史密森学会进行保存、研究、储存或展览,白宫仍然保留对这些物品的所有权。
在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政府时期,第一夫人帕特·尼克松与尼克松总统任命的策展人克莱门特·康格合作,翻新了绿厅、蓝厅和红厅。尼克松夫人的努力为这栋房子带来了600多件文物,这是历届政府中最大的一次收购。尼克松总统在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旧游泳池上方建造了一个现代化的新闻发布会室。尼克松还在白宫地下室增加了一个单车道保龄球馆。吉米·卡特政府时期增加了计算机和第一台激光打印机,罗纳德·威尔逊·里根政府时期扩大了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但将一套由吉米·卡特派人安装在白宫屋顶上的太阳能热水板拆除,此外,还对私人家庭居住区进行了重新装修以及公共区域进行了维护。
在20世纪90年代,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总统和第一夫人希拉里·黛安·罗德姆·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在阿肯色州的装修师卡基·霍克史密斯(Kaki Hockersmith)的帮助下重新装修了一些房间,包括椭圆形办公室、东厅、蓝厅、国宴厅、林肯卧室和林肯客厅,此外,希拉里还批准在东翼走廊增加一个坡道,为公共旅游和特殊活动提供更方便的轮椅通道,该通道连接着东侧的安全入口。在乔治·W· 布什(George W. Bush)执政期间,第一夫人劳拉·布什(Laura Bush)以林肯时代的风格翻新了林肯卧室,绿厅、内阁厅和剧院也得到了翻新。
2003年,乔治·沃克·布什总统决定在白宫园区内重新安装太阳能加热器。这些装置用于为景观维护人员和总统游泳池以及水疗中心加热水。167块并网太阳能光伏板同时安装在维修设施的屋顶上。白宫发言人说这些变化是内部事务,因此没有公布这些变化,但行业杂志报道了这一消息。2013年,奥巴马总统在白宫屋顶上安装了一套太阳能电池板,这是总统居住区首次使用太阳能。
建筑概览
总体布局
目前总统官邸所在的建筑群被称为白宫建筑群。白宫园区总占地面积达7.3万平方米,白宫建筑群占地约5100平方米,它包括中央行政官邸(主楼),两侧是东翼和西翼,其中主楼宽51.51米,进深25.75米。外观3层,实有6层,地下有两层、地面上有四层;东翼有地面上的两层;西翼有地面上二层,地下一层。白宫共包括132个房间,35个浴室,412个门,28个壁炉,8个楼梯,3个电梯,一个网球场,一个(单车道)保龄球馆,一个电影院(正式名称为白宫家庭影院),一个慢跑跑道,一个游泳池和一个果岭,它每周接待多达3万名游客。白宫正楼南面的南草坪是“总统花园”, 美国总统常在这里举行欢迎贵宾的仪式
主楼
中间五层高的白宫行政官邸,是白宫最大的建筑,也是总统第一家庭成员生活住居的地方。
白宫主楼底层包括外交接待大厅、图书室、地图室、瓷器室、金银器室和白宫管理人员办公室等房间。白宫图书室约60多平方米,藏有图书近3000册,存有美国历届总统的有关资料、各个时期著名美国作家的代表作等。室内的桌、椅、书橱和灯具等,均为古典式。在藏书壁柜旁的墙上挂着五幅印第安人的画像,内容为当年美国总统在白宫会见过的印第安部落代表团的成员。地图室珍藏有各种版本的现代地图集和一幅名贵的18世纪绘制的地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罗斯福总统用作研究战争形势的密室,从1970年起改为接待室,室内挂着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画像和美国19世纪哈得逊河画派的风景画,如哈特作于1858年的名画《山间湖水》等。
主楼的第一层(又称国宴楼层)连接正门,共有五个主要房间,从东至西依次是:东厅、绿室、蓝室、红厅和国宴厅,东厅是白宫最大的一个房间,可容纳三百位宾客,主要用作大型活动,例如总统和外国领导人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颁奖仪式、文艺演出、舞会、纪念性庆典等。白宫东厅也会用于举行已故总统及家人的葬礼活动,最早可追溯到1841年的威廉·亨利·哈里森 (William Henry Harrison) 和1850年的扎卡里·泰勒(Zachary Taylor)。绿厅、蓝厅和红厅三个多功能室,是使用三种不同色调装饰的房间,这里的装饰可以由历任的第一夫人自由发挥。绿厅过去是第三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就餐之所,因墙壁为绿色丝绸装饰而得名。蓝厅以蓝色为主,饰以金边花纹的墙壁,自约翰·肯尼迪夫人把原本白色墙壁改为蓝色而得名。该房间经常被用来招待贵宾,1878年到访的第一位清朝瓷器使节就是其中之一。蓝厅也见证了诸多重要时刻,如格罗弗·克利夫兰总统的婚礼的举行。红房以红色为基调,主要是总统夫人用于招待贵宾,举行小型晚会的场地。