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杨阿苗

杨阿苗

杨阿苗(1865-1932),原名嘉种,出生于泉州南门外亭店村(现属于江南镇)。他是清代同治四年的产物,曾是晋江县园坂村蔡娃子,十岁时被卖给了亭店村的杨孙獭作为养子。杨阿苗继承了家族商业帝国,成为了一位成功的商人和社会活动家。

早年经历

杨阿苗原本是晋江县园坂村的人,名为蔡娃子。在他十岁时,被卖给了位于泉州南门外亭店村的杨孙獭,成为了他的养子。杨孙獭是一位商人,他在马尼拉开设了协成商行,并在宿务、塔克洛班、树里爻等多个商埠设立了分支机构,主要经营苎麻、椰干等土特产品。不幸的是,杨孙獭在三十多岁时去世,留下了年轻的杨阿苗。

商业生涯

杨阿苗在十七八岁时前往菲律宾,在当地的西班牙学校接受教育。二十五岁时,他的叔父杨孙(械)将协成商行交给了他。杨阿苗接手后,聘请了他的舅父陈清源担任总经理,积极拓展业务,使公司的发展更加迅速。他在马尼拉那士吗尔迈街建立了洽成总行,并在三描、明达瑙(棉兰诺)等地开设了超过三十个分支机构。通过这些努力,杨阿苗积累了巨额财富,拥有了相当于十七个“棉两”的资产。他还自行购置了“孙獭”号、“仙厘龟叻”号轮船以及多艘小型轮船,用于运输土特产品至欧美市场,并进口大米在菲律宾各地销售。

社会贡献

杨阿苗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成功,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他曾长期担任马尼拉华侨善举公所的董事,并于1904年参与创办了马尼拉中华商会。从1906年起,他连续四届担任该商会的董事,并六次担任司库。此外,他还与其他侨胞一起筹款建设了泉州市南门外的顺洲桥,这座桥是泉州的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梁。由于建桥所需的资金巨大,最终是由杨阿苗承担了剩余的部分。他还捐赠款项帮助华北地区遭受水灾的人民。

家族生活

杨阿苗在家乡亭店建造了一座规模庞大的住宅,耗资数万两白银,历经十一年的精心打造。这栋住宅以其严谨的布局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内部装饰着丰富的漆画木刻和砖雕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被视为闽南地区传统民居的杰出代表。目前,该住宅已被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为了庆祝母亲六十岁的生日,杨阿苗举行了盛大的庆典,期间慈禧和德宗皇帝分别赠送了“福”和“寿”字的匾额,可惜这两块匾额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破坏。

晚年与逝世

随着年龄的增长,杨阿苗发现自己的事业缺乏合适的继承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了优势。尽管如此,他对家庭和社区的贡献仍然受到广泛的认可。1932年,杨阿苗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八岁。

参考资料

杨阿苗.泉州市鲤城区人民政府.2024-08-16

杨阿苗故居.博雅地名网.2024-08-16

院落式闽南民居 杨阿苗民居:凝固的故乡魂 2018-09-07 08:52:39 来源:泉州网.泉州网.2024-08-16