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水杨苷

水杨苷

水杨,是一种无色结晶或白色粉末。有吸湿性。它广泛存在于多种柳属和杨属植物的树皮和叶子中,例如,紫柳树皮中含水杨苷可达25%。

正文

溴化铒:D(-)-Salicin

英文别名 D-Salicin (1.05055); alpha-hydroxy-o-tolyl beta-D-glucopyranoside; 2-(hydroxymethyl)phenyl beta-D-glucopyranoside; White Willow Bark Extract; Salicin

EINECS 205-331-6

分子式:C13H18O7

分子量:286.28

含量: 15%-98%

物理化学性质

熔点 197-200 ºC

比旋光度 -61.5 º (C=5, H₂O)

水溶性 36 G/L (15 ºC), 250 G/L (60 ºC)

安全术语

S24/25Avoid contact with skin and eyes.

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S37Wear suitable gloves.

戴适当手套。

风险术语

R43 May cause 敏化作用 by skin contact.

与皮肤接触可能致敏。

特点

水杨苷为白色结晶;味苦;熔点199~202℃,比旋光度【 α】-45.6°(0.6克/100厘米3乙醇);可溶于水,易溶于沸水,难溶于乙醇(1:90),不溶于醚或三氯甲烷,但能溶于碱溶液、吡啶乙酸中。其水溶液呈中性反应,分子中无游离酚羟基,属于酚苷类化合物。经稀酸或苦杏仁酶水解,可生成葡萄糖和水杨醇。水杨醇的分子式为C7H8O2;为斜方无色针晶;熔点86~87℃;热至100℃升华;可溶于水、苯,易溶于乙醇、醚、氯仿;遇硫酸呈红色。

作用

水杨苷具有解热和镇痛作用,过去曾用于风湿病的治疗,现已被其他药物所代替。由于它水解后可产生水杨醇,容易被氧化而产生水杨酸,因此曾是合成水杨酸类药物的主要来源,现在制药工业上已采用合成法制造水杨酸。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