从建成之日起,白宫便成为美国总统主持官方宴会的举办地。按照美国国宴的外交礼仪,到访的外国元首及其配偶从北门廊进入白宫,美国总统和夫人将守候在此欢迎他们的到来。而吃饭的地方则在白宫的国宴厅,国宴厅是白宫两间宴会厅中较大的一个,可容纳140位宾客,挂有亚伯拉罕·林肯的肖像。目前白宫国宴厅共经过两次装修动作,第一次为1998年克林顿执政时期,第二次为2015年七月,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拉沃恩·奥巴马对国宴厅进行了装修,将国宴厅原来的窗帘、餐椅和地毯等进行了更换。装修后的国宴厅风格更加简约现代,在原来的米黄色色调基础上,增添了蓝绿色彩。外交接待大厅呈圆形,是总统接待外国元首和使节的地方,地面铺有天蓝色底、椭圆形的花纹地毯,绣纹为象征美国50个州的标志,墙上挂有巨幅环形美国风景油画。
主楼第二层是总统和家人居住休息的地方,也用来招待重要贵宾。世界各国领袖或王公贵族都以住过白宫为荣,1943年中华民国领袖蒋介石先生的夫人宋美龄访问白宫时曾在此住宿过。二楼主要有林肯卧室、条约厅、总统夫人起居室和黄色椭圆形厅等。林肯卧室是林肯办公和召开内阁会议的地方,《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即在此签字。以玫瑰色和白色为主调加以装饰的皇后卧室,曾接待过英国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荷兰女王等贵宾。
主楼第三层增建于1927年。该楼层为不开放区域,是白宫服务人员的工作、储藏和休息区,有部分区域供第一家庭娱乐的区域,比如卧室餐厅和各种娱乐设施如音乐室、游戏室等。
白宫东翼
东翼由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主持修建,于1941年建成。东翼上层是第一夫人和白宫私人秘书办公室。此外,白宫电影院也在东翼。这里也是举办社交活动时,民众进入白宫的入口,供游人参观的部分主要是白宫的东翼,包括底层的外宾接待室、瓷器室、金银器室和图书室。
东翼下面是白宫的一个地下六层楼深的地堡,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是一个可防核弹袭击的坚固堡垒,后来被改造成了“总统紧急行动中心”。总统紧急行动中心位于白宫东翼地下,最早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用于时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避难。罗斯福的继任者哈里·S·杜鲁门差点从二楼掉到一楼后对白宫进行全面重修,扩建了紧急行动中心以预防苏联的核弹袭击。
白宫西翼
白宫西翼由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主持,于1902年建成,西翼(The West Wing),指白宫西部建筑,主要为总统及其下属的办公地点。白宫西翼是白宫的行政办公区,美国总统的椭圆形办公室、战情室、幕僚长和国家安全顾问的办公室都位于这里,其中最著名的椭圆形的美国总统办公室设在白宫西厢房内。
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白宫内的椭圆形办公室是美国总统日常办公和会见来宾的地方,办公室位于白宫西翼,因其形状呈椭圆形而得名。最早的椭圆形办公室建于1909年,第27任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脱为西翼添加了额外的空间,并增建了椭圆形办公室以承担总统办公之用。天花板是总统印章的浮雕,壁炉上方挂着乔治·华盛顿的画像,总统办公室后面飘扬着美国国旗和总统旗。此前总统办公场所各有安排,1909年后,椭圆形办公室成为美国历代总统办公的固定安排场所。椭圆形办公室的室内设计呈古典主义巴洛克风格家具,但历任美国总统上任后都会按照喜好对椭圆形办公室重新布置一番,包括选择新的家具、新的窗帘以及设计占据大部分地板的椭圆形地毯,既可以借此向外界展现他们的个性,也可以代表他们的执政风格。作为总统的主要办公地点,椭圆形办公室的位置有利于总统通往在西翼办公的幕僚,以及在一天结束后很容易回到住宅就寝。椭圆形办公室有四扇门:东侧的门朝向玫瑰园、西侧的门朝向总统私人厨房和书房、西北侧的朝向白宫西翼主走廊、东北侧的门朝向总统私人秘书办公室。2010年,白宫西翼外开始大型施工,外界怀疑此次施工是为修建另一座地下掩体。除掩体之外,白宫地下还藏有多条地道,其中一条可通往与白宫一街相隔的财政部大楼。
椭圆形办公室正外是玫瑰花园,用来举行特别仪式和接待贵宾。 首次在这里种植玫瑰是1913年,至2020年8月22日,白宫在“第一夫人”梅拉尼娅的牵头下完成玫瑰园60年来的首次大规模翻项目,但翻新效果引发了极大争议。白宫詹姆斯·布雷迪新闻简报室,位于美国白宫西厢,是美国白宫新闻秘书向新闻媒体做简报和美国总统有时用于解决新闻界和政府之间问题之地。2007年,詹姆斯·布雷迪新闻简报室的翻新工程完成,此次翻新增加了光纤电缆和LCD屏幕,用于显示图表和图形。翻新改造历时11个月,耗资800万美元。
