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假管鸢尾蒜

假管鸢尾蒜

假管鸢尾蒜(学名:Ixiolirion tataricum var. ixiolirioides)为石蒜科鸢尾蒜属下的一个变种。

形态特征

假管鸢尾蒜与原变种鸢尾蒜的区别在于本变种的花被片下部相互松散粘合形成明显的假花被管,假花被管长约1厘米;花较小,花被片较狭,宽1-3毫米,呈淡蓝色。花期为4-5月。采收和储藏:夏季可采收,洗净后鲜用或晒干。

分布范围

假管鸢尾蒜分布于我国新疆北部地区。主要生长于草原等地带。

变种问题

假管鸢尾蒜的分类历史颇为复杂。1821年,Herbert根据Pallas发表的Amaryllis tatarica Pallas(1776)建立了Ixiolirion属。100多年来,关于Ixiolirion属的系统位置及分类意见一直存在争议。1877年,Regel将具有“花被管”的种类独立成一个新属Kolpakowskia Regel。然而,1879年Regel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没有必要成立新属,提出将Kolpakowskia Regel作为Ixiolirion属的异名。Regel的改变主要是因为他意识到所观察到的“花被管”实际上是花被片基部彼此松散粘合形成的假花被管。尽管Regel已经放弃了成立新属的观点,但仍有一些学者坚持保留Kolpakowskia属名,直到1963年,Traub在其著作《Gen. Amaryll.》中仍主张分为两个属、三个种。而多数学者则主张将其合并为一个属。在研究了分布于我国新疆北部的鸢尾蒜属植物标本后,由于形态特征、习性、分布等方面的明显相似性,我们也认为没有成立新属、新种的必要。考虑到有些标本的花被片基部彼此松散粘合,形成明显的假花被管这一特征,因此将其作为变种处理。

与“假管鸢尾蒜Ixiolirion tataricum (Pall.) Herb. var. ixiolirioides (Regel) X. H. Qian”相关的变种有:

鸢尾蒜Ixiolirion tataricum (Pall.) Herb.

异名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