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苌墓志
《元墓志》是一方楷书墓志,于北魏熙平二年(517年)刻制,出土于济源市。该墓志的书风与同一时期的“邙山体”风格相一致,显示出尚雅重法的总体趋势。书体圆润流畅,柔媚成熟,结体茂密严谨,风格遒丽华滋,端庄丰腴,颇具庙堂之气,是魏碑的典型代表。
简介
元苌墓志,北魏墓志铭文,全称为“魏故侍中镇北大将军定州市刺史松滋成公元君墓志铭”。墓志呈正方形,长、宽均79厘米,厚23厘米,志石阴刻界格,志文正书,凡26行,满行26字,共664字。属于书刻皆精一类,刀法细腻精微,加之出土不久,保存完好,文字刀口清晰如新发于硎。
特点
元苌墓志书体圆润流畅,柔媚成熟,风格遒丽华滋,端庄丰腴;用笔方圆兼备,线形明朗,起收有度,转折兼用;结体茂密严谨,因字成形,重心沉稳,以横取势;韵高律严,形端神奕,落落大方,颇具庙堂之气,是魏碑的典型代表。
说明
2003年春,出土于济源市的北魏《元苌墓志》,即属于当时主流书风的一方楷书墓志。该墓志刻于北魏熙平二年,其书风与同一时期的“邙山体”风格相一致,显不出尚雅重法的总体趋势。这种主流书风在北方有着广泛的影响,明显地走向了雅化,与平城区时期的北魏楷书相比,由质变文,由朴变精,由拙变巧,由俗变雅,走向了高度成熟。
影响
洛阳邙山地区为北魏皇室的墓葬地,曾先后出土过大批墓志。这些墓志的最大特点便是书体已是成熟的楷书,形体为斜画紧结;风格隽雅典丽,遒健庄重;笔法成熟,韵味涵泳;文体规范,书刻皆精,代表了当时主流书风的审美取向,为后来楷书的走向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