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陛存
迈克尔·辛普森·克尔伯特森(Michael Simpson Culbertson,1819年1月18日 - 1862年8月25日)是一位美国长老会牧师,中国传教士,学者和作家。他于1845年至1862年在中国进行传教工作,并参与了《圣经》的中文翻译工作。
人物生平
迈克尔·辛普森·克尔伯特森于1819年在宾夕法尼亚州的钱伯斯堡出生。他于1835年7月1日进入位于纽约州西点的美国军事学院。
1839年,他以全班第六名的成绩从美国军事学院毕业,并于同年7月1日被任命为第一炮兵团的二等尉。
1841年4月15日,克尔伯特森辞去军职,前往普林斯顿大学神学院学习神学。
1853年继伯驾医生担任美国公使马沙利的中文秘书兼翻译。4月,原拟随马沙利赴太平天国首都南京市,因船搁浅作罢。7月2日.随公使赴昆山市会晤清两江总督恰良。次年5月.随同新任公使麦茬前往太平天国治下的镇江市、天京等地,曾入天京城会晤太平天国“功勋殿右贰检点加一等胡海隆,获得了不少情报,并要求太平天国承认不平等条约。
克尔伯特森于1862年8月25日在中国上海死于霍乱,享年43岁。他的遗体被运回宾夕法尼亚州的葛底斯堡,于1862年11月25日安葬。
人物关系
迈克尔·辛普森·克尔伯特森的祖先来自爱尔兰,他的曾祖父在18世纪中叶从爱尔兰的安特里姆县移民到宾夕法尼亚州的富兰克林县。他的父亲约瑟夫(1779-1858)是一位银行家。迈克尔是他父亲与第二任妻子弗朗西斯(1785-1867)的长子,他们在1818年结婚。他有五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他们都是他父亲与前妻玛丽(逝于1817年)的孩子。迈克尔有两个在美国历史上有影响的兄弟:亚历山大(1809-1879),一位皮毛贸易商和探险家,蒙大拿州的克尔伯特森镇以他的名字命名;塔迪乌斯·艾因斯沃思(1823-1850),耶鲁大学毕业生,与亚历山大一起探险,并撰写了《1850年前往恶地和上密苏里河的探险日记》。另一个兄弟塞勒斯(1812-1869)是内战期间联邦军队的军官。克尔伯特森和他的妻子玛丽·麦克法兰·邓拉普有两个女儿,他去世后,他们和母亲一起返回了纽约。
主要作品
克尔伯特森的主要作品包括《关于上海修订版中国圣经的论文》(上海,1851)、《对创世记和出埃及记在中国圣经修订版中翻译的批评的回应》(广州市,1852)、《关于太平天国出版物对神和神在中国版圣经中的翻译的影响的论文》(1853)、《旧约圣经》(由E.C.布里奇曼牧师和M.S.克尔伯特森牧师翻译,1855)、《中国的宗教状况和教会的责任:为长老会外国传教委员会讲的一篇布道》(1857)、《花园中的黑暗;或者,中国北方的宗教观念和民间迷信》(纽约:斯克里布纳,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