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晋平
李晋平,1964年出生于大宁县,是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是中国化工学会会士、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目前,他担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气体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山西省煤层气高效开采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山西省科协第九届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此外,他还是Chin. J. Chem. Eng.和《过程工程学报》期刊编委,以及《煤炭转化》期刊主编。李晋平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气体能源高效清洁利用、煤层气高效开采与利用等方面,是山西省重点学科应用化学学科带头人、中国能源学会常务理事和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会评专家。
人物经历
1979年,李晋平以全县第5名的成绩考取了高中。两年后,17岁的李晋平考入太原理工大学(后改为太原工业大学,现为太原理工大学)。
1987年,大学毕业,李晋平留校任教。
1987年,李晋平考取了徐文旸教授的研究生。
1988年李晋平和导师徐文旸开始了国家863项目的研究--新型复合贮氢材料的研究。
1991年,在“七五”期末原国家科委组织的评估中,李晋平所承担的项目被评为优秀奖,他本人也被评为青年技术骨干;1992年,他被评为青年学术带头人,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李晋平被破格晋升为教授。
2001年,已经在清洁能源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李晋平师从煤化工专家谢克昌教授,攻读博士学位。
2007年,李晋平教授成功读取谢克昌院士的博士学位。
2010年,当选为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
现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气体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山西省煤层气高效开采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山西省科协第九届委员会副主席,兼任Chin. J. Chem. Eng.和《过程工程学报》期刊编委,《煤炭转化》期刊主编。
任免信息
2022年11月15日,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太原召开。李晋平任山西省科协第九届委员会副主席。
科研研究
李晋平教授多年来主要从事分子筛、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等多孔材料的合成、机理、表征、催化、气体吸附及分离性能的研究以及水电解制氢、光解水制氢、合金储氢材料、复合储氢材料、多孔储氢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系列开创性研究成果:围绕低浓度煤层气脱氧与除氮的高效富集利用,率先将分子筛引入低浓度煤层气富集领域;开发了变压吸附分离甲烷/氮气装置及相关工艺;利用柔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独特的分子识别效应成功实现了丙烯中低浓度丙炔的高效分离;系统研究了多孔材料的物理吸附储氢,阐明了储氢机理和构效关系;开发了温和条件下光电水解制氢的系列高效的阳极析氧催化剂。
李晋平教授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973”前期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山西省煤基产业链煤层气专项子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及山西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0余项。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120余篇,SCI被引2000余次;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8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山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先后获得“第九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创新奖”、“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省级人选”、“山西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等荣誉称号。
获得荣誉
2010年3月25日,李晋平教授被授予第四届“山西省十佳中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2023年8月31日,入选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参考资料
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太原召开.今日头条-黄河新闻网.2022-11-17
李晋平.太原理工大学.2022-11-17
关于第九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的公示.中国化工学会.2017-11-15
关于公布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的公告.中国科学院.2023-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