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周小青

周小青

周小青,男,1957年5月出生,汉族,湖南浏阳人,中共党员,医学博士,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医诊断学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等教育研究会中医诊断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优秀归国人员,首届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曾任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所秘书、副所长、所长,基础课部副主任、主任,党总支书记,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人事处处长,湖南中医学院副院长,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党委委员。

1978年,周小青从当时的湖南中医学院毕业后留校。1982年,周小青硕士毕业后在中医诊断教研室担任专职教师,后历任基础课部主任、中医诊断所所长、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1987年、2002年,周小青两次被教育部公派赴英国Hammersmith医院心血管科和欧洲心脏科学中心作高级访问学者,先后赴新加坡、巴西、英国讲学。1995年,周小青攻读中医诊断学博士,后担任中医诊断学学科带头人。2014年4月3日上午,周小青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调研,听取基层老师意见、建议。2016年7月,周小青被免去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省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职务。2019年12月15日,周小青一行20人来广西中医药大学仙葫校区就中医药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开展调研。

周小青曾获得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十二届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周小青,1957年5月出生,湖南浏阳人。1978年,周小青从当时的湖南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于内经教研室,又进师资班学习。1995年攻读中医诊断学博士,后担任中医诊断学学科带头人。

1987年、2002年,周小青两次教育部公派赴英国Hammersmith医院心血管科和欧洲心脏科学中心作高级访问学者,先后赴新加坡、巴西、英国讲学。

工作经历

1982年,周小青硕士毕业后在中医诊断教研室担任专职教师,后历任基础课部主任、中医诊断所所长、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1995年,周小青攻读中医诊断学博士,后担任中医诊断学学科带头人。1997年,周小青被评为教授,选拔为湖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998年,周小青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2003年,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批准,周小青获国家中药三类新药证书,2004年,周小青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周小青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年,周小青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四。

2010年,周小青基于信息化的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获湖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1年,周小青中医诊断亚型证的量化及规范化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2年,周小青中医计量诊断理论与研究方法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4年4月3日上午,周小青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调研,听取基层老师意见、建议。学院副科级及以上干部、学生党支部书记、院团委、团总支书记参加了此次座谈会。会议由周小青副校长主持。

2016年7月,周小青被免去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省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职务。2019年12月15日,周小青一行20人来广西中医药大学仙葫校区就中医药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开展调研。

社会任职

主要成就

研究领域

周小青主要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教学、科研、临床30余年,主要研究的领域为:①数字中医诊断研究;②中医药防治血管性痴呆。

科研项目

周小青合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舌苔原理及其计量诊断的综合系列研究”。合作承担的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中医诊断规范化、客观化研究(二)——中医心病气血辩证客观化研究”等项目。他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2项。

科研成果

舌苔细胞化学变化规律

1990年,周小青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课题——“常见舌苔细胞化学变化规律的定性定量研究”,运用显微分光,对舌上皮细胞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结合中医辨证,建立判别方程式,填补了中国和国外空白。

冠心病冠状动脉

1992年,周小青承担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针刺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影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应用冠状运脉造影的方法观察了针刺内关穴等穴对冠心病冠状动脉的影响,表明针刺内关穴等可扩张冠心病狭窄的冠状动脉,为揭示针刺作用做出了贡献,该成果1997年被评为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中医计量诊断

1995年,周小青承担了湖南省教委重点课题——“中医计量诊断研究”,从诊断信息摄取到诊断信息的处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论文《计量分析针刺内关等穴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作用》发表后,在国际上引起较为强烈反响,被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收录,《中西医结合杂志》又先后以日语、英文、朝鲜文转载。该研究成果为创立中医计量诊断学奠定了基础。

团队搭建

周小青组织中医诊断学国家重点学科、国家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一流课程以及中医学国家级一流专业的建立,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积极搭建研究生科研创新平台,积极参与研究生教材体系改革,创立计量诊断理论与主诉诊疗理论,指导研究生申报研究生创新项目32项,以项目为牵引,获得省部级奖励13项,培养的研究生发表SCI论文36篇,CSCD论文88篇,获得专利16项,获得国家奖学金8人。

著作作品

周小青曾公开发表论文有140余篇,主编著作4部,参编著作8部。

论文著作

编著作品

周小青主编《中医计量诊断学》《中医主诉诊疗学》《实用中医诊断学》等教材。参编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中医诊断学》、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全国中医药行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等教材。

人才培养

周小青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参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组织大医论坛与学术研讨,主持2011年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医学基础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研究”(JG2011C010),主持2012年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中医情志理论的研究生心理亚健康研究”(JG2012C008)。

周小青搭建研究生科研创新平台。主持中医诊断学省级重点实验室工作(湖南省科技厅,2012),主持湖南省高校2011数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湘教通[2013]448号,湖南省教育厅项目,2013年)。

周小青参与研究生教材体系改革。创立计量诊断理论与主诉诊疗理论,主《中医计量诊断学》《中医主诉诊疗学》《实用中医诊断学》》等教材。

周小青担任研究生导师以来,培养中医诊断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66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医精诚思想引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传道授业,经常与研究生谈心谈话,编写《好习惯》与学生分享,引导学生从平时点滴做起,聚沙成塔,厚积薄发,养成良好习惯,持之以恒,关注学生学习、生活、就业,关心学生身心健康,认真履行导师指导职责,遵守学术规范,严格把关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严格经费管理。培养研究生成效显著,部分已经成为全国各地中医药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的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指导研究生申报研究生创新项目32项。以项目为牵引,获得省部级奖励13项,培养的研究生发表SCI论文36篇,CSCD论文88篇,获得专利16项,获得国家奖学金8人。2022年,周小青被评为湖南中医药大学教学名师,2019年,周小青所带领团队怼获得湖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称号。

荣誉奖项

人物评价

周小青永远是那个谦和友善的人,话语不多,从不偏激,总是善待病人、同事,偶尔也有童心,与友人对弈,酣战执着,忘记一切,更多时候,他呆在书房,看那些永远看不完的书,琢磨如何提高疑难杂症诊断的精准性。(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评)

参考资料

周小青.爱课程.2025-04-22

周小青.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2025-04-22

周小青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2025-04-22

周小青:创新中医 孜孜以求.周小青:创新中医 孜孜以求.2025-04-22

周小青副校长到湘杏学院调研座谈.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2025-04-22

湖南任免.新浪.2016-08-08

湖南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周小青一行来我校参观交流.广西中医药大学.2025-04-22

周小青.中国知网.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