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弧菌
河流弧菌是一种常用于实验和科研检测的菌株。
形态特征
河流弧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氧化酶呈阳性。它具有特定的代谢特性,如赖氨酸脱羧酶和鸟氨酸脱羧酶均为阴性,而精氨酸双水解酶则呈阳性。此外,河流弧菌能够发酵葡萄糖产生酸而不产生气体,同时也能发酵麦芽糖、阿拉伯糖和蔗糖,但不会发酵乳糖和水杨苷。这种细菌是兼性厌氧菌,最适宜的生长环境pH值范围为7.4至7.6。
分布与危害
河流弧菌主要分布于河流或出海口的水中,具有较强的生存力。在适宜条件下,它可以迅速繁殖。这种细菌对酸性和高温较为敏感,常见的传播媒介包括受污染的食物和鱼类。河流弧菌不仅会引起散发性腹泻,尤其易感人群为婴幼儿和青少年,同时也是全球海洋鱼类和贝类养殖业的主要威胁之一。
研究与应用
河流弧菌的研究成果丰富,其中包括通过荧光抗体技术检测牙鲆体内是否存在河流弧菌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准确检测出牙鲆体内的河流弧菌,对于预防和治疗牙鲆相关疾病以及提高海产品的卫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方法研究
针对河流弧菌的快速检测,研究人员已经建立了基于toxR基因的PCR检测方法。通过对河流弧菌的标准菌株进行PCR扩增,筛选出了两组引物F2和F4,它们能够特异性地识别河流弧菌,并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更快速、精准地检测河流弧菌的存在,对于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资料
河流弧菌.泰斯拓生物.2024-10-28
河流弧菌:一种新兴的人类病原体。.科学知识平台.2024-10-28
基于toxR基因的河流弧菌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知网空间.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