南草坪
白宫的南面是一个由粗大的乳白色石柱支撑的宽大门廊,正面4根,旁边各2根,门廊的正前方就是有名的南草坪。南草坪正位于整栋大楼中央位置,与上下楼层共三个房间同属椭圆型。南草坪是总统的直升飞机起落的地方,在国宾来访时,南草坪也承担举行正式欢迎仪式的作用。由于白宫坐南朝北,因此南草坪就成了白宫的后院,通称为总统花园。南草坪上许多树木也是总统或夫人亲手种植,如南门前两侧8棵木兰树,树龄超过150年。
建筑风格
白宫设计方案早在其出台前就由乔治·华盛顿定下了基调:“它决不能是一座宫殿,决不能豪华,因为在这里工作的主人是国家仆人。”正式出台的白宫设计方案,源于美籍南卡罗来纳州爱尔兰人建筑师詹姆斯·霍本,白宫的建筑风格属于典型的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有一种“在质朴中追求均衡美感”的设计。
白宫是由霍本根据18世纪末英国乡间别墅的风格,参照当时流行的意大利建筑师柏拉迪的欧式造型设计而成,它的设计方案正符合乔治·华盛顿对总统官邸的三点要求:宽敞、坚固、典雅,给人一种超越时代的感觉。霍本的设计也受到了都柏林上层建筑的影响,白宫原始建筑设计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就是受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一所公爵官邸“莱因斯特之家”(Leinster House)风格影响,例如白宫局部就采用了古希腊式的柱廊的形式,以增加建筑的优雅和经典感,而Leinster House后来成为了Oireachtas(爱尔兰议会)的所在地。此外,其他几座格鲁吉亚时代的爱尔兰乡村住宅也被视为整体平面图的灵感来源,从南侧的弓形正面,到蓝房中以前的壁龛等内部设计,均成为白宫官方指南和白宫历史协会的出版物中引用的细节。
白宫主人
(上述表格内容参考资料来源于)
文化影响
白宫最初称作总统官邸或总统官邸,除乔治·华盛顿之外,历届美国总统都在白宫生活和工作过,它也因此逐渐演变为了作为政府的符号。一般语境下所称的“白宫”,通常是对美国总统行政办公室或白宫行政团队的转喻,如“白宫宣布……”,此表述经常出现在新闻媒体中。此外,白宫作为美国知名的国家历史坐标,也频繁出现在各大影视作品中,如《白宫风云》《惊天危机》和《白宫陷落》等。2007年,白宫被评选为美国建筑师协会的“美国最喜爱的建筑”名单第二名。
相关事件
防空风波
白宫建筑群受到美国特勤局和公园警察局的保护。在2005年,乔治·沃克·布什(George Walker Bush)总统就职典礼期间,国家先进地对空导弹系统(National Advanced Surface-to-Air Missile System)服务于白宫防空安全。此后,该系统及相关军队成为保护总统和监控白宫周围的所有空域常驻防备武装,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美国法律,白宫周边3英里的区域为“永久禁飞区”,白宫园区内除非有授权否则不允许任何飞机飞入。
1974年2月,感情和事业双重受挫的美国士兵罗伯特·肯尼斯·普雷斯顿(Robert Kenneth Preston)盗走了一架贝尔UH-1通用直升机,决定直飞白宫发泄情绪,然而刚起飞不久就被美国军警双方锁定,第一次空降白宫南草坪时,白宫防卫人员顾虑于模糊的防卫守则且上级还没有传达攻击命令,便没有进行攻击。普雷斯顿完成了空降举动后,觉得心满意足,故而又从白宫飞走,在飞离过程中,发觉自己已被通缉,在这种情形下,普雷斯顿做出了飞回白宫的举动,事后他称此举意在“当面向总统投降”。在第二次飞入白宫园区后,他遭到了白宫防备力量的攻击,最后只能迫降于南草坪,普雷斯顿随即被逮捕,这场闹剧方才宣告结束。
20年后的1994年,一位没有飞行执照的醉酒男子弗兰克·尤金·科德(Frank Eugene Corder)偷了一架塞斯纳150L直升机,半夜开入白宫园区,最终在白宫南草坪坠毁——这架飞机在地面打滑,撞上玉兰树,最终停在了白宫建筑的墙边。该男子在事件中死亡,而白宫建筑并未遭到严重损害,且时任总统的威廉·杰斐逊·克林顿当时并不在白宫之中。
在经历了两次违规空降事件后,白宫加强了防空安全,也正因为如此,2005年5月,当又有一架未经授权的飞机逼近白宫园区上空时,白宫警报系统及时响起,白宫内部人员包括当时的第一夫人劳拉·布什也被及时疏散出去,避免了可能遭受的袭击。事后,经过调查,该飞行员仅为误入而没有受到指控,最后无罪释放。
2023年6月4日,美国北美防空司令部出动了一架F-16战斗机拦截了一架飞入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禁飞空域的轻型民用飞机,并致该机坠毁最终在弗吉尼亚州乔治·华盛顿国家森林附近坠毁。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坠毁的飞机上载有4人。
擅闯事件
