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徐彦刚

徐彦刚

徐彦刚,1907年出生,原名徐兴华。四川开江人。历任中国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参谋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三十二团参谋长、第六军第三纵队队长、第九师师长、第三军军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参谋长、湘鄂赣军区司令员兼第十六师师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行委员。

1935年9月在永修燕山朱坑养伤时被敌人杀害。

人物生平

早年生涯

1907年11月11日生于开江县甘棠乡漆子店一个农民家庭。

1924年小学毕业后,考入重庆江北中学,在校期间,受共产党人的影响,积极参加反帝爱国斗争,遭反动当局被捕入狱。

1926年春考入重庆中法大学,并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投笔从戎,考入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武汉分校。

革命生涯

1927年初到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次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随部队到井冈山市。后被派到袁文才部工作。

1928年2月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2团参谋长,5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11师32团参谋长,曾参加黄洋界保卫战等保卫井冈山风景旅游区的斗争。

1929年初转移到永新县莲花县等地开展游击战。

1930年1月所率地方武装编入红6军,任第3纵队纵队长。同年11月任红1军团3军9师师长,先后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

1932年3月任红3军军长,后任红1军团参谋长,率部参加漳州战役和中央苏区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争

1933年冬调任湘鄂赣军区司令员,后兼任红16师师长。

1934年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参与领导巩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苏区的斗争。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带领当地军民坚持以黄金洞为中心的平江县浏阳市、铜鼓游击根据地的斗争,曾指挥红16师取得大源、虹桥等战斗胜利(见湘鄂赣边红军三年游击战)。

人物逝世

1935年6月国民党军重兵“进剿”,在江西永修云居山突围战斗中负伤,9月在永修燕山朱坑养伤时被敌人杀害。

后世纪念

2007年11月1日开江县委、县政府、市党史研究室,在开江县联合举办了纪念开江籍中国工农红军将领徐彦刚烈士诞辰100周年座谈会,缅怀徐彦刚烈士革命的一生。市级部分部门领导,达州市各市(县、区)党史研究室主任和专家,徐彦刚烈士的亲属,以及开江县委、县人民代表大会、县政府、县政协的领导和部分相关单位负责人,共计6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11月2日由开江县党史办牵头,在开江县城开展了“纪念徐彦刚烈士诞辰100周年”庆祝活动。活动特制了宣传横幅,并邀请了军乐队、腰鼓队等几个演出团体沿街游行和表演,庆祝徐彦刚烈士诞辰100周年。旨在提醒今天的人们享受幸福生活,别忘了革命先辈曾经的艰苦奋斗和流血牺牲。活动还印制了大量宣传单,沿途发放,向人们介绍中国工农红军将领徐彦刚同志的生平事迹和丰功伟绩。

人物评价

1937年朱德沉痛地写道:“彦刚同志的牺牲不仅为本党一大损失,亦为中国革命之重大损失,但精神不死,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光荣一页矣。”

1939年冬周恩来在苏联莫斯科会见秦化龙时说:“徐彦刚是个好同志,是我军一个精明能干的高级指挥员,他牺牲太早了,你们应该写些文章纪念他!”

1982年聂荣臻在一封信中对他作了高度评价:“徐彦刚是位好同志,一贯作战勇敢,工作积极,功勋卓著。”

徐彦刚曾任红3军9师师长,红3军军长,红1军团参谋长和湘鄂赣省军区司令员等职。他身经百战,屡建战功,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人民军队的杰出将领。

参考资料

英雄虎胆徐彦刚--党史频道.人民网.2021-02-22

徐彦刚血洒云居山.中国江西网.2021-02-22

周恩来称赞徐彦刚是精明能干的高级指挥员.人民网.2021-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