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鸢尾蒜

鸢尾蒜

鸢尾蒜(拉丁学名:Ixioiirion tataricum)是石蒜科鸢尾蒜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

鳞茎卵球形,长1.5-2.5厘米,直径达2.5厘米,外有褐色带浅色纵纹的鳞茎皮。叶通常3-8枚,簇生于茎的基部,狭线形。

花茎春天抽出,高10-40厘米,下部着生1-3枚较小的叶,顶端由3-6朵花组成的伞形花序,或总状花序缩短呈伞状,下有佛焰苞状总苞,总苞片膜质,2-3枚,白色或绿色,披针形,长可达3.5厘米,顶端渐尖呈芒状,花茎除顶端着生花序外,有时下部叶腋内也能抽生1-3朵花;花梗不等长;小苞片较小,膜质;花被蓝紫色至深蓝紫色;花被片离生,倒披针形或较狭,长2-3.5厘米,宽3-7毫米,顶端近急尖,中央有3-5条肋;雄蕊着生于花被片基部,2轮,内轮3枚较长,外轮3枚较短,花丝无毛,紫色,近丝状;花药基着;子房下位,近棒状,3室,柱头3裂。果;种子小,黑色。花期4-6月;果期5-6月。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在中国新疆北部,小亚细亚半岛中西伯利亚巴基斯坦地区。

栖息环境

生长于山谷、砂地或荒草地上。

生活习性

较耐寒,喜干燥向阳环境,宜排水良好、疏松而肥沃的土壤。

繁殖

主要依靠分球繁殖。在秋季从母球上剥取仔鳞茎分植。春季种植鳞茎,株距10厘米,覆土7.5厘米。春季分球繁殖。早春萌芽早,易受冻害,注意保护。管理极粗放。秋季挖球后,将母球与子球分离,分别埋于微潮的沙中,保持15℃左右,使其安全越冬。

用途

鸢尾蒜性强健,花大而美,稀少的蓝紫色花在夏季显得尤为清秀可爱。适作园林地被植物,切花也甚宜。适于岩石园、花卉园种植,也可用来布置花坛,或做切花、盆栽观赏。夏季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相关的种

与“鸢尾蒜【Ixioiirion tataricum(Pall.)Herb.】”相关的种有:

假管鸢尾蒜【Ixioiirion tataricum(Pall.)Herb. var. ixiolirioides(Regel)X. H. Qian】。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