白宫作为总统官邸,时刻面临着非比寻常的安保压力,2015年的一项报告称,自2010年至2014年白宫安保力量共抓捕16位翻越围栏“擅闯”白宫的人士。这其中就有较为恶劣的是发生于2014年9月的“冈萨雷斯非法闯入白宫事件”。冈萨雷斯是一位美国退伍军人,2014年9月19日晚,他随身携带折叠刀,突破5道安全封锁,闯进白宫“东厅,最后被一位当时“不值班”、正好路过此处的特工抓获。事后,冈萨雷斯辩解称当时想进入白宫是为了告知奥巴马“大气层在塌陷”,并希望奥巴马告诉全体美国人民,事发当时,奥巴马及其家庭成员刚好不在白宫。这一事件以及后续曝光的系列安保漏洞,导致时任美国特勤局局长皮尔森引咎辞职,特勤局高层人员也发生较大变动。2015年,冈萨雷斯被判处17个月的有期徒刑。一个月之后的10月22日,23岁男子阿德萨亚翻越白宫围栏试图闯入,被特勤局人员和警犬拿下。他父亲表示,阿德萨亚想和奥巴马“谈心”。
2015年感恩节当天,有一名男子翻墙擅闯白宫被捕,事发时总统奥巴马一家在白宫庆祝感恩节。这位名叫约瑟夫·卡普托的男子翻越围墙时,还身披着美国国旗,并且用牙齿咬着一份文件夹。事件发生后,白宫被立即封锁,特工处展开全面安全检查,排查隐患。
2015年1月26日,一位美国联邦政府雇员在白宫附近试飞一架小型无人机,但无人机在试飞过程中失控,以极低飞行高度越过白宫围栏并最终坠毁在白宫东南角草坪上。同年5月14日,一名男子在与白宫北侧草坪仅一街之隔的拉法叶公园操控无人机飞行,他立刻被逮捕。
2023年4月19日,一个幼儿在挤过白宫北侧的金属栅栏后进入了白宫区域。他越过围栏闯入白宫后,白宫安全警报被触发,美国特勤局立即派多名特工赴现场应对可能的入侵事件。特工处理这一事件期间,白宫建筑群被暂时封锁。特勤局发言人称,已将幼童送回父母身边。早在2014年,类似的幼儿“擅闯白宫”就曾发生过,时,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即将向全国民众发表讲话,这名幼童闯入后,白宫被暂时封锁,其讲话也遭到推迟。
车祸事件
当地时间2024年5月4日晚,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撞上白宫建筑群外围安全护栏,司机当场死亡。特勤局认为白宫未受到威胁。截至5月5日,特勤局和华盛顿特区大都会警察局已就此展开调查。
特朗普再次上任后整顿白宫人事
2025年1月22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华尔兹要求大约160名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助理回家待命,新一届政府在审查白宫人事,要求全体幕僚与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政治议程保持一致。
白宫平面图泄露
当地时间2025年4月20日,《华盛顿邮报》查阅的内部记录显示,美国政府官员与联邦工作人员不当分享了敏感文件,其中包括可能属于机密的白宫平面图。记录显示,这些员工无意中将包含敏感文件的谷歌云端硬盘文件夹分享给了美国总务管理局全体员工。根据在线名录,该机构员工总数超过11200人。此外,共享内容还包括白宫游客中心拟建防爆门的详细信息。
旅游信息
根据白宫支出由全体纳税人担负的原则,白宫的一部分在向全世界公民开放,因此成了游人观光的热点。
本国游客游览白宫需向国会议员提前三个月且不少于 21 天进行预约;国际游客则需要联系所在国家或地区驻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大使馆。
白宫供游人参观的部分主要是白宫的东翼,包括底层的外宾接待室、瓷器室、金银器室和图书室,一楼的宴会厅、红厅、蓝厅、绿厅和东大厅。
交通
1. 可乘坐地铁蓝线、橙线至Farragut West站下车,沿17th St NW向南步行10分钟。
2. 可乘坐地铁蓝线、橙线至Federal Triangle站下车,沿Pennsylvania Ave NW向西步行10分钟。
3.乘坐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巴士812路、59路至白宫广场站下车。
门票
免费
参考资料
White House应该翻译成“白宫”还是“白屋”?.中国日报网.2023-10-21
历届美国总统的家人 为什么也要入住白宫?.人民网.2023-10-21
美国学习系列|参观白宫,增进中美文化交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3-07-17
The White House Building.The White House.2023-10-21
About The White House.White House.2023-10-14
White House History.White House.2023-10-14
美国务院发言逗笑记者后,白宫又宣称:中方对美光禁令“没事实依据”.光明网.2023-10-20
白宫,美国华盛顿特区.HISOUR 文化 艺术 人文.2023-10-20
白宫惨遭焚毁!盘点美军史上5次惨败.网易军事.2023-07-06
特朗普又错了:1812年火烧白宫并非加拿大人所为.澎湃新闻.2023-07-06
军武次位面:白宫当年居然被加拿大烧掉,为遮丑才涂成白色的.观察者.2023-07-10
白宫-美国总统官邸.郑州教育|对外交流服务中心.2023-07-20
Presidential Residency in New York.mountvernon.org.2023-10-20
The Government House, New York.metmuseum.org.2023-10-20
Stokes, I. N. Phelps The iconography of Manhattan Island 1498-1909 (v. 5).columbia.edu.2023-10-20
A Brief History of the President's House in Philadelphia.ushistory.org.2023-10-20
A Portrait of Old George Town.gutenberg.org.2023-10-20
African Americans in the White House Timeline.whitehousehistory.org.2023-10-20
White House Tour Essays: The Overview.archive.org.2023-10-20
Overview of the White House.whitehousemuseum.org.2023-10-20
John Adams moves into White House.this-day-in-history.2023-07-06
First Families.白宫官网.2023-07-10
白宫.中航国旅.2023-07-05
12你可能不知道的白宫事实.eferrit.2023-07-22
The State Dining Room.whitehousehistory.org.2023-10-20
The East Room.whitehousehistory.org.2023-10-20
The Grand Illumination: Sunset of the Gaslight Age, 1891.whitehousehistory.org.2023-10-20
The Entrance Hall.whitehousemuseum.org.2023-10-20
Theodore Roosevelt Renovation, 1902.whitehousemuseum.org.2023-10-20
The Christmas Eve West Wing Fire of 1929.whitehousehistory.org.2023-10-20
特朗普花了340万美元翻修白宫,跟他的前任们相比品位如何.澎湃新闻.2023-10-20
Truman Reconstruction: 1948–1952.whitehousemuseum.org.2023-10-20
Fit for Dignitaries, Blair House Reopens Its Stately Doors.The New York Times.2023-10-20
Mrs. Truman Shows Off White House To News Writers.Palm Beach Post. UP..2023-10-20
白宫的扩建和两次大翻新.网易新闻.2023-06-21
Library Art and Furnishings.whitehouse.archives.gov.2023-10-20
杰奎琳• 肯尼迪:世界上最具争议性的母亲.中国日报网.2023-07-15
杰奎琳·肯尼迪的五个不解之谜 Five myths about Jackie Kennedy.中国日报网 | 英语点津.2023-07-15
到白宫看看被特朗普嫌弃的新家有多“简陋”.界面新闻.2023-07-17
第一夫人里的No.1,黑白照片都无法掩盖她的美.一点资讯.2023-07-31
Kennedy Renovation: 1961–1963.whitehousemuseum.org.2023-10-20
Architecture: 1970s.whitehousehistory.org.2023-10-20
Executive Orders.The U.S.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2023-10-20
Pat Nixon: American first lady.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nc.2023-10-20
First Lady Biography: Pat Nixon.The National First Ladies Library.2023-10-20
Life in the Press Briefing Room.whitehouse.archives.gov.2023-10-20
Ask the White House.whitehouse.archives.gov.2023-10-20
Decorative Arts: 1980s.whitehousehistory.org.2023-10-20
White House Solar Panels: What Ever Happened To Carter's Solar Thermal Water Heater?.Huffington Post.2023-10-20
White House makeover.The Californian. Archived.2023-10-20
Solar Energy is Back at the White House.ecomall.com.2023-10-20
Solar panels installed on White House roof.Fox News.2023-10-20
白宫每天都上头条,带你看懂总统官邸“神秘”权力运作的门道.澎湃新闻.2023-07-12
Explore the buildings and facilities of the White House.白宫官网.2023-07-10
白宫整体结构和建筑规划.网易新闻.2023-07-10
50万美元的美国国宴都吃些啥.手机新浪网.2023-07-20
白宫虚拟之旅:国家楼层.hisour.2023-07-16
白宫国宴大起底:菜单迎合贵宾口味 海军乐队演奏助兴.国际在线新闻.2023-07-20
美国总统府白宫的艺术品收藏.人民网.2023-10-20
揭秘:特朗普藏身的白宫地下掩体长这样.界面新闻.2023-07-17
拜登上任后,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有什么变化?.央视网.2023-07-16
揭秘美国总统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组图).凤凰网.2023-07-16
美国白宫玫瑰园完成60年来首次大翻新.环球网.2023-07-16
White House History and Tours.whitehouse.gov.2023-10-20
White House Press Room to reopen.Politico.2023-10-20
习近平在白宫南草坪欢迎仪式上的致辞.人民网.2023-07-25
除了中国,华盛顿也有很多”名胜古迹“!.搜狐网.2023-07-25
The White House.National Park Service.2023-10-20
白宫的建筑设计竞赛.网易新闻.2023-07-04
白宫的设计风格受到什么影响?.网易新闻.2023-06-23
美国白宫介绍(白宫地址).glofang外房网.2023-07-12
特朗普宣誓就任美国第47任总统.央视新闻.2025-01-21
总统.白宫官网.2023-07-16
《白宫西翼》的生命力在于,它给出了良性政治如何维系的答案.澎湃新闻.2023-07-25
《白宫沦陷》正片—美国—电影—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又名:《Olympus.优酷.2023-07-25
Norge sikret innsettelsen av Bush – Nyheter.Dagbladet..2023-10-20
Norske våpen vokter presidenten.Gründer Økonomisk Rapport.2023-10-20
白宫频遭闯入:民众找总统“谈心” 安保如何应对?.人民网.2023-10-21
The Time a Stolen Helicopter Landed on the White House Lawn.Air & Space. Smithsonian.2023-10-21
White House security scares.BBC News.2023-10-21
Intruding pilots released without charges.CNN.2023-10-21
美一架民用飞机遭战斗机拦截并坠毁.央视网.2023-10-21
白宫5年遭16人“擅闯” 特工处护主不力挨轰.中国军网.2023-10-21
学步幼儿爬过白宫围栏,特勤人员抱起“最小入侵者”交还其父母.澎湃新闻.2023-10-21
一辆汽车撞上白宫建筑群外围安全护栏,司机当场死亡.环球网-今日头条.2024-05-05
特朗普整顿人事,160名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助理被要求回家待命.光明网-今日头条.2025-01-25
内部敏感文件遭万人共享 特朗普政府又曝安全漏洞.央视新闻-腾讯网.2025-04-22
美国白宫.中信网上银行.2023-07-05
我如何参观华盛顿特区的白宫?.华盛顿特区.2023-06-21
白宫旅行攻略.去哪儿攻略.2023-07-25
华盛顿景点 白宫.马蜂窝.2